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造桥虫会寄生在哪些蔬菜上?怎么防治?

雾都山客


你好,我是棒大帅,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大造桥虫,长14mm左右,深褐色有光泽,尾端尖,臀棘2根,是国槐的主要害虫,每年产生1代,以蛹在树下土中8~10厘米处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羽化。雌蛾出土后,当晚爬至树上交尾,卵多产在树皮缝内,卵块上覆盖有雌蛾尾端绒毛。4月中下旬枣树发芽,幼虫孵化为害,为害盛期在5月份。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虫先后老熟,入土化蛹越夏越冬。

主要危害:

大造桥虫属鳞翅目尺蛾科,主要危害大豆、菜豆、豇豆、茄子、青椒、白菜等多种蔬菜及棉花、柑橘、梨、苹果、果树、茶树、桑树、棉花、、林木 花等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此虫为间歇暴发性害虫,一般年份主要在豆类、棉花等农作物上发生,以幼虫取食芽、叶及嫩茎为主,严重时只剩下光光的茎秆。

防治方法:

大豆造桥虫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一定要在幼虫低龄期,进入暴食期前进行,即在幼虫2~3龄期为施药适期。用 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亩施药液50公斤,均匀喷雾。每亩也可用2.5%的敌百虫粉剂或80%敌敌畏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或40%乐果乳油800倍,亩施药液50公斤,均匀喷雾。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留言私信交流。





棒大帅


大造桥虫(学名 Ascotis selenaria)别名尺蠖、步曲。大造桥虫幼虫能为害茄子、甜椒、白菜类蔬菜,也能为害大豆、棉花、唐菖蒲、月季、锦葵、蔷薇、菊花、一串红、万寿菊、萱草等植物,还能为害果树,茶树、桑树等林木。

一、白菜大造桥虫为害特点

以幼虫咬食叶片,造成孔洞或缺刻,并排泄粪便,污染蔬菜。发生严重时,叶片被食仅留叶脉。有时花蕾、花冠也受其害。影响植株的正常开花结果。

二、白菜大造桥虫形态特征

大造桥虫分类归鳞翅目尺蛾科。成虫体长16~20毫米,翅展40~50毫米,浅灰褐色。亚基线和外横线黑色,锯齿状,其间为灰黄色宽带,具一暗褐色斑。后翅外横线以内灰黄色,也有一暗褐色斑。卵长椭圆,直径0.7毫米,初产时为青绿色,上有许多小颗粒状突起,坚厚强韧。幼虫身体细长,行动时一屈一伸像个拱桥,休息时,身体能斜向伸直如枝状。老熟幼虫体长38~49毫米,头褐绿色,头顶两侧有黑点一对。躯体黄绿色腹部第3、4节上具黑褐色斑。胸足褐色,腹足黄绿色,足端黑色。蛹深褐色,长约14毫米,尾端尖锐。

三、白菜大造桥虫生活习性

大造桥虫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以蛹在土中越冬。每年4月下旬成虫羽化,成虫有趋光性,昼伏夜出。成虫一般将卵产在叶背、枝条上、土缝间等处,卵期约7天。初孵幼虫借风吐丝扩散,行走时常曲腹如桥形,不活跃,常拟态如嫩枝条栖息。幼虫为害期在5-10月。10月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长江下游地区1年发生4-5代,高温夏季只需要40多天就可完成1代。

四、白菜大造桥虫防治方法

1、捕杀成虫,利用成虫飞翔力不强,可人工用捕虫网捕捉。

2、利用成虫具有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杀。

3、加强栽培管理,冬季翻土,将周边杂草清除,以消灭卵块,减少虫源。

4、保护和利用天敌,主要有追寄蝇、螳螂、胡蜂、猎蝽、益鸟等。

5、化学防治:

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黄勇在新农村


 大造桥虫会寄生在 辣椒、甜椒、茄子、豇豆、菜豆、白菜等蔬菜上。防止方法1. 冬期结合控冬梢深翻土,能消灭大量越冬蛹。

  2. 灯光诱杀成虫,尤其是越冬代的成虫。

  3. 必须抓准低龄幼虫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或40%水胺硫磷1000倍液、18%杀虫双水剂500倍液、90%杀虫单或巴丹15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或10%兴棉宝2000倍液;亦可用每克含300亿芽孢子的青虫菌1000倍液喷雾,隔7天1次,连续2~3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