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工程院院士說白酒是蒸餾酒中對健康最有益的,其他酒不可比擬?

陳威峰


反者道之動,大家千萬注意辯證看待問題,尤其茅臺酒那種不負責的健康宣傳,不是那麼回事!

少飲確實有益,多飲一定有害!因為無論茅臺酒價格怎麼貴,迴避不了根本問題————核心成分是什麼———酒精!只要有酒精就會傷害肝脾胰腎腸胃,尤其肝功能不好的人,千萬注意!

為了利益,可以在法律容許範圍之內宣傳、發話,但,不能違揹人倫底線!

無論院士、還是季克良們一定要堅守人倫底線,多點人性!


良心百姓


前幾天幾大官媒報道,有個院士在2019十大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作的一番公開發言,在給本來瘋狂的白酒市場打了一針雞血。說是因為中國白酒包含有3000多種物質,其中幾百種對人體有益,所以是世界所有蒸餾酒裡對人體最健康有益的白酒。

先不說“酒精是一級致癌物”的科學結論。孫院士這樣說法對也不對?我們從三個方面來論證。

第一,白酒裡哪來3000多種物質

記得1997年開始炒作茅臺酒,有過一段類似的宣傳,還不是孫院士這樣泛泛而談,是拿著真憑實據,讓人們都知道,茅臺酒是多麼的有利於健康。為了取得有力證據,茅臺酒廠搞過兩次拉網式體檢,結果是全廠沒有人患肝病,更沒有因肝癌死亡的事。不僅酒廠,全茅臺鎮也極少肝病患者。道理很簡單,鎮上人都喜歡每天喝二兩。

這個說法比孫院士的有力吧?都說酒精損傷肝臟,偏偏喝白酒的人沒有肝病。隨後,就有了孫院士的另一個相同說法,茅臺酒裡已經查明2000多種物質,還有很多有待進一步研究發現。但是,基本都是對人體有益的物質。茅臺官方這個說法,當時也是得到社會一定層面的附和。

不管當時這說法對不對,茅臺酒炒熱了,大賣了,也很快漲到天價,如今裡面的物質到不到3000種不知道,3000塊一瓶確是真的。

再說了,不知道孫院士是哪個領域的院士,做白酒的嗎?以前怎麼沒聽說,還不是新近改行易轍了吧?真要這樣,老先生夠拼的,這時候還轉換研究領域,一大堆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哪一年才能讀完?

第二,白酒真的沒有那麼多物質

白酒常識告訴我們,蒸餾酒由三大部分組成:水、酒精、固化物。酒精含量為酒精度,53度的酒,酒精53%,水44%,固化物僅僅3%左右,還是中國白酒有這多,外國白酒更少。

這點點固化物從哪裡來的?化學家會這樣回答,釀酒過程中,穀物發酵的各種物化反應,蒸餾出酒精,然後勾兌沉澱。裡面的雜質沒有完全過濾掉,就成了白酒的特殊風味。這個風味外國白酒沒有,因為人家都給過濾掉了。因為這些固化物都混在酒精裡,即便我們的酒精酒,勾兌用的食用酒精,也沒有用上純過濾技術,因為那要多花很多錢。

這點固化物就是所謂3000多種物質的合體。對人體是不是有益?我們就從熬中藥角度分析,一碗湯藥,那麼濃、那麼苦、又那麼對症,喝了還不一定治好病。白酒裡這麼一點點就能包治百病?說這話的人不應該是院士。

當然,說白酒裡有3000多種物質,也有依據,可以拿水作法。水的構成都知道,H₂O,氫和氧兩種元素。但是,以化驗白酒的方法,只要不是純水,江水河水地溝水,都會化驗出很多種物質,就這個道理。

第三,我們的白酒理論不地道

這個說法,足以輕鬆推翻當下我們所有的白酒理論。為什麼可以輕易的推翻?因為我們的白酒理論不是實驗室研究出來的,是商業炒作的結果。可以想象,市場規則是“賣瓜的不說瓜苦”,賣白酒的當然要千方百計說酒好。而且反覆說,直到“謊話說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得以坐實,市場都信他的為止。

這個現象自古就是如此,不是如今的賣酒人耍騙。幾千年前,孔子就苦口婆心囑咐人們,不要喝市場買的酒,就這個道理。孔子原話,在《論語·鄉黨第十》裡: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潔,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惡臭不食;失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要點是,為什麼白酒的理論我們都信?是因為賣酒的盜用了古人的飲酒文化。都知道我國幾千年喝的不是白酒,是黃酒。不信的話去問李白武松他們。別說53度了,就是38度低度白酒,你讓李白斗酒詩百篇試試?早喝的找不著了。武松打虎靠的十八大碗酒壯膽,如果是白酒,別說打虎,酒肆都走出不去。

所以,所有白酒多麼有營養、有益健康的說法,全都是抄襲的黃酒文化。生物常識也告訴我們,穀物發酵確實產生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也很營養。但是,這些物質只在常溫下存在,高溫蒸餾就會損失絕大部分。這就是黃酒、果酒比白酒有營養的道理。


普濟


酒確實對人體是非常有益的。無論是發酵酒還是蒸餾酒!

對於有些人來說,酒與生活密不可分。特別是運動量大或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

我個人的人生經驗:我15歲即從事泥水工、扛大活(糧包)開始喝酒,那是因為身體的需要。勞累半天筋骨痠軟,三杯酒下肚抗疲勞。下午繼續勞動把酒揮發掉!晚上勞累一天三五杯下肚睡個好覺第二天又復原了!

三十歲人生得意時生意應酬,親朋相聚無酒不歡,整天喝得天昏地暗不亦樂乎。

四十之後不惑之年科學性、選擇性喝酒養身健體。根據自學祖國醫學理論、針對自身身體狀況、傾聽醫友建議,自泡養身補益藥酒(飲酒量自然有所限制了)。

五十多歲自感向老,不用揚鞭自奮蹄。自覺增加了勞動和體育鍛煉!哎嗨,酒量猛增了。又是一餐輕鬆半斤了!

六十歲退休,獨自、獨力完成一套複式房屋的全部裝修項目。緊接著又獨自、獨力幫朋友完成了一套房子的全部裝修。能夠堅持下來,白酒,飲酒功不可沒!而且在勞作中飲用杜仲泡酒治好了我多年的腰肌勞損和骨質增生(40多以後隔三差五發作腰都直不起來,現在沒有症狀了)。

國慶前與老伴雲貴川鄂故地重遊,感嘆山川之靈秀,盡享美味之佳餚。而川黔之美酒佳釀絕對是少不了的!

由於率性地、長期地、大量的飲,感覺身體有了些微妙的變化。便剎車了。飲一些自配的疏肝護肝養肝的飲品。酒癮來了就喝一點30度的玉冰燒或者雙蒸、紅米酒。

調整好身體後,繼,續,喝。

鄭重聲明:過量飲酒,有害健康!損傷肝腎。這裡的重點是過量!

但白酒並非洪水猛獸,飲酒不等於無節制地酗酒,理性飲酒有益健康。可以延年益壽!是幾千年的歷史文化。

我家裡到處是酒,養顏有參杞酒,腰肌勞損有杜仲酒,跌打有獨活複方酒,擦創傷有紅花生肌酒,就是香港腳也有黃柏苦參酒。可見酒的作用,內服外用都見功!

對我個人來說:生命不息,飲酒不止。條友們聽明白:是飲(適可而止)哦!不是酗(毫無節制)哦!

走自己的人生路,讓別人七長八短地說去!

哈哈,隨性而發,不喜勿噴哈。[捂臉][捂臉][捂臉]


兔哥54


我首先為這位院士點贊,作為國家精英,智庫人才,能對中國國粹文化有如此關注,關心,真的讓我欽佩致極,世界上酒的認知和普及,可說是第一,飯人類都吃,水必不可少,剩下應該是酒了吧,上流社會,政界商界,除個別教派禁,下至尋常百姓,婚喪嫁娶,喜怒哀樂,生離死別,無一可缺,酒。而世界無那種酒,無論從歷史,技法,及適應感受認知,唯有中國釀造的工藝及原料為酒界極尊,所以我贊同院士的觀念和認知,我有四十餘年酒齡,洋酒也算喝過不少,但無論口感和興趣點的感受都不如中國的純糧酒,但勾兌灑真的不能喝,國家應儘量限制勾兌酒上市售,以我的經驗,一定別多喝,適可而止,微醉娛情,沉醉傷身失德,勸君好酒惜酒不爛酒,君子也,院士我敬您一杯長壽高尚品格酒。


楊世權3


這句話只針對酒來比較,還是蒸餾酒之間比較。院士說的,那就需要數據來佐證,本人只喝酒,啥酒都喝,膚淺瞭解蒸餾酒的幾個類別,也不是很全。蒸餾酒有白酒,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龍舌蘭酒等等吧,看這些酒的原材料,只有我們中國的白酒中的蒸餾酒成分做多,還是糧食造就。可能營養也就相對豐富吧。

對健康有益這話太大了!對酒精過敏的喝酒就無益健康;酒喝多了也無益健康!有質和量的本質區分。

在朱旭老爺子演的一部電影~黃連厚朴,老先生飾演的老中醫精彩的評價過酒,就是中國的酒,飲酒酒如同與君子與小人相處,少喝有度如君子一般,活血養身;多喝酗酒如小人一樣,毀身敗德。

大家不必要對誰說那麼較真,能喝酒,不管什麼酒,適量都會身心愉悅的![微笑]


王老師Jason


中國的白酒不同於國外的蒸餾酒主要表現在發酵方法不同,由於採取固態發酵,在發酵的過程中伴生出酸,酯,醛,醇,酮等眾多的微量元素,賦予了白酒的各種風格和口味。這些微量元素並不是人體所必需的,所以是無益的,其中所知的甲醇,雜醇酒,醛類元素雖然有標準控制,多飲則對人體有害,雜醇油對人的腦神經損,甲醇對視神經的損傷都是顯而易見的。長期飲酒而不加控制的人會產生酒的依賴症,就是所說的酒精中毒正是有害的微量元素造成的。

中國白酒經過上千年而留傳至今還是有一定好處的,少飲可調解情緒,活躍氣氛,增近感情,正所謂無酒不成席,形成了一種文化。因此少飲還是可以的,多飲遺害無窮,但不知健康是從何而來的?


維哲


贊成孫院士。中國的酒是幾千年歷史傳承下來的產業,中國白酒固態發酵的釀造方式,與西方的酒具有明顯的差異,中國白酒中豐富的呈香呈味物質和生物活性成分,也是世界上其他蒸餾酒難以相比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先看一個案例,國際上有著名的“法國悖理”,說法國心血管死亡率比歐洲北部其他國家要低,這種現象在法國西南部最為突出,這與當地人飲用葡萄酒有關。實際上,中國也有類似的研究報告。早在1993年,貴州遵義醫院對茅臺酒廠的員工進行身體檢查時發現,該廠職工患肝病的很少,他們進一步研究發現,茅臺酒能誘導金屬硫蛋白含量的增加,從多環節抑制肝星狀細胞的活化及其膠原蛋白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干預和延緩肝纖維化作用。


中國白酒酒體中豐富的風味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主要來自複雜的微生物發酵過程中的代謝體系富集。這與世界上其他蒸餾酒中成分來源、豐富度都大相徑庭。簡單舉例說,萜烯類化合物是中國白酒中常見的物質,其中董香型白酒中最多,董酒中的萜烯類物質總量為3400~3600μg/L,而葡萄酒中萜烯類化合物總含量在1000μg/L以下,所以,從酒體中萜烯類化合物的健康作用而言,董酒明顯高於葡萄酒,且這一標準符合國外相關的食品安全。


醬香型白酒中,吡嗪類化合物比較豐富,其中的四甲基吡嗪被廣泛用於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治療。而濃香型白酒中含有豐富的呋喃類化合物,國外研究表明,呋喃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癌活性。


白酒的養生功效很大,以上只是冰山一角,中國白酒需要人們科學得去認識。但是,不能因為說白酒養生,就去貪杯……飲酒一定適量。


京東工匠館


是酒廠的工程院院士說的吧?

查了一下這個說法的出處,還真的是工程院院士。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

2020年1月9日,中國經濟界的“奧斯卡大獎”——由新浪財經、人民日報智慧媒體研究院、吳曉波頻道聯合出品的“2019十大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面。

這位院士是搞什麼的呢?他是我國香料和食品添加劑專家。

而在這個典禮上,五糧液酒廠的董事長,赫然在列。

這下大家知道怎麼回事了吧?

拍馬屁而已!

這位院士的工作,真的跟酒廠關係很大。這種罔顧事實,為了經濟利益大放厥詞的言論真的可恥。無論他在本專業有多大成就。都不可能把喝酒有害健康這句話給推翻了。

判斷白酒是否有益,這個是醫療行業做的事情。無論含有多少有益物質,酒精是酒類當中最主要的一環。

尤其是,居然還大言不慚的說,喝的越多越有益。這臉皮大到可以矇住天了!

這種利益相關階層說的話,就跟放屁一樣。那些喜歡喝酒的,或者酒業人員,真把這個當真,就真的完了!


醫家故事


我想知道,哪個院士會說出這樣的話?

我蒸餾白酒,發酵酒都做。我認為任何一種傳統純糧酒,都有對人體有益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不是說蒸餾酒就好,其他酒就不好,不能簡單的斷章取義掐頭去尾。根據各人的體質,有的人適合喝白酒,有的人不適合喝白酒,有的人適合喝發酵酒,如女兒紅,糯米甜酒等等。有的人喜歡喝白酒,有的人喜歡喝發酵酒,這個不足為奇。有的人本來是喝白酒的,由於身體原因,不敢再喝了,如肝病等。有的人本來是一直在喝啤酒的,也是由於身體原因,不敢再喝了,如尿酸偏高。


源野釀酒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酒是地域資源型產品,白酒產自中國,是中國傳統釀造技藝在中國生態環境及水土資源中不斷傳承和發展而來的。所以,白酒天生就是根據中國人的飲食習慣設計而成,完全符合中國人身體特徵的蒸餾酒。

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邊界,蒸餾而釀成的白酒更是如此。所以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兩個角度來看:一個是科學的角度,一個是實例的角度。

所謂科學的角度,就是通過科學手段精確計算白酒與健康的對應關係,比如白酒中微量元素與健康養生的對應關係,也就是孫寶國院士作出上述判斷的前提和基礎。那麼,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究竟都有哪些?而達到養生的閾值是多少,對應需要喝多少酒?而喝了一定量白酒之後,人體是否會發生其它作用?比如某種有益物質需要對應喝一斤高度白酒才能達到閾值,而人喝完一斤白酒後會有什麼其它反應?

所謂實例角度,是與科學精密研究相對應,從長期飲用白酒的人身體狀況的實際案例出發來論證,強調整體性。根據精準導向的研究,白酒與健康的對應關係存在很多悖論,而實際上白酒行業客觀存在大量高壽的從業者,如2019年仙逝的三位酒界泰斗,秦含章先生享年112歲,熊子書先生享年99歲,王秋芳先生享年94歲。目前健在的白酒專家中,80歲以上尚有許多。所不同的是,80歲以上專家中,白酒高管出身者相對比較少,大概和其長期過量飲酒有關,而行業專家出生者則較為普遍,大概和其長期適量飲酒和飲優質酒有關。

所以,白酒與健康之間的關係,並不存在一一對應的關係,而是有很具體而全面的綜合因素影響,不能簡單地一一對應,也不能完全跟著經驗感覺走,而應當迴歸白酒產業的基本屬性,寧可喝得少一點,也要喝得好一點,快樂飲酒更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