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丨古琴与文学


涨知识丨古琴与文学


琴歌是古琴音乐最初的表现形式,亦称之为“弦歌”,其中诗为主体,按曲咏之。这在“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的年代里,无疑,琴歌能淋漓尽致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也能以巧不可阶的姿态服务于统治阶级的“任、礼”。


涨知识丨古琴与文学


但是,诗人与乐工非一人,诗人不懂音乐,所作之诗须经乐工裁剪之后才能入乐,所以出现“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声来被辞,辞繁难节。故陈思称李延年闲于增损古辞,多者则宜减之,明贵约也。”(《文心雕龙乐府》)从中可以看到,诗要成为歌,必然要符合音乐发展规律。


涨知识丨古琴与文学


由于乐工手中操纵着采诗人的权力,到了唐代,为了适应音乐的需要,诗体突破古诗的字数和韵律,形成绝句。正是“苏李诗出,画以五言,而唐时优伶所歌则七言绝句,其余皆不入乐。”(王昶《国朝词不达意综序》),“唐初歌曲多用五七言绝句,律诗亦间有采者。”


涨知识丨古琴与文学


在古琴音乐中无论是琴歌还是琴曲都有标题,而大的琴曲还有分段标题,这些标题不仅文字考究,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如《潇湘水云》(南宋`郭楚望 曲)。根据琴书中对琴曲的题解来看,琴曲(琴歌)的文学内涵可大致分成:叙述故事;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三类。


涨知识丨古琴与文学


《广陵散》(魏晋时期)是琴家们最为推崇的琴曲,它以战国时聂政刺韩王的故事为题材,全曲以“井里”(聂政的故乡)、“取韩”、“冲冠”、“投剑”、“长虹”等分段标题展现了聂政刺韩王的壮怀激烈场面,赞颂了一个普通百姓勇于反抗、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由于它鲜明的“不畏强暴”意识,曲名隐去其真意,取其流传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地区为名。


涨知识丨古琴与文学


而嵇康临刑前弹奏此曲,却反映出这乎琴曲的本来面目。此类叙述故事的琴曲还有《胡笳十八拍》、《昭君怨》、《楚歌》、《圮桥进履》、《伯牙吊子期》等。明代琴曲《淦樵问答》是至今仍很流行的曲目,它直抒文人因受统治者残酷镇压,深感祸福无常的危机,由此羡慕渔樵生活的胸臆。《杏庄太音续谱》(明刊本)题解道:“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


涨知识丨古琴与文学


千载得失是非,尽付之渔樵一话而已。”另有《雉朝飞》一曲也是一乎直抒胸臆的典型琴曲。蔡邕《琴操》题解大意是,齐国的犊牧子年过七十还孤独一人,在野外打柴时,见到雉鸟双双飞去,于是感叹人不如鸟。此类琴曲还有《古怨》、《秋鸿》、《醉渔唱晚》、《长门怨》、《别鹤操》、《酒狂》等。


涨知识丨古琴与文学


《潇湘水云》是一支借景抒情的典范琴曲,作者以云雾弥盖九嶷山暗示南宋风雨飘摇的国势,表现了爱国和忧国的情感。《神奇秘谱》(明朱权)题解道:“每欲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以寓倦倦之意也。


涨知识丨古琴与文学


然水去之为曲,有悠拨自得之趣,水光去影之兴;更有满头风雨,一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此类琴曲还有《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高山》、《流水》、《渔歌》、《梧叶舞秋风》、《碧涧流泉》等。


涨知识丨古琴与文学


琴诗是研究古琴音乐的珍贵资料。在琴诗中一方面可以领略诗作年代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可从中得到有关琴名、琴人、琴曲曲目、琴曲内容、品评弹琴的记载。散见在各代诗集中的琴诗无以计数,可见琴与诗在文人手中已结下不解之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