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鄉土”含義,才能更理解中國人獨特的文化傳統

《鄉土中國》是根據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早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的“鄉村社會學”課程內容整理的學術著作,收錄先生早期研究的14篇論文,距今已有70餘載。

可至今並沒有過時,2019年教育部最新發布普通高中統編教材,《鄉土中國》為整本必讀。

以往的“鄉土”正在一步步走向“現代”,現代社會已經覆蓋到了中國大多數地方,傳統的鄉土社會雖然已經解體,但這些讓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魂”並沒有消散,它們在方方面面影響著現代中國的發展。

什麼是鄉土?鄉土社會里產生了怎樣的社會關係?這種關係的正常運轉又靠什麼來維持?費孝通先生自己在書中說:“這本書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社會描寫,而是從現實生活的社會中提煉出來的一些概念。搞清楚“鄉土”究竟是什麼意思,就能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中國社會。”


搞清楚“鄉土”含義,才能更理解中國人獨特的文化傳統

一 認識一個“鄉土”中的中國

在《鄉土中國》一書首章“鄉土本色”中,費孝通就開門見山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土氣”是一個十足的貶義詞,但作者卻覺得這兩個字用得恰如好處,因為這個詞道出了中國人的農業本性——“土”,其原本含義是指泥土,鄉下人以種地為生,是離不開土的,土地更是鄉下人賴以生存的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的生活資料來源,說得更直白一些,沒了“土”, 他們就沒了性命,也就更無談其他了。

作者舉例說:“遠在西伯里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種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因為農業的固定性,鄉下人生於斯長於斯,整日與土打 交道,睜眼閉眼都聞著泥土的氣息,才有了“土氣”一說。

從字面意思看,鄉土就是家鄉、故土,是哺育我們成長的地方。那怎麼哺育呢?在以農耕作為傳統文明的中國,農民辛勤勞作,就是我們吃飽穿暖的基礎。


搞清楚“鄉土”含義,才能更理解中國人獨特的文化傳統

費孝通他為什麼想要研究農民和農村呢?因為他認為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換句話說,中國許多的階層都是從農村分離出去的。那麼,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農民逐步形成的一些行為習慣和人際關係,以及農村社會具有的一些特色,就構成了許多階層,乃至中國社會的根基。

土地是沒有辦法流動的,長在地裡的莊稼自然也動不了。那麼,對於這些完全依靠土地吃飯的農民來說,沒有什麼比“當下的穩定”更重要。因此,“重複”就變成了中國真正的鄉土本色,日復一日的去重複自己上一代,甚至上上一代的生活模式,自給自足,安於現狀。費孝通先生給這種生活模式下構成的社會環境取了個名字,叫做“熟人的社會”。

在鄉下,過於熟悉的相處,使每個人對彼此都知根知底,那麼很多約定俗成帶有濃厚鄉土氣息的行為,也就隨之而來了。比如,做事不講法律,只講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和傳統禮儀;路上碰見了,不會先叫一下對方的名字,再問好,而是打個招呼就各忙各的;答應了別人要做什麼事情,也從不走簽字畫押立字據的流程,就單憑本心和互相的信任。

“鄉土”真正的意義是指,生活在傳統中國社會基層的鄉民們,延續著相同的自給自足的耕作模式,通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和繁衍生息,逐漸形成村落、鄉鎮。這樣的生活方式導致了,一個村落裡,幾乎所有人都認識,因為彼此熟悉,所以做事不講法理,只按規矩,並且不接受新的事物,這也就構成了中國鄉土社會特有的本色。

搞清楚“鄉土”含義,才能更理解中國人獨特的文化傳統

二 鄉土社會的人際關係和社會結構

費孝通先生在本書中將中國傳統的人倫關係進行了一個精妙的概括,並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即“差序格局”。作者將中西方社會進行對比,將西方社會的類型稱為“團體格局:若干人組成一個個團體,就像一捆捆紮起來的木柴。

而把中國鄉土社會的類型稱之為“差序格局”,在這個社會中生活的每個個體的人都把自己作為整個社會關係的核心,按照血緣親屬和關係遠近,逐層向外擴展,形成一圈一圈類似於 水波紋一樣的社交圈子,在每一層圈子當中的人們都跟自己發生著不同的社會關係。


搞清楚“鄉土”含義,才能更理解中國人獨特的文化傳統

“差序格局”總結了中國社會複雜而又獨特的人際網,不論是鄉村還是城市都可以此概括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費孝通以“水波紋”來比喻這樣的格局:“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遠,也就越推越薄。這樣就形成了差序。中國傳統社會中的道德就在這樣私人聯繫的格局下發生著意義。差序格局以地緣和血緣的聯繫作為基礎,血緣紐帶是差序格局的出發點。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寫到,“血緣社會想用生物上的新陳代謝去維持社會結構的穩定,父死子繼:農人之子恆為農,商人之子恆為商——那是職業的血緣繼替;富人之子依舊富,那是財富的血緣繼替。……血緣是穩定的力量。在血緣的社會中,地緣不過是血緣的投影,不分離的。 ”

差序格局之下的私人道德不同於西洋團體格局中的道德體系。西洋信奉上帝和耶穌,上帝是每一個人的神,在神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平等因此每個人的權利平等,權利平等形成了互相監督的團體,最後形成了平等的國家。並且為防止權利的失衡,制定了憲法作為保障,人們在法律的規定範圍內行使權力。

鄉土中國之中的差序格局,以及差序格局下的私人道德,是中國社會的文化特色,也是社會向民主法治進步路上的一大阻礙。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之下,經濟利益業已成為連接親屬家庭聯繫和合作的一條重要紐帶,親屬家庭除了溝通感情以外,更主要的是為了在經濟上能夠更有效地合作以獲得利益,當關系推廣到親屬之外時,利益更是成為決定人際關係親疏的一個決定性要素。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每個人並非是按照規矩做事,而是根據個人的利益處理人際關係的親疏和公共事務。地方政治的權力網便由此產生,而以往道德的感情基礎也難以維繫。


搞清楚“鄉土”含義,才能更理解中國人獨特的文化傳統

三 鄉土社會秩序的維護

在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中,社會秩序的維持與現代社會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盡相同的。鄉土社會是一個“禮洽”的社會,這裡的“禮”,並非所謂的“文明”、“慈善”、“善良”等,而是指為“社會所公認的合式的行為規範”⋯⋯,“合式”即“合適”、“正確”之意。

“合於禮”就是指此種行為受到絕大部分社會成員的認可,被認為是對的。而在鄉土社會里,這些禮是怎麼來的呢?我們可以認為是經過一代一代的傳承而遺留下來的,人們已經慣於遵守的並被認可的一些 傳統。

禮的推行並不依靠暴力和權力,而要依靠教化,禮治要發揮效力,其先決條件就是傳統可以有效地解決生活問題,因此,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傳統的效力是無法保證的。

孔子談論起他所生活的年代時,每每痛心疾首道“禮崩樂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後世史家但凡說起動亂社會的時候,也大多喜以“禮崩樂壞”為言,這說明,傳統的效力、禮治的推行,是須有穩定的社會環境作保證的。


搞清楚“鄉土”含義,才能更理解中國人獨特的文化傳統

而作者一開始就已經指出,鄉土社會相對來說是靜止的,變遷很慢, 這也就為禮治提供了存在的溫床,並且生生不息。鄉土社會自有自身的一套禮治秩序。長期的教化把外在的規則轉化為了人們內在的習慣,人們遇到問題,習慣於從傳統道德中尋求解決的途徑,而非訴諸於法律的途徑。

在傳統鄉土社會里,人們是本能地抗拒打官司,反對以法律的途徑來解決問題的。這在現代社會的人看來,似乎是不可理喻的,甚至會認為鄉土社會里的人簡直是野蠻,以為他們抗拒現代文明。

搞清楚“鄉土”含義,才能更理解中國人獨特的文化傳統

作者在這裡給我們闡釋了這樣一種 “無訟”的觀念存在的合理性。在鄉土社會里,必有一些人和事不容於傳統道德,但是隨著新的司法制度的推行下鄉,那些本來不容於鄉土倫理的部分人和事卻從此找到了一種新的保障,他們可以不服於鄉間的調節而訴諸於法律。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一書距今雖已半個多世紀了,書中寫作和描述的內容也都是基於上世紀十年代的視角而言的,而且,隨著中國在現代化的路上快速的發展和進步,中國社會距離費孝通在書中所說的“鄉土性”也越來越遠。

但是,書中所述的種種現象在當下的中國仍無處不在,它們或明或暗、或深或淺地存在於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之中,成我們中國人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重要內容,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同時,作者對於中國社會從“根”上進行剖析的分析方法,也為我們重新認識和探查中國社會長久以來所面臨的種種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視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