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高中生現在在家上課都是認真學嗎,都能抗拒手機的誘惑嗎?

付遵毅


喂一群小雞比喂一隻小雞好喂的多,一隻小雞不怕食物被別的小雞吃了,懶羊羊的,愛吃不吃。

一個小孩在家學習硬件條件再好也沒有學校學習效果好。在家學習沒有了競爭,不知道名次,更沒有了動力,為啥學習、為誰學習誰來教導?更別說在家裡還有手機誘惑、遊戲誘惑。

小孩子應該全方位的德智體全面學習,不是說只學習數理化,三觀培養更加重要,將來才能在人生道路有輝煌的未來。


秋季之歌


這問題正好發生在我家,孩子今年正好高考,受疫情影響在家上網課。說下他的作息時間:早7:50左右起床洗漱後開始吃早餐,8:30開始上課到11:30,中間在自己臥室不出門,中午下課後直接休息睡覺到下午2點。看了幾次,確實在睡覺。2點起來吃午飯後2:30繼續上課至5點左右結束一天的網課,偶爾在5點後出門閒逛半小時左右回家繼續做各課作業。7點吃晚飯,飯後繼續作業,我們也沒特意去看他飯後是不是在手機上玩其他的,至少相信孩子沒玩遊戲啥的,看下短視頻什麼的也能理解。高三學子畢竟也是成年人了,父母常說,一切靠自覺!



巡洋1974


其實真正上網課的學生,應該是任務是比較多的。

很多家長可能以為學生上網課就只是看視頻,其實不是的,比如說有些老師會隨時發佈一些點名或者是隨機簽到的一些任務,這個是和課程內容無關的,是為了去看學生的考勤情況。

還有一種就是老師會根據視頻隨時發佈一些測試和一些問答或問卷,這些需要學生在課堂上做。也有老師會直接點名學生去進行回答。有些時候網課結束了之後老師會佈置相應的任務等等。所以上網可她不僅僅是看視頻,還伴隨著很多的任務,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是參與性比較強的。

而且網課需要下載一些APP和加群,有些老師一門課就下了好幾個APP,操作起來比較複雜和繁瑣。像家裡面的小侄子就說現在看見手機就很煩……

其次的話如果一個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時間,而且還處在高中階段,抵制不了手機的誘惑的話,那可能跟上網課也沒有關係,是自己平時的專注度和自律性比較差,這個需要在平時多加練習慢慢的戒掉一些不好的習慣。相信即使長期接觸手機的話,也不會產生對手機無法拒絕的這種情況。

學習其實還是一句話,自律性還是靠自己,學了多少也看自家。祝好!


學習與成長的橘貓


目前所有的高中生都是在家上網課進行線上學習,手機或者平板、電腦是必備工具,他們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拿著手機了,理直氣壯地說對你說我需要手機上課,然後門一關就進入自己的房間,你不知道他在房間裡幹什麼,可能看手機看累了,會聽會課吧。

現在的大多數高中都缺乏一種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這種能力一旦缺失是很難遊戲,很難學習好,必須在有人監督的情況下才能學習,沒人監督就不學習,這怎麼能學習好呢?

好多同學自覺性非常差,上課非常不認真,這不僅僅地體現在家上網課,在學校上課他也是這個樣子的。很多同學是經不住手機的誘惑,因為手機上好玩好看的東西太多了,男生熱衷於遊戲,女生熱衷於電視劇等。不僅僅孩子這樣,大人們也是這樣的。

但是高中生現在面臨的高考,考大學,任務很艱鉅。這個擺在現實的問題家長應該和孩子好好談談,只要考上大學手機怎麼玩都行,然後現在不行。因為你不學,別人在學,好多都在偷偷地學,這也是趕超別人最好的時機。

加強孩子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教育非常重要,這個和他別人拉開差距的重要因素。

下面幾段話可以說給孩子聽聽,希望能起到教育意義:

“疫情過後,學生會出現明顯的兩級分化,自律的會越來越優秀,優秀一大截;

不自律的,各種糊弄假學,就會遙遙落後。”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你們要知道,學習是作為學生的主要責任。

自律就是在該做的時候,不管喜不喜歡,都去做你應該做的事情。

當一個人對一件事情保持百分百的熱愛和沉浸,那就註定會擁有百分百完美的結局。

同學們,別想著投機取巧。

你偷過的每一個懶,都會在日後成為最深的遺憾。

最後,在家學習這段時間,孩子靠家長多多檢查,多多監督,多多關注。這個時候是考驗家長的時候了,是拼爹拼媽的時候!

我是“高考大學堂”,專注於高考教育,專注於家庭教育,有問題我們多多交流,一起來解決孩子高考備考中遇到的問題。請多多關注我,謝謝!


高考大學堂


教學中深刻體會到智能手機是近七年成為學生學習的鴉片的。在智能手機面前,別說學生,就算是成年人,又有多少扛得住誘惑,一天不使用智能手機。

自律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玩心正重的學生在智能手機面前的自我控制力更弱。

大部分省份的一本升學率只有8%到17%左右,39所985大學的在大部分省份的錄取率在1%到2.5%之間。可想而知,考好大學的難度與自控手機難度是相似的。看看一本分數線,70%左右的分數。985大學的分數80%左右。

多年教學感覺中,覺得:成績優異的學生抗拒手機的誘惑能力比較強,成績好的學生抗拒手機誘惑能力一般,成績普通的抗拒手機誘惑的能力基本上就很弱,成績差的學生抗拒手機的能力為零,有機會或有時間玩手機。

我的經驗是:想控制住手機,只有把學生轉移到強烈證明自己可以的狀態中才可以。不斷的引導和激勵與有效監督是剋制手機的法寶。

缺乏有效的監督,那麼學生在家上課的認真程度可想而知了。


梁說高考


理論上講,高中生在家上網課是否都是認真學習,因人而異,主要是由學生自身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和意志力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

眾所周知,我國的高等中學教育是舉世聞名的,學生學習緊,任務重,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轉折階段。

高中生經歷了9年義務教育的學習履程,除學習成績之外,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意志力等都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即使可以做出一些改變,那也是需要學生可以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且想尋求更好地發展,但這也是在往積極的方向去做,而大多數人都只是依靠原有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已經養成的意志力去學習,面對手機的誘惑,每個學生都有所不同。

  • 首先從學習態度來說,有的人喜歡學習,非常積極地學,有的人討厭學習,看到書本就煩,這是兩個極端,還有一種是為了應付學習而學習,屬於得過且過的那種。對於喜歡學習的人,在家上課總是會關閉手機或不被手機干擾,甚至是利用手機網絡認真努力地學;對於討厭學習的人,面對網課,如果可以自願上網課,他們是手機的忠實玩家,如果必須要看網課,也不會始終認真學習的去學,時常會走神;如果是另一種情況,我認為這類學生大概率會認真學一陣子,但經過思想的鬥爭之後大多數都會抵擋不住手機的誘惑去玩手機。
  • 在學習習慣上,學生更習慣於在教室裡聽老師講課,通過觀看老師的動作和神態專注地學習;對於網課,大多數高中生都認為沒有在教室裡上課的那種專注的感覺,但是有良好學習習慣的人依然會選擇認真學習,拒絕誘惑。
  • 學習成績與是否認真上網課的關聯不是絕對的,學習成績好的人在家上課可能會認真聽網課,可能會自學,但成績優異的人一定會認真學習;學習成績中等的人也是渴望學習有所進步的,但因為不夠努力或者貪玩而導致成績處於中游,因此認真學習的人與貪玩手機的人接近1:1.
  • 在意志力方面,意志力好的人當然會剋制手機的誘惑,選擇認真學習,意志力較差的人自律性也較差,所以認真學習的幾率很小。

綜上所述,每個人的特點不同,所以認真學習的情況也有所區別,但成績優秀的人不管有沒有認真聽網課,通過不斷地努力一定達到了認真學習的境地。

最後,祝願疫情早點過去,所有人都能夠迴歸平常的生活,健康快樂地生活著!


伍貳零壹零


我覺得高中生在家上課都是很認真的:1.有老師和家人陪伴(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和知識點,都是現場講解,所有同學都闡述自己的關點。不懂不理解,馬上在群裡反應,大部分家長都是在孩子旁邊監督。在這裡我為那些負責任的老師、家長們以及認真學習的孩子們點贊[贊])2.手機的誘惑(可能只有極少部分孩子可以,不過現在在學校和家裡共同努力下,還是在不斷的進步。因為學校很多都是正常上課期間不準拿手機,只有在週末放學才能拿。放假在家裡也是隻有把學習任務完成,不影響休息的情況下才可以玩一下手機。)



建材哥小何


在家上課,也是受今年肺典疫情影響而引起大家關注的一種學習方式,互聯網的發展其實早以影響到千家萬戶,從2000年的個人電腦熱到現在的手機熱,網絡從2G到現在的5G ,人工智能的發展已經是實實在在影響到生活,包括學習知識。

手機也是我們連接互聯網的一個終端工具,說白了,它僅僅是一個使用工具,那麼一個工具是否好用,具體怎麼用,那得看在什麼樣的人手裡,就好比一把菜刀,好人使用它,就是一個良好的好工具,壞人使用它就成了危險的工具,但我們不能否定它的使用價值啊。手機也一樣,作為高中生,思想意識肯定比小學生要好得多,更容易明辨是非,手機這個工具的使用,作為家長重在引導,應該把手機作為一個良好的學習工具,而不是全盤否定,把它直接當成一個害人的工具。

問題中提到的手機是一個容易誘惑的工具,我不是十分認同,我認為家長應該端正自我的看待事物的態度,因為現在很多家長其實天天也在用著手機,如果心裡認為手機是一個容易誘惑的工具,那就等於自己給自己打臉,我們又如何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呢!手機無論怎樣變化,其實就是人類自己製造的一個工具,用好了是一個學習的好工具,用壞了,肯定會有所影響,所謂物及必反就是這個道理。






YZT益足堂


今年受疫情響,學校對於教育方面也是做了很多工作。小學的初中的學生老師都會在學生班級群發一些課程、每天的作業等。在沒有正式開學來說作出這樣的教學方式,很多學生或家長都很不適應。怕孩子長時間看手機,電腦對眼傷害很大,學生的自覺性可能控制不好,今年的特硃,大家也很無奈吧。

對於小學孩子,自覺性是差些。大家如能抽些時間一起補習下課程也很好的,主要養成愛學習的習慣,每天定時自習課程。

高中生來講,都是年齡在15歲以上了吧。他們的學習自覺性沒有控制好,大人也很難管控了。在農村的,身邊的高中學生在家學習還是比較自覺。知識改變命運,是最好的途徑吧!


鄉村海叔


在家學習,大部分都會缺乏自制力

自制力並不是什麼新鮮詞,說白了就是能夠自覺控制自己的行動和情緒,集中注意力去達成自己原本的目標,而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擾的能力。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是太難了。

你急吼吼地說要多麼努力,甚至還曾以為自己很努力,原來不過就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最後的結果是,想要做的卷子,和本應該完成的作業,都沒有完成。

喪失自制力的後果是讓我們對自己憤怒和質疑:我們有什麼資格談努力?

自制力強的人,永遠分得清主次,拎得清什麼是學習,什麼是玩樂。高考在沒有自制力的人那裡,是壓力;在有自制力的人那裡,是動力。這就是本質的區別。

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學霸,他們好像從來不用熬夜寫作業,上課也不埋頭苦做筆記,下課了更不會呆在座位上;他們可以跟學渣一起聊熱門電視劇,一起打籃球踢足球,他們……好像真的沒有認真地學習。

但我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在課堂上聚精會神地聽課,他們在家專注地寫作業和複習,他們一個小時的學習效率頂別人兩三個小時。

自制力強,所以效率高;自制力強,所以學得快,玩得也嗨。

高考是一場持久戰,只有自律高效,玩學結合,樂在其中,才不至於過早崩潰,才能贏得最終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