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早餐喜歡吃什麼?

中意的天空


湖南人前來回答。

不像是北京有慶豐包子,天津有狗不理和煎餅,武漢有熱乾麵和豆皮,湖南人的早餐似乎除了粉,沒有其他選擇。

說到底,是因為窮,然後窮久了就變成了習慣。

我小時候問過爺爺奶奶,他們從小的時候早餐吃什麼?他們的回答是剩飯。也就是說前一天沒吃完的剩飯剩菜,通常被當作早餐來吃,他們也覺得早餐是最不隆重的一頓。

越是窮的時候,人們起床比較早,為了早點出工,爭取白天干活的時間長一點,所以早上匆匆忙忙把飯吃了就會去上工,越簡單的形式才會越高效。

而中午和晚上,因為都是幹完活回來,需要補充體力,所以這兩頓通常是比較豐富的。並且在湖南的很多地方,中午和晚上是有人專門回家做飯的,早餐卻沒有人專門留時間出來做。

也就是因為這樣,留給湖南人的早餐時間不多成為一種習慣,三餐吃大米也成為了一種依賴。哪怕後來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人們也不會花太多時間去做早餐,然後又不想三頓都吃米飯,所以就把大米磨成粉,做成米粉,這樣米粉就漸漸成為湖南人的早餐形式。

不過,現在湖南人可以選擇的早餐形式很多了,大江南北的早餐也早已經沒有了界限,但是有些骨子裡的傳承卻在潛移默化的呈現,所以年輕人雖然愛吃麥當勞肯德基,但是會吃膩;雖然會吃包子饅頭,但是不會吃很久,維度米粉,天天吃都可以。

還記得在長沙的時候,每天早餐去食堂,來一句:老闆,辣椒炒肉粉,圓滴。

別提多有味了,不說了,明天早上去吃粉才行了。


搞機特工


我在湖南出差過一段時間,對那邊的生活習性算是有個簡單的瞭解,說實話他們那邊的早餐吃的一般多比較好,不像我們這邊多是些米粥油條包子的

還記得在湖南的時候,每天早上供應商帶我們去早餐店吃早餐的時候,只見不大的早餐店裡,擠滿了吃早餐的人,而其中絕大部分人又多是吃的“牛肉米粉”


看我們好奇,帶我們的供應商告訴我們,在湖南每天的早餐基本多是以米粉為主,他們那邊可以說是家家戶戶多喜歡吃米粉的,不同的就是米粉的做法不同吧了

其中吃法最多的就是“牛肉米粉”了,簡單來說就是一份米粉裡面給你配上牛肉沫,海帶,酸豆角,小青菜等等配菜,但然這些配菜多是根據你自己選擇的添加的,畢竟是需要收費的

還有就是“滷粉了”簡單來說就是一些滷水和米粉攪拌後製作而成,同樣裡面也會根據你的需要添加一些你喜歡吃的配菜,不過這“滷粉”我就吃過一次,說實話沒有“牛肉粉”好吃

最後就是“魚粉”了,應為我比較喜歡吃魚,所以在湖南出差的時候,魚粉可以說是經常吃的了,那邊做的魚粉確實很好吃,我剛開始吃的時候還以為會有一股魚腥味,沒想到處理的非常好,基本感覺不到魚腥味了,有的只是魚鮮味


七哥美食記


我是湘妹子,座標長沙,但是因為工作原因經常去湖南省內的各個地級市裡出差,跑了很多地方,湖南省裡各個縣市有個共通之處,就是大部分地方喜歡早餐吃米粉。



在長沙,我們最喜歡的就是長沙米粉,長沙米粉相對湖南其他縣市的米粉,口感更加清淡,長沙人經常就是早上起來就是去樓下嗦粉,長沙人都是喜歡吃扁粉,這跟湖南其他地方不一樣,湖南其他大部分縣市都是喜歡吃圓粉的


在湖南的粉裡,最有名的當屬常德津市牛肉粉,目前中國那個很有名的估值達到5億的網紅品牌“霸蠻”就是一家常德牛肉粉店,其配方就是來源正宗的津市牛肉粉,除了這個之外,永州的滷粉也是自成一脈,味道很贊,還有衡陽的魚粉,口感細膩爽口,郴州也是做魚粉。魚粉也非常有名,在長沙還開了不少連鎖店,還有有著豐富蓋碼的湘西米粉,每家配方都不一樣的邵陽米粉,這裡就不一一列舉湘潭米粉,株洲米粉,懷化米粉,婁底米粉了,總之湖南每個地方的米粉都很好吃,只是風味不一樣,都很值得品嚐。

因此,對於湖南人來說,每天早上起來嗦粉是一件再美好不過的事,嗦完粉,忙碌的一天就又開始了!

如果您覺得答主說的有道理,歡迎點贊評論與關注!


小雛菊姑娘


我是湖南祁東人,祁東人早餐是吃各種種內的米粉,但米粉的味道都離不開米粉店門口那口大鍋裡的湯,裡面是用很多大棒骨和香料熬製的湯底。米粉燙過之後,配上各種小料,澆上骨頭湯,一早上胃口就極滿足了。



我最喜歡吃的是祁東三鮮和魚粉的,味道美極了。顧名思義三鮮粉就是把豬小腸、豬肝和豬肉用澱粉勾欠,然後放入燒開的水中,再加一些青豆芽一起煮,時間不能太久,有個二三分鐘就可以了,然後連同湯一起倒入煮好了的粉中,可以自己選擇各種口味。



還有就是肉末木耳粉了,其實加了油的辣椒粉配上木耳粉味道最正宗湖南祁東米粉。我個人口味不喜歡吃太辣的了,尤其是夏天,一吃就上火。



當然喜歡吃粉的祁東人怎能放過滷粉呢!每次吃滷粉,都不會忘記添加幹外婆菜放入滷粉裡面攪拌,在一起吃下去,再去端一碗熱噴噴的骨頭湯,那味道能讓你回味一天。

說句實話,湖南最好吃的早餐莫過於自己煮碗帶湖南家鄉區域特色的早餐了。家鄉主產黃花菜這是我自己在家做的黃花菜面。我是富友村人,農村人基本都是自己在家做早餐吃的,遇到趕集或是去縣城辦事就在外面吃早餐。



除此之外,我們湖南祁東人的早餐種類也是很多的,但是粉不變主要是配菜的種類多,各種各樣米粉配菜隨你選擇早餐吃的種類,這就是我們湖南祁東人吃喜歡吃的早餐,謝謝觀賞!


中意的天空


我就是一個地地道道,土生土長的湖南人,對於湖南人來說早餐首先的選擇就是米粉。其實在整個南方來說米粉是最先的選擇。

湖南米粉雖然沒有云南過橋米線那麼出名,但是湖南的津市米粉,長沙米粉,湘西米粉等等味道都是很不錯的。早餐吃米粉,簡單也方便,而且也有營養。自己現在早餐吃的最多的也就是米粉了,而且米粉也不貴,一般在小縣城一碗米粉也就是五六塊,當然如果是牛肉羊肉這些的話就貴一些,一般要八塊九塊的。一碗米粉再配上酸蘿蔔,酸豆角,味道真的是槓槓滴。

其次就是包子加稀飯了,特別是本地人,小地方的一些中老年人,早餐很多都是包子加稀飯的,包子便宜又方便,稀飯又容易消化,特別是夏天來了,吃稀飯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其實在全國來說,包子饅頭作為早餐都是比較多的。

再就是麵條了,對於南方人來說吃麵條是真的不習慣,一般在湖南這邊吃麵條也就是掛麵,一般手工面在這邊不是很流行,一方面是因為很麻煩,很多南方人也不會做,再一個就是南方人也不太喜歡吃手工面。掛麵既簡單又容易做。一般來說如果是在家做早餐的話,吃麵條是最多的,水一煮開,直接把面丟進去,然後再來一個荷包蛋,或者來幾片青菜,再來點油潑辣子,加上調料就可以了。


中國美食研究所


這個問題就問的蠻好裡,我是衡陽市,祁東縣步雲橋人。湖南人最喜歡恰的早餐當然是祁東米粉了,現在的佳佳米粉很好吃。在祁東目前推薦新鮮政府那邊,有一個鐵棚子搭在外面的白地市魚粉店。

店面不大,也不算乾淨,但是吃的人就是多,8-9點到哪裡還要排隊。我每次到祁東都要到哪裡克恰一碗魚粉 ,從8塊漲到了現在的12塊一碗,一個人管四口鍋,兩個煎魚,兩個煮。我看只要是祁東人基本上都在哪裡吃過魚粉。

年紀大一點點的提到最有名氣的應該是白地市井邊上的米粉店了,因為白地市是各大鄉鎮趕往縣城的一個三岔路口,也是人口彙集的地方。上了年紀的人對這裡的米粉有一種特色的情懷。不管是從外地打工回來,還是挑擔子路過,或者是做生意經過,都要放下膽子,放慢腳步,停下來吃一碗祁東米粉。因為到了這裡就表示離家很近了。



你有多久沒有經過這個路口了,有多久沒有停下來品嚐過以前的味道了。拋開味道不說,更多是一種情懷,何況味道還那麼棒,不知道你們有聽過那些有關白地市米粉的有趣故事呢?


湘菜vs蕭大俠


看了一下評論,大都是米粉之類。相對於韶山周邊來說,麵條才是首選。我老家老街以前就有個麵條廠,作坊式的,很好。陳克明麵條就是從益陽南縣走出去的。麵條和米飯貫穿了整個湖南鄉下。毛主席就喜歡吃麵條!



憑闌靜聽瀟湘雨


過去,湖南人對早餐不是很看重,這也是湖南人除開水質問題,易得膽結石、膽囊息肉的一個原因。上世紀80、90年代讀中學、大學時,都是寄宿,學校的早餐主要是粉和稀飯。粉沒有什麼特色,湯粉,將米粉先浸泡在冷水裡,用一個掌心大的竹撈,在熱鍋裡燙一下、劃兩下就撈出來,下到準備好的湯料裡,再撒上一點肉沫,清清爽爽,剩下的就是你將桌上的辣椒醬挖一大勺拌進去。

直到90年代中後期,除長沙街頭的楊裕興、甘長順等百年麵店一直興旺,湖南其他地市街頭的早餐開始豐富起來。在衡陽,最流行的是滷粉,有點幹,配點牛肉和花生米,那滋味,一次可以整二碗。後來又出現魚粉、湯骨粉等,味道更是鮮美。魚粉的魚塊都是新鮮的,分量就像是吃一頓午餐,滋味可想而知。現在回衡陽,都要去整滷粉和魚粉。

湖南街頭的早餐店衛生條件不盡人意,外觀簡陋,多是小排擋,可就是在這種不盡人意的餐館,消費者魚貫而入。特別容易口碑相傳,排隊,等位,吃一個走一個來一個。哪一天你去湖南,當地人帶你去吃招牌粉,到跟前一看,多是其貌不揚的小店。千萬別小看,動輒接待過"舌尖上的中國"劇組呢!


紙馬無韁


我是生活湖南嶽陽的東北人,每天早上和大多數本地人一樣,走進劉聾子麵館,有牛骨頭面,粉吃,經典的辣椒炒肉碼,偶爾換個口味兒去湘陰面館來了炒碼的豬肝腰花面


錦繡江南80286334


今天分享一道自制美食“豆皮肉絲麵”我這裡每年初二早上都會吃,比較簡單快捷 也不失營養,豆皮煮熟後軟軟的跟麵條一樣,所以叫豆皮面,最簡單的做法 讓每個人都能學會。需要注意的,豆皮只需要煮熟稍微的過一遍冷水,吃起來會更加勁道,至於澆頭可以自由選擇,葷素搭配最為合理。喜歡的可以去試試,非常可口。\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392f0bdfcff90c99548607e83315c19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