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丨古琴與文學


漲知識丨古琴與文學


琴歌是古琴音樂最初的表現形式,亦稱之為“絃歌”,其中詩為主體,按曲詠之。這在“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的年代裡,無疑,琴歌能淋漓盡致表達人的思想感情,也能以巧不可階的姿態服務於統治階級的“任、禮”。


漲知識丨古琴與文學


但是,詩人與樂工非一人,詩人不懂音樂,所作之詩須經樂工裁剪之後才能入樂,所以出現“凡樂辭曰詩,詩聲曰歌,聲來被辭,辭繁難節。故陳思稱李延年閒於增損古辭,多者則宜減之,明貴約也。”(《文心雕龍樂府》)從中可以看到,詩要成為歌,必然要符合音樂發展規律。


漲知識丨古琴與文學


由於樂工手中操縱著采詩人的權力,到了唐代,為了適應音樂的需要,詩體突破古詩的字數和韻律,形成絕句。正是“蘇李詩出,畫以五言,而唐時優伶所歌則七言絕句,其餘皆不入樂。”(王昶《國朝詞不達意綜序》),“唐初歌曲多用五七言絕句,律詩亦間有采者。”


漲知識丨古琴與文學


在古琴音樂中無論是琴歌還是琴曲都有標題,而大的琴曲還有分段標題,這些標題不僅文字考究,而且具有豐富的文學內涵。如《瀟湘水雲》(南宋`郭楚望 曲)。根據琴書中對琴曲的題解來看,琴曲(琴歌)的文學內涵可大致分成:敘述故事;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三類。


漲知識丨古琴與文學


《廣陵散》(魏晉時期)是琴家們最為推崇的琴曲,它以戰國時聶政刺韓王的故事為題材,全曲以“井裡”(聶政的故鄉)、“取韓”、“衝冠”、“投劍”、“長虹”等分段標題展現了聶政刺韓王的壯懷激烈場面,讚頌了一個普通百姓勇於反抗、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由於它鮮明的“不畏強暴”意識,曲名隱去其真意,取其流傳在廣陵(今江蘇揚州)地區為名。


漲知識丨古琴與文學


而嵇康臨刑前彈奏此曲,卻反映出這乎琴曲的本來面目。此類敘述故事的琴曲還有《胡笳十八拍》、《昭君怨》、《楚歌》、《圮橋進履》、《伯牙吊子期》等。明代琴曲《淦樵問答》是至今仍很流行的曲目,它直抒文人因受統治者殘酷鎮壓,深感禍福無常的危機,由此羨慕漁樵生活的胸臆。《杏莊太音續譜》(明刊本)題解道:“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


漲知識丨古琴與文學


千載得失是非,盡付之漁樵一話而已。”另有《雉朝飛》一曲也是一乎直抒胸臆的典型琴曲。蔡邕《琴操》題解大意是,齊國的犢牧子年過七十還孤獨一人,在野外打柴時,見到雉鳥雙雙飛去,於是感嘆人不如鳥。此類琴曲還有《古怨》、《秋鴻》、《醉漁唱晚》、《長門怨》、《別鶴操》、《酒狂》等。


漲知識丨古琴與文學


《瀟湘水雲》是一支借景抒情的典範琴曲,作者以雲霧彌蓋九嶷山暗示南宋風雨飄搖的國勢,表現了愛國和憂國的情感。《神奇秘譜》(明朱權)題解道:“每慾望九嶷,為瀟湘之雲所蔽,以寓倦倦之意也。


漲知識丨古琴與文學


然水去之為曲,有悠撥自得之趣,水光去影之興;更有滿頭風雨,一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此類琴曲還有《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高山》、《流水》、《漁歌》、《梧葉舞秋風》、《碧澗流泉》等。


漲知識丨古琴與文學


琴詩是研究古琴音樂的珍貴資料。在琴詩中一方面可以領略詩作年代的文化氛圍,另一方面可從中得到有關琴名、琴人、琴曲曲目、琴曲內容、品評彈琴的記載。散見在各代詩集中的琴詩無以計數,可見琴與詩在文人手中已結下不解之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