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筍該如何種?

真心小哥


大家好,我是隴上看世界,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萵筍的種植方法如下。



1,選地

選擇土質肥沃,疏鬆,灌溉方便的地方。

2,整地

播前深耕土地40公分,在施農家肥,完了用耙子耙平。


3,品種

有春萵筍和夏秋萵筍,根據種植時間選擇相應的品種。

4,分類

有尖葉和圓葉之分。

5,時間

春播在3月左右,夏播在5月左右。

6,育苗

要在傍晚或陰天移栽。

7,定植

密度為株距50公分,行距在1米左右。

8,施肥

在定植完,要施一兩次農家肥,還有鉀肥。

9,除草

這是少不了的,歷史除掉。

10,澆水

在生長期,根據天氣情況,適當在早晚澆水。



11,病蟲害

有蚜蟲,斑枯病,霜黴病等。可以摘除病葉,還可以噴藥劑。

12,採收

當新葉和最高的葉子相同時就可以才收了。


小農阿軍


萵筍又叫萵苣,是一種肉質莖蔬菜,喜歡冷涼、溼潤的環境條件,萵筍不耐炎熱,比較耐霜凍,種子在4℃以上就能發芽,最適宜的發芽溫度是15——20℃,30℃時發芽會受到抑制;幼苗在12℃以下時,生長緩慢,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15——20℃,29℃時生長不良。下面我來說說萵筍的栽培技術。

萵筍的播種方式

萵筍栽培有育苗移栽和直播兩種方式,育苗移栽要選擇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利用排灌的沙質壤土做為苗床,每畝大田需要15——20平方米的苗床育苗,用種量為15——20克左右,播種前要對苗床進行深翻,施入有機肥耙細,然後過篩整平後等待播種。



種子處理

萵筍的種子在播種前要進行浸種和催芽,先把萵筍的種子放到盛有涼水的容器中浸泡30分鐘後撈出,瀝乾水分,然後進行低溫催芽即可,一般3——4天就可以發芽,當萵筍的種子有70%發芽時,就可以進行播種。


選地整地

栽培萵筍的土地同樣要選擇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地塊,每畝施入腐熟農家肥4000公斤,然後深翻20——30公分,使肥土充分混合,耙細整平。

培育萵筍壯苗

播種前,把苗床澆透水,等水分滲下後,把發芽的種子用細沙拌勻,然後均勻的播撒在苗床上,然後覆蓋一層篩過的細沙土,厚度0.5——1釐米,然後用噴壺灑水,保持土壤溼潤,春季育苗可搭建小拱棚,在早上揭開拱棚,晚上覆蓋保持土壤溫度;秋季育苗要採用遮陰網或草簾進行遮蓋,出苗後揭去。種子出苗後及時間苗,保持苗距3——4釐米,保持苗床溼潤,如果是春季育苗,要保持苗床見溼見幹,適當蹲苗,同時在出苗後15天左右澆一次腐熟的稀糞水,是幼苗粗壯,達到壯苗標準。



間苗定苗

直播的秋萵筍一般在播種後30天左右,幼苗長出4——5片真葉時及時定苗,間除小苗、弱苗,保留健壯的大苗,行株距為30×35釐米,每畝保苗7000株;春萵筍在長出4——5片真葉時進行帶土移栽,行株距保持在24×33裡面為宜,栽後及時澆水。


肥水管理

1、春萵筍的肥水管理

春萵筍移栽定植成活後,因為春季氣溫較低,生長緩慢,需肥和水量都較少。春萵筍是以幼苗越冬,在幼苗出苗後結合澆水施肥一次後,一般不再澆水施肥,目的是蹲苗進行培育壯苗,但要及時清除雜草,開春以後溫度回升,幼苗生長加快,要及時進行中耕,提高地溫,同時進行一次追肥,每畝追施氮肥4——5公斤。

2、秋萵筍肥水管理

秋萵筍定植以後,要施少量的速效肥料,施肥原則是勤施氮肥,以速效有機肥為主,在定植20天左右施肥一次,每畝施複合肥15——20公斤,生長後期停止施肥,防止發生裂筍,第一次追肥在移栽定植成活以後,最後一次追肥在採收期10——15天。當頸部開始膨大時,施一次重肥,並配合追施速效鉀肥。在莖的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溼潤,但田間不能積水,結合中耕鬆土促進根系生長。

病蟲害防治

萵筍的主要病蟲害是霜黴病和蚜蟲。

1、霜黴病

症狀:春萵筍和秋萵筍都有發生,但以春萵筍發病嚴重,萵筍霜黴病是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萵筍的葉片,從幼苗到成株都會發生,先是在靠近地面的葉片發生近似圓形或多角形淡黃色病癍,葉片背面長出白色黴變,然後病癍變褐色,連成一片,最後葉片枯死,並且會迅速蔓延到整個植株,幾天以後全田植株受害,一片枯黃,嚴重時可以絕收。昆蟲、高溼低溫、栽培密度過高,都是誘發本病的原因。


防治措施:避免連作,與豆科、茄科蔬菜進行2——3年輪作;選擇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降低田間溼度,合理控制栽培密度。在發病初期使用90%疫霜靈或75%百菌清500倍液進行噴施,間隔7天重複一次,連用3——4次,在採收期15天停止使用。

2、蚜蟲

防治蚜蟲應該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指導,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田間架設黃板捕殺,可用10%吡蟲啉、啶蟲脒等進行藥物殺滅。


草原話三農


萵筍又稱萵苣,菊科萵苣屬萵苣種能形成肉質嫩莖的變種,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莖用萵苣、萵苣筍、青筍、萵菜。產期:1-4月。萵苣原產地在地中海沿岸,大約在五世紀傳入中國。地上莖可供食用,莖皮白綠色,莖肉質脆嫩,幼嫩莖翠綠,成熟後轉變白綠色。主要食用肉質嫩莖,可生食、涼拌、炒食、乾製或醃漬,嫩葉也可食用。莖、葉中含萵苣素。味苦,有鎮痛的作用。萵筍的適應性強,可春秋兩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為主,夏季收穫。



萵筍要求冷涼的氣候條件,一般以春、秋兩季栽培為主。

春萵筍與瓜、茄、豆類套作。12-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

秋萵筍多種於瓜棚下或與豇豆隔畦間作。7-9月利用遮陽網覆蓋播種,育苗移栽。越冬萵筍,10-11月露地育苗。

各季萵筍在不同季節,不同環境裡生長,各有其不同的問題,栽培的關鍵也有所不同,應分別對待處理。


萵筍的種植技術

☞種子處理: 種植萵筍若在春天進行,把它的種子放在土壤上,並給它覆蓋上一層薄膜就行。

若在秋季播種的萵筍,由於炎熱高溫,種子發芽困難,播種前需低溫催芽。即將種子在涼水中浸泡6-7小時 後用溼布包好在20-25℃處催芽至80%種子露白。或用涼水將種子浸泡1-2小時,用溼布包好,置於井下離水面30釐米處,每天淋水1-2次,3-4天即可發芽,也可將種子浸泡24小時後,用溼布包好,放在冰箱或冷藏櫃內,在-3~-5℃下冷凍24小時,然後放在涼爽處,2-3天即可發芽。

☞土壤: 由於它的根部較淺,吸收能力比較弱,在微酸性、排水性良好、疏鬆的土壤中會生長的很好,所以可以使用沙壤土種植。播前5-7天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千克或複合肥500千克作基肥。在整地前施入後深翻,整平整細,蓋上塑料薄膜等待播種。

☞光照:萵筍是喜歡冷涼的氣候,不能忍耐高溫。但是也需要陽光照射,且保證通風良好,長時間的光照會導致徒長。光照時間短它會生長髮育的較好。

☞溫度:最適宜的萵筍生長的溫度為15℃-20℃左右,這是利於它生長要求的。在氣溫過高時需降溫。

☞水分:前期生長需要不幹不澆水,後期要求充足的水分。萵筍生長前期澆水是不幹不溼,後期要求充足水分。如果缺水會導致莖的部位老化味道苦,等土壤乾旱時再適量澆水就行。

萵筍栽種技巧

一、播種

1.春萵筍,大棚育苗播種時,先揭開苗畦上薄膜,澆足底水,待水滲下後,將種子摻在少量的細沙或細土中拌勻後撒播。10平方米苗床播種子25-30克。播後覆土0.30-0.50釐米,蓋嚴薄膜,夜間加蓋遮陽網或草苫保溫。露地育苗加蓋小拱棚。 幼苗出土前,晚揭早蓋覆蓋物,不通風,提高床溫。幼苗出土後,適當通風,白天保持床溫12-20℃,夜間5-8℃。遮陽網早揭晚蓋,2-3片真葉時間苗1次,苗距4-5釐米。移栽前5-6天,加大通風煉苗。

2.秋萵筍播前先將床澆溼澆透,播後澆蓋1層3-4成濃度的腐熟豬糞渣及覆蓋1層薄稻草,或覆蓋黑色遮陽網,播發芽籽或溼籽。出苗前雙層浮面覆蓋在苗床土上,出苗後蓋銀灰色遮陽網。早晚澆水肥,保持床土溼潤,及時除草間苗。

二、定植與管理

定植時,選擇排水條件好的壤土,施基肥整土。起苗前,先將苗床澆水。

春萵筍苗齡25-30天,5-6片葉時定植,株行距20釐米×27釐米,深度以埋到第一片葉柄基部為宜,栽後澆水。並蓋好地膜,雨天排水防漬。大棚和露地栽培,選晴暖天氣中耕1-2次,適時澆水追肥,前期淡糞勤澆,保持畦面溼潤,植株基本封壟時,可嫩株上市。以莖為產品的,每畝澆施尿素15千克1-2次。

秋萵筍苗齡25天定植,株行距15釐米×20釐米。選陰天或下午定植後,及時澆水,並利用大棚、小拱棚或平棚覆蓋遮陽網,緩苗後撤去。保持土壤溼潤,在植株封壟期前後,每畝施15千克尿素2-3次。

萵筍常見的病蟲害問題

1、病毒病 萵筍染病後一般表現為花葉,嚴重的矮縮並黃化。要用50%的多菌靈1000倍液進行治療,每隔一週一次,一共需要噴灑4次左右。

2、蚜蟲 注意防治蚜蟲,桃蚜等蚜蟲侵害蔬菜非持久性傳毒。 防治方法: 選用艾美樂、闢蚜霧等進行防治。或50%多菌靈10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3-4次。用20%病毒A每斤加水500斤噴霧,不能在陽光暴曬的情況下使用,應該涼快以後在進行噴灑,陰天可以隨時用藥。

3、灰黴病 該菌為害葉片和莖,葉片病斑初呈水浸狀,擴大後呈不規則形灰褐色斑,溼度大時病部產生一層灰黴。莖部染病先在基部產生水浸狀小斑,擴大後莖基部腐爛並生灰褐色或灰綠色黴層。高溫乾燥,病株逐漸乾枯死亡; 潮溼條件下,病株從基部向上潰爛。 發病初期,噴灑50%溶菌靈可溼性粉劑600-700倍液,或28%灰黴立克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40%灰黴菌核淨懸浮劑1200倍液。各藥劑交替使用。視病情7-10天噴施1次,連續防治3-4次。

4、霜黴病 是萵筍的主要病害。春萵筍、秋萵筍均有發生,尤以春季萵筍受害較重,在春萵筍封行時最易發生。此病主要危害葉片,先在近地面葉片上出現近圓形或多角形的淡黃色病斑,葉背面長出白黴。隨後,病斑變褐色,連成一片,全葉變黃枯死,並迅速蔓延至全株。數天以後,全田植株受害,一片枯黃,嚴重時可絕收。

一般在春季和秋季陰天氣溫較低、多雨、多露、多霧、光照少,品種單一、抗病性差、底肥不足、密度過大、通風和排水不良的地塊,發病嚴重。 應該在萵筍發病初期就噴藥,選用百菌清、殺毒礬、乙膦錳鋅、瑞毒黴等兌水噴霧,隔7-10天1次,連續3-4次。噴藥以葉背為主。藥劑應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延緩抗性產生。



及時採收、採種

收穫期也是抽苔最迅速的時期,若不及時採收會造成植株抽苔後品質變硬、甚至中空的情況,極大影響萵筍的產量與品質;故採收萵筍需做到及時採收,在莖充分肥大之前可隨時採收嫩株上市。當萵筍頂端與最高葉片的尖端相平時為收穫萵筍莖的適期。秋萵筍為了延長上市期,延遲採收,可採用在晴天用手掐去生長點和花蕾,或蓮座期開始,每隔5-7天噴350-500毫克/千克矮壯素。為收穫適期,採收前10天禁止使用農藥。

萵筍採種以越冬的春萵筍留種為好,留種株品種間隔離1000米左右。選留生長健壯,具有本品種特徵特性的植株,間拔以後,保持株行距33釐米以上見方,去掉老葉,增施肥水、培土,促側枝生長。開花時適當摘除部分枝,插支柱防倒伏,花期不能缺水,花謝後減少灌水,開花後20-25天,種株葉片正常發黃,種子呈褐色或銀灰色,生白色冠毛時,及時採收。




小魚兒豆花


整個生育過程包括種子發芽期、幼苗期、蓮座期、肉質莖形成期和開花結實期

1.發芽期:先把種子種到地裡,一般等待8-10天,就可以慢慢露出葉子,這時候溫度和光照對種子發芽有很大的影響

2.幼苗期:真葉顯露至第一葉序5或8枚葉片一部展開,俗稱“團棵”,直播需17-27天,育苗需30多天,生長適溫12-20℃,可耐-5-6℃低溫

3.蓮座期:團棵至第三葉序全部展開,心葉與外葉齊平,需20-30天,葉面積迅速擴大,嫩莖開始伸長和加粗

4.肉質莖形成期:莖迅速膨大,葉面積迅速擴大,需30天左右,生長適溫白天18-22℃,夜間12-15℃,零度以下受凍。此期苗端分化花芽,花莖開始伸長和加粗,成為肉質莖的一部分

5.開花結實期:抽臺至瘦果成熟,萵筍屬於高溫感應型,花芽分化受日平均溫度的影響大。日平均氣溫在23℃以上,花芽分化迅速。莖較粗大的植株對高溫的感應性比莖較細小的植株強,高溫長日比低溫長日更有利於抽臺開花



西鹹小嚴


我自己種過萵筍,我把我的經驗分享給大家:萵筍屬一二年生的草本,如果春冬季種植,選擇耐寒、抽苔遲的品種;夏秋季種植,選擇耐熱的早熟品種。

第一步育苗,選擇疏鬆、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的土壤。冬春季在大棚裡育苗,可以保溫,其餘季節露地育苗即可。把土壤深耕曬地,施上腐熟的農家肥,曬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播種了!

第二步,把種子均勻的播種在平整好的土壤裡,蓋上一層草木灰,苗床要經常澆水,苗長齊後要適時間苗,間苗後適時噴灑新高脂膜800倍液。

第三步移苗,把幼苗移栽到肥沃、保水保肥強的土壤中,移苗前要施足肥料,澆頭底水。窩距以20—25為宜,移栽後要澆水定根,還要噴灑新高脂800倍液。

第四步,移栽成活後,要及時澆水、施肥、防治病蟲害,還要除雜草等田間管理。

第五步,根部膨大後,要施追肥,一般用速效氮肥,微量鉀肥就可以了。萵筍成熟後要及時收穫!

這是我種植萵筍的一點經驗,希望能幫到朋友們!


鄉村周大媽


種植萵筍都是先育苗後定植,苗齡一般1個多月天,長出幾片真葉時定植。

定植前先翻土犁地,施入優質腐熟糞肥,還要施入三元複合肥,硫酸鉀。

多施鉀肥,能夠大大改善萵筍 的口感,使之更加香甜脆嫩。

翻地耙平做平畦,萵筍的株行距為30cm釐米,定植後澆定植水,之後進行適當蹲苗。



農民小磊


非常簡單的,先鬆土(田野操作第一步),或者購買泥土(盆栽第一步),隨便摻雜萵筍所需養分到泥土中(品種分量適宜即可),栽種萵筍苗,澆水,就完成了(死活與否另論)。


通用漢語研推


1,播種育苗,長出小苗之後移植,澆水施肥就可以了。


鋒哥奮鬥的人生


現陪育苗!在次種!那樣長得才好!


肖熊珠寶翡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