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架戰鬥機發現自己被導彈鎖定了,能不能發射一枚導彈去攔截?

雪中血BL


可能不止一個人有過這種疑問:為什麼戰機在被紅外導彈鎖定後是那麼的無力,只剩下逃命。前不久美國相關機構統計了過去30年的空戰情況,大概可以為我們解答一些疑問。據這家機構統計的數據結果顯示,過去30年大約有90%的戰機是被對方紅外導彈鎖定後擊毀的,而僅僅只有10%的戰機逃脫了紅外導彈攻擊。

這就說明,處在空戰中的戰機一般很難應對敵方的紅外導彈,結局基本上都是被擊毀。如果戰機本身可以主動防禦就好了,理想豐滿,現實骨感,因為讓一架戰機主動防禦來襲的導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事實上,我們往往所說的防空與空中飛的飛機沒有太大關係,主要還是因為實現這一點很難。在一枚紅外空空導彈發射之前,它的母機早已經將對方的全部數據計算出來,所以射出的導彈是帶有主動導彈追蹤能力的。在各種先進性能,高速運動的紅外導彈發展的今天,一架戰機想要逃脫速度幾馬赫的導彈這本身就不容易。要知道,當你駕駛的戰機被對方發射的導彈鎖定追蹤之後,戰機本身是有預警提醒的,這時候給飛行員本身就已經造成了巨大壓力,逃脫都可能來不及,根本不會有心思想著去擊落來襲導彈。

根據以往空戰來看,被擊落的戰機往往在發射導彈戰機的前邊。由此造成的情況是,別人是從後邊來攻擊,而被攻擊者剛好是屁股對著。戰機的雷達什麼東西都是在前半截的,面向前方的。後方如何處理?要不轉一個大彎,技術上可行,但過於浪費時間,貽誤戰機。再就是在機尾部裝上後視雷達相關係統,從後邊直接來看。但目前主流的戰機幾乎沒有在機尾裝雷達的案例,俄羅斯曾經在蘇-47試驗機型中有過這種設想,可最後也沒有付諸實施。既然大家都沒有這麼做,從一定程度來說這種操作還是暫時不可行的。

另外,我們都知道。戰機上本身攜帶的導彈數量不算多,而且基本上都是空中格鬥導彈,用於與敵方戰機的空中近距離火拼。這些導彈一般也都是用來識別對方飛機的,一旦要具備空中攔截防禦能力的話,那也要具備識別導彈的能力,這對於導彈來說會出現數據過於複雜混亂的情況,到時候說不定還會失靈呢。紅外導彈去追蹤飛機,飛機本身體積大,紅外目標比較明顯一些,因此導彈相對容易追蹤。而如果要用導彈去追蹤一枚從對面射來的高達幾馬赫的導彈,這個難度則會大大增加。

因此一般情況下,當發現自己戰機被對方導彈鎖定之後,往往都是趕緊逃脫導彈追蹤的,防禦什麼還是別想了,多磨蹭幾下可能連逃跑的時間都沒有了。對那些已經距離很近的導彈,則可以用干擾彈這些東西應付一下。最後實在不行,彈射跳傘吧。


科羅廖夫


現在空中戰鬥機飛行員一旦發現自己被導彈鎖定了,飛行員首先想到的事情就是怎麼逃,怎麼幹擾和躲避攻擊,同時向指揮部彙報自己被鎖定,隨時準備跳傘,為後事做準備了,根本就沒有念頭想著怎麼去攔截!

其實飛行員也是非常想主動攔截,可是目前是沒有這樣的技術!首先就是不論是防空導彈還是空空導彈,速度都是非常快的,極短的時間內就追上了戰鬥機,讓被鎖定的戰鬥機根本沒有反應的時間!

我們知道,發射攔截的導彈之前,也是需要進行鎖定目標的,高速移動的導彈是很難被鎖定的。而且還有一個問題,現在戰鬥機攜帶的空空導彈,在發射之前,還是需要戰鬥機的機載雷達先照射鎖定目標,目前戰鬥機的雷達都是在機頭位置,照射的角度也非常有限,想要鎖定目標,戰鬥機還必須對著來襲導彈的方向,鎖定然後發射,這樣珍貴的時間就過去不少了,對方的導彈也靠近了,還不如被動的防禦。

現在導彈攔截導彈,一般攔截的都是大型的導彈,比如說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對於空空導彈這樣的小型目標,攔截起來還是非常吃力。好像都沒有過這樣的試驗,如果這樣的想法可以實現,那麼美國早就開始試驗了,並且推出相應的可以攔截空空導彈或者防空導彈的導彈了。

所以一旦戰鬥機飛行員發現自己被鎖定了,一般只能被動防禦,比較好的應對措施有:

1、主動干擾。現在的戰鬥機,有時候也會攜帶電子戰吊艙,這樣可以對來襲的導彈進行干擾!比如上個月以色列空襲敘利亞,敘防空部隊發射防空導彈還擊,結果就被以色列空軍戰鬥機干擾迷失方向了;下圖的殲10戰鬥機就攜帶了電子戰吊艙:

2、釋放干擾彈。目前導彈在靠近戰鬥機後,末端一般都是採用紅外製導,這個時候釋放紅外干擾彈,對採用紅外製導的導彈有一定干擾效果,基本上是架軍用飛機都會配備紅外干擾彈,無論是戰鬥機還是運輸機;

3、機動規避。這也是最原始的躲避導彈襲擊的方式了,有時候也可以利用戰鬥機的機動性,讓導彈錯失目標,不過現在導彈的制導技術越來越先進,過載也很大,戰鬥機很難鬥得過導彈。

如果上面的方式都沒有效果的話,飛行員只能準備好跳傘了!


資訊所長


想法很好,但實現起來很難。

目前對於來襲導彈其實還是在使用干擾彈進行防禦。

對於戰機上攜帶的導彈則很難對來襲導彈構成威脅。

先說導彈,

一架戰機上往往會攜帶數枚甚至是極美導彈。但每種不同的導彈其實都有自己獨特的用途。例如紅外製導導彈主要是用來在目視距離空戰格鬥中使用。

這種類型的導彈帶有紅外成像導引頭,可以拍攝和識別飛機的紅外線目標進行制導和攻擊。

目前最優良的紅外製導導彈是AIM-9X Block 3,最大飛行距離21公里,飛行速度2.5馬赫,可以攻擊3馬赫以下的目標。


然而對於射向自身的目標來說,即便這枚導彈可以做出40G的過載,也很難鎖定並攻擊來襲導彈。


同時,飛機的紅外特徵和導彈的紅外特徵並不一樣。如果要真的弄一個識別導彈紅外特徵的防禦性導彈則額外的增加了飛機的負載。


這裡會有人提到坦克的主動防禦系統:

目前的坦克主動防禦系統的確是可以擊毀來襲的飛彈。但坦克和飛機不同的是,坦克自身往往相對於靜止,而且對於防禦系統來說僅僅需要防禦坦克是的周邊即可。


對於飛機,則需要進行上下左右360度的防禦,那麼安裝在坦克上的一組防禦彈至少需要在飛機上安裝4組。並且由於飛機高速機動運動,來襲導彈的軌跡彎度都決定了防禦彈很難有效的射出並擊毀來襲導彈。


而對於遠程來襲的中遠程導彈來說,飛機上面的傳感器也僅僅能夠通過紅外和紫外線信號進行特徵判定,在發現導彈來襲的過程中,戰機採用的最有效(其實也沒什麼用)的方法是改變航跡進行規避。

而對於來襲導彈的雷達鎖定、傳輸作戰諸元等操作也是難以做到的。因此只能按照作戰手冊的指導來做出相應的機動進行規避,剩下的事情只能靠上帝決定了。

而且目前來說,隨診很多低特徵火箭燃料的使用,目前戰機上的傳感器並不靠譜了,對於中程遠程的空空導彈往往抵近戰機的作戰區域的時候火箭燃料早就燒光了,這時也並不會產生導彈預警。戰機往往就不明不白的被擊中了。例如上圖,根本看不見導彈的航跡一架戰機就被擊毀了,這就是中程導彈的攻擊。


所以探測又探測不到、鎖定又鎖定不了的攻擊往往才是戰機真正難以防守的致命一擊。


軍武數據庫


當然是可以的!但不是所有的都可以……如果被薩姆2、3、5、6,S300、S400遠程鎖定了。而自適應干擾無效,箔條彈、拖曳誘餌也用完了。是可以選擇發射中距彈攔截……如果打的不是自己,是前面的隊友,用紅外格鬥彈也可以……但如果是被空空導彈鎖定,則不行!


太平洋水師


當然可以!美國的反輻射導彈就是這麼來的,不過反輻射導彈打的不是導彈而是雷達,這款導彈會根據鎖定雷達波來確定雷達方向,然後摧毀雷達,進而讓導彈失去目標,以此達成規避導彈的目的。不過呢,這種導彈只能用來打地空導彈,無法打空射導彈。

美國反輻射導彈是上世紀80年代的產品,這款導彈的作戰理念十分先進。在現有的防空體系當中,導彈要想打中目標需要雷達的鎖定跟指引,而鎖定戰機則會暴露雷達所在位置,比如反輻射導彈就是根據雷達波來探知雷達所在位置,然後追蹤雷達波而上摧毀雷達。

反輻射導彈作戰的原理也很簡單,既然你雷達要要指防空導彈來打中戰機,那麼我就比你更快速度摧毀雷達,二者比拼的就是誰比誰更快打中誰。在這種情況下,誰擁有重力加速度誰就獲勝。

由於反輻射導彈是空射的,在導彈總重量相同的發動機功率一樣的情況下,可以多一個g的加速度;而防空導彈是地空發射,在與上者條件一樣的情況下則會損失一個g的加速度。反輻射導彈利用重力加速度來實現比地空更快的加速度以及更快的速度,最終提前命中雷達,導彈失去作用。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曾多次出現雷達誤鎖定戰機的事,就是戰機飛行員通過發射反輻射導彈摧毀雷達逃走的。


優己


這樣的說法類似於主動防禦,但是目前對於戰鬥機來說還沒有相對成熟的主動防禦系統。就目前的戰鬥機技術發展和導彈技術發展,目前還不能很好的解決戰鬥機被鎖定後採取主動防禦攔截。
F-35A發射AIM-120中程空空導彈


對於現代空空或者地空導彈而言,其機動性和導引頭性能,直接決定了戰機的逃脫概率。可是美國最近30年空戰調查,幾乎90%的戰機被鎖定後都是被紅外導彈所擊落的。而這樣的調查也是根據最近30年的空戰並沒有出現大規模對稱的空戰場面。很多都是來自於具有壓倒性的不對稱作戰,這也說明了空戰中紅外導彈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同時也說明想要戰鬥機逃脫紅外導彈的鎖定。
地空導彈

當戰機發射導彈時,就意味著火控雷達已經鎖定了目標,並且把目標的飛行基本數據全部傳輸給導彈計算機,導彈在發射下落過程中啟動發動機飛向目標,到達一定距離內啟動導引頭。無論是現代主動雷達導引頭或者紅外導引頭,一旦鎖定了目標戰鬥機,其逃脫概率基本只有不到10%。


沙特F-15SE戰機被擊落畫面

也就是說可能只有不到10%的戰鬥機可能逃脫被導彈鎖定的可能,而其餘的情況基本上是被擊落。在這樣的情況下,請問會有幾個飛行員這時候不選擇逃命呢?哪有那個時間去主動攔截!就是採取主動攔截,發射導彈,也需要戰鬥機安裝後視雷達的主動控制系統。
F-22發射紅外干擾彈


對於現代戰鬥機而言,幾乎就沒有安裝後視雷達的,只有俄羅斯實驗的蘇-47“金雕”戰鬥機計劃在尾椎安裝過,再有就是蘇-57戰鬥機也在後側計劃安裝小型雷達,可是後來就沒有音訊。可是這些都是沒有實用的計劃,並不能代表現代戰鬥機的空戰。因此主流戰鬥機根本就不具備主動攔截能力,那麼發射的導彈幾乎很難有主動攔截能力。

對於那些擁有越肩發射能力的戰鬥機和導彈而言,其主要是針對戰鬥機近距空戰而言。這是利用更加先進的紅外格鬥導引擁有更寬的捕獲目標的視角能力,和戰鬥機飛行配備的頭盔瞄準具配合使用,來可能達到的效果。可是這對於導彈而言,幾乎沒有效果。當飛行員能做到這樣的操作時,也基本意味著導彈已經擊中了戰鬥機。



所以,對於現代空戰而言,利用自身攜帶的導彈去攔截來襲導彈基本是不成立的。畢竟一旦戰機被鎖定,就意味著被擊落。在近距離格鬥中,留給飛行員的反應幾乎只有逃命的時間。就是飛機擁有這樣的主動攔截能力,飛行員也沒有那麼多時間來應對,快點逃命是真事,別玩高難度了!


淡然小司


現代導彈攔截技術還沒有應用到戰鬥機上,戰鬥機只能發射攻擊型導彈來摧毀敵方目標,卻無法發射反導導彈來攔截敵方導彈。反導系統本身就比較複雜,一架戰鬥機上的空間十分有限,根本無法安裝反導系統。假如在戰鬥機上安裝反導系統,並且攜帶數枚反導導彈的話,那麼戰鬥機的作戰性能也會大大的下降。畢竟戰鬥機本身能夠攜帶的導彈數量是有限的,攜帶防禦性的導彈勢必會增加戰鬥機的負載量,也會造成戰鬥機的攻擊能力下降。



實際上戰鬥機在發現敵方導彈來襲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加速逃跑。因為空中格鬥導彈的發射距離非常短,飛行員根本來不及反擊和進行防禦,導彈就已經擊中了戰機。因此每當戰鬥機被敵方導彈鎖定的時候,都會加速進行躲避,並且釋放出干擾彈,以逃避對方的紅外追蹤系統。根據現代各國的統計,空中近距離格鬥導彈發射出去後,擊落戰鬥機的概率非常高,幾乎接近於百發百中。


這個統計數據是美軍統計出來的,近30年來戰機與戰機之間的戰鬥,往往是存在著一定的技術差距。更先進的戰鬥機往往依靠著可靠的武器系統和先進的武器,在戰鬥中輕易的擊落技術水平落後的戰機。在兩架戰鬥機相遇的時候,誰能夠先發射導彈,誰就更容易取得空戰的勝利。因此雙方在空戰的過程中,最先考慮的是如何攻擊對手,而不是如何防禦對方的導彈。

假如是不對等空戰的話,即使戰鬥機釋放干擾彈,能夠順利逃跑的概率也非常小。因為空中近距離導彈射程非常近。從發射到擊中目標十分迅速,想要研製這類反導系統,需要投入的資金遠高於陸基反導和海基反導。其實與其花費資金去研發近距離反導技術,反而不如提高戰力的整體性能,在空戰的時候率先掌握先手權,就能夠以攻為守。



當然在現代空戰中,的確有可能發生的格鬥導彈相撞的情況,只是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非常低。除非是兩架戰鬥機同一時間發現了對方,同時射出一枚導彈,兩枚導彈飛行軌跡完全吻合,在中間發生了碰撞。假如真的出現兩枚格鬥導彈相撞的情況,雙方戰鬥機的駕駛員都應該慶幸自己躲過了一劫,畢竟現在近距離格鬥導彈的命中率實在是太高了。


軍武小咖


目前的軍工技術真的已經強到這種地步了嗎?在我個人看來,還沒有到這種程度。要知道,目前現階段戰機逃逸的辦法主要是發射曳光彈來模擬一個熱源點來引誘導彈失聰,但導彈已發展各種形式導引,可否改為機後發射網狀彈,彈出的是無數小網,只要一張小網罩住來彈就觸發網自帶的爆炸藥將敵人發射過來的導彈炸燬。


這是目前現階段科學家所需要突破的一個強大的壁壘,但要想做到這點,就需要將這一想法落地,但究竟是什麼樣的網狀物能夠將導彈精準引爆呢?我們不得而知。因為,目前導彈的追蹤系統已經越來越先進,其可以根據特定的數據追蹤一個物體,可謂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如此一來,已經很大程度的限制了戰鬥機的防禦體系。


因此,如今戰機只能通過釋放熱源或是通過強大的雷達對其導彈進行電磁干擾,從而讓導彈轉移目標。但我們都知道,這種效果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當然,或許在不久之後,激光武器同樣將成為戰機主動防禦導彈的一種殺手鐧,但目前想要將這一技術應用到空軍領域,並且還是主動防禦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而提問者說到的使用現階段戰機中常用的空空導彈對敵方導彈進行精準攔截的還,還是很難做到的。畢竟,主動出擊面對被動攔截,還是在高科技電子作戰領域,確實相當被動,如果一旦攔截失敗,那戰機將會直接墜毀,於此同時戰機飛行員也將會隕落,這種情況相信換做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難以承受的,因此大多數飛行員在面對這種情況時,無能為力時通常都會選擇跳傘逃生,而不是被動去攔截導彈。


軍武視界


題主說的是類似於我國兵器工業公司開發的坦克裝甲車用GL5主動防禦系統?使用攔截彈近距離直接命中或者使用彈幕將來襲導彈摧毀?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目前戰鬥機無法裝備主動攔截系統,所以不能用導彈攔截導彈,而即使裝上了其實也沒有什麼用,因為根本攔截不了空空或者地對空導彈。但是不能否認這就是六代機的發展方向,不過要依賴於未來定向能和激光武器技術的進一步突破。


為什麼說戰鬥機裝主動攔截系統沒有用?

第一、目前類似於坦克的主動攔截系統普遍都只能攔截亞音速的反坦克導彈和火箭彈,而目前的防空導彈最低也是一倍音速,空空導彈沒有三四倍音速都不好意思出門,以現有的小型主動防禦技術根本無法有效攔截。

第二、主動攔截系統攔截距離普遍太短,不管是直接命中還是製造彈幕,爆炸都發生在幾十米甚至幾米的距離之內,皮糙肉厚的坦克當然不怕這些爆炸破片,但是金貴的戰鬥機就不一樣了,這些彈片最後很可能將自己打下來,誰會去裝一個自殺系統呢?


為什麼說主動防禦系統是未來趨勢?

目前戰鬥機唯一可以稱得上主動防禦系統的其實就是干擾彈,說白了就是些高熱能的鋁熱條,對付普通紅外製導導彈還有些用,但是遇上裝備紅外凝視導引頭或者主動雷達制導的導彈,那也基本上歇菜,也就是說現在的戰鬥機基本上就是比誰眼睛看的遠,導彈打的遠,雷達反射面小,但只要被導彈鎖定了,如果你不是米25那種變態貨,都是隻能等死,所以發展主動防禦系統是未來趨勢。



什麼樣的技術可以運用到戰鬥機主動攔截系統中去?

因為戰鬥機的體量有限,寸土寸金,所以不太可能另外裝備一套過於複雜和重量太大的系統,因此結合現有系統和未來趨勢下面兩種技術最可能被用作戰鬥機主動防禦系統。

第一、微波脈衝武器,使用戰鬥機上本身功率就很大的相控陣雷達進行定向雷達波照射,在較遠距離摧毀來襲導彈,這樣的做的好處是物盡其用,不需要另外加裝其他武器,也不影響飛機的機動性和氣動佈局,難點是要達到摧毀導彈的功率和能量強度,目前看來技術難度還很大。



第二、激光定向能武器,隨著激光武器的小型化,未來六代戰鬥機肯定會裝備這類武器,而激光速度極快,幾乎可以做到發現即摧毀,沒有時間間隔,遠距離攔截導彈的首選,不過面對速度在三馬赫以上的空空導彈,如何鎖定並準確命中,如何保證激光在幾十甚至上百公里內能量不衰減,這都是研究並改進的方向。

不管怎麼說,雖然存在許多不可逾越的技術難點,但是主動防禦系統是戰鬥機的未來趨勢,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幻想,在一百年前飛機剛誕生的時候,有誰會想到導彈和雷達居然會成為戰鬥機的標配呢?所以千萬別低估人類的想象力和潛能!


軍武吐槽君


這個想法也是目前美國人想試圖實現的理念,但是尚停留於構想中,還沒有實現的目標,這個理念實際上就與坦克的主動防禦技術相差不多,但是以目前技術條件上還無法這個能力,難題依然還是太大了!

現代戰機如果受到導彈攻擊的話,那麼選擇實際上只有兩個,一是,進行機動規避,甩掉導彈,另一個,進行電子干擾,通過欺騙的方式讓導彈飛向錯誤的目標,從而保證自己不被擊中。

目前除了這兩種方法以外,還沒有第3種方法。世界上也沒有解決這個技術問題,以導彈對導彈的方式是一種理念,實際上根本做不到,還存在著許多難點和技術問題,實際上還僅僅是一個可能性方案,並不是一個實用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