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里做腊肉时,一斤肉放多少盐最合适?

洞庭清水塘


从小生活在北方的城市里,却独爱腊肉那份油脂的香辣味,尤其是和芹菜,或者蒜苗炒在一起,怎叫一个“香”字了得,但是每次可以吃到腊肉的时候,都是过年之后,外婆从湖南老家回来,大包小包,总不忘带上那份最浓的乡味回到北方,沉甸甸的腊肉,又是最受大家欢迎的。



我也问过外婆,为什么只有过年后我们才能吃到湖南老家的腊肉呢?外婆说,因为只有过年,老家才会杀猪,但是只会吃一些新鲜肉,剩下的肉就会做成腊肉,保存起来,记得那时候,外婆说过腊肉的制作方法,一般一斤肉一两盐的比例,或者还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把盐均匀的铺在腊肉表面,铺满即可,尤其是肉皮上要多抹点盐,要不然做好的腊肉可能咬不动。



也可以放点白酒,但不建议放其他香料了,这样做好的腊肉最有肉香味,记得抹上盐巴和白酒之后,多按揉搓几下,尽量让其渗透进去。



涂抹好调料的猪肉就可以腌制了,放进大缸,盖上盖子至少腌制三天以上,每天都要进行翻动,保证腌制的味道均匀又入味,腌制好的时间到了,就可以拿出来挂在外面晾晒,风干,等猪肉彻底风干成腊肉的时候,就可以裹上保鲜膜冷冻保存在冰箱即可。



需要吃多少切多少,蒸腊肉,炒腊肉,或者做腊肉煲仔饭,都是美味无比。



以上是麦兜君的分享,希望给大家有参考作用。喜欢作品记得点个赞,或者转发出去让更多需要的人看到,您的鼓励就是麦兜君前进的动力。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分享美食美景,一路同行,谢谢喜欢,感谢观看,感恩分享。


麦小麦逛吃逛吃


又到了岁月年末,花腰妹所在的南方农村人在春节前夕又要忙着杀年猪、腌腊肉。而腌制腊肉最主要的材料就是盐巴了,盐巴的多少取决于腊肉的品质和口味,我介绍一下我们山区的腊肉腌制方法。


我们山区人腌制腊肉必须进入腊月天以后,不然腊肉容易变质不易保存。每年春节前半个月左右农村人就要杀年猪了。

以前农村里没有冰箱,一大头年猪肉除了会留下极少部分鲜肉临时吃以外,猪油被炼好装入土罐,而猪腿、猪排及带皮的五花肉、后腿肉等就被腌制成腊肉,其他的肥肉、瘦肉被切成小块拌入佐料腌制成腊肠。


从小我看着父母腌制腊肉,他们经常一边腌一边嘴里念叨“10斤肉3两盐”,我一直没懂,父亲说,腌腊肉、腌火腿和腊肠放的盐巴各不相同。

如果是腌腊肉,最合适的就是10斤肉放3两盐巴,而腌火腿就要多一点,可以放到4两左右,腌腊肠又要稍微少一点,只能放2两左右,最多就是2.5两就足够了。


腌制腊肉、火腿、腊肠除了盐巴放合适外,腌制过程也很重要,腊肉首先分割成4-5斤左右一块,最好带皮子,腌制的时候除了盐巴外,还要撒点适当的高度白酒在肉上,然后用力搓揉,把肉朝下皮子朝上整齐放入瓦缸里至少腌制15天,然后拿出晾干或者用火熏干。


而腌制火腿则要复杂点,火腿有皮,先把皮子上的毛褪干净,削去多余的边角,然后用白酒和盐巴腌制,也同样要搓揉透。

然后用盐巴把露在外面的肉包起来,同样腌制20多天后,用石磨或者大石头压在火腿上,把多余的水分压挤出来,等到没有血水出来了,再上一道盐巴,就可以把火腿挂起来晾干,一年四季可以食用。


腌制腊肠则相对要简单些,除了合适的盐巴外,肉要肥瘦各一半,还要放入适当的花椒面、茴香籽面,拌均匀后装入肠子,一定要晾干不能晒,不然会有腊哈味,不好吃!

以上就是我们家乡人腌制腊肉、火腿、腊肠的方法,你们是如何腌制的?欢迎关注我一起交流!


花腰妹


每年临近腊月,农村就开始了大量的杀年猪,几乎是家家户户,那时没有冰箱,猪肉只能用食盐盐了做成腊肉,我们一般是一斤肉放二两到二两五的盐,就是十斤肉放二斤或二斤多一点的盐。

我们当地农村杀年猪一般在数九天开始到春节前结束,那时候农村人多,一般相约几家一起杀猪,互相好帮忙,杀了猪除了少量的尝尝鲜后,其余的全部要淹制成腊肉,我们是先将猪肉晾一天或半天,然后就淹制。

用大盆或大缸,把成切了三四斤重的猪肉块喷施上白酒,就把食盐使劲往肉上搓,淹的时候像五花肉一斤肉二两盐足够,膘肥的肉盐要多些,还要适当的用刀多划几道口,以便盐能更好的淹入,前后腿和猪头都要把猪毛烧了再盐,还有其他的大一点的骨头,盐可以用到三两,有些地方也要用刀划下,廋肉盐也要稍重些才好,慢慢的仔细搓,保证全部都盐好。

搓好了盐的猪肉放缸里,一般淹制半个月左右,过两天就适时翻动下,这样让盐更均匀些,时间淹好了,拿出来晾晒干,或者用活柏丫枝熏干,活柏丫枝燃的白色烟雾,熏的猪肉金黄色,熏干后装好长期食用就是。那时人们经常吃腊肉,生病的人反倒很好。


王四姐


从现在开始,我们村陆续有人家开始杀过年猪了,也是一年之中开始团聚的日子,也是吃好吃的开始。

早上把猪宰倒,刮毛,剖腹,划成一挂一挂。吃过早饭后就开始腌肉了,腌肉从没有称过要放多少盐,都是按照经验来腌,一般以肉上能看到一层盐为宜。因为放置时间长,所以通常都会多放点盐。


健康管理师金莱


关于这个问题,我专门找父母详细地咨询了腊肉的整个制作工艺。

首先回答你的问题:按10斤肉加3-4两盐,看口味轻重。如果5两就实在太咸了。2两的话,容易臭肉。


制作腊肉时间

毕竟中国南北天气寒冷程度入冬不一样。一般气温到15度以下,在立冬到冬至前后就可以开始制作腊肉了。


加工

需要整条的肉,就像肉铺挂着卖的一条条的。


不需要洗,加盐的方法就是重复均匀地涂抹在所有肉的表面。


然后用大盆盛起来,需要摆放整齐。如果你只腌制很少量,就切小块,用小盆了。再用重物压紧。一般看天气温度。10-15天就可以了。

经验判断呢:

需要自己试试腌制出来的液体,是否达到你理想的咸度;

肉是否出现腌制的所出现的变色。


晒肉

腌制好后,就需要有好的阳光+风,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晒干是最好的。


当然这是做原味腊肉的。不需要加调味料和熏肉。


老三说酒


在美食的世界里可以说是“一切皆有可能”,人们对于美食的包容性和探索之心也是少有的广博,所以我们即喜欢追求食材的新鲜本味,有时候也偏爱时间和盐铸就出来的特色滋味,而腊肉就是其中十分优秀的那一类。

【做腊肉时,一斤肉放多少盐最合适?】

  • 这个问题是很明显没有办法一概而论的,这要从腊肉类食物诞生的原因说起了。

类似腊肉、泡菜之类的盐渍食品,在最初诞生的时候并不是为了美味,更多的是人们为了将食物想办法保存下去,以备以后慢慢度日所用的防腐保存手段,人类有很多美食最初都是因此诞生的,直到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一些特色滋味的美食。

腊肉最初也是因为要保存肉类食物的原因而诞生的,所以各地的气候不同、选择腊制的方式不同,那么所用盐的比例自然也有些许不同。

  • 那么腊肉一般要用多少盐?

一般情况下腊肉的用盐量在3%左右,也就是很多地方民间都有的老话传统“十斤猪肉三两盐”,不同气候的地区会略有差别,但是也不会差的特别巨大。因为腊肉本就是由民间基于环境之下的生存需求所产生的,所以这种事情确实还是得从民俗。

不过现在我们制作腊肉的初衷已经改变了一些,在最初时期可能只是为了让猪肉可以保存更久,但是现在人们迷恋的是腊肉的风味,如果不考虑要进行特别长时间的存放的话,盐分是可以适量减少一些的,比如减少到2%到2.5%左右,有些地方如果气候更偏冷、干燥一些或者是腊肉习惯烟熏、在火塘上面熏烤着,那么盐分其实还是可以适量往下调整一点点的。
  • 为什么现在做腊肉建议少用盐?

我们的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大约是5到6克盐,事实上很多人每天摄入的盐分已经超过10克了,而长年的高油盐饮食才是现在一些慢性病多发的原因之一。以前的人们饮食中油盐比例要比我们现在低多了,再往古代追溯的话,盐甚至都宝贵到只有能由当时的朝廷把控,所以古人制作腊肉哪怕比现在更咸也不怕,因为他们其他的饮食环境中盐的占比要小很多。

所以说并不是腊肉之类的腌渍食物变得不健康了,而是我们的饮食结构已经整个转变了,要以新的视角来看待。

  • 最后我分享一下在广东这边做腊肉的一种方法,一般趁着每年温度比较低的那十几二十天能抓紧完成,再利用烤箱简单处理一下,在城市里也可以自己做腊肉了。

——自制腊肉——

【主料】:猪腿肉或者五花肉1公斤。

【腌料】:食盐30克、生抽20毫升、白酒30毫升、八角1个、花椒5克、白糖20克、陈皮1块。

【熏料】:另备白糖、陈皮、茶叶、甘蔗渣、大米等适量即可,有什么就用什么吧。

【开始制作】:

  1. 首先我们把猪肉改切成两指宽的细条状,用凉白开清洗干净,然后沥水或者用厨房用纸擦干(这样腌渍好入味),再将食盐均匀的涂抹在猪肉表面,充分的揉搓一会;
  2. 然后将白酒、生抽、花椒、八角、陈皮、白砂糖等在一个大点的容器里混合,其中八角掰碎了、陈皮切丝,这样有助于味道均匀释放;
  3. 将猪肉放进去裹匀,然后把猪肉连带盆里所有的料汁都倒进一个结实的密封袋里,挤出里面的空气,让腌料和猪肉紧密接触,放入冰箱里低温腌渍几天;(主要是等天气适合的时候)
  4. 注意留心天气预报,一般接下来1周左右不下雨,气温10度左右的时候就很适合了。将冰箱里腌渍入味的猪肉拿出来穿上线,挂在一个阴凉通风、猫够不着的地方,大约5天左右即可;
  5. 晾好的腊肉表面是十分干爽的,但是捏起来还是带有一点软软的手感,毕竟水分不要去掉的过多,那样口感就不好了。接下来给烤箱开下层单管预热到至少220度以上,烤盘里铺上一层锡纸,把我们准备好的【熏料】都铺上去,这个烤盘放在最下层,猪肉摆在烤架上放在烤箱中间层,猪肉上面再虚盖上一张锡纸。
  6. 烤箱单独开下层火220度以上,大约烤半小时左右,这期间要开抽油烟机、排风扇之类的,不然的话后果有点可怕,熏至猪肉变成红褐色即可,自然放凉降温就行了,多余的可以冰箱冷冻慢慢吃。(如果没有烤箱的话,也可以用其它锅进行类似的熏制操作,不过挺费锅的,不太好清洗)

【相关解疑和重点内容】:

这个做法其实就是腌肉、熏肉的简单过程,只不过广东深圳这边一直很热,有时候还有台风或者连续下雨的潮湿天气,每年就只有那么短短的十几二十天适合制作,所以就尽量利用工具来加快腊肉的制作进程,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大约有以下:

  1. 首先制作之前一定要了解未来几天的天气状态,气候、温度不适宜是真的很容易导致猪肉腐坏变质,至少保证气温最高不要超过15度、不能有下雨天;
  2. 其次就是晾晒的时候一定要挂在流浪猫到不了的地方,不然的话真的是隔天就少一块,一周下来就没了,很是糟心;
  3. 最后就是熏料和腌料的选择,其实都可以按照自己喜好做调整,比如我放糖是为了颜色好看点、滋味柔和一些,不喜欢就可以不用。熏料中的陈皮和茶叶就用最便宜的就可以了,陈皮也可以自己晒点橘子皮代替,这个熏制的过程就是在模仿以前家里火塘上的烟火气而已,谁让城市里没这个条件呢。

那么以上就是这次关于腊肉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有所帮助的话,恳请帮忙转发和点赞!

欢迎评论分享你有哪些制作腊肉、烹饪腊肉的秘诀,或者你觉得哪里的腊肉是最美味的呢?

对于美食、健康饮食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


哑巴美食家


我是四川遂宁人!我们这里空气潮湿!🐷腌制腊肉如果不用老抽一斤鲜猪肉用20g盐!如果对腊肉色泽有要求需要用老抽时、一斤鲜猪肉用15g盐。

特别说明一下“腌制腊肉用盐与当地空气湿度和当地气侯温度情况用量!”空气湿度大用盐量大一点;比如我们四川遂宁地区用盐就没有四川平武用盐量大。四川平武和四川百川一般是烟熏腊肉;烟熏腊肉由于烟熏后腊肉会比较干、这种腊肉用盐也不能太多;一斤腊肉17g就够了;如果这两个地区由于空气潮湿、不制作烟熏腊肉就需要比我们遂宁多用盐;

腊肉制作质量非常好的;煮熟切成肉片是外观晶莹剔透、色泽均匀

🗣🗣气候温度高用盐量也得加大哟 🌚🌚我们四川遂宁腊月以阴雨天气为主!温度在3到10摄氏度左右!我在上面👆的介绍已经是最大盐量、不能再加量了哟!如果温度低一点的话一斤鲜猪肉可以少用2g盐哟

特别提醒一下在需要食用腊肉时!防止太咸需要用清水泡一个小时左右再煮熟食用







种味人


每当到了过年的时候,各家各户的人都会相当开心。因为在这期间,在外工作的人能有一个休假,可以回家和父母亲人聚会。而且,在这段期间,大家的生活水平会直线上升,餐餐都有大鱼大肉享用。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早就变好了,就算不是过年,每一顿也会吃得很好。还是在过年期间,有着浓浓的团圆氛围,再加上伙食开得够硬,那就是喜上加喜,好上加好。


除了团圆、吃美食,在农村的人还必须要忙着做腊肉。因为农村的人有环境有条件,所以很多人家里面都会养猪,然后到了过年期间,就会杀年猪。一两百斤的年猪被杀掉,肉是不可能几顿就吃完的,那么多余的肉就必须要进行处理,这样才能长期的保存,以供后面继续食用。而既然要处理,通常是由几种方式来处理,第1种方式就是做成火腿肠,这样可以冻在冰箱里保存很长时间。第2种方式就是做成香肠,香肠的味道好,同样也是能够进行长时间的保存。第3种方式就是用来做腊肉了,腊肉这种食物非常的下饭,因为它所需要用的盐会比较多,同时它的保存时间也会相当长,因此,农村里的人都喜欢制作腊肉。

不过腊肉的制作方式虽然相当的简单,可是对量的控制,要求却比较高。如果盐放少了,腊肉吃起来可能就会觉得有点臭臭的。但若盐放多了,腊肉吃起来也会很咸,口感上大大的打了折扣。因此,想要做出美味的腊肉,一斤腊肉放多少盐?这就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点。 就拿最简单的腊肉制作方法来说,一斤腊肉需要用到50克的盐。这种方法就是将肉洗干净,然后拿盐在肉上抹。抹好以后,一层一层的装入缸里面,然后在每一层上面又再撒上一些盐。等装好了之后,用木板将上面压的严严实实,等个20天左右,腊肉就制作好了。然后想吃的时候,直接取出来做成食物就可以了。
这一种方法真的毫无难度,只要将量把控对了,制作出的腊肉就是妥妥的美味。而且即使在城里面,大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制作,方便又很简单,又不占用太大的地方。那就不像农村了,农村很多人就喜欢制作烟熏腊肉,这样的话操作就更麻烦,而且需要一快很大的空间才能进行。


合肥美食达人


腌腊肉放多少盐,看是哪种腊肉。不同的腊肉用盐量不一样多。

基本标准:腌腊肉用盐量为做菜用盐的3倍。

常规炒菜用盐量为0.8-1.2%,精准0.9%;炖菜为1.6-2.0%,精准1.8%,这是因为用盐量是以食材重量为计算依据。就是说500克食材,做炒菜给盐4.5克。炖菜有汤,稀释了盐的密度,为了得到舒适的咸淡口感,就要给盐9克。



这里面有个基本道理:人体含盐量为0.9%,所以吃饭的咸淡舒适度为0.9%,少了淡,多了咸。

江淮腊肉完全依靠盐完成腊化防腐,用盐量在每500克鲜肉15克盐。

云贵川湘熏腊肉有烟熏的腊化防腐成分,盐量可适当减少,每500克鲜肉12克。


江浙沪的咸肉因为味道要求,用盐量最大,抹满,饱和状态。


普济


各地方做传统腊肉的时候,每个地方在用盐方面又有所不同,做腊肉到底要按什么比例放盐,可以说既要看当地的传统习惯,又要看个人的口味。而我家在做腊肉时,所用到的盐,是按一斤肉三钱盐比例来放盐。同时,据我所知同村人在做腊肉时,放盐量一般是控制在一斤肉二钱五至三钱之间的盐比较合适。也有个别家庭是按一斤肉三钱五的盐做腊肉。

同一个村场的人在做腊肉时,所用到的盐量就有所不同,不要说其他地区的农村人在腌腊肉时所用到盐量了,更不要说做腌肉(咸肉)的地区,那个用盐量肯定远远超过一斤肉三钱盐的范围。

总之,农村人做腊肉的方法受到当地传统习惯影响,从而导致每个地方所做出来的腊肉也都有各自的风味,所以,做腊肉时,一斤肉放二钱五的盐肯定是最少量,具体要放多少盐才最适合,我认为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