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復工後,企業會大規模裁員嗎?

老楊說理財


春節復工後企業大規模裁員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雖然說現在仍然有很多企業不能正常的開工,但是相繼已經有一些企業在實施裁員計劃了,近幾日相繼關門的有做培訓的實體公司(兄弟連),也有娛樂性質的實體公司(K歌之王),這足以看出延遲復工對於企業來說影響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於實體公司來說,在停業期間不僅要正常發放員工的工資,同時還要承擔高昂的地址租金費用,在企業現金流不是非常充足的情況下,企業非常難以支撐下去,如果資金鍊斷裂,企業只有關門一條路可以走,如果說資金不是特別的充足,那麼企業必須實施裁員計劃才能保障企業存活下去。

所以說當下企業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可能等不到企業正常復工後,企業就得提前實施裁員計劃了,但是對於企業當下的壓力,相關部門也不是坐視不管的,比如說北京出臺的一系列舉措如下:

一、鼓勵減免商業地址的租金

在減租金方面,相關部門倡導中小微企業承租京內市及區屬國有企業房產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按照政f要求堅持營業或依照防疫規定關閉停業且不裁員、少裁員的,免收2月份房租;承租用於辦公用房的,給予2月份租金50%的減免。

二、社保費用徵收延期扣款

由於企業不能正常的復工,所以在資金流入方面也同樣存在一定的壓力,社保部門給出的優待政策是延長社保費用的繳納,主要對於因疫情影響未能按時成功繳納2020年1月和2月社會保險費的參保單位適當延長。延長繳費期間,參保單位的1月、2月社會保險費繼續按照正常流程進行繳費,凡未能按時繳費的參保單位,均可以延長至3月底繳費。

三、為企業返還失業保險費

為了防止企業裁員,穩定就業,提升員工工作技能,人社部門還出臺了返還失業保險費、補貼就業培訓技能的舉措, 鼓勵企業不裁員、少裁員。

穩崗方面,對受疫情影響較大,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按6個月的上年度本市月人均失業保險金標準和參保職工人數,返還失業保險費。 根據崗位需要組織職工(含待崗人員)參加符合規定的職業技能培訓,線上培訓和線下培訓皆可,可享受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技能提升培訓補貼。

幫扶困難群體就業方面,用人單位招用本市失業人員和城鄉就業困難人員,簽訂一年及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且為其繳納了社會保險、按月足額髮放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1.2倍工資的,可按規定申請享受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即通常所謂的崗補和社補。

以上一系列政策的出臺都是為了防止企業裁員給出的補貼政策以降低裁員率。所以可見在這個期間確實是有單位會實施裁員的。

當然企業是否需要真正的裁員,我認為企業可以先對自身發展做一個規劃和梳理,如果說可以挺過這一關,那麼可以提前與員工協商工資待遇的變更,比如說發放最低工資標準。或者是,發放最低工資標準的70%或者80%,以降低企業暫時的現金支出壓力,各地最低工資標準如下:




待到正常復工之後再變更為正常薪資,這樣可以避免企業在復工之後人員不足,導致企業一時不能正常運作。

如果經過一番梳理之後,發現確實難以度過此次壓力,那麼提前實行裁員既是對企業自身負責,也是對員工負責,在裁員時依法補償員工的損失即可。

總的來說,此次疫情之下企業的壓力確實很大,裁員是在所難免的,不僅是復工之後會有裁員,在眼下也會有裁員的企業存在。


感謝閱讀@筆記簿杏豆:企業培訓師,勞動糾紛諮詢師,社保專家,專注職場乾貨、社保問題分享,歡迎點贊與評論,關注向我提問!


筆記簿杏豆


我經營著一家店面不大的小餐館,5-6個服務員,本來春節期間想象往年一樣有個好的經營業績,一場肺炎疫情讓我的餐館一桌也沒開,初二的時候,我一看跡象不對,就讓服務員都回家了。


如今正月15就要過去了,依然沒有好的跡象,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解除,可服務員的工資還要發放,每天給他們沒人1000元,我都墊進去好幾萬了,小本經營撐不住了。


不發工資肯定不行,一旦好轉,臨時招人也不是辦法。


昨天晚上在家無事,與周圍小餐館的幾個同行聯繫了一下,他們的情況差不多,其中有兩個已經辭退了服務員,過後準備轉行了,餐飲業是在是抗風險能力太弱了。


現在許多大的餐飲也不是很好,比如搞得比較好的西貝,現在也陷入停業的窘境,已經發不起員工的工資了,他們的難處更是難以解決。


我們是小本經營,實在不行還可以不幹了,頂多是不賺錢了,可那些規模大的公司就不是那麼好解決的,他們面臨諸多的手續需要辦理。


而對於許多大型的實體企業來講,這些短期的問題會給他們帶來影響,但還是可以堅持下去的,做好應對的方法就好了,可能會對全年的指標造成影響。

難的是抗風險能力弱的那些小企業,國家好不容支持發展起來的,現在這一場疫情會導致多少小企業倒閉,那些支持不下去的一定會裁員,所以,春節後復工無期,裁員會是大的概率。


職場同步


隔壁老王他兒子隔壁小王的公司已經有了這個跡象,公司很有可能在接下來的2~3個月裡面進行裁員。

原因很簡單,因為就在昨天的時候,公司領導發了一條信息告訴企業的所有人員,咱們公司可能在堅持兩個月或者三個月,這是極限了。

當然隔壁小王在那家企業其實也是個大企業,企業裡面的員工打七雜八,把掃地阿姨看門大爺都算在一起也有6個人呢。

遇到了這種情況誰都沒招,大家其實也知道公司目前的發展已經遇到了瓶頸,在去年上半年的時候就因為業績不達標差一點破產,在下半年的時候好不容易簽了個單子,可是今年年初又遇到了這種事情,壓根完不成對應的任務。

公司領導也是狠下了心來給公司員工發放了工資,然後告訴員工,還有可能再堅持兩三個月就告一段落了。

到時候大家好聚好散,抓緊時間去找好下家吧。

企業會不會大規模裁員,主要看三點

其實針對於企業是否裁員的話,我們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只要這3點拿捏到位的話,企業不會裁員,可是如果這三點根本抵抗不過去,那麼十有八九會裁員,而且會有可能破產。

1.企業是單一體系還是多體系?

這一點非常關鍵,有些企業他們只會生產出一個物件,而不會去生產其他的物件。

我們舉一個例子,大家都用過桌椅板凳,桌椅板凳當中有一種鉚釘,而有些企業他們是專門生產鉚釘的,有一些企業它們不單生產鉚釘還生產桌椅板凳。

目前來看的話,單一系列的企業更有可能裁員,因為它生產出這個需要找到買家,找不到買家的話,公司就有可能破產。

但是生產綜合物件的可以把鉚釘安裝在自己的專業板凳上,然後再拿桌椅板凳進行售賣,增加了可靠性。

2.企業有沒有合作伙伴?

有一些企業就如同孤家寡人一樣,整個市場行情都在排擠他們,甭管是他們的公關做的怎麼樣,還是他們的外在形象怎麼樣,反正市場上就是沒有合作伙伴。

這一部分企業一旦遇到一點點困難,一點點挫折就有可能破產倒閉,因為沒有合作伙伴,就沒有辦法走得長遠。

而有一些企業在市場當中混的如魚得水,各個企業都跟他當兄弟,當朋友處的話,甭管遇到多大的危機,那些企業即便沒有幫大忙,可是無形之中也會給這家企業點助力。

3.企業經濟鏈是否富裕?

這一點就不用多說了,如果這個企業10個億,可是10個億都在生產鏈上,中間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企業就要破產的話,這個經濟鏈依然不富裕。

而一個企業只有100塊錢,只有一塊錢在這個生產鏈上,如果這幾塊錢損失了,可以從其餘的99塊錢當中隨時拿過一塊錢來,那麼這樣的企業就非常富裕。

個人總結

整體來看的話,今年的企業行情會受到一些波折,對於一些中小型企業來說是一次大的挑戰。


挑戰如果處理得好的話,企業將會飛黃騰達,抓住市場的契機,短時間之內成為大企業。

可是如果這個挑戰沒有拿捏到位,被挑戰給挑戰下去的話,這個企業十有八九會進行小規模裁員。

說的再直白一些,復工之後,企業的發展走向主要看企業的抗打擊能力,如果能夠扛過一波又一波的挑戰的話,面對市場的大批量空格,就能夠抓緊時間壯大自我。如果沒有闖過去的話,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走下坡路。


作者:職場全能王,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職場速成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擅長職場問題指引和輔導。歡迎大家贊、轉、收、評,期待大家的關注~~~

職場全能王


受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春節很多企業都過得不平凡,因為疫情原因很多省份都延遲了春節假期時間,很多省份春節假期都延長到了2月9日,也就是說很多企業都只能到2月10號之後才能正常復工。

企業沒有復工就沒有收入來源,但沒有收入來源,企業的工資照樣要正常發放,對於那些人手比較多的企業來說,即便沒有收入來源,一個月的開支也可以達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以上。因此對那些扛不住的企業來說,春節之後確實有部分企業會出現裁員情況的,特別是對於餐飲,旅遊,批發零售這些行業來說更是如此。



比如我有一個朋友,他是在去年開的一個餐飲店,前期前前後後總共投入了差不多400萬,在2019年10月份的時候才正式營業的,剛開始營業的時候業績並不好,一天的營業只有7、8千塊錢,但是他就要養30多個員工,光一個月的員工支出就差不多20萬,再加上房租水電費以及其他費用,就算一個月沒有營業也要支出30多萬。

本來他打算到了2020年要大幹一場的,卻不曾想到會遇到肺炎疫情這個特殊時機,所以導致他在春節期間以及春節之後都沒法正常營業,過去一個月時間,他已經開始到處借錢維繫經營,但是最終還是有可能扛不住。前幾天剛跟他聊天得知,他有可能把一半的員工裁掉,同時把現在的經營場所割一半出來,租給別人,進而縮小規模減少開支。

而且即便現在裁掉一半的人,他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情況,按照目前疫情的發展情況,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過去,如果疫情持續的時間比較久,那他有可能連三個月都扛不過去,因為現在他該借的錢都已經借了,銀行貸款也借不到,所以三個月之後是很難扛下去的。

不過對於大多數行業來說,我認為即便春節過後很多行業都不會出現裁員,反而有可能需要增加人手。

雖然過去一段時間受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都只能停工,但大家都在停工的時候,其實對企業來說反而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該做的生意都往後推了。一旦復工之後,大家該買的東西還是要買,該籤的合同還是要籤的。而且因為受到春節假期的影響,很多企業在春節之前已經拿下的訂單都沒法正常交付,所以春節之後為了趕工,很多企業有可能會加大人手,要麼增加正式員工,要麼招收臨時員工。

即便前期沒有積累下訂單,我相信大部分企業也不會出現裁員,因為再困難企業也可以通過借錢、借貸款等方式來緩解當前的困難。而且央行等多個部門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政策,要求銀行不能對企業抽貸,不能斷貸,對於因為受到疫情影響的企業可以做出延期還款。同時央行還通過投放專項貸款以及逆回購等方式向市場釋放了更多的資金,這樣企業借款會更加方便,借款的成本也會更加低。所以對於那些春節期間沒有營業收入來源的企業來說,他們可以通過向銀行借錢來度過難關。

除此之外,相信這一波疫情不會持續太久,根據很多專家的預測,肺炎疫情的拐點將會在2月15號到2月21號之間到來,一旦疫情得到控制,那麼社會的生產生活就會得到恢復,市場的需求也會得到恢復,如果企業在這段時間輕易的裁員,那以後訂單增多了,想要招員工反而會更加困難,我認為很多企業即便面臨再大的困難,也會扛過去的。

總之具體春節之後會不會出現裁員,要看具體的企業和具體的行業,裁員每年都有,即便沒有發生疫情有很多企業也會計劃裁員,比如2019年就有很多互聯網企業做出了較大幅度的裁員,所以今年春節過後有企業裁員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貸款教授


我認為不會,我分析我們公司的狀況,甚至要立馬招人。

這次全國規模的疫情,相信給全國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打擊,尤其是餐飲業,旅遊業,這兩個行業是群眾忙時它們嫌,群眾閒時它們忙。然而在中國春節這個小長假,且是舉國同慶的節日裡,大家都被疫情落在家裡,那些備足了菜品,卯足了勁要大賺一筆年夜飯,聚餐錢的餐飲業,歇菜了。

我想這不僅僅是對國內餐飲業的巨大打擊,也是對國外旅遊業的巨大打擊。因為過年,大家終於有時間齊聚一堂,很多人現在也時髦起來,願意一家人到國外暖和的地方度個假,就當是過年了。然而今年,也是退票的退票,退錢的退錢,商家喊著吃虧,消費者喊著上當,都虧了,到底誰賺了?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

說節後會不會大規模裁員?這個事還得看性質,如果公司本來就有員工過剩,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那可不就得裁員嗎?如果公司本來員工就不充足,就像我們公司,HR卯足了勁,年後大招一批人,給公司增加點新鮮血液,可不是不敢裁員嗎,再裁本來還能撐兩天的公司,立馬倒閉了。

還是那句話,做工作要做有技術含量點的,不然不裁就不裁,要裁,第一個就是那沒技術含量的了。

關注作者,@職場精髓,每天更新好故事,點擊主頁,查看過往爆款內容,我在首頁等著你


職場精髓


我只想老闆把過年前1月份的工資發給我,我不幹了,我不敢上班,現在疫情嚴重,每天都新增很多病例,更何況老闆說了:二月份上班也沒有底薪,只有提成,說真的只有提成的話照目前這情況一個月不知道能不能掙到三千塊錢,我不想拿感染的風險換這二三千塊錢,還有我在現在這間店鋪工作了三年了,老闆也沒有為我購買社保,一旦出事誰擔責?你永遠也沒法預料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來,對了,我是做美甲美睫這行的,一旦上班必須要近距離接觸客人,感染的風險太大!最後希望老闆快點把年前的工資發給我!


啵啵魚擺擺


早晨公司管理群裡另一位部門負責人說,估計今年離職率會比較低,下午我部門一位老員工提出離職,啪啪的打臉,火🔥辣辣的疼,疫情下勇士還是很多的。兩年前給我提過一次,要辭職去融資公司被我勸下來了,事實證明那些公司不太靠譜,後來倒掉多少啊


燕558


我認為恰恰相反。不是企業大規模裁員,很多企業招不滿人。尤其是一些製造業企業,等正式復工之後,急缺人手。理由如下。

第一,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的員工即使在企業復工後後依舊還不能返回企業上班。並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生命還是比錢更重要吧。當前的疫情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遏制,企業復工後,很多人尤其是負擔相對較輕的年輕人,是不會第一時間去上班的。

像江浙和廣東一帶疫情是比較嚴重的地區。那裡恰好是我國製造業最為發達的兩個區域,均匯聚了來自全國各省數千萬的務工人員。如果疫情在沒有得到根本性遏制的情況下,很多務工人員是不敢貿然前往的。

第二,對於一些服務業企業來說,復工之後可能生意也會比較蕭條,確實存在裁員的情況。比如很多餐館、酒店、網吧、酒吧、旅行社、培訓機構復工之後生意未必會很好做,就可能帶來裁員的情況。但是,那些被裁的員工隨時可以轉移到其他產業中去。我並不認為會帶來多大的失業人口規模。

第三,國有企業裁員的可能性非常小。銀行、保險、建築、能源、通訊等國有企業關係國計民生,復工之後,就能夠正常運轉,生意並不會受到多大的影響,因此裁員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綜合以上3點個人認為,2月10日企業復工之後,並不會出現大量的失業人口,也不會出現多大的社會問題。


財經知識局


復工之後,大規模裁員是有可能的。跟你講講我老婆這段時間的經歷,她就職於一家旅遊電商公司,國內知名旅遊電商,就是那個誰做代言的,知名度很高,行業第一,市值高峰時期也有幾百億美金了,夠大了吧,夠巨頭了吧。

最近因為疫情的緣故,因為是旅遊行業,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春節前的一些旅遊訂單全部要取消,這中間會有很大的損失,除此之外至少會有一段時間不會產生旅遊訂單。想想就知道了,家家戶戶都待在家裡,誰還敢出去旅遊。以至於這段時間,每天的銷售額居然是負數,一個百億美金的巨頭,銷售額居然是負數。

為什麼是負數呢,很簡單,每天取消之前的訂單金額比每天產生的新訂單要大,所以銷售額就負數了。這類企業規模已經很大了,但即便是這一類公司,也很難想象這樣的情況能夠持續多久,能夠撐多久。那麼多人要養著,各種日常開支,一樣不少。我老婆昨天還跟我講,公司復工之後有可能會裁員,這一輪損失太大了。

這還是大型企業,那些中小企業呢,交通管制如果持續個兩三個月,很多公司估計就扛不住了,現金流就斷了,現金流一段,很多公司直接就掛掉了。所以,國家最近已經明確表示,疫情期間受到影響的企業,可以享受到一些貸款政策,利息減少甚至是沒有利息,為的就是這個。

這個時候那些重資產的公司面臨的挑戰會非常大,所謂重資產,就是那些沒人上班的時候,每天固定開支都很大的公司。有些公司則影響不大,比如一些自媒體公司,輕資產運營,別說兩三個月,即使是半年問題也不是很大。

所以,如果公司在復工之前的休息日裡,和你商量不發工資,也不用太過記恨公司,很可能是公司撐不下去了,大家互相理解下,共同撐過這段時間。


八魚先森


大部分的省份復工時間定在2月9號24點,到這個時間計算,相比於之前確定的日期才延後7個工作日,所以關鍵是在復工之後一起疫情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消費能不能恢復到正常,現在看來複工之後消費會繼續受到壓制。

幾天前西貝的董事長的一番話讓人有點擔憂,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接受採訪稱,當前西貝400家線下門店基本都已停業,只保留100多家外賣業務。預計春節前後一個月時間將損失營收7-8億元。

本次餐飲業、電影行業,酒店是影響巨大的,相反對超市是個利好,最近永輝超市發佈2020年1月份的營收財報,同比增長50%多,是近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個月份,我們總得要吃喝。

所以春節復工之後會不會有企業裁員,肯定是的,畢竟我國是市場經濟,營收不好,利潤不好,通過裁員來縮減開支無可厚非,即使沒有疫情,有些企業也會裁員。

但是也會分行業看,對一些影響大的行業來說裁員是會有的,對另外一些行業來說不止不會裁員,而且還會繼續招人。

我覺得不用太擔心,這幾天我在家裡面吃好喝好,不擔心裁員的事情,我們公司影響也比較大,非典後,我國經濟還得到快速的增長,所以要相信國家肯定會出臺相關的政策,而且現在已經出臺了相關政策,比如說很多地方已經開始出臺減免企業的社保的費用政策,一些商場已經開始出臺了減免商戶的租金,所以說不用太擔心。只要經濟能夠繼續保持快速的增長,失業率就不會太高,大家都會有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