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十多年来许多胆大持有优质负资产的人实现了财务自由,一些老实储蓄的人却越活越悲催?

佛鉴


任何实现财务自由的人都是靠的资产产生的利润或者是资产的升值完成的,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或者脑力,达到中产基本上就是极限了。

一、负资产是什么呢,比如说你拥有一家公司,公司资产价值一千万,但是公司负债是一千一百万,这就是资不抵债,就属于负资产。中国铁路公司欠款三万多亿,就是典型的负资产。


二、其实公司所拥有的资产与公司的赢利能力没有直接关系,比如你一个生产袜子的老厂,厂区用地属于工厂,那这个工厂的资产可能是几亿几十亿,但是它的赢利可能远远不如隔壁租赁厂房的服装厂。持有优质负资产的人,他们每年需要为资产负出利息,但是这些资产也为他们赚取了高额的利润,远远大于所支付的一点利息。所以他们的资金会越来越多。


三、一个公司的价值远远是不能用所拥有的资产来衡量的,现在企业或者创业项目的估值,公司所拥有的资产占的权重是很小的。随着公司赚钱能力的提升,或者公司具备广阔的成长空间,那么这个公司的价值会成长升值,远远超出其资产的价值,公司的拥有者可以通过出卖部分股份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


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拥有资产,那怕是负资产,你就具备了调动资源的能力,能够调动资源就可以自己建造或者帮助别人建造虚拟的赚钱机器(就是公司、市场主体),这个方式也能为资产拥有者带来可观的,甚至远超资产的回报。

不过我们也要实事求是,肯定也有很多拥有优质负资产者现在是一败涂地,负债累累。储蓄者虽然没有实现财富自由,甚至有财富缩水的,但是日子也要比那些失败者要好的多。任何事收获与风险都是成正比的,而且每个人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做好自己就是人生赢家,无关财富多寡。


蓑笠子


确实也是这样的,胆大持有优质负资产的人越来越有钱,而老实储蓄的人却越来越穷,这个在自己身边就有这种情况。

举个例子:

朋友5年前买了2套房子,一套自己住,一套留着升值的,当时买的1万/平,现在已经涨到1万5/平了,当年第二套房子的首付还全部是借的,第一套也是靠家里帮助付的首付。现在已经卖掉两套,又全款买了一套,首付了一套,当年的穷小子已经比其他的朋友有钱了。

身边很多的亲戚年纪大点的没什么文化,不会理财,赚的钱都是存在银行里的,基本上过着平稳的生活,也会各种日常的开销烦恼,能解决基本的生活就不错了,发财是不太可能的。

持有优质负资产的人和储蓄的人理财观念的不同、胆量不同、眼光不同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近10几年靠着房地产发财的人不在少数,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朋友

现在货币贬值很厉害,存银行的利息根本跑不过通胀,不会理财的人钱越来越不经花。

都说做生意赚钱,做生意的人也是要承担很大风险的

会理财,能承担一定风险,有强大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眼光的人会越来越有钱,钱是能生钱的,而老实储蓄的人不能将钱流动起来,随着货币的贬值,虽然有利息,但是能买到的商品越来越少。


灵和睿


根据2017年的中国通货膨胀率来看,目前中国的通胀率达到了7.5%左右的水准,银行定存为4%左右。所以说,如果你只是做理财的话,每年还要面临一个(7.5%-4%=3.5%)的贬值率!

那么5年后,你的100万可能只有目前83万的购买力;

10年后,你的100万可能只有目前70万元的购买力;

20年后,你的100万可能只有目前49万元的购买力;

30年后,你的100万可能只有目前34万元的购买力;

50年后,你的100万可能只有目前16.8万元的购买力;

把钱放银行,等待你的最终结果就是“慢慢贬值”,仅此而已!

44年前,1200元全买成黄金的话,放到现在价值超过百万;

44年前,1200元如果全买成可口可乐的股票,现在市值超过千万;

44年前,1200元在北京市中心黄金地段买个院子,今天起拍价就已经过亿了;

然而,44年前,如果你把1200元放入银行,那么换来的只是如今2600多元的本利和,仅仅可以买上一辆助动车,也只是大部分老人半个月的退休金。但是1200元,在44年前,却是一个人半年到一年的收入!

所以,历史反复证明: 钱不是用来存的,而是用来投资的!

国际上的例子也是如此,在美国200多年的历史里:

1、美金贬值了95%。2、黄金增值了3倍。3、短期债券增值了375倍。4、长期债券增值了1600倍。5、实际GDP增长了1800倍。6、名义GDP增涨了3万3千倍。7、股票,股票,股票,增长了103万倍!

没错,103万倍,第二的才3万,多出100万!

国内的大类资产收益率跟美国的这个惊人的相似。最高收益的是股票,然后是长期债券,短期债券,黄金,现金。

也就是说,大家能触达的大类资产投资里,唯有股市和房子能跑赢,印钞机。 未来的有钱人的赚钱方式其实还是离不开金融和地产!

所以,见过越折腾,越富有,还未见过越存钱,越能够财务自由的!曾经没有,现在没有,未来更不会有!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背后的真正逻辑。

琅琊榜首张大仙


因为以前是高增速时代,加杠杆更加有利于财富的积累和滚动,过去20年能够发财的哪个不是用杠杆实现的。所以过去20年加杠杆成为了社会共识,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都多次表示穷人和富人的区别就是对杠杆使用的区别。但是当前的环境是去杠杆的时代。

1、过去20年最优质的资产就是房产

过去20年最优质的资产就是房产,无论是商铺还是住宅,多持有房产,尤其是最高限度的使用杠杆持有房产,那么回报是非常丰厚的;

哪怕是经营企业,也是加杠杆才能获得快速的发展,谁能把杠杆用到极致,就掌握了财富的秘密。

但是这种经验未来还适用吗?不一定,过去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整体的盈利能力都比较强,细分到行业能够超过平均水平回报的产业更是不少,在这些行业中加杠杆就能快速放大收益的倍数,达到财富积累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当前是经济的转型期,从2位数变成了6%的增长,过去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积累的风险正在释放,赚钱变得越来越困难,杠杆能够放大收益同样也能放大亏损,最近几年一直都是在去杠杆的,这里既有被动的去杠杆,也有主动的去杠杆,而最近几年走向倒闭的企业或者个人无疑都是在疯狂加杠杆的。

2、储蓄的人也有春天

过去没有购买房产,而是把资金变成储蓄的个人或者家庭,财富的增长必然大大小于购买房产的人或者是加杠杆买房的人。


在企业的经营中也是加杠杆的企业发展更迅速,但是最近2年情况在变化,高杠杆的企业或者个人正在煎熬,有些已经倒下,而持有储蓄资产的人则要淡定得多了,而在这样一种经济状况下,手里有足够的现金,那么也会有更多的机会。

当前能够活下来的企业是在去杠杆的企业,个人同样也需要去杠杆。无论是加杠杆还是去杠杆都是有时代背景的,时势造英雄。个人的能力只是因势导利。


壹号股权


我们先来讲一讲,为什么老实存款的人越来越悲催呢?

最近几年,虽然公布的通货膨胀率是7%,但是实际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10%,通货膨胀率决定了我们当前持有的货币在未来的购买能力。

那么通货膨胀率10%是什么样的概念?

假如我现在手上有100万存款,我把它存在银行,每年可以拿到4%的利率,那么通货膨胀率里还有6%是我的利息收入覆盖不住的。

它就像是一只小虫子,长年累月在蚕食我的财富,我的财富因为它的蚕食每年要缩水6%。

一年后我的100万缩水的只相当于现在的94万,效果好像并不明显,5年后只相当于现在的73万,10年后只相当于现在的53万,好可怜,存了10年钱,货币贬值近一半,越存越穷。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坚持存款会让我们的财富稳定缩水,不会有任何翻身的机会,而大胆持有优质负资产,虽然不能保证我们100%能翻身实现财务自由,但是总是有那么一丝机会的。

如果你喜欢这个回答,欢迎转发、点赞、评论,欢迎关注我,订阅更多财经、理财、炒股知识和资讯!


投融资那些事儿


做生意的有句老话,叫做“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还有一句话叫做“富贵险中求”。老实人从古至今,能够发财的,寥寥无几,最好的情况也是走运中了彩票,或者很对了一个贵人。

一、很多现在的巨头或者大公司,放在以前都是负资产

现在的互联网企业,放在十几年前,哪个不是负资产,腾讯,阿里巴巴,京东。包括国外的老牌公司,微软,谷歌,亚马逊。刚开始都是负资产,那个时候如果能选择这些优质负资产,现在大概都是千万家产了。



我身边有个两个很好的例子:

1.朋友A创业做公司,做了几年没什么气色,有一次找到另外一个朋友B,说公司现在比较困难,不想看着兄弟们散伙,能不能投资一点钱,帮忙度过这个难关。朋友B简单的问了一下公司的情况和负债,基本上就属于“垃圾股”系列。

但是出于两个人的较好关系,朋友B还是拿出了几十万投资进去,只有一个前提,公司清算的时候,优先偿还他的投资。后来朋友B也没有管这件事了,想着就当拉了一把朋友。偶尔问问公司情况,朋友A也总是开玩笑,再过几年你就是上市股东了。结果过了好几年,公司还真给做起来了,也是坚持中,赶上了一个好机遇。现在还真准备开始筹划上市了,正在谈上市前的部分股权回收。

2.这个案例就纯属天上掉馅饼的,是以前有业务往来的公司老板。他很早的时候,在龙岗拿了一块地,是建一个冷库,准备做供应链。由于当时太偏,太荒凉,根本就没有企业过来租。就放那里了,卖又卖不出去,自己又去忙别的去了。结果没过多久,政府要做开发,把地要收回去,这一下补偿了两千万。他又拿了几百万去武汉江夏区建冷库,跟各个行业的老板都谈好了商业合作,建好后,刚刚运营了几个月。结果武汉那边又要收回,又补偿了几千万,现在又准备找地方建冷库。


二、老老实实储蓄的,可能都不够通货膨胀的速度

银行的固定期利率,最高也就是3%+,中国每年平均的通货膨胀率都达到了4%-5%,老老实实储蓄,怎么可能发财。

十年前如果存了10万元,到现在为止最多也就14万元。但是这十年间的房价,物价翻了多少倍了。做个不恰当的比喻,为什么女生喜欢“渣男”,因为“渣男”更懂女人心,胆子更大,更主动,愿意冒丢脸的风险。财富也是一样,“她”喜欢胆大的,敢于冒险的,更加多元化的方式。


我是小鱼,一个连续创业者,为大家分享最真实的创业经历。

小渔的创业信条


这个问题问出来许多人的心声,特别是6、7十年代的人。这两代人其实是时代的宠儿,正遇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至今还有人后悔的说,那时候买什么到现在都发了,无论是什么,石头,古董,书籍,房子,股票等等等等。我爸就很后悔当兵时没弄个江山一片红的邮票,他们部队门口就有卖,那时不懂啊,饭都吃不饱,每分钱都去买粮食寄回老家了,哪顾得上这些,而且大众教育的是不能投机倒把,自然视囤积这些为歪门邪道。不过,说实话,没有这些可敬可爱的几代人,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努力,又何来如今的大好局面。

改革开放后,思想转变也是个长期过程,这个时期出现了非常多的讨论,学习读书是首要思想,也直接影响了80,90后的两代,至今仍是首要思想。但读书是为了啥?打工啊!投资的概念仍然不是主流。在没有实现成功之前,整个社会都会视买玉石,炒股票,炒房为不务正业,咱们的小学至大学的教育里没商品投资这块呀,更不用说资本投资了。

李嘉诚说打工是浪费生命,我觉得打工是又一个轮回的很诱人又很无奈的一个环节,一旦陷入其中,就很难自拔。为了打工,确实失去了很多机会,思想也容易僵化。富人可以让下一代发展兴趣,给下一代尝试更多投资机会,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但穷人也该尽力去打破这个僵局,一点一点的让自己和下一代掌握更多的投资知识,教育不教,咱自己来。。。


思考轮回的寻路人


骗子靠忽悠,马无夜草不肥

比如大忽悠马斯克年薪二十亿,忽悠到中国免费土地五十亿,而自燃自爆特斯拉连续亏损十六年,还能继续忽悠圈钱。

所以现在骗子明目张胆,老实人被骗,

马斯克大忽悠一个罢了,是美国互联网金融圈钱骗局第一人马斯克

精明的特朗普禁运芯片,叫通用回美国,而不在乎马斯克,因为马斯克没技术就是个营销包装软文水军蹭热度互联网金融圈钱骗局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马斯克starline项目最大投资方是美国空军,本身就是个超级侦察计划,就不明白为什么要挂个为全球接网的名号。不过马斯克是个营销天才,马斯克是被华尔街包装成了钢铁侠,实际上他只是经济学本科辅修了物理学,并无任何工程技术背景,他也没有任何工程技术发明,他最大的运气就是一创业就碰到了华尔街的天使投资人,帮助他收购了paypal(美国的支付宝)的前身Confinity公司,并最终被ebay收购,依靠发的这笔横财又入股了特斯拉公司,并踢走创始人。说穿了就是个搞互联网金融的。无论是太空探索spaceX,还是特斯拉都是马斯克前台唱戏炒作,华尔街的犹太人背后运作赚钱。2008年之前是个玩世不恭的花钱点大炮仗的暴发户,2008年之后就是被华尔街操纵炒作概念的白手套,当然,他和华尔街及美国政府都是互相利用而已,华尔街需要他炒作概念收割韭菜,美国政府需要他代表新一代的美国精神,同时也希望通过他的spacex给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制造压力,避免NASA完全被ULA裹挟控制。而马斯克自己借着巨额的资本实力完成了自己发射火箭的梦想。对马斯克而言,spacex是核心,而特斯拉只是协助华尔街圈钱的工具。

不懂花了多少钱,请了满网络的无下限软文水军吹捧大忽悠马斯克


Jack-0-


1900年至今,持有股票和持有存款的人,财富差距上万倍

1900年至今,股票年均收益为9.6%。百年复利之后,1美元股票最后价值47661美元,现金和债券完败;相较之下持有现金存银行,在考虑通胀后1美元仅变成了2美元多一点。

而房地产在过去100年里年均收益4.8%,收益不如股票。

但为何中国房价完全跑赢股价呢?

原因是房价突飞猛进主要就是这20多年,过去房价涨应该还不到4.8%,近20年房价每年平均上涨10%,世界范围哦。所以到底是中国带动了全球房价上涨,还是中国房价受全球房价上涨带动,这就是很有深度的问题了,我不知道,无法回答。

股票指数每年收益都将近10%,那持有优质资产收益就更加丰厚了,比如A股的茅台,格力,万科这些股票,历史上的大牛股,至今依然坚挺,尤其是茅台,现在都成段子了,无论利好利空,最终就四个字:利好茅台。。。

这就是长期持有优质资产的魅力。

但是,对普通人来说,这仍然很难做到,甚至很难被认知。在传统认知里股市就是赌场,现在好多了,一部分人已经开始投资楼市了,开始炒房,但依然还有部分人选择存款。

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其他都不靠谱,风险太大,经受不了波动,所以也无法领略风险资产的魅力。不过未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年轻人更能接受这样的观点,所以选择投资理财的人会更多。

还有一点,其实都有理财需求,农村之前做高利贷的人也很多,但是现在不行了,股票投资又不会,所以还是只能选择存款。

这个只能靠时间去改变,没有办法。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都会认识到这个,到时候,A股可能就跟美股估值差不多了,就没什么便宜货了。

珍惜当下吧。


赵冰峰财经


这个问题这么问法很容易误导人,实际上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01,是否财务自由与胆量大小没有关系

懂投资懂理财的人,慢慢的就实现财务自由了。不懂投资理财,只会拼命赚钱储蓄的人,越活越悲催。这个才是事实。

所以实际上的情况并不是胆大的人实现财务自由,老实的人越活越差。

在现实生活当中一定也可以找到一些胆大的人,但是因为不懂投资理财乱投资结果破产。

同样的在现实生活当中也可以找到一些老实的人,因为懂投资理财,老老实实的按照规则做,同样实现财务自由。

所以是否能实现财务自由的关键,在于是否懂投资理财。

02,胆大的可能亏损更大

我认识一个老板,做生意是一个能手。有好多套房子,看上什么车就换什么车。所以虽然不知道他有多少钱,但肯定不少。

他除了做自己的生意也投资,保守的收益低的看不上,所以他几乎不买银行理财产品,也不买保险。我跟他说过基金理财不错,但是他只买了几万块钱。

他拿着百来万炒股有时赚有时亏,觉得没什么意思。后来他拿着400多万炒外汇,现在只剩下百来万。

公司还继续开,天天上班,问他为什么这么勤奋,不是早就应该财务自由了吗?结果他还真没实现财务自由。他自己就算过,如果他现在不干了,两年之内他就要开始卖房子,否则活不下去。

有钱不代表财务自由。真正的财务自由是被动收入远大于家庭开支。

胆大也不能代表人财务自由,他有股票,有基金,有房子,资产虽然不少,但能带来被动收入的却不多。他也做了不少投资,而且金额还不小,但是不但没带来被动收入,反而亏损。

03,胆小的反而懂得投资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我的同学,是公务员,属于谨慎一族。几乎不敢做什么投资,看到大家买房子,他也买了房子。一开始也是用月供的方式,后来有点钱,还提前还贷了。

属于典型的非常谨慎的。

还完之后又觉得亏了,所以当他又有点钱的时候,又买了一套。前两年听说会开征房产税,又把两套房子都卖了,结果没有卖在最高价。但他也很满足,已经赚了很多钱。

虽然身边不少朋友劝他做一些大胆的投资,但他选择把钱都放在银行买理财产品,以及一些保险。

但是你能想象吗,他现在的利息收入一年有10多万,自住的房子早就买下来了。所以平均一个月1万多,已经超过了家庭的开支。这就是财务自由。

所以,我们首先要懂得什么是财务自由,然后按照自己的情况,一步一步的执行计划,直至达到财务自由。

“财说得明白”,这里用简单的语言,把理财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已经发表的文章,包括房产,基金,银行理财,黄金等,有些热文已经收录在菜单里,请你关注,在后台查看菜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