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外企在中國是否正在衰落?

衰落不是始於2019年,而是2008年。這十年間外企的風頭完全被互聯網企業搶走。去年,如果你問一個應屆畢業生,想要去互聯網行業,還是外企?大概率會選互聯網。

今年呢?在經過互聯網寒冬之後,有變化嗎?從最新出爐的優興諮詢「大學生理想僱主榜單」來看,依然是互聯網行業。

很多同學的騷操作是拿四大或者諮詢公司offer保底,再爭取一下互聯網公司的offer。

1、外企也曾風光無限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曾幾何時,外企,是互聯網行業無法撼動的強大力量。

馬雲提過:最早阿里的人,並不算很聰明很有能力。

2001年,2002年,誰要加入阿里巴巴?我們連大街上會走路的人都招來了。只要他會走路,不是太瘸,我們都可以(接受)。

當時最優秀的人才呢?當然在外企。

即使阿里杭州的很多人才,也被上海的外企挖走了。那些早期員工之所以留下來,是因為“在其他地方找不到工作”,“沒有獵頭來挖他們”,只好留下來,

2000年前後,隨著中國進入WTO,外企紛紛入駐中國市場,當時外企開出動則上萬的薪水,就遠超市場水平,自然也能吸引最優秀的人才。

我至今還能聽到當時惠普,IBM員工緻富的案例:

上海人民拿著800月薪的時候,IBM惠普的員工拿著2-3萬的薪資。當時上海有一個買房退稅的政策,外企薪水高,每個月可以退幾千塊的稅,完全可以作為貸款月供。

於是很多外企人就這樣進入買房大軍,順利完成了早期的原始積累。

我們再看看2008年優興諮詢評選的「大學生理想僱主榜單」。

2019 年外企在中國是否正在衰落?

在前十的榜單裡,工科的半壁江山是外企;而在商科裡,外企更是佔到了八成。

加入寶潔、可口可樂、麥肯錫,以及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這樣的知名外企,是當時每個職場新人的目標。

2019 年外企在中國是否正在衰落?

2、外企什麼時候開始衰落

2008年,事情發生了變化,隨著次貸危機浮出水面,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也是為中國職場人提供了最多靠譜外企的美國,遇到了麻煩。

2008年9月14日星期天,正當中國老百姓們歡度中秋佳節的時候,雷曼兄弟提交破產申請,震動了全世界。

接著金融危機將華爾街的主流公司都捲入其中,從美林證券、到AIG、摩根斯坦利和高盛。很快其他行業的知名大公司,通用、福特也被捲入其中。大洋彼岸的中國職場人,也很快感受到壓力。

很多公司都在裁員,每個部門都要裁。各個公司之間開始互相轉「金融危機十項注意 」:

  1. 不要辭職,不要換工作,不要轉行,不要創業;
  2. 多備份幾個自己可以去的公司職位;
  3. 不主動要求老闆漲工資,裁員往往從工資高的裁起;
  4. 多幫朋友留意工作機會、多介紹,輪到自己找工作時,才有朋友幫你;
  5. 存錢、買國債,或者雙幣存款,別買股票
  6. 每月給父母寄錢,經濟不好,越窮的人越不好過;
  7. 別買車;
  8. 危機的後期最難過,現在還沒開始,別覺得自己很強;
  9. 別離婚,別生孩子;
  10. 就算沒感覺危機,也應該日子緊著過,用以前70%的錢過現在的日子

很快就有同事離開。職場人大概都有感覺,當身邊的同事離開的時候,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價值觀。

外企人大多看過終老公司的外國同事。終生服務外企的想法,其實已經在大家心裡萌發。

然而事到臨頭,卻發現外企也靠不住。大家發現,曾經無比信任的外企,居然開始拋棄我們了。

這一波金融危機帶來的裁員,嚴重挫傷了職場人對外企的信心。

2009年,「大學生理想僱主榜單」立馬翻臉。以商科名單為例,華爾街企業全部絕跡,取而代之的是一溜煙的國企。

2019 年外企在中國是否正在衰落?

3、外企衰落的幕後黑手是誰?

金融危機,嚴重動搖了中國職場人對外企的信心。

不過,去年的互聯網裁員,同樣打碎了大家對互聯網的幻想。去年年底,我們都在討論:

互聯網行業(2018 年)的裁員潮是否已經開始了?

2019 年外企在中國是否正在衰落?

但時隔一年後,對於學生來說,進入BAT,TMD以及人工智能公司,依然是他們的首選。

今年的「大學生理想僱主榜單」裡,阿里、騰訊、百度和華為之外,小米和飽受負面干擾的聯想、京東也在榜單裡。

相反入選的外企,卻只有安永和普華永道(商科),蘋果和西門子(工科)。

到底誰是外企走向衰落的幕後黑手?

回到20世紀初,外企紛紛進入中國市場的大約有這幾個:

  • 市場潛力大;
  • 優惠的超國民待遇;以及
  • 高性價比的人才

當時如今很多都變了。

首先是匯率。

2005年,在一家美國人來華創業的小公司。

有人拿3000月薪,第一個月公司還沒註冊成功,沒法發工資,美國老闆掏出錢包,摸了四百美元給他。按照當時的1:8匯率,感覺還有賺。如今人民幣下跌的背景下依然是1:7。400美元已經不足3000人民幣了。

更狠的是房價。

中國職場人對薪資的心理要求,向來是對標房價的,房價最瘋狂那幾年,每年就算漲20%的薪水,也只能望房心嘆。

很多人買房的時候,趕上3萬億救市。房東一個月內跳價20萬,相當於當時兩年的稅後工資。

2011年,阿里巴巴推出了“iHome”計劃,為員工提供30億元無息置業貸款。

2019 年外企在中國是否正在衰落?

同年,騰訊推出免息貸款福利: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員工最高可申請30萬元免息借款,其餘城市的員工可最多申請20萬元免息貸款。

跟隨二馬的腳步,京東等部分互聯網公司也推出無息貸款的安居計劃。

中國樓市:我不殺外企,外企因我而死。

如果沒有這麼突飛猛進的房價,可能相比996的互聯網公司,很多人會選擇工作生活相對平衡的外企。

如今,在互聯網公司工作也買不起房了……大家只好期待租房補貼。頭條知名的每月1500的租房補貼,在外企,依然是臣妾做不到啊。

2019 年外企在中國是否正在衰落?


4、消失的薪資紅利

在Mercer,一個復旦的姑娘,人很聰明,還有一手繪圖功底。她在Mercer實習了幾個月,卻在轉正前被小紅書挖走了。

美世給應屆生開出的薪水是有市場競爭力的。然而小紅書開出的價碼是16薪,加上獎金幾乎要比美世的薪水翻了一番。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競爭。

外企是接受不了這種漲幅的。美國同事聽說中國一年能漲10%的時候,張大了嘴,他們一年能調薪2%就很不錯了。

外企花的是今天的錢,而互聯網公司花的是未來的錢。

不少互聯網公司的業務,在現階段本質不是B2C或者B2B,而是B2VC,是給資本市場講故事的。以小紅書為例,本身並不盈利,但它有很好的故事可以講,可以讓資本市場為他們的搶人戰略買單。

前些天有一位美世的老同事在群裡提問:

查了數據,發現中國員工的薪資水平已經不比歐美同等水平人才的薪資低了,歐洲有些地方人才的薪資水平,還不如中國(即使不考慮匯率差)。

立馬有另外一位老同事拿出一份美世報告:

2019 年外企在中國是否正在衰落?

美世2019年剛剛出爐的城市生活成本調研中,全球居住成本排在前十的十個城市裡,有四個是中國的,其中三個在中國大陸

須知,美世這份調研是不考慮當地購房成本的。

也就是說,即使拋開遙不可及的購房,僅僅是在北上深的生存,壓力就全球首屈一指。

生存成本這麼高,薪資不高還讓不讓人活了?

2019 年外企在中國是否正在衰落?

5、外企還有什麼優勢

傳統外企衰落了好些年,互聯網外企在中國又沒有特別能打的。

大家都不看好外企。但這不代表外企沒有優勢。

(歐美)外企最大的優勢,在我看來,是人性化。

在一個歐美文化的企業環境下,你可以準點下班回家,你可以每年找時間休年假,你可以正常懷孕生孩子,你可以過一個普通人的生活。

不少民企就不這麼看了,他們希望員工「拼搏,奮鬥,自我奉獻」,且不說這種價值觀是反人性,是有毒的。

何況,如今的互聯網初創公司缺乏一個有效衡量普通員工貢獻度的指標,他們所有的拼搏、奮鬥和奉獻,最終都換算成了加班熬夜996。

如果一旦有一天你加不了班了,熬不起夜了,要生孩子了,在公司眼裡你瞬間就成為了負資產,公司會不擇手段把你踢出去。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接到的最常見的諮詢就是:公司想要裁掉我,但希望我自己辭職,怎麼辦?

過去一年,我們見識了民企的996勸退式裁員、查報銷裁員、考高數裁員、公司搬家裁員等一系列新穎的“人力資源創新之舉”。

這種我不要臉我驕傲的文化,在歐美外企,是很難找到的。

還是那位在白板上畫圖,拒絕給員工漲薪的總裁,有一次招了個姑娘進公司。

總監好意提醒:這個候選人是個姑娘……
他:姑娘怎麼了?
總監:這姑娘已婚未育。
他:已婚未育怎麼了?
總監:來了要是生孩子怎麼辦?三期階段不能幹活也得養著。
他:這不是應該的嘛?這不是法律規定嗎?員工生孩子期間,是不是應該給保障?
總監:……

作為一個不願意給員工漲薪的老闆,你可能覺得他很討厭;但是他的決定都是根據正常人的邏輯來的:持續漲薪,公司無法盈利;公司有義務照顧懷孕女員工。

而另一方面,有些民企,需要你時,不惜重金,但一旦不要你了,為了趕走你,什麼混蛋事情都做得出。

所以小編會建議以員工福利,以企業如何對待暫時幫不了公司的員工,來判斷一家公司是不是良心企業。在成熟的歐美外企,有更成熟的培養人才機制和工作生活平衡的機制。

而在初創企業,你有搏一把迅速成長為高管,甚至財富自由的小概率機會。

至於職場新人,那就不要想了。以你剛剛畢業的能力,在初創企業也拿不到好的期權激勵,成長性肯定遠不如知名外企更好。

2019 年外企在中國是否正在衰落?


寫在最後

去年是互聯網大冷的一年,從年初的遊戲、年中的p2p,到年底的大小廠全線裁員。

小編曾想: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是不是外企可以重新找回輝煌。

但隨著中國人才成本的上升,以及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外企在中國的表現並不算好。

從職場人的角度說,小編很希望外企能夠恢復至少部分往日的光輝,畢竟如何很多互聯網初創公司,太需要學習外企精細化運營和人性化管理的能力。

然而,事實上,這些公司成長得太順利,讓他們以為自己做什麼都是對的,996是對的,強制加班是對的,勸退裁員也是對的。

這些公司真的需要被上一課。

這圖是今天在一位天貓工作的朋友的朋友圈裡看到的。

2019 年外企在中國是否正在衰落?

小編很佩服馬雲的眼界和能力,但是這話聽起來真的刺耳。

為什麼一定要把勝利和人性化對立起來,為什麼成功的路上不能有戰友的相互鼓勵、認可以及理解?

為什麼勝利一定需要通過冷血的手段?

小編希望看到更多人性化的企業成長起來,小編希望職場的環境更懂得尊重每一個普通的職場人。

關注小編,為你帶來最新、最快、最有價值的資訊和故事!

2019 年外企在中國是否正在衰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