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文化人類學中的“文化”是什麼?

關於作者

約翰•奧莫亨德羅,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波茨坦分校人類學系傑出教學教授。他從事文化人類學導論課程教學37年,先後榮獲傑出教學校長獎、榮譽教授獎。主要研究領域為族群關係、社會網絡、災難影響、環境人類學。

關於本書

這是一本獨具特色、富有啟發性的人類學導論,以問題為基礎指導原則,每章都圍繞一個關鍵問題,精心組織人類學的相關知識。作者用田野故事揭示人類學家發現和分析問題的方式,生動地展現了人類學家面對的核心概念和問題是什麼。作者認為,人類學的思考方法和調查方式,應當作為通識教育被推廣和掌握。

核心內容

按照文化人類學的定義,文化是一群人通過習得,對其所作所為和每件事物的意義共有的認識。文化造成了不同族群生活之間的差異。它是一個互相關聯的整合體系;被群體內部的價值觀念不斷強化;在文化的學習和傳承傳遞中,符號發揮著重要作用。

人類學家研究文化時,最重要的方法是通過田野調查完成“民族誌”。人類學家會重點思考:怎樣讓自己觀察到自然的、有代表性的現象?怎樣用“整體觀”去解釋文化現象?怎樣認識一種文化符號的真實含義?

關於學術的倫理和方法論,本書認為:人類學應該秉承文化相對主義,但不能對傷害人的生存的現象置之不理。科學方法仍然是最有效的研究途徑。

《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文化人類學中的“文化”是什麼?

前言

你好,歡迎你每天一本書,今天我為你解讀的這本書叫《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要給你介紹這本書,那我肯定先得給你說清楚:人類學家是幹什麼的?我們憑什麼要像他們那麼想問題?對不對?

先說說人類學家是幹什麼的?人類學現在是個比較大的學科,包括語言人類學、生物人類學等等分支,考古學在中國屬於歷史學分支,在西方也屬於人類學。嚴格地說,這本書講的思考方法屬於其中的文化人類學。文化人類學家是幹什麼的呢?就是對不同的人群——比如不同民族、不同職業群體——的思想和行為差異,做出準確描述,進行客觀的闡釋和理解。

他們研究的主題,可能和社會學、歷史學、生物學差不多,比如一個社會的家庭婚姻、經濟行為、宗教禮儀是什麼樣的、是怎麼形成的,等等。但人類學和其他學科對問題的組合方式不同。比如,歷史學家關注的是過去形成了什麼趨勢,生物學家關注的是生物系統對環境的適應性變化。而文化人類學家思考的,是怎樣準確理解和闡釋這個民族的文化。

那麼,我們為什麼就要了解這種思考方式呢?我舉個著名例子:二戰後,美國製定對日政策時,重要的參考依據,就是文化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對日本人的研究,也就是那本有名的《菊與刀》,你可以找來看一下。

另外,本書作者、紐約州立大學人類學系榮休教授奧莫亨德羅還給了我們一套理由。他說,一個對未來世界有所貢獻的人,會扮演下面5種角色之一,分別是:改革者、批評家、研究者、人文主義者或世界主義者。想履行改造世界的職責,就要了解貧窮、戰爭這類現象的真實形成機制;想促進人的溝通交流,就要對文化多樣性有充分認知。這都需要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簡單地說就是:好的世界應該是多元化的世界,人們既要學會理解其他文化,也要學會如何被其他文化理解。

在這本書裡,奧莫亨德羅把自己幾十年的人類學教學和田野調查經歷,總結成了11個問題,也就是全書的11個章節。我的講述,集中在其中三類重點問題上。

  • 第一個問題是:文化人類學所指的文化具體是什麼,它在群體生活中如何顯現?我們真正想知道的是什麼?
  • 第二個問題是:我們該怎樣去知道?也就是說人類學家如何瞭解、如何觀察一種民族或群體文化?同時,該怎麼保證速記觀察到的情況是真實的?
  • 第三個問題是:在觀察之後,我們該怎麼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可以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嗎?如果你看完本期內容感興趣,可以讀一下這本書,瞭解其它相關問題。

第一部分

咱們下面先來說:在人類學家眼裡,文化是什麼?也可以說是他們在研究什麼?

所有的人文社會科學,都可以說是在研究文化,也都有自己對文化的定義。1796年,大哲學家康德首先使用了“文化”這個詞,但他當時給出的定義,差不多等同於現在我們對“文明”概念的理解。文明是圍繞現代大都市和集約化食品生產所建立起來的一套政治管理、商業和意識形態系統。我們今天知道,它只是共存的各種人類生活形式之一。如果把文明等同於文化,等於要求各種文化都向文明標準看齊,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這不符合人類學家的觀點。人類學家在19世紀中期提出了自己對文化的定義,那就是:文化是一群人通過習得,對其所作所為和每件事物的意義共有的認識。

可能有點繞,你就記兩個關鍵詞:習得、共有。習得就是隻有通過後天學習,從小學習或者從身邊的人身上耳濡目染才能獲得。在人類學術語裡,這個過程也叫濡化,三點水加一個需要的濡,意思就是我們常說的“在什麼東西里泡大”。共有就是群體內通用。這些內部通用的東西,在外人、也就是其他文化裡的人看,可能就有點兒怪。比如作者去加拿大的紐芬蘭做田野調查,發現那裡的漁民去別人家做客從來不走前門,進廚房後門也不敲門,而是推門就進。

因為當地民俗認為死亡和麻煩是從前門來的,只有騎警和殯儀館的人執行公務才走前門;敲門反而是種騷擾,因為在傳說裡只有孤魂野鬼才敲門。這種共有、習得的文化能覆蓋的群體範圍,可以小到一個社團,也可以大到一個民族;甚至覆蓋很多個國家——最典型的是宗教文化。大的社會里也會有小的相對獨立群體,擁有自己的內部文化,這就是亞文化。比如在美國,有硅谷的程序員文化、校園文化、搖滾文化;在日本和中國的年輕人中間,有新近興起的二次元文化。

史學名家陳寅恪、呂思勉都有類似的歷史觀點:文化是高於種族、民族的。人類學家的研究也支持這一點,生物人類學的研究證明:人類就是一個有著巨大遺傳多樣性的物種,並不存在孤立、隔絕的種族。同種族裡的個體生理差異,並不比兩個種族之間的差異小,沒有什麼“種族優劣”之分。就像近年來的大歷史研究所呈現的,現代民族國家之間歷史差異,是由“槍炮、病菌和鋼鐵”造成的。文化人類學研究的,不是人們的種族是什麼,而是各種文化中的人,把自己想象成了什麼樣的民族?他們是按什麼方式來貼這些標籤的?

是文化造成了不同族群之間的真正差異。這本書裡講到一個好玩兒的例子:一位英國女人類學家到尼日利亞去研究那裡的一個部落。她首先要做的,是被這個群體所接納。於是,在一個悠閒的下雨天,她開始給部落的男性長者們講本國最經典的戲劇《哈姆雷特》。她一邊講,聽眾一邊打斷她。他們認為,哈姆雷特遇到的不是他父親的鬼魂,而是女巫派來的殭屍。而且哈姆雷特太年輕了,只有宗族男性長者才有資格執行復仇。另外,哈姆雷特的叔叔娶自己的嫂子,這不是完全正確的嗎?他們只是奇怪,一位國王怎麼會只有一個寡婦傳給弟弟呢,不是該有一大群嗎?當他們聽到女主角奧菲利亞的哥哥悲痛到要跳進妹妹的墳墓裡時,都點起頭來,彼此交換著意味深長的眼神。

等到故事講完,人類學家已經出離憤怒了。她的故事被這些當地聽眾弄得“稀碎”,這時候他們開始安慰她說:“你這個故事還不錯,你犯的錯也不算多。你以後要多向我們請教,這樣就能明白這些故事的真正含義了。等你回家鄉時,你的長輩們會發現你在外國受到了智者的教誨,長進了不少。”這不是個單純的笑話,更不是要嘲笑那些部落老人。從人類學家的視角來看,這是一種文化差異現象。在那個尼日利亞族群,權力是以長者和女巫為核心的。為了調解因為女性稀缺爆發的血腥事件,他們建立了自己的婚姻和親屬關係。所以,才會對來自另一種文化的《哈姆雷特》,產生完全不同的解讀方式。

那麼,想要不以主觀感受為標準,而是以科學方法去理解其他文化,首先就得知道:文化具有哪些具體特徵?

首先,文化是一個整合的體系也就是說,它的一部分總和另一部分彼此關聯。我們還說紐芬蘭的漁民,他們有這樣的習俗:年輕夫婦的房子,要緊挨著丈夫的父親或哥哥的房子。你可能以為這是出於類似中國傳統的家庭倫理觀念吧?但其實是完全因為他們的生產組織方式。紐芬蘭的捕魚船隊是父子、兄弟構成的,他們在凌晨四點就要出發,下午返航後,各家的女人和孩子們開始一起收拾漁獲,曬漁網,所以本家族必須緊挨著住。當然,文化的整合關係,也不是都表現得這麼自洽,也有矛盾的現象。比如作者就發現,紐芬蘭的男人們可以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冬夜出海,卻很害怕家裡沒開燈時的黑暗。

文化的另一個特徵是:文化會得到價值觀念的強化。價值觀在文化中的表現,就是大家都認為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價值觀念在文化中的介入方式,需要仔細分辨。比如,紐芬蘭的漁民在星期日是絕對不工作的。作者經過分析,發現這個習慣不是懶散或者為了享受生活,反而是被“人必須要勤勞”這個傳統觀念所加固的。絕大多數農村紐芬蘭人是虔誠的基督徒,《聖經》對工作日和安息日做了區分,他們相信,誰要是在安息日這天勞動了,一週的另外6天就會變得沒有力氣。他們正是因為相信人必須勤奮工作,才格外遵守休息日不工作的規則。

文化還有第三個重要特徵是符號化。符號是文化積澱和傳遞的抽象形式,可以是語言文字、圖像,也可以是手勢和表情。文化的表現形式具體而多樣,其中人類學家特別重視研究文化的符號化過程。在群體內部,學習和傳承共有的文化,大多是靠學習符號完成。人類學家發現,世界上沒有任何放之四海皆準的通用符號。相同的事物,在不同文化裡,有完全不同的含義、不同的作用。

比如,舉個我們最熟悉的漢語符號。作者奧莫亨德羅在菲律賓做過很長時間的研究。他的華人助手每天用漢語和他打招呼,說的都是:“你吃了嗎?”他學過中文,但不知道這其實是個問候符號,每次都按字面理解成“你吃了米飯沒有”,就老實地回答說“我今天還沒有吃呢”。好長時間裡,他都沒搞懂,為什麼助手聽了這個回答,表情總是有點兒尷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