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拜謁官員遭冷眼,遂寫下一首詩,霸氣迴應,差點把人家氣暈


李白拜謁官員遭冷眼,遂寫下一首詩,霸氣回應,差點把人家氣暈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李白的才華響徹雲霄,他是屹立在盛唐詩壇最頂峰的詩人,被後世稱為——詩仙。在當時的大唐,一提及詩仙李白,文人騷客無不仰頭矚目,詩詞歌者更是頂禮膜拜,所到之處,粉絲與追隨者成群結隊,目不暇接。

正因為受到如此高規格的待遇,促使李白在青年時期就過分的自戀,這種自戀繼而發展成一種自信,但凡有誰敢冷眼相待,必定會刺傷詩仙那根“自信”神經,不寫詩懟你個體無完膚,不肯罷休!

李白拜謁官員遭冷眼,遂寫下一首詩,霸氣回應,差點把人家氣暈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千年之前的大唐,渝州刺史的府邸中,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廳堂上一位白衣青年放聲高論,佔據了整場談話的主動,如此年少輕狂的談吐風格,引起對面一位老者的不滿,而白衣青年卻絲毫沒有注意到老者不屑的神情。一盞茶過後,老者終於下了逐客令,此時少年才恍如初醒,飄然而去,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這個青年正是李白,而那位老者便是渝州刺史李邕,一位大唐官員,也是一位飽學之士。

李白拜謁官員遭冷眼,遂寫下一首詩,霸氣回應,差點把人家氣暈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顯然,作為官員的李邕,對這個不拘禮節,放言高論,自信滿滿的青年李白,表現出極度地不友好。而李白此行的初衷,卻是想來拜謁李邕,期望得到賞識,沒料到竟遭遇了冷眼相待。自信,自戀,甚至有些自負慣了的李白,哪裡肯就此甘心?於是,幾天後一首豪情萬丈的詩,便擺在李邕面前。看了這首詩,差點把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氣暈,所以說,惹惱了詩仙,後果很嚴重哦。

李白拜謁官員遭冷眼,遂寫下一首詩,霸氣回應,差點把人家氣暈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上李邕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上李邕》是李白霸氣回應李邕的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

前二句,李白以大鵬自此,豪情萬丈,自信爆棚:總有一天,大鵬(李白)會憑風而起,青雲直上到直至九霄雲外。“風”,指外力,比喻受到某人的賞識,而得到提拔。

李白拜謁官員遭冷眼,遂寫下一首詩,霸氣回應,差點把人家氣暈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接下來的兩句,李白給自己留下餘地,即便得不到提攜,那也沒關係:就算是風停下來,大鵬(李白)的力量依然可以簸卻滄溟之水。言外之意,就算你李邕不賞識提攜,憑我李白的才華,依然能在政壇上有所影響。比起開頭,這兩句看起來似乎略顯委婉,實則不然,其中隱含的傲氣,足以證明李白的自信!

自信的李白,自然沒料到李邕會輕視年輕人,所以詩後四句,李白便用教訓的口氣回敬李邕:時下的人(暗指李邕),聽了我的豪言壯語,認為是大言不慚,都在暗自冷笑。我來告訴你,孔子還曾說過後生可畏,作為大丈夫可不要輕人年少啊!

試想,看到這裡,李邕會作何感想?

李白拜謁官員遭冷眼,遂寫下一首詩,霸氣回應,差點把人家氣暈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一首《上李邕》流傳了千年,每次讀起此詩,都不免為李白敢於直斥封建官員,彰顯豪情壯志的本色而折服。然而,換一個角度來看,年輕人在長者面前表現的桀驁不馴,銳氣十足,是否正是李白的失誤呢?其實,翻閱歷史文獻,李邕亦是一個慧眼識才,心胸開闊的官員,他提攜的晚輩不可勝數。假如在這樣一位善於識才的伯樂面前,李白要能謙遜一點,是不是更妥當一些呢?事情的結果會不會更圓滿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