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為何要釋放被囚禁55年的建庶人朱文圭?

文史磚家


建庶人朱文圭這個人本來應該是皇子的命,因為他的父親是建文帝。但是,生在皇宮當中,有的時候他們的命運並不是可以靠自己掌控的。

這是皇家人共同的悲哀。

正如他的父親建文帝在削藩的時候,惹怒了當時的燕王朱棣,然後燕王朱棣開始帶領士兵以清君側,殺皇帝身邊的小人的名義為命,開始騎兵了。

親自向殘的一幕開始了。

最後我們都知道,朱棣打敗了建文帝,當上了皇帝。建文帝本人失蹤了,但是,建文帝的兒子建庶人朱文圭還在。

此刻的建庶人朱文圭只有兩歲,儘管他還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娃娃,但是,朱棣還是不想放過他。

後來朱棣就把他給囚禁在了朱元璋的老家,安徽鳳陽的廣安宮裡。

這一囚禁就是五十多年的時間,可以說建庶人朱文圭從出生,到死都沒有怎麼得到過自由,這是一個可憐的人,是一個為皇權的爭奪而犧牲的一個人。

可是,為何到了明英宗朱祁鎮這裡,他就動了惻隱之心,放了建庶人朱文圭呢?

最為主要的原因是建庶人朱文圭已經對他形不成任何的威脅了,在關押他也沒有任何的意義了。

畢竟這時候的建庶人朱文圭已經是快六十歲的人了,在明朝的時候,能夠活到六十歲的人,肯定是不多的。

再說了建庶人朱文圭也是沒有任何勢力的。這時候的他已經是一個老人了,活也活不了幾年了,不如讓他過幾年可以自由的生活了。

再一個就是,被關押的日子實在不好受,朱祁鎮比誰都瞭解這其中的酸苦。正是因為他親身體會過,所以,他對這種囚禁厭惡至極。

畢竟土木堡事變發生之後,他當了一年的俘虜,在回到大明之後,他被自己的弟弟朱祁鈺囚禁了七年多的時間。

在這七年的時間裡,才是他最難忘的生死時刻。所以,對於這種暗無天日的生活,對於這種看不到光明的生活,他絕望透頂。

正是不想讓建庶人朱文圭過這樣的生活了,所以,他把建庶人朱文圭給放了出來,但是,被放出來的建庶人朱文圭並沒有活幾年,他也去世了。


漢史趣聞


這是因為明英宗朱祁鎮也同樣被禁錮在南宮長達8年,所以推己及人,看到被囚禁55年的建庶人朱文圭而動了惻隱之心。

朱文圭是建文帝朱允炆的次子。

1402年,明成祖朱棣攻破南京城,取得了靖難之役的勝利。在城坡之時,朱允炆和朱文圭的哥哥朱文奎都不知所終,而他的母親馬皇后自焚而死。

當時,朱文圭只有兩歲,打著“清君側”之名的朱棣不便對一個小孩子下毒手,就把他囚禁在中都鳳陽的廣安宮,明朝官方稱其為“建庶人”。

這一關就是50多年,直到朱棣的後人明英宗朱祁鎮發動奪民之變復辟後,朱文圭才再度得見天日。

原來,朱祁鎮先前被禁錮於南宮,所以對有同樣命運的建庶人動了惻隱之心。據史載:

“上覆位之後,因思建庶人輩無辜淹禁將五、六十年,意欲寬之。”

朱祁鎮的這個想法,得到大學士李賢的支持。

於是,在奏聞孫太后以後,就將他釋放了出來,並在鳳陽為朱文圭修建房屋,派遣婢妾照顧他的生活。

朱文圭被放出來的時候,已經有50多歲了,由於自小就被囚禁,無法和外界接觸,居然“出見牛馬亦不識”。

重見天日後的朱文圭,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HuiNanHistory


如果不是被朱祁鈺囚禁七年,朱祁鎮估計永遠想不起廣安宮裡還有個被關了55年的爺爺。也許是幸福來的過於突然,面對新娶的媳婦,十個美貌的小侍妾,朱文圭沒有多少天就一命嗚呼。

朱文圭沒有見過院外世界

朱文圭是朱允炆的小兒子,當年朱棣奪權時,皇宮裡燒了一把火,惠帝朱允炆人間蒸發,不知所蹤,只留下僅2歲大的朱文圭。朱棣想斬草除根,在大臣勸說下,留下了這個小生命。為了避免出亂子,朱棣將朱文圭鎖在廣安宮裡,讓他與世隔絕。沒想到這一鎖竟是55年,經歷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景泰帝朱祁鈺四代五個皇帝,從啞啞學語的小兒,長成知天命的老人。可悲的是57年來,他只在一個小天井裡生活,竟然沒有接觸過外面的世界。

“少子文圭。年二歲,成祖入,幽之中都廣安宮,號為建庶人。”——《明史》

朱祁鎮被關7年

明英宗朱祁鎮也有相同的經歷。朱祁鎮即位時,明朝一派欣欣向榮,雖然有外夷騷擾,但總體來說是國富民安。但朱祁鎮卻在宦官王振的鼓動下,親自帶兵平定瓦剌叛亂,沒想到成了俘虜。等他被放回明朝,龍椅上坐著的已經成了他的弟弟朱祁鈺。朱祁鈺抱著回國的哥哥乾嚎幾聲後,便將他送到南宮,讓他當太上皇,其實是囚禁,不但派錦衣衛嚴密看管,還將南宮大門上的大鎖灌上鉛水無法開啟,只留下一個小洞用來傳遞食物用品。看管他們的侍衛狗眼看人低,經常剋扣財物,朱祁鎮的老婆錢氏不得不親自做些女紅,託人帶出去變賣,以補家用。為了防止人大臣串通謀反,南宮牆邊的樹木全部砍倒。朱祁鎮在南宮裡與世隔絕,七年裡受盡屈辱。

直到擁護朱祁鎮的石亨等人趁朱祁鈺生病,砸碎南宮大門,迎朱祁鎮復位,史稱"奪門之變"。

同病相憐釋放朱文圭

朱祁鎮重新當上皇帝后,回想在南宮中度日如年的日子非常悲慘,想起了還有一個人比他關的時間還長,就是爺爺輩的朱文圭,已經被關了55年了,自己被關七年,恍如百年,這老爺子被關55年,不知怎麼過來的。同病相憐,頓時起了憐憫之心,決定放他出來。大臣有人擔心放出來會有變故。明英宗卻說:“如果是老天爺的意思,就隨老天的意願吧。”

朱文圭剛被放出來,像白痴一樣,連牛馬也分不清楚。為了讓他享受一下外面世界的美好生活,明英宗下令在鳳陽為他專門修建了府第,給他娶了老婆,讓他傳宗接代,還送了他十個小妾,並派了二十個侍者照顧生活起居。可嘆的是朱文圭真沒有享福的命,可能是幸福來的太突然,享用過猛,沒過多久就一命嗚呼。

聽居鳳陽,婚娶出入使自便。與閽者二十人,婢妾十餘人,給使令。文圭孩提被幽,至是年五十七矣。未幾卒。——《明史》

明英宗復辟後才想起釋放朱文圭,也算是人性的覺悟,而且贏得了“此堯、舜之心”的讚譽。


聾王異史


朱文圭是朱允炆的第二個兒子,史稱為“建庶人”。明成祖朱棣奪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帝寶座之後,便將朱文圭囚禁,為的就是防止這孩子長大之後報仇雪恨。

但到了明英宗復辟時,成祖這一系的帝位已經傳承了6次,時間也過了55年之久。建文遺臣大多老死,建文帝以前所擁有的勢力也消亡殆盡,對明英宗早已構成不了威脅,這應該是明英宗釋放他諸多理由中的最根本原因。

為什麼明英宗為什麼會想到去釋放建庶人朱文圭呢?這裡面其實是原因的。

其一:一場苦難,改變了明英宗的心態。

我們經常說到,一個人通過挫折的磨礪之後,他就突然長大了,明英宗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通常是往好的方面教育,會告訴他要緊守道德底線,做一個善良的人;要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守法的公民,總的來說是要做一個好人。

但是,古代皇帝會受到的是“帝王之術”的教育,他們不能擁有常人的喜怒哀樂,要喜形不怒於色,這樣臣子才不能揣摩到他們的心意;不要嘗試去與人誠心交往,也不能對人推心置腹,因為“君不密,喪其國”;所以,皇帝就這樣被培養成一個“非人類”的冷酷無情的存在。相反,一個君主太過於“仁義”,反而坐不穩這個位置了。

我們來看明英宗的前半生,基本都表現出了這樣的冷酷帝王形象。

公元1449年,明英宗御駕親征北方強敵瓦剌,卻在“土木堡”這個地方被瓦剌太師所俘虜,五十五萬大軍也全軍覆沒。在這一年裡,明英宗被瓦剌太師帶往威寧海子(現在的內蒙古察哈爾地區)和黑河(黑龍江省西北部),被當作戰利品巡迴亮相。

後來,瓦剌太師想讓明朝用龐大的錢糧物資贖回明英宗,明朝不同意,瓦剌又帶上明英宗來攻打明朝的城池,攻打之前讓明英宗去叫開城門等等。

明朝這邊在太后的主持下,也迅速調整策略,他們把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景泰帝)捧上了皇位,瓦剌人的計劃也就胎死腹中。

瓦剌人見到明英宗失去了價值之後,也迅速反擊,他們又將明英宗送了回來,意圖讓兩位皇帝爭位,讓明朝大亂,他們好亂中取利。

因此,明英宗一回到明朝之後,就被囚禁在了“南宮”之內,直到景泰帝重病纏身,一些野心家為了“擁立之功”,又發動了“奪門之變”,也稱為“南宮復辟”,被禁了八年之久的明英宗又當回了皇帝。

但是這一段被囚禁了八年之入的“牢獄”生涯,讓明英宗嚐到了被囚禁的苦楚,因此,基於同情心,他便把被囚禁了五十五年朱文圭也釋放了。

也就是說,通過了這場苦難,明英宗又稍稍微地變為正常人,擁有正常人應該擁有的情感。

其二:釋放善意。

明英宗復辟,肯定也給朝野造成一定的震動,這個時候釋放朱文圭,也可以博取仁義之名。

所以我們來看,明英宗復位之後所作所為的種種矛盾之處,也就一目瞭然了。比如他釋放了朱文圭,但卻殺了于謙,前者是釋放善意,後者是為了給自己的復位正名;景泰帝死之後,他命令景泰帝的妃子殉葬,這既是清掃景泰帝的外戚勢力,也是不想留下苛待弟弟的惡名,到他死了之後,他卻命令廢除了殉葬制度。

一切看似矛盾,卻不矛盾!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剛日讀史


按照常人的理解,皇子們平日裡錦衣玉食、出尊入貴,宛若生活在蜜罐中,不知羨煞多少普通人。然而就實際情況來看,命運坎坷、晚景淒涼的皇子其實並不在少數,他們的結局有時還比不上普通人。就明朝而論,最可憐的皇子非建庶人朱文圭莫屬。


朱文圭是建文帝朱允炆的次子,恭愍太子朱文奎的胞弟,生母為孝愍讓皇后馬氏。作為生不逢時的皇子,在朱文圭還是個襁褓之中的娃娃時,叔祖父朱棣便通過“靖難之役”篡奪皇位,時在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京師淪陷後,馬皇后在宮中自焚而死,而建文帝和太子朱文奎的下落則不明,按照朱棣的說法是死於自焚,但民間卻盛傳父子二人化裝成僧侶逃走。



由於不確定建文帝父子是否真的死於自焚,所以在此後多年時間裡,朱棣一直都在派人暗中查訪他們的行蹤(鄭和在七下西洋期間,同樣肩負著這項使命),但始終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其實,讓朱棣感到頭疼的,不僅僅是建文帝父子的真實下落,該如何處置年僅2歲的侄孫朱文圭,同樣也是個非常棘手的難題。


對於狠厲殘忍的朱棣來講,仿效當年唐太宗對待李建成、李元吉諸子的做法,將朱文圭直接處死無疑是最簡單、便捷的方式,而且還能斷絕一切後患,看上去是個很不錯的方案。但是,朱棣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並沒有這樣做,而是命人將朱文圭送到中都鳳陽圈禁,僅僅限制他的人身自由,而沒有要他的性命。



朱棣之所以這樣做,並非是良心發現,覺得愧對大哥朱標(建文帝的父親)當年對自己的恩情,而是在一番得失權衡後做出的明智選擇。因為在朱棣看來,處決朱文圭雖然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但因此而招致的輿論譴責,則會破壞他所努力塑造的“仁慈君主”形象。並且,朱棣一直以朱元璋的合法繼承人自居,若殺死朱文圭,豈不是向天下人昭告他的帝位來路不正?


朱文圭雖然不能殺,但也不能就此一放了之,畢竟他是建文帝的骨肉,也是皇位真正的合法繼承者,一旦建文帝的遺臣擁立他起事,對朱棣的地位無疑將構成致命打擊。正因如此,明成祖在權衡良久後,最終將朱文圭送到鳳陽圈禁,既留住他的性命,還不必擔心他會在外面“興風作浪”。



就這樣,年僅2歲的朱文圭被送進鳳陽廣安宮圈禁,除了被嚴格限制人身自由外,衣食起居都有專人照顧,並且規格還相當高。只不過,監管朱文圭的人礙於皇帝命令,都不能跟他多說話,更不用說談心或教授他知識。就這樣,朱文圭在四面全都是牆壁、與世人毫無交流的環境下度過了55年時光,漸漸地便成了一個六畜不分、智力低下的白痴。


由於朱文圭的身份異常敏感,所以在明成祖駕崩後,仁宗、宣宗、景帝祖孫三代都沒有改變對他的政策,依舊派重兵把守廣安宮,以防止“別有用心”的人劫持朱文圭作亂。然而,正當世人都漸漸遺忘朱文圭,或認為他將圈禁至死時,明英宗的一紙詔令,卻讓“建庶人”(明朝對朱文圭的稱呼)在臨死前又品嚐到久違的自由味道。



原來,明英宗復辟成功後,因為此前有過被景帝圈禁7年的經歷,所以對朱文圭的遭遇很是感同身受,難免會滋生惻隱之心。最終,經過與大學士李賢的商議後,明英宗最終下達了釋放朱文圭的命令,時在天順元年(1457年)。不僅如此,明英宗還允許朱文圭在鳳陽定居,並在當地自由出入、婚娶,同時還賜給他閽者二十人、婢妾十餘人,以照料其飲食起居。


明英宗的做法固然得到世人的交口稱讚,但也有部分朝臣表示堅決反對,認為此舉無異於“放虎歸山”,恐將後患無窮。對此,明英宗自信地說到:“如果朱文圭能得到天命眷顧的話,那就讓他來取代朕的位子吧!”李賢聽後大為感動,連連稱讚明英宗有堯舜之心(“左右或以為不可。帝曰:‘有天命者,任自為之。’大學士李賢贊曰:‘此堯、舜之心也。’”見《明史·卷一百十五》)。



朱文圭被圈禁時,還是個年僅2歲的娃娃,如今重獲自由,卻已是頭髮花白、年近花甲的老人。由於驚喜來得過於突然、情緒過於激動,風燭殘年、體弱多病的朱文圭難以自持,在獲釋後不久便撒手人寰,終年57歲(“文圭孩提被幽,至是年五十七矣。未幾卒。”引文同上)。朱文圭死後,按照庶人的標準下葬,直到南明弘光帝即位後,才追諡為他潤懷王(一說為原懷王),這也是後話了。


史料來源:《明史》、《明成祖實錄》、《明英宗實錄》


文史磚家


引言:

朱文圭是建文帝的兒子,明英宗朱祁鎮是朱棣的重孫,從靖難之役的立場來看,他倆是敵人。朱祁鎮在復辟之後釋放了被軟禁的朱文圭,有兩個主要原因:他把朱文圭看成了他自己,他釋放朱文圭也是為了他自己。

梳理一段歷史,理清明英宗和朱文圭的關係

1399年,朱棣發動了歷史上著名"靖難之役"。造反的對象是大明的第二代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是朱棣的大哥朱標的兒子。成則為王,敗則為寇。這一戰的贏者是朱棣,他終於坐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成了大明的第三代皇帝。

朱允炆和他的皇后,還有大兒子在戰爭結束後不知所蹤。有人說他們被火燒死了,有人說他們被人救走,逃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更有人說,朱允炆出家為僧。

朱文圭,是朱允炆的次子,是父母生死都無法帶走的孩子。那一年,他只有2歲。

登基後的朱棣殺了一大批建文帝的大臣,本來,朱棣也要把2歲的朱文圭殺了以絕後患。有幾個大臣出面為這個可憐的孩子求情,朱棣迫於輿論的壓力, 也為了彰顯自己的仁厚,就把他暫時關在了廣安宮。

這一關就是55年,朱文圭在暗無天日的廣安宮,從2歲的孩子變成了57歲的老人,大明王朝的天都翻了好幾頁。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三代帝王先後離世。到了明英宗朱祁鎮,又經歷了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

明英宗朱祁鎮的一生,經歷了兩次皇帝的即位,第一次即位是在1435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發生,朱祁鎮在戰爭中被俘。1年之後,朱祁鎮回到北京,被自己的親弟弟明代宗朱祁鈺軟禁在南苑,時間長達7年。

1457年,朱祁鈺病重,幽閉中的朱祁鎮成功復辟,第二次即位大明的皇帝。也是這一年,朱祁鎮釋放了軟禁55年的朱文圭。據說,朱文圭走出廣安宮的時候,就連牛和馬都不認識。

朱祁鎮釋放的不是朱文圭,他釋放的是被軟禁的自己

不經意地一看,朱祁鎮釋放了被軟禁的朱文圭,好像是自己嘗過了失去自由的苦之後,對被軟禁的朱文圭動了惻隱之心。惻隱之心,三少以為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同情”。就是說,朱祁鎮是出於同情的理由而釋放朱文圭的。

如果朱祁鎮真的有一顆惻隱之心,他在1435年第一次即位之後,為什麼不把朱文圭放了?朱文圭從1399年到1435,這36年的時間裡,他的生存狀態一直沒有改變。

假如朱文圭真的值得朱祁鎮同情的話,朱祁鎮早就同情了,至於等到朱祁鎮第二次即位之後再來同情嗎?!

當然,朱祁鎮主動釋放朱文圭,與他自己被軟禁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朱文圭被囚禁了五十多年,從2歲的少兒到白髮的暮年老人,他是歷史上囚禁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子。

雖然時間最長,朱文圭卻並不痛苦,2歲的孩子待在方寸之地,對人生一無所知。因為不知,才沒有人生的七情六慾。可朱祁鎮不同,他在南苑被囚禁了7年,天天驚恐,夜夜惡夢,生怕看不到明天的太陽。

那種誠惶誠恐的日子,朱祁鎮真的過怕了!只要一想起朱文圭,他就會忍不住想起那個被關在南苑的自己。於是,他決定釋放朱文圭,釋放那個記憶中一直被軟禁於南苑的朱祁鎮。

所以說,朱祁鎮在軟禁朱文圭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他釋放的雖然是暮年的朱文圭,但真正釋放的卻是內心的自己。

朱祁鎮釋放朱文圭,利於復辟之後的人心穩定

瞭解明史的朋友都知道,明成祖朱棣是通過造反才登上皇位的。他的皇帝之路, 隱藏著一段流血的歷史。他在最後留下了朱文圭的小命,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在天下人面前顯示自己的仁厚,以籠絡人心,為鞏固自己的皇權鋪路。

朱祁鎮的皇帝之路與朱棣稍有不同,他的第一次即位是封建王朝的世襲制,第二次即位才是發動了奪門之變。

奪門之變後,朱祁鎮殺害了曾經擁護朱祁鈺登基的大臣,包括許多大明的功臣于謙、王文等,明代宗朱祁鈺也在這場變故中暴斃。

總之,復辟之後的朱祁鎮,日子過得並不舒暢,特別于謙的死,成了朱祁鎮在歷史上永遠也洗不掉的政治汙點。還有朱祁鈺的死因,也都算在了他的頭上。

朱祁鎮在南苑被軟禁了7年,朱祁鈺要是想弄死你,估計朱祁鎮早都死了好幾年了。可是,朱祁鎮復辟沒幾天,就弄死了自己的親弟弟朱祁鈺!

所以,朱祁鎮復辟後,朝野內外,有很多不和諧的聲音。這些聲音反映出了朱祁鎮作為君主殘忍狂暴的一面,對於重新執政的朱祁鎮很不利。

大臣都怕朱文圭出來之後,會給自己的爹孃報仇。所以,釋放朱文圭的時候,當時有很多大臣反對。越是有人反對,朱祁鎮釋放朱文圭的意義就越大。

一個不識牛馬不辯東西的垂垂老者,無任何社會和江湖經驗,能有多大的威脅?!

明英宗頂住巨大的壓力釋放了朱文圭,還在鳳陽為他建了房子,又派人專門照顧他的日常生活,只是,朱文圭無法適應社會,沒過多久就無疾而終了。

歷史也因為明英宗這一行為,作出了英明的讚許。

三少說:

俗話說,女人的心海底的針。三少以為,皇帝的心其實比海底的針更深。明英宗為朱文圭做的一切,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為了他自己。如果說朱祁鎮同情朱文圭,還不如說同情自己更為恰當。


三少yun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太祖朱元璋病逝,皇太孫朱允炆繼位稱帝,次年改元建文。建文帝自即位起就倍感壓力,因為幾位手握重兵的藩王叔叔勢力龐大,已經嚴重威脅到中央皇權,建文帝採納親信齊泰、黃子澄的建議,決定靠削藩來加強皇權。

在所有藩王中,久經沙場、戰功赫赫的燕王朱棣是藩王中實力最強的一位,燕王鎮守北平多年,暗中籌劃許久,面對建文帝的強勢削藩,朱棣沒有坐以待斃,在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發動“靖難之役”,終於在建文四年(1402年)攻入應天府(南京)。

朱棣進入火光滔天的應天府後,發現建文帝與其長子朱文奎不知所蹤,建文皇后不堪被俘受辱,跳入火海自焚,朱棣只找到了年僅兩歲的建文帝次子朱文圭,朱棣本想斬草除根,永絕後患,但是他的謀臣姚廣孝卻說:“做皇帝最重要的就是大氣,如果連一個兩歲小孩都容不下,怎麼能夠使天下人信服呢?”

為了自己“仁慈君主”的形象,朱棣放下舉起的屠刀,下令將兩歲的朱文圭囚禁在鳳陽廣安宮,派人嚴密把手,就這樣朱文圭從此與世隔絕,像動物一樣被圈養在高牆之內,五十多年就待在這個廣安宮,從來沒有見識過高牆外面的世界。

時光流逝,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都已隨風逝去,建庶人朱文圭依然被囚禁在廣安宮內,此時的英宗朱祁鎮正在享受著太平天子的愜意生活,但是正統十四年(1449年)的“土木之變”徹底將英宗的一切美好終結。英宗先在瓦剌當了1年俘虜,回到北京後又被弟弟代宗朱祁鈺囚禁南宮達七年之久,受盡來自骨肉至親的折磨與欺侮。

在南宮被弟弟囚禁的日子,英宗失去了作為太上皇的尊嚴與自由。“土木之變”前,英宗十分厚待信任這個唯一的弟弟代宗,可是當代宗坐上皇位後卻不顧及兄弟之情,寧願哥哥死在瓦剌,也不願意接其回家。當英宗回來後,代宗禁止朝臣與英宗有任何往來,禁止英宗參加任何慶典活動,禁止英宗慶祝自己的生日,安排昔日對英宗不滿的太監伺候,英宗日常所需的日用品沒有按時提供。代宗時時提防英宗,派人二十四小時日夜嚴密監視英宗的一舉一動,在炎熱的夏天,代宗命人砍掉南宮內唯一可以乘涼的大樹,致使英宗暴曬於炎炎烈日之下,還廢掉了英宗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種種不義之舉致使英宗在南宮受盡屈辱折磨,飽嘗人情冷暖,體會世態炎涼,儘管英宗再三向代宗承諾不爭皇位,只想做個普通人或者看守皇陵,但是代宗依然變本加厲,生在帝王之家,皇權第一,哪裡有什麼兄弟之情啊!

在代宗病重期間,曹吉祥、石亨、徐有貞等投機分子趁機發動“奪門之變”,擁立囚禁南宮七年的英宗復位。英宗再次登臨帝位,想到在廣安宮囚禁了五十幾年的建庶人,英宗內心百般滋味,他忘不了在南宮悽慘、悲涼、絕望的日子,本性善良的英宗深刻體會到生在帝王之家的悲哀,建庶人沒有做錯任何事,只因是建文帝之子,只因生在帝王之家,只因父輩的皇權之爭就失去一生的自由。每當英宗想起心酸的往事,他就能夠感同身受,在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決定釋放建庶人,在鳳陽給他建造房子,安排太監、侍女照顧他的生活,允許他享有婚娶出入的自由。面對部分朝臣的反對,英宗堅持說:“有天命者,任自為之。”意思是如果他是天命所歸之人,那麼就讓他來取我的皇位吧。

儘管有很多人認為英宗釋放建庶人是為了收買人心,但筆者大衛依然認為英宗這樣做是出於本心的善良。英宗雖然沒有祖輩的英勇神武和文韜武略,還因為寵信宦官導致二十萬大軍在“土木之變”全軍覆沒,但是英宗本性善良寬厚,在任何時候都真誠對待身邊的每個人,因為曾經被囚禁,所以英宗更為懂得普通人的痛苦和無奈,雖然英宗不是一個好皇帝,但他確實是一個好人。


大衛聊古今


明英宗雖然執政期間沒什麼大的作為,土木堡事件中被俘,在瓦剌當了一年的俘虜。但是他善待皇室,孝順母后,沒有加害幽禁他的弟弟及其家人,是個仁德之君。

奪門之變後,景帝病情有所好轉,英宗於是對朝臣說:“弟弟日漸好轉,他本無罪,皆聽小人讒言。”

英宗為替自己復辟辯護,對景帝在位期間的所作所為全盤否定的態度,但不併不妨礙他對景帝本人及其家屬採取較為寬容的態度。景帝死後,英宗也不計前嫌,以親王之葬,獲得朝臣及民眾的讚賞。

建文帝有兩個兒子,他的未亡子孫經歷了王朝之後,仍被幽禁在鳳陽。英宗想起了他們,有一天,英宗對大學士李賢說:"建庶人這些人無辜被囚禁了幾十年,我實在是於心不忍啊。"李賢說:“皇上這番言行,堯舜也不過如此啊。”

於是英宗將他們釋放了,孫太后也對英宗此舉十分贊同。但是有些人不贊同這麼做,英宗說:我應以禮服天下。派人到鳳陽修建房屋。英宗一直關注的建房工程完工後,英宗召見李賢說:今天可以釋放他們回去了,由敕衛有司提供柴米和一些生活用品,讓他們娶妻生兒,不得阻攔。

李賢擬敕,讓太監前去辦理,釋放了18人,為他們提供日常所需,允許他們與親戚往來,婚配自由。朝廷眾大臣都說這是帝王的美德。其中被釋放的人當中就有個名叫朱文圭,只是長期與世隔絕,連牛馬都分不清楚。可憐又幸運的朱文圭,在這關閉的這幾十年,尤如行屍走肉,但萬萬沒想到,居然有朝一日重見天日。

英宗對其母太后非常孝敬,孫太后一直非常照顧英宗,每次英宗受苦,孫太后都親自探望,英宗對此深表感激,給孫太后封了一個“聖烈慈壽的”微號。

英宗釋放被囚禁55年的建庶人朱文圭只是他對皇室的善待,他在經歷的一系列事件中,並沒有對家族大動屠刀。英宗不是一個明君,但稱之為仁德之君也不為過。


悠然讀史


趣談答案:一個已經被囚禁了55年的人,早已經沒什麼殺傷力了,把他放了還能給自己撈個好名聲。

朱文圭的悲劇

明帝國曆史上所有的與皇權相關的人物當中,最為悲劇的除了朱文圭之外,好像找不到第2個人了。

在明朝歷史上,朱文圭或許這一輩子都沒有辦法和皇權結緣,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是朱允炆的二子。

但是明帝國的第二任皇帝,不準確的說是明帝國的第三任皇帝朱棣才不會這樣認為,但凡是與建文皇帝有過牽連的人,通通都要趕盡殺絕,通通都要抓進監獄裡面去,通通都要扔到海里喂王八。

就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之下,朱文圭直接被拉到了監獄裡面,並且這一關就是關了整整55年。

大家可能很難想象,但是我們在這裡不得不做出一個背景模板,因為沒有背景模板,這個話題根本無法探討。

朱文圭在進入監獄之前,他是明帝國最有希望成為皇帝親戚的人,也是明帝國最享福的人,只要他不會老死病死,只要他自己沒有出啥意外犯過啥大錯誤,他一輩子有享不盡的福氣。

但是朱文圭還沒有享福的時候,就已經被明帝國的第三任皇帝朱棣一腳踹進了大牢裡面,並且一關就關了55年。

明英宗的小算盤

如果說明英宗大家不熟悉的話,我們不妨換一種介紹,他就是明帝國第六任皇帝也是第8任皇帝,他是明帝國最為特殊的皇帝。


明英宗早期的時候,由於信任太監王振做了一些錯誤的事情,直接導致了土木堡之變,再後來又殺了為明帝國擋風擋雨的于謙,就這麼來回一折騰給明帝國帶來了很多惡劣的影響,並且明英宗的威信一落千丈。

明英宗這個時候,自然而然會想盡一切辦法通過諸多手段來恢復自己的名譽,來讓自己成為明帝國的正確價值導向。

恢復自己的名譽,明英宗最先考慮的怎樣能夠恢復呢?把這個關了55年的廢人拉出來就可以了。

反正已經關了55年了,甭說生理機能,哪怕是心理機能,估計早已經頹廢了,這個時候的朱文圭恐怕早已經求生不能求死不能了。

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 ,歷史研究者,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每日分享新鮮歷史冷知識,解決歷史趣問題,愛你們!

趣談唐宋元明清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明朝的皇帝之中,明英宗朱祁鎮應該算是一位比較傳奇的皇帝。他雖然沒有朱元璋那樣的開國之功,也沒有朱棣創下永樂盛世的才能,但他廢除了人殉,釋放了建庶人,這樣的舉動也讓後世為之稱讚。

朱祁鎮為什麼要釋放建庶人?

建庶人,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次子。朱棣發動靖難之戰的時候,朱允炆死活不肯把皇位讓給四叔,而且還一把火燒了宮殿。大火之中朱允炆和他的長子不知所蹤,留下年僅2歲的次子朱子圭。

朱棣登基後,下令把建文帝那一脈的所有人都貶為庶人,這位年幼的朱子圭也在被貶之列。不僅如此,朱棣還將朱子圭幽禁在廣安宮內,這一關就是五十七年!

明英宗朱祁鎮成為皇帝后,因為一次錯誤的決定而引發土木堡之變,被瓦刺大軍俘虜。一年後,朱祁鎮從瓦刺釋放回宮,但此時的大明皇帝已經是自己的弟弟朱祁鈺。朱祁鎮雖然回來,皇宮之內卻沒有他的位置了,表面上給了他一個太上皇的稱號,卻將他囚禁於南宮之中,過著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悽慘生活。

南宮的軟禁生涯一過就是七年,朱祁鎮終於在這一刻爆發了,他聯合石享、徐有貞等人發動了“奪門之變”,重新從弟弟朱祁鈺手中奪回皇位,改元號為天順。

重新稱帝的朱祁鎮提出要釋放永樂年間被幽禁的“建庶人”,這一建議提出來,有些大臣就提出反對。其實朱祁鎮提出這一觀點與《大明風華》劇情有點相似,那就是孫若微向朱棣提出要赦免“靖難遺孤”觀點是一樣的。

朱棣是篡奪了侄子的皇位,他舉的是“清君側”的旗號,正如電視劇中所說,如果靖難遺孤赦免了,那就代表朱棣的清君側是錯的。如今朱祁鎮要釋放建庶人,也代表著明成祖朱棣當初的決定是錯誤的。

但明英宗朱祁鎮並沒有理會這些,面對大臣們的質疑,他說了一句:“有天命者,任自為之。”這句話有點意思,宋太祖趙匡胤也說過這樣的話,後來就發生了“燭影斧聲”的千古之謎。不過朱祁鎮說這話還真是有把握的,靖難之役離此時已經歷了三任皇帝,建文帝的殘餘勢力基本上都已經沒有了,完全威脅不到他。

那麼朱祁鎮釋放建庶人是出於什麼目的呢?關於這一點,史書上說他是因為念同宗之情,“親親之意,實不所忍”;有人則認為朱祁鎮在奪門之變後,為了儘快獲得民心才決定釋放建庶人。

不過我卻認為,朱祁鎮釋放建庶人完全是出自內心的決定。他第一次稱帝的時候沒有這樣做,在土木堡之變後被瓦刺俘虜了一年,回來後又被朱祁鈺關了七年,在這八年時間裡讓他深深體會到失去自由的痛苦。因此南宮復辟後,朱祁鎮第一件事就是想到釋放幽禁了五十七年的建庶人!

結束語

明英宗朱祁鎮釋放建庶人這一舉動確實收到了很多好評,但對於建庶人朱子圭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

有部電影叫《肖申克的救贖》,裡面講述的是囚犯們在監獄裡生活了很長時間,刑滿釋放後已經無法適應鐵窗外的生活,有些人重新犯罪想回到監獄來,有些人甚至以自殺的方式來尋求解脫。

朱子圭在廣安宮內生活了五十七年,據史料記載,釋放他的那一刻,他對外界的事物一無所知,甚至不知道牛馬為何物!朱子圭也在他重新獲得自由後沒多久就死去了,這或許是無法適應新生活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