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工程院院士说白酒是蒸馏酒中对健康最有益的,其他酒不可比拟?

陈威峰


反者道之动,大家千万注意辩证看待问题,尤其茅台酒那种不负责的健康宣传,不是那么回事!

少饮确实有益,多饮一定有害!因为无论茅台酒价格怎么贵,回避不了根本问题————核心成分是什么———酒精!只要有酒精就会伤害肝脾胰肾肠胃,尤其肝功能不好的人,千万注意!

为了利益,可以在法律容许范围之内宣传、发话,但,不能违背人伦底线!

无论院士、还是季克良们一定要坚守人伦底线,多点人性!


良心百姓


前几天几大官媒报道,有个院士在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作的一番公开发言,在给本来疯狂的白酒市场打了一针鸡血。说是因为中国白酒包含有3000多种物质,其中几百种对人体有益,所以是世界所有蒸馏酒里对人体最健康有益的白酒。

先不说“酒精是一级致癌物”的科学结论。孙院士这样说法对也不对?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论证。

第一,白酒里哪来3000多种物质

记得1997年开始炒作茅台酒,有过一段类似的宣传,还不是孙院士这样泛泛而谈,是拿着真凭实据,让人们都知道,茅台酒是多么的有利于健康。为了取得有力证据,茅台酒厂搞过两次拉网式体检,结果是全厂没有人患肝病,更没有因肝癌死亡的事。不仅酒厂,全茅台镇也极少肝病患者。道理很简单,镇上人都喜欢每天喝二两。

这个说法比孙院士的有力吧?都说酒精损伤肝脏,偏偏喝白酒的人没有肝病。随后,就有了孙院士的另一个相同说法,茅台酒里已经查明2000多种物质,还有很多有待进一步研究发现。但是,基本都是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茅台官方这个说法,当时也是得到社会一定层面的附和。

不管当时这说法对不对,茅台酒炒热了,大卖了,也很快涨到天价,如今里面的物质到不到3000种不知道,3000块一瓶确是真的。

再说了,不知道孙院士是哪个领域的院士,做白酒的吗?以前怎么没听说,还不是新近改行易辙了吧?真要这样,老先生够拼的,这时候还转换研究领域,一大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哪一年才能读完?

第二,白酒真的没有那么多物质

白酒常识告诉我们,蒸馏酒由三大部分组成:水、酒精、固化物。酒精含量为酒精度,53度的酒,酒精53%,水44%,固化物仅仅3%左右,还是中国白酒有这多,外国白酒更少。

这点点固化物从哪里来的?化学家会这样回答,酿酒过程中,谷物发酵的各种物化反应,蒸馏出酒精,然后勾兑沉淀。里面的杂质没有完全过滤掉,就成了白酒的特殊风味。这个风味外国白酒没有,因为人家都给过滤掉了。因为这些固化物都混在酒精里,即便我们的酒精酒,勾兑用的食用酒精,也没有用上纯过滤技术,因为那要多花很多钱。

这点固化物就是所谓3000多种物质的合体。对人体是不是有益?我们就从熬中药角度分析,一碗汤药,那么浓、那么苦、又那么对症,喝了还不一定治好病。白酒里这么一点点就能包治百病?说这话的人不应该是院士。

当然,说白酒里有3000多种物质,也有依据,可以拿水作法。水的构成都知道,H₂O,氢和氧两种元素。但是,以化验白酒的方法,只要不是纯水,江水河水地沟水,都会化验出很多种物质,就这个道理。

第三,我们的白酒理论不地道

这个说法,足以轻松推翻当下我们所有的白酒理论。为什么可以轻易的推翻?因为我们的白酒理论不是实验室研究出来的,是商业炒作的结果。可以想象,市场规则是“卖瓜的不说瓜苦”,卖白酒的当然要千方百计说酒好。而且反复说,直到“谎话说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得以坐实,市场都信他的为止。

这个现象自古就是如此,不是如今的卖酒人耍骗。几千年前,孔子就苦口婆心嘱咐人们,不要喝市场买的酒,就这个道理。孔子原话,在《论语·乡党第十》里: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洁,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要点是,为什么白酒的理论我们都信?是因为卖酒的盗用了古人的饮酒文化。都知道我国几千年喝的不是白酒,是黄酒。不信的话去问李白武松他们。别说53度了,就是38度低度白酒,你让李白斗酒诗百篇试试?早喝的找不着了。武松打虎靠的十八大碗酒壮胆,如果是白酒,别说打虎,酒肆都走出不去。

所以,所有白酒多么有营养、有益健康的说法,全都是抄袭的黄酒文化。生物常识也告诉我们,谷物发酵确实产生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也很营养。但是,这些物质只在常温下存在,高温蒸馏就会损失绝大部分。这就是黄酒、果酒比白酒有营养的道理。


普济


酒确实对人体是非常有益的。无论是发酵酒还是蒸馏酒!

对于有些人来说,酒与生活密不可分。特别是运动量大或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

我个人的人生经验:我15岁即从事泥水工、扛大活(粮包)开始喝酒,那是因为身体的需要。劳累半天筋骨酸软,三杯酒下肚抗疲劳。下午继续劳动把酒挥发掉!晚上劳累一天三五杯下肚睡个好觉第二天又复原了!

三十岁人生得意时生意应酬,亲朋相聚无酒不欢,整天喝得天昏地暗不亦乐乎。

四十之后不惑之年科学性、选择性喝酒养身健体。根据自学祖国医学理论、针对自身身体状况、倾听医友建议,自泡养身补益药酒(饮酒量自然有所限制了)。

五十多岁自感向老,不用扬鞭自奋蹄。自觉增加了劳动和体育锻炼!哎嗨,酒量猛增了。又是一餐轻松半斤了!

六十岁退休,独自、独力完成一套复式房屋的全部装修项目。紧接着又独自、独力帮朋友完成了一套房子的全部装修。能够坚持下来,白酒,饮酒功不可没!而且在劳作中饮用杜仲泡酒治好了我多年的腰肌劳损和骨质增生(40多以后隔三差五发作腰都直不起来,现在没有症状了)。

国庆前与老伴云贵川鄂故地重游,感叹山川之灵秀,尽享美味之佳肴。而川黔之美酒佳酿绝对是少不了的!

由于率性地、长期地、大量的饮,感觉身体有了些微妙的变化。便刹车了。饮一些自配的疏肝护肝养肝的饮品。酒瘾来了就喝一点30度的玉冰烧或者双蒸、红米酒。

调整好身体后,继,续,喝。

郑重声明:过量饮酒,有害健康!损伤肝肾。这里的重点是过量!

但白酒并非洪水猛兽,饮酒不等于无节制地酗酒,理性饮酒有益健康。可以延年益寿!是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我家里到处是酒,养颜有参杞酒,腰肌劳损有杜仲酒,跌打有独活复方酒,擦创伤有红花生肌酒,就是香港脚也有黄柏苦参酒。可见酒的作用,内服外用都见功!

对我个人来说:生命不息,饮酒不止。条友们听明白:是饮(适可而止)哦!不是酗(毫无节制)哦!

走自己的人生路,让别人七长八短地说去!

哈哈,随性而发,不喜勿喷哈。[捂脸][捂脸][捂脸]


兔哥54


我首先为这位院士点赞,作为国家精英,智库人才,能对中国国粹文化有如此关注,关心,真的让我钦佩致极,世界上酒的认知和普及,可说是第一,饭人类都吃,水必不可少,剩下应该是酒了吧,上流社会,政界商界,除个别教派禁,下至寻常百姓,婚丧嫁娶,喜怒哀乐,生离死别,无一可缺,酒。而世界无那种酒,无论从历史,技法,及适应感受认知,唯有中国酿造的工艺及原料为酒界极尊,所以我赞同院士的观念和认知,我有四十余年酒龄,洋酒也算喝过不少,但无论口感和兴趣点的感受都不如中国的纯粮酒,但勾兑洒真的不能喝,国家应尽量限制勾兑酒上市售,以我的经验,一定别多喝,适可而止,微醉娱情,沉醉伤身失德,劝君好酒惜酒不烂酒,君子也,院士我敬您一杯长寿高尚品格酒。


杨世权3


这句话只针对酒来比较,还是蒸馏酒之间比较。院士说的,那就需要数据来佐证,本人只喝酒,啥酒都喝,肤浅了解蒸馏酒的几个类别,也不是很全。蒸馏酒有白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龙舌兰酒等等吧,看这些酒的原材料,只有我们中国的白酒中的蒸馏酒成分做多,还是粮食造就。可能营养也就相对丰富吧。

对健康有益这话太大了!对酒精过敏的喝酒就无益健康;酒喝多了也无益健康!有质和量的本质区分。

在朱旭老爷子演的一部电影~黄连厚朴,老先生饰演的老中医精彩的评价过酒,就是中国的酒,饮酒酒如同与君子与小人相处,少喝有度如君子一般,活血养身;多喝酗酒如小人一样,毁身败德。

大家不必要对谁说那么较真,能喝酒,不管什么酒,适量都会身心愉悦的![微笑]


王老师Jason


中国的白酒不同于国外的蒸馏酒主要表现在发酵方法不同,由于采取固态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伴生出酸,酯,醛,醇,酮等众多的微量元素,赋予了白酒的各种风格和口味。这些微量元素并不是人体所必需的,所以是无益的,其中所知的甲醇,杂醇酒,醛类元素虽然有标准控制,多饮则对人体有害,杂醇油对人的脑神经损,甲醇对视神经的损伤都是显而易见的。长期饮酒而不加控制的人会产生酒的依赖症,就是所说的酒精中毒正是有害的微量元素造成的。

中国白酒经过上千年而留传至今还是有一定好处的,少饮可调解情绪,活跃气氛,增近感情,正所谓无酒不成席,形成了一种文化。因此少饮还是可以的,多饮遗害无穷,但不知健康是从何而来的?


维哲


赞成孙院士。中国的酒是几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产业,中国白酒固态发酵的酿造方式,与西方的酒具有明显的差异,中国白酒中丰富的呈香呈味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也是世界上其他蒸馏酒难以相比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看一个案例,国际上有著名的“法国悖理”,说法国心血管死亡率比欧洲北部其他国家要低,这种现象在法国西南部最为突出,这与当地人饮用葡萄酒有关。实际上,中国也有类似的研究报告。早在1993年,贵州遵义医院对茅台酒厂的员工进行身体检查时发现,该厂职工患肝病的很少,他们进一步研究发现,茅台酒能诱导金属硫蛋白含量的增加,从多环节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及其胶原蛋白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干预和延缓肝纤维化作用。


中国白酒酒体中丰富的风味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主要来自复杂的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代谢体系富集。这与世界上其他蒸馏酒中成分来源、丰富度都大相径庭。简单举例说,萜烯类化合物是中国白酒中常见的物质,其中董香型白酒中最多,董酒中的萜烯类物质总量为3400~3600μg/L,而葡萄酒中萜烯类化合物总含量在1000μg/L以下,所以,从酒体中萜烯类化合物的健康作用而言,董酒明显高于葡萄酒,且这一标准符合国外相关的食品安全。


酱香型白酒中,吡嗪类化合物比较丰富,其中的四甲基吡嗪被广泛用于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而浓香型白酒中含有丰富的呋喃类化合物,国外研究表明,呋喃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癌活性。


白酒的养生功效很大,以上只是冰山一角,中国白酒需要人们科学得去认识。但是,不能因为说白酒养生,就去贪杯……饮酒一定适量。


京东工匠馆


是酒厂的工程院院士说的吧?

查了一下这个说法的出处,还真的是工程院院士。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

2020年1月9日,中国经济界的“奥斯卡大奖”——由新浪财经、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吴晓波频道联合出品的“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面。

这位院士是搞什么的呢?他是我国香料和食品添加剂专家。

而在这个典礼上,五粮液酒厂的董事长,赫然在列。

这下大家知道怎么回事了吧?

拍马屁而已!

这位院士的工作,真的跟酒厂关系很大。这种罔顾事实,为了经济利益大放厥词的言论真的可耻。无论他在本专业有多大成就。都不可能把喝酒有害健康这句话给推翻了。

判断白酒是否有益,这个是医疗行业做的事情。无论含有多少有益物质,酒精是酒类当中最主要的一环。

尤其是,居然还大言不惭的说,喝的越多越有益。这脸皮大到可以蒙住天了!

这种利益相关阶层说的话,就跟放屁一样。那些喜欢喝酒的,或者酒业人员,真把这个当真,就真的完了!


医家故事


我想知道,哪个院士会说出这样的话?

我蒸馏白酒,发酵酒都做。我认为任何一种传统纯粮酒,都有对人体有益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不是说蒸馏酒就好,其他酒就不好,不能简单的断章取义掐头去尾。根据各人的体质,有的人适合喝白酒,有的人不适合喝白酒,有的人适合喝发酵酒,如女儿红,糯米甜酒等等。有的人喜欢喝白酒,有的人喜欢喝发酵酒,这个不足为奇。有的人本来是喝白酒的,由于身体原因,不敢再喝了,如肝病等。有的人本来是一直在喝啤酒的,也是由于身体原因,不敢再喝了,如尿酸偏高。


源野酿酒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酒是地域资源型产品,白酒产自中国,是中国传统酿造技艺在中国生态环境及水土资源中不断传承和发展而来的。所以,白酒天生就是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设计而成,完全符合中国人身体特征的蒸馏酒。

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边界,蒸馏而酿成的白酒更是如此。所以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科学的角度,一个是实例的角度。

所谓科学的角度,就是通过科学手段精确计算白酒与健康的对应关系,比如白酒中微量元素与健康养生的对应关系,也就是孙宝国院士作出上述判断的前提和基础。那么,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究竟都有哪些?而达到养生的阈值是多少,对应需要喝多少酒?而喝了一定量白酒之后,人体是否会发生其它作用?比如某种有益物质需要对应喝一斤高度白酒才能达到阈值,而人喝完一斤白酒后会有什么其它反应?

所谓实例角度,是与科学精密研究相对应,从长期饮用白酒的人身体状况的实际案例出发来论证,强调整体性。根据精准导向的研究,白酒与健康的对应关系存在很多悖论,而实际上白酒行业客观存在大量高寿的从业者,如2019年仙逝的三位酒界泰斗,秦含章先生享年112岁,熊子书先生享年99岁,王秋芳先生享年94岁。目前健在的白酒专家中,80岁以上尚有许多。所不同的是,80岁以上专家中,白酒高管出身者相对比较少,大概和其长期过量饮酒有关,而行业专家出生者则较为普遍,大概和其长期适量饮酒和饮优质酒有关。

所以,白酒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有很具体而全面的综合因素影响,不能简单地一一对应,也不能完全跟着经验感觉走,而应当回归白酒产业的基本属性,宁可喝得少一点,也要喝得好一点,快乐饮酒更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