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的光明人才|陳小茹:研發診斷試劑 和時間賽跑

光明區留學生創業園A1棟9樓,是深圳上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下稱上泰生物)的辦公場地。在這裡,上泰生物正在與時間賽跑,開展著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產品及其研發。

2月5日下午,上泰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小茹博士接受採訪時詳細介紹了產品研發、投入使用、發揮作用等方面情況,“我們公司生產的CRP體外檢測試劑和SAA體外檢測試劑,聯合使用可以快速鑑別細菌感染病人和病毒感染病人,讓病毒感染病人進一步去做核酸檢測確診,這樣有利於充分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加快新冠病毒感染病人的確診速度。”

战疫一线的光明人才|陈小茹:研发诊断试剂 和时间赛跑

多個產品將在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作用

上泰生物是做體外診斷試劑研發,部分產品可以在疫情防控中派上用場。

春節期間,陳小茹在巴西出差,關注到國內疫情發展迅速、醫療物資供應告急,十分著急,主動壓縮出差行程,提前趕了回來。

陳小茹表示,公司已經完成了CRP體外檢測試劑和SAA體外檢測試劑的研發和生產,估計十多天就能拿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覆許可,向全國的醫院和醫療機構投放使用。

那麼,CRP體外檢測試劑和SAA體外檢測試劑是如何檢測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呢?

陳小茹介紹,使用CRP體外檢測試劑,細菌感染時C反應蛋白指標升高,12-24小時達到峰值,但病毒感染時不升高或輕微升高;使用SAA體外檢測試劑,細菌和病毒感染時血清澱粉樣蛋白A指標均升高,4-6小時達到峰值,是一個細菌和病毒感染的早期預測指標。兩種試劑可在全自動大型生化儀上使用,效率高,速率快,一般的實驗室,一臺儀器每一小時可檢測400個以上的樣本。SAA和CRP試劑聯合使用,可以鑑別細菌感染病人和病毒感染病人,讓病毒感染病人去進一步做核酸檢測確診,這樣有利於充分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加快新冠病毒感染病人的確診速度,做到早診斷、早發現、早治療,病人早治癒,疫情早控制。

據瞭解,根據已出版至第五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療方案(試行),上泰生物的炎症檢測試劑SAA/CRP/降鈣素原(PCT),肝功能指標檢測試劑,腎功能指標檢測試劑以及心血管系統疾病指標檢測試劑在肺炎的治療過程中也有重要作用,通過檢測這些指標的變化,可以判斷治療方案的有效性以及病人病程的發展。

在光明區人才辦的協助下,陳小茹還積極對接有關科研資金支持渠道,他正帶領上泰生物團隊努力研發新型冠狀病毒免疫螢光檢測產品,這一產品使用更方便、快捷,10分鐘可出結果。

战疫一线的光明人才|陈小茹:研发诊断试剂 和时间赛跑

17年專注體外診斷試劑研發,掌握八大核心技術

在南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陳小茹於1995年起先後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多所名校從事博士後研究,曾任美國General Atomics研發部首席科學家和副總。他曾在美國從事研究工作23年,2017年10月回國,在光明區留學生創業園創立了上泰生物公司,專攻新型高端體外診斷試劑研發,並集生產、銷售、服務及一攬子醫療解決方案於一體。

公司在陳小茹的帶領下,只爭朝夕,攻堅克難,短短兩年時間就研發並建立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八大核心技術平臺,多項成果填補國內外空白。

據瞭解,體外診斷(英文簡稱IVD),又稱“醫生的眼睛”,在臨床上的應用極大提高了疾病診斷的準確率,在疾病的預防、診斷和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國IVD行業發展起步較晚,1985年才研製了第一批國產生化診斷試劑。隨著改革開放推進,國內IVD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但目前市場仍然大部分被國外品牌佔領。國內IVD企業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實力差距明顯。

“我希望能通過自己和團隊的努力,帶動國內IVD行業快速發展,不斷提高精準醫療水平,讓廣大老百姓受益。”陳小茹表示,回國創業是他深思熟慮之後作出的決定,希望自己能在崗位上不斷創造價值,為祖國的繁榮強盛貢獻綿薄之力。

藉助陳小茹在體外診斷試劑技術創新、新產品研發、技術分析與評價、生產與項目管理等方面的豐富的經驗,上泰生物目前已完成50項產品的研發工作,預計2020年可全部拿到這些產品註冊證書,進入市場銷售。

“疫情要高度重視,但請大家不要恐慌。只要理性認識,科學防範,相信這次疫情很快就會淡去。”陳小茹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