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項之戰,項羽最終失敗,是因為項羽是最後的貴族,劉邦是沒有底線的小人嗎?

五色土聊歷史


二者勝敗不在出身,在於人才之爭。項羽個人能力天下無敵,團隊管理弱智,韓信先是投奔他,卻得不到重用,只做了個衛兵。轉投劉邦後,卻拜為大將軍,最後項羽還是敗在韓信的十面埋伏之下,落得烏江自刎的下場。項羽對其他人也不放心,范增,他尊為亞父,貴為軍師,但他卻不聽忠言,鴻門宴不下手除去劉邦,否則歷史將改寫。而且,中劉邦的離間,使范增憤而離去,使他再無智者進言,終將失敗。對其他將領也不捨得封賞,使軍心不穩。且又中張良“富貴不還鄉,猶錦衣夜行”之計,遷都彭城,又過於相信劉邦,劃下楚河漢界訂立盟約後,不做防備匆匆“富貴還鄉”。被圍後,又死要面子,無臉過江東。如他情商高,知道失敗是成功他媽這話,歷史或許不同。以上種種,決定了項羽必將失敗。雖後世李清照對他讚賞有佳“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但更有偉人毛澤東通過他這反面典型,作出了“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正確的決定,催毀了蔣家王朝,才有開國大典中毛澤東那句“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才有了現在新時代的新生活!


法檢人生


我認為,劉項之戰是傲慢和虛心之戰!其理由是:

劉邦是小吏出身,即沒有什麼文化,也沒有什麼財富,所以就只能依靠人民群眾的幫助來打天下。因此劉邦就直言不諱地說:“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論籌集糧草,安定天下,我不如蕭何;論領兵打仗,攻城奪地,我不如韓信。可是我會用將!”這就是劉邦的特色,會用將,會用人之長,會發揮群眾的作用!

然而項羽呢?自認為自己臂力過人,武功高強,看不起任何人。韓信本來就在項羽門下當侍衛官,可是項羽看不起韓信,對韓信提出的謀略束之高閣。當韓信投靠劉邦時,劉邦立即拜韓信為大將軍。最終項羽陷入了韓信的垓下之圍,在四面楚歌中喪生。

這就是傲慢和虛心的差別,也是成功和失敗的根源所在。



張越智872


項羽為什麼會失敗,劉邦為什麼會成功?這個問題,到現在已經算不上“問題”了。早在2000多年前的大漢,就有了答案。後來毛主席也回答過這個問題。我在這裡在簡單的複述一下。

劉邦建立漢朝後問滿朝文武,為什麼我成功了,當上了皇帝,項羽卻失敗了?劉邦說,論天下大勢,風雲變幻,運籌與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論治國安邦,管理百姓,運輸糧草,後勤補給,我不如蕭何。論戰場廝殺,帶兵點將,我不如韓信。我雖然不如他們厲害,但是我能把他們團結到我身邊,為我所用。這就是劉邦能成功的原因之一。

毛主席說過,項羽志大才疏,心胸狹窄,心高氣傲,妒忌賢能,剛愎自用。他身邊的能人,他一個都容不下。就一個最忠誠的軍事范增,他也拋棄了。他不失敗天理難容。項羽是個人英雄主義,是將才,而不是帥才。項羽的性格,決定了項羽的人生,他只是曇花一現,不會長久的!


A贏在當下


爭權奪利上,哪有什麼好吃相!

憑你什麼貴族平民,涉及到切身利益,還有什麼風度禮貌?


且看《紅樓夢》裡的“詩書之家、簪纓之族”,那群少爺小姐吟詩作對,內裡卻有多少齷齪!

焦大曾誇:從死人堆裡背出了老太爺。

不是曾赤膊上陣,哪有大觀園裡風花雪月?

不是王熙鳳弄權弄錢,焉能上下不事生產?

所以拿項羽是個貴族、劉邦是個屌絲來說事,有點難以服眾。


項羽也曾想煮了劉太公,劉邦也善待過項伯。

論成敗,一言難盡。

項羽這個“貴族”,實在不善歸攏人心,走了韓信,失了范增。

劉邦這個“屌絲”,卻得到韓信,又有蕭何鐵桿,張良籌謀。

楚漢之爭,最終霸王烏江自刎…

時耶?命耶?

僅餘棋盤參差。


錢多多讀文史


“劉項之爭”很好地詮釋了“性格決定命運”的基本道理。

劉邦出身卑微,也有一些潑皮習性,但總體上是守弱態勢,希望榮登富貴,目標清晰,行動務實,所以懂得團結人,給人施展空間,且保障讓人勞有所得,於是帳下有了蕭何、張良和韓信,以及鯨布等無數武裝力量向他靠攏。各路人才匯聚,就會在不同的事件上提供各種不同的解決方案。

比如劉邦攻佔咸陽之後,能夠採納“約法三章”的簡政方針。當項羽兵近咸陽的時候,又能夠聽從建議,及時取捨,一個潑皮出生的首領,儼然有王者之風。這些格局不是一個潑皮或者以佔有為目的的人可能有的格局,而是集體智慧賦予他的格局。

項羽出身高貴,蓋世英雄,聲望極高,自然而然地很強勢,日常行事不是去團結人,而是人使用一群主動攀附他的人。所以項羽帳下強將如雲,但人才結構單一,主要依附於項羽的軍事意圖。加之家族以滅秦復仇為目標,項羽的所有動作主要是在打翻秦帝國,對建設一個新世界想得少。

所以項羽進了咸陽城的時候,就是燒、燒、燒,貴族出身,卻活脫脫想個強盜。燒完了咸陽,就嚷嚷著要回老家。謀士勸他要有大格局,心懷天下,留在咸陽城裡文治武功、重整河山,他倒說,功成名就不回家,反覆“錦衣夜行”,執意要回家炫耀。這大概也是他不肯致死過江東的理由之一吧,畢竟不是衣錦還鄉,而是狼狽不堪。

很多人在人生奮鬥的路上,都渴望成為強者,但真正的強者往往是守弱、守拙,只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交給志同道合者做。而至始至終都很強勢的人,絕大多數最後也就只剩下外強中乾的軀殼。


肚松咪酒


首先,澄清一點,劉邦不是小人。


項羽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項羽把一手好牌給打爛了。


簡而言之,項羽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項羽殘暴,得不到民心,不會用人,優柔寡斷,愚蠢。


劉邦雖然不是完美的人,但至少,在這些方面上,做得比項羽好,也因此能夠得到天下。


如果是項羽得到了天下,那對於百姓來說,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我們詳細來說一說。


1、有作戰能力,但沒有治理能力,到處屠城,失去民心


項羽雖然打仗很厲害,沒有輸過,但是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屠殺戰士百姓,百姓對他很有意見。我們來看下《資治通鑑》上怎麼寫的:


(一)北至北海,燒夷城郭、室屋,坑田榮降卒,系虜其老弱、婦女,所過多所殘滅。齊民相聚叛之。

(二)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秦民大失望。


而劉邦的做法,則是通過招降的方式,讓對方自己投降,而不需要通過戰爭。接著,還幫助百姓改善民生。得到了秦朝百姓很大的支持。


當初秦朝三世皇帝子嬰投降,劉邦是沒有殺他的,只是把他囚禁起來。但是項羽進入咸陽之後,馬上就把子嬰給殺了,還把宮殿、書籍給燒了。項羽這一燒,不僅燒燬了大量了書籍,更是燒燬了珍貴的文化。都說秦始皇焚書坑儒,實際上,真正燒書的,是項羽這個莽夫。


後來,楚懷王定下了“先入關中為王”的契約,所有的諸侯王,只要先進入到咸陽,就可以稱王。但是楚懷王覺得項羽這個人,太過於殘暴,不適合當皇帝,於是便把他派到趙國去平定戰亂。項羽陷入趙國的戰亂中,去到關中的速度,自然就不如劉邦。所以,由劉邦先進入咸陽。但是項羽不承認,這個合約也就此作罷。


劉邦知道自己打不過項羽,只能夠接受這樣的事實。


接著,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把天下作為蛋糕,賞賜給了陪他一起打天下的將士們。劉邦也在其中,但是劉邦得到的,是漢中、巴蜀這些地區,到處都是高山環繞,要資源沒資源,要道路沒道路。


但是劉邦的做法,是悶聲發大財,而不是直接就跟項羽掀桌子。也正是有了這一次休養生息,劉邦才有了跟項羽爭奪天下的資本。


後來,大將們因為不滿的項羽,到處起兵反抗,天下差點就又大亂了。


2、不會用人


劉邦雖然打仗不如項羽,但是人家有韓信。


看一看劉邦這邊的勢力,有張良幫助劉邦運籌帷幄,有蕭何幫助劉邦整頓國內,有韓信幫助劉邦帶領將士。


而項羽,把宋義給殺了之後,只有范增一個人,還不相信他,不聽他的計謀。


單靠這一點,就足以說明,項羽這個人,太過於狐疑,太過於驕縱了。


3、優柔寡斷


范增在鴻門宴上非常生氣的原因,就是項羽一直不肯下命令殺了劉邦。


范增知道劉邦這個人,不是一般人,是有著帝王潛質的,所以一直給項羽使眼色,讓他下令抓住劉邦,殺了劉邦。但是項羽傻乎乎的,一直沒有下命令。等到最後劉邦跑掉了,他才發現事情晚了。


4、愚蠢


劉邦軍中有項羽的線人,叫曹無傷。曹無傷知道劉邦有著稱王的野心之後,馬上就向項羽報告。項羽也因此設置了鴻門宴,邀請了劉邦。


當初劉邦去鴻門宴的時候,向項羽表明自己是完全沒有背叛他的心思的,還問項羽是誰從中挑撥離間的。


項羽傻乎乎就說,是你們軍中的曹無傷。後來,劉邦回去之後,馬上就把曹無傷給殺了。


能夠出賣自己的線人,親手把自己的眼線給清除掉,估計也只有項羽一人了吧。



歷史使人明智,經典使人通達。領略歷史魅力,感悟先賢智慧。

歡迎搜索:稽聖

進行關注,歡迎轉發、在看、收藏。


稽聖


項羽是武功橫絕天下的英雄,卻不是治世之主。

他的失敗與他的身份無關,而是他對價值的認知和他的性格使然。

原本他已經奪得天下,可以像秦始皇一樣,稱孤道寡、組建管理團隊,著手治理天下,但是他沒有。他一定要把已經大一統的國家恢復到秦滅六國之前的樣子。然後他楚國獨大,自稱霸王而不是直接稱帝。

這就是他的執著,執著於為他的祖宗項燕洗刷恥辱,為他的楚國報仇雪恨。他執著到了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於是他大肆分封,原本統一的江山重新分裂,他只想要他的楚國最強,六國唯楚國馬首是瞻,如此,他就過足了癮。

但是項羽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秦始皇已經做出了一統天下的表率在那裡了,還有哪個國君不想效仿之,傳萬世不朽之基業給子孫?

於是劉邦最先發難,隨後隨著形勢的變化,他以為他有恩與諸國,諸國必對他感激涕零、誓死追隨,但是結果是利益更勝於恩德,大家結果都跟著劉邦跑了,反過來來打擊他這個專橫的霸王。

原本他還有一個謀士,那就是他的亞父范增,但是項羽根本聽不進去。他也是過度迷信自己的武力與能力,凡事事必躬親,不願意假手他人。結果被知人善任、能屈能伸、志向遠大的劉邦給逼死了。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以項羽的為人與做派,即便是給他機會再來一次,還是必輸無疑。所謂時事造就英雄,因為他不是輸在時勢,而是輸給了他自己。

劉邦唯一的責任就是沒有對他有樣學樣,而是臉厚心黑,能屈能伸,知人善任,願意用人。


謝金澎


為什麼劉項之戰,項羽最終失敗,是因為項羽是最後的貴族,劉邦是沒有底線的小人嗎?這話就不對啦!勝者為王,不存在小人和貴族之分!


無塵大師917


項羽雖為將門之後,是官二代,但是剛愎自用,心胸狹隘,自私不夠大氣,聽不進忠言勸告,不會識人用人,兒女情長!終究成不了大事!而劉邦出身貧寒,靠自己當上亭長,仗義疏財,結交天下義士,廣結天下英豪,並且知人善任,虛懷若谷,不圖私情,能屈能伸,重用權謀,吸天下英才而發揮其能力,高屋建瓴,遠見卓識,有勇有謀,還有流氓習氣,有亮劍精神又有隱藏分身之術!故能成就大業!


成成是成成


從一方面可以這麼說。


先說下,項羽有“中國最後的貴族”一稱,為什麼呢?西周初期,分封各國,流傳到漢朝建立時,也就是劉邦在垓下滅項羽時,西周分封的貴族血統全被滅得乾乾淨淨。就算還有殘餘,那也被劉邦統治著,所以項羽是最後一個貴族。劉邦一開始是底層人員,漢朝是由底層人員建立的,之前的夏商周秦都是由貴族建立的朝代,所以自劉邦漢朝之後,中國也再無貴族。


項羽會失敗跟他的貴族精神有很大的關係,項羽會尊敬人,禮讓人,但這都是出於形式上的,在亂世毫無實用性。項羽在面臨絕境時,始終保持著貴族精神,不屈不撓,寧願戰死,也不會苟且偷生,他覺得自己沒臉去見江東父老。這種人怎麼能不失敗,要知道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順風順水的,偶爾跌倒就得重新振作,他卻做不到。

劉邦不同,他講究的是實用,不管你名聲多爛,性情多暴,只要你有才,他便用之。這樣的人會得到很多人才的支持,劉邦的人才團是當時天下各路諸侯中最大的。所以他能以區區四年光陰消滅項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