會“道歉”的父母更能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所有家長都要看看

4歲多的樂樂上幼兒園中班,有一天放學的時候,他神秘兮兮地對爸爸說:“我在幼兒園撿到一枚硬幣,放在了鞋子裡。”

當樂樂回家把鞋子裡的硬幣拿出來的時候,爸爸立馬對他說:“你是不是拿的幼兒園其他小朋友的?別人的東西是不能拿的,不經過允許這叫偷,你必須要還回去。”

樂樂委屈地嘟著嘴說:“這是我在操場上玩的時候撿到的,不是偷的。” 爸爸卻不信,依然在不停地說著樂樂。

第二天上學的時候,爸爸把這件事告訴了樂樂的幼兒園班主任,一直說是樂樂的問題,希望老師能夠嚴厲管教下。

樂樂的班主任聽了之後,對爸爸說:“這件事情我知道,昨天下午孩子們在操場上玩,樂樂說撿到一枚硬幣,他問了班裡的每個小朋友,都不是其他小朋友丟的,所以我允許他可以把硬幣帶回家自己保管。

爸爸聽後尷尬地笑了笑,說自己知道了。

而晚上回家之後,爸爸並沒有向樂樂道歉,覺得作為家長跟孩子道歉特別沒面子。

而樂樂以後有什麼心事也不願意跟爸爸說了...

會“道歉”的父母更能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所有家長都要看看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孩子犯了錯,我們要讓孩子學會承擔錯誤、主動道歉;而家長犯了錯,卻無法擺脫面子的束縛,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公平的相處方式。在孩子心存芥蒂,逐漸把心裡話藏在內心深處。

在家長犯錯後,不肯或沒有勇氣向孩子道歉方面,存在幾個誤區:

1.教子誤區一

很多父母即使犯了錯,也不願意向孩子道歉,覺得自己身為父母,向孩子道歉會喪失了做父母的威信,以後孩子會不聽話。因此拒絕承認錯誤,以此來維護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2.教子誤區二

有些父母能意識到對孩子道歉的重要性,但是礙於面子,不好意思直接跟孩子道歉,而通過其他家庭成員間接表達,錯誤地認為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

3.教子誤區三

還有一些父母向孩子道歉時,態度不誠懇,過於敷衍,以一句”對不起“敷衍了事,沒有認真反省自己的的錯誤。

會“道歉”的父母更能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所有家長都要看看

4.教子誤區四

有些父母與其他不肯道歉的家長來說,恰恰相反,過度地對孩子說對不起,對孩子過於在乎,正是溺愛的表現。

比如有些問題明明是孩子的問題,父母為了討孩子歡心或者為了敷衍了事,違心承認是自己的錯誤,覺得可以讓孩子開心起來。

如果父母犯了錯後,不及時或不懂得跟孩子主動道歉時,會對造成很多不良影響:

1.讓孩子輕視父母,不會誠實認錯

如果父母為了保留自己的尊嚴而不願向孩子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那麼就會讓孩子覺得,既然大人犯錯後可以不道歉,那麼以後犯了錯,也可以不向別人犯錯,也用不著去道歉。

同時,父母的這種做法會讓孩子輕視,認為父母不真誠,所以孩子長大後不僅學不會誠實,還會輕視父母的言行。

2.使孩子一意孤行,推卸責任

父母如果出於溺愛孩子而總是沒有原則地向孩子道歉,會讓孩子覺得,什麼事情都可以自己說了算,自己做什麼都是正確地的。長此以往,孩子覺得父母沒有威信,所有的錯誤父母都會承擔。

長大後,孩子會變得一意孤行,聽不進父母的勸告。

那麼當父母犯了錯後,該如何處理呢?以下4個解決方案,大家不妨參考!

方案一:對孩子道歉是為孩子樹立榜樣

勇於向孩子道歉,體現了對孩子的尊重,因此更能維護父母的威信,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同時犯錯後勇於道歉,會讓孩子學會勇於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父母可以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比方說因為父母情緒不好,無故向孩子發脾氣,事後可以主動向孩子道歉,讓孩子懂得亂髮脾氣是不對的,以後孩子也會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方案二:當面向孩子認錯效果最好

當面向孩子認錯,態度一定要真誠,向孩子明確說出哪些地方做得不對,把錯誤一一羅列出來,可以讓孩子意識到這麼做是有問題的,以後自己也會有意識地避開這些錯誤。

同時當面道歉,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誠意,心理上得到安慰,拉近親子關係。

方案三:尤其要重視對孩子言而無信後的道歉

很多父母為了安撫孩子,經常跟孩子說:“這週末帶你去吃好吃的、這週末帶你去看電影、暑假帶你出去旅遊。” 而由於外界因素,常常失約,導致孩子心理有很大的落差,甚至讓孩子認為父母的許諾只是隨便說說,不能當真。

所以父母一旦對孩子做出承諾,就一定要做到,如果不得已 延期,可以告訴孩子原因,以及下次實現承若的時間,並能夠獲得孩子的諒解和認可。

會“道歉”的父母更能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所有家長都要看看

方案四:讓孩子從諒解中體會到包容他人的快樂

很多孩子,面對父母的道歉,會說一句“沒關係”,面對孩子的包容和理解,家長要及時給與肯定,讓孩子體會到包容他人的快樂,學會用包容的心與別人交往,同時也是提高情商的方法。

在對錯面前,大人和孩子都是平等的,要勇於對自己的錯誤道歉,是幫助自己變得更加寬容,同時也會讓孩子耳濡目染,用包容的心去看待事情、對待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