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太上老君的金丹那麼珍貴,為何要送給烏雞國國王那樣普通的一個凡人?

黑暗騎士駕到


太上老君是道教的創始者,是天神中大道主宰之一,眾仙之祖;也是三清中之一分列在元始天尊(玉清,為道教最高神)左側稱為道德天尊(太清),右側為靈寶天尊(上清)。

太上老君即然為道教創始人之一,道教煉丹術在道教中也是極為重要的教術,也就是丹藥之術,所煉成的丹丸叫仙丹。在吳承恩的《西遊記》中,太上老君所煉丹丸叫九轉神丹,能有起死回生、長生不老之效用,所以能得到、求到這種仙丹,哪是叫僥倖之中的萬幸了。

太上老君,居住在天庭三十三天外的離恨天兜率宮,在《西遊記》中玉帝差天兵天將促拿悟空時;太上老君觀戰助威,在孫悟空和二郎神、梅山六聖大戰的時候,並久戰不下之時,旁邊和玉帝觀戰的太上老君竟從袖中拿出寶物金剛鐲從空中砸向孫悟空,悟空被砸之後失去法力被生擒活捉,並送往太上老君煉丹爐內,用三味真火,燒煉七七四十九天,悟空在丹爐內被火焚悽慘之極,雖然沒有性命之憂,卻把悟空煉就成一雙明察秋毫的火眼金晴。

太上老君除了會煉丹之外,還有眾多法寶:

如,金剛鐲、七星劍、紫金紅葫蘆、羊脂王淨瓶、幌金繩、芭蕉扇等,還鍛造過四海龍龍王之一的定海神針(後被收為孫悟空用的金箍棒)、九齒釘耙(八戒兵器),紫金鈴(贈與觀音菩薩)。

據《西遊記》章回小說記載:烏雞國國王(一國之君主)在三年前被全真道人推入後園中御花園內的八角琉璃井中身亡。

事情的原委是烏雞國連年乾旱,國王每日焚香禱告祈雨。一天終南山來了個法術高強的道士,且能呼風喚雨,後來國王請真人建壇登高作法,一時烏雲翻滾、大雨滂沱。國王便與真人結為兄弟,共同進出。某日晚上國王與全真道人在御花園內散步聊天,道人使了個手段障眼法,此時在花園中井內金光閃閃,真人假借井內有寶,邀國王同看,而被真人預謀好的推入井內身亡,成為一個陰魂之鬼。

三年後,唐僧師徒四人一行西行取經路過烏雞國,夜晚國王冤魂向唐僧託夢申冤,並以留下白玉圭物作為見證。

孫悟空在天庭太上老君處求取仙丹給國王服後還陽,起死回生,並降服全真妖怪,國王重新回到皇宮中,重登皇位寶座。

原來其中原因是如來佛祖差遣文殊菩薩度化國王西歸,國王因不明真相,用繩索將變化的文殊菩薩捆綁,浸在御河之中泡了三天三夜,幸虧有六丁六甲護身;所以,如來派獅猁怪到烏雞國,變成全真道士,將國王推下井中浸泡三年,已報當年國王三日水災之恨。

  • 在天、地,人三界中,國王屬凡間人王,是人間君主,並非普通人物,因此在被害落井之後有井龍王的“定顏珠”護體而三年不腐,才能有悟空求到老君的還陽仙丹而歸原體,也正是和菩薩之間了卻前程後事的因果關係。

浮蓋山


《西遊記》裡,太上老君是道教始祖,精通煉丹之術,並且煉製出來的丹藥妙用無窮,曾經送給豬八戒一顆九轉金丹助他修成大道,也曾經用幾個葫蘆的丹藥把孫悟空硬生生提升到太乙天仙的境界,而且還金剛不壞,讓人歎為觀止。不過老君的金丹也不是隨便能拿到的,畢竟太珍貴了,通常是作為貢品獻給玉帝。

但是,偏偏有一個凡人,也曾吃過老君的金丹

取經路上,孫悟空保護唐僧一路西行,遇上難免遇到各種妖怪和問題,有時候妖怪容易打發,有的特殊情況才麻煩,例如像在五莊觀推倒人參果樹,孫悟空上天入地託了不少人情結果還是沒搞定,當然是因為他一開始就沒找對人,不過孫悟空後來也大概找到了規律,知道哪些問題該找菩薩,哪些問題該上天庭,都靠經驗積累。

在烏雞國那一回,孫悟空同樣遇到特殊情況,就是原來的烏雞國國王被妖怪害死了,肉身卻在井底的龍宮洞府裡保存得好好的,並且烏雞國國王的魂魄還能給唐僧託夢,唐僧心懷慈悲,自然想要把他救活,所以這個艱鉅的任務自然就落到了孫悟空身上。孫悟空在緊箍咒的壓迫下,還真想到了辦法,那就是上天庭找太上老君幫忙。

太上老君的丹藥很多,效用也各有不同,這次孫悟空上天庭找老君要的是九轉還魂丹,看來當年孫悟空在兜率宮裡對老君的丹藥研究得十分透徹,並不是亂吃一通。所以後來烏雞國國王得到金丹後,死而復生,順利地拆穿了假扮他的青獅精,唐僧師徒再度一劫。

老君的金丹貴重,為何要送給一個凡人?

西行取經,目的是弘揚佛法,而作為道教始祖的太上老君為何要這般無私幫助佛門呢?其實道理跟封神時候是一樣的,都是經過各方共同商議和協調下的產物,太上老君即使知道佛門是最大的受益者,依然還是推動取經的開展,並且積極參與其中以便獲得更多的功德。並且太上老君已經在孫悟空身上花費了那麼多力氣和丹藥,當然不會吝嗇這小小一顆還魂丹了。

而且,烏雞國國王還曾經做過一件可能讓太上老君十分高興的事情。那就是烏雞國國王並不太喜歡佛門,甚至還把前來度化他的文殊菩薩弄得十分狼狽不堪,且看原著描述:

菩薩道:“你不知道;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

其實,烏雞國國王也挺無辜的,本來做國王做得好好的,突然有一天有個人送要來度你歸西,相信絕大多數人是一臉懵逼和一百個不願意的,是三宮娘娘不美麗還是人間美味吃了遍?自然是當文殊菩薩瘋言瘋語,於是把他放河裡冷靜冷靜。太上老君可能也知道這件事,雖然他是聖人,但也是有情緒的,就好像當初觀音菩薩哄騙他的金角和銀角童子下凡,老君就表現得十分不高興,所以看到佛門吃癟應該還是挺樂意的,於是就更加不會吝嗇金丹了。

結語

總的來說,取經是為了普度眾生,是可以獲得大功德的事情,所以很多神仙都樂意參與到其中,當然最積極的肯定是佛門,觀音菩薩可以說是取經路上的強大後援,太上老君和太白金星也幫了不少忙。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青年剛木


青年剛木


實際上,唐三藏與仨徒兒在取經路上遭受的九九八十一難,每難都是觀音菩薩奉佛祖之命給這個取經四人組有意挖的坑,或者說,是故意設的局 。唐僧要救冤死的烏雞國國王起死回生,逼著悟空想法子去尋靈丹妙藥就是這其中的一幕。我想,太上老君那枚金丹,應該是按照觀音菩薩的安排專門準備好的了,屬於烏雞國國王的特供,無非就等著悟空在特定的時間內去取罷了。另外,太上老君這顆還魂金丹是與水晶宮井龍王那顆定顏珠配套使用的。這顆放進國王嘴裡使其肉體三年不腐的寶珠,我猜想,也應該是遵照觀音菩薩的旨意專為這位倒黴的國王準備的。如果到時候沒有那顆還魂金丹的話,那在國王嘴裡放那顆定顏珠也就是多此一舉了。





一線天


很簡單,佛教講的是考驗。

烏雞國國王先前被認定可以成正果,文殊菩薩卻去言語相難,菩薩的素質不會那麼差,他那樣做是通過“言語相難”對國王進行最後的考驗。

《西遊記》一粒金丹背後隱藏的秘密,孫悟空的面子換不來丹藥

很可惜,考驗沒有通過,成正果的時間只能延後,讓他在下界繼續的修行。

佛教不會因烏雞國國王的錯而放棄他,所以烏雞國國王還是會成正果,只是時間晚了,果位換一換。

既然看好了烏雞國國王,國王又沒有達到成正果的要求,那就需要多修行,可人的壽命是有限的,萬一他提前死了,那就麻煩了,所以用九轉還魂丹,救活他的同時,也增強了他的體質,延長了壽命,這便是太上老君會給他金丹背後隱藏的秘密。

至於孫悟空的面子,還真不值一粒九轉還魂丹。

因為孫悟空要金丹,影響的不是太上老君,而是玉皇大帝對老君的要求,這樣的事就大了,老君不會給孫悟空,以免耽擱了玉帝的大事。

給,那是佛教早就求來的,老君趁完成玉帝的要求的同時,多煉一粒給烏雞國國王。


浩南說電影


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個烏雞國國王是怎麼被弄死的,《西遊記》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間生。這一回講孫悟空就要下死手棒殺獅子精,這時文殊菩薩及時出現,她告訴了孫悟空事情的真相:

菩薩道:“你不知道;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虧六甲金身救我歸西,奏與如來,如來將此怪令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吾三日水災之恨。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來此,成了功績

話說的可真好聽,一句一飲一啄就把佛家無恥的行徑全部掩蓋過去了。事實真的如文殊菩薩說的那樣,是僅僅讓烏雞國國王浸水三年以示懲戒嗎?不是的,如來的真實意圖是弄死這個國王,然後霸佔這個國家。為什麼這樣說呢?

如果如來安排好了,僅僅是浸泡這個國王三年,那麼正常的情況應該是首先保留好國王的屍體,然後將國王的鬼魂在地府安排好,三年之後魂歸肉體,這樣叫一飲一啄。但是事實情況呢,國王被推下井後,佛家派的那個獅子精就不管了,不但不管,還和地府打好了招呼,不允許國王的鬼魂去地府告狀,地府連國王的鬼魂都不收留:

那人道:“他的神通廣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與他會酒,海龍王盡與他有親,東嶽天齊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閻羅是他的異兄弟。因此這般,我也無門投告。”

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凡人是個國王,而且這個國王曾經極其的信奉佛教。文殊菩薩不是說了嘛,他來就是渡這個國王成為金身羅漢的,沒有想到因為一場誤會,這個國王金身羅漢沒有當成,反而被佛家派的獅子精給害死了。

這是個非常好的機會,佛家殺人,那麼我道家就救人,這一生一死,等烏雞國國王復生之後他心裡會傾向於那個教派呢?當然是幫助他復活的道教呀。因此一顆金丹換得道教在這個國家的興旺發達,這比派一幫道士傳道幾百年的效果都強,因此太上老君就很爽快的把金丹給了孫悟空,讓孫悟空去救這個烏雞國國王。

烏雞國國王還陽之後的事情書上沒有寫,但是我們可以推測,據我推測這個烏雞國的國教估計以後就是道家一家獨尊了,而佛教估計要被邊緣化了。

太上老君為什麼要把寶貝的金丹給一個凡人,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凡人的身份是國王。太上老君救他的性命是一舉兩得,既可以挽救一個人的性命,又可以趁機打壓佛教的勢力,將道教在這個國家的勢力發展壯大,這樣划算的買賣,何樂而不為呢?


十三阿哥電影解說


呵呵,太上老君的仙丸是送給烏雞國王的嗎?才不是呢,是送給孫悟空的。

孫悟空為救烏雞國國王,跑到太上老君的離恨天兜率宮中,太上老君一看到他,就吩咐眾人“各要仔細。偷丹的賊又來也!”

本來孫悟空要仙丸,太上老君不想給。孫悟空也不軟求,扭頭就走。太上老君反而擔心了:“這猴子憊懶哩,說去就去,只怕溜進來就偷。”

這擔心可不是多餘的,孫悟空也承認:你要敢不敢,我就“不然,就送你個‘皮笊籬,——一撈個罄盡’。”

在這樣的情況下,太上老君只好答應奉送。至於孫悟空拿了仙丸,是給誰吃,是吃是扔,太上老君可顧不了那麼多了。


棲鴻看紅樓


《西遊記》烏雞國這一回,孫悟空被利用,太上老君最雞賊,而如來佛祖變得慘無人道!雖然分析的結果讓人大跌眼鏡,但這就是事實,我也沒有辦法。這也是太上老君為什麼把那麼珍貴的仙丹給一個死屍的原因。到底怎麼回事?聽我慢慢分析!

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個烏雞國國王是怎麼被弄死的,《西遊記》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間生。這一回講孫悟空就要下死手棒殺獅子精,這時文殊菩薩及時出現,她告訴了孫悟空事情的真相:

菩薩道:“你不知道;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虧六甲金身救我歸西,奏與如來,如來將此怪令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吾三日水災之恨。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來此,成了功績。

話說的可真好聽,一句一飲一啄就把佛家無恥的行徑全部掩蓋過去了。事實真的如文殊菩薩說的那樣,是僅僅讓烏雞國國王浸水三年以示懲戒嗎?不是的,如來的真實意圖是弄死這個國王,然後霸佔這個國家。為什麼這樣說呢?

如果如來安排好了,僅僅是浸泡這個國王三年,那麼正常的情況應該是首先保留好國王的屍體,然後將國王的鬼魂在地府安排好,三年之後魂歸肉體,這樣叫一飲一啄。但是事實情況呢,國王被推下井後,佛家派的那個獅子精就不管了,不但不管,還和地府打好了招呼,不允許國王的鬼魂去地府告狀,地府連國王的鬼魂都不收留:

那人道:“他的神通廣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與他會酒,海龍王盡與他有親,東嶽天齊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閻羅是他的異兄弟。因此這般,我也無門投告。”

看到沒有,十代閻王都被這個獅子精收買了,目的只有一個,在陽間國王活不了,在陰間國王的鬼魂不能申訴,不能收留,不能投胎轉世。這是什麼懲罰,基本相當於把這個國王趕上了絕路。幸虧井中的老龍王保存了這個國王的屍體,夜遊神收留了國王的鬼魂,這才使得這個國王有一天能伸張正義,重見天日。而老龍王和夜遊神是誰派來的,太上老君,一場道家和佛家的激烈爭鬥正在醞釀。

太上老君為什麼會參與此事呢?主要還是因為這次佛家做的太過分,第一,佛家傷了凡人性命,第二,佛家無恥的把這樣的事情嫁禍給了道家,你說太上老君生氣不生氣?為什麼說佛家嫁禍給了道家呢?《西遊記》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謁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嬰兒。這一回這樣記載這個獅子精的卑鄙行徑:

忽然鍾南山來了一個全真,能呼風喚雨,點石成金。朕與他同寢食者,只得二年。朕與那全真攜手緩步,至御花園裡,忽行到八角琉璃井邊,不知他拋下些什麼物件,井中有萬道金光。哄朕到井邊看甚麼寶貝,他陡起兇心,撲通的把寡人推下井內,將石板蓋住井口,擁上泥土,移一株芭蕉栽在上面。可憐我啊,已死去三年,是一個落井傷生的冤屈之鬼也!”

也就是說這個獅子精本來是佛家派去的,但是他喬裝打扮變化成為一個道士,在取得國王信任後,將國王推入後花園井中,然後變成烏雞國國王,成功的鳩佔鵲巢,當起了皇帝。這事就做的太絕了,傷人的事情明明是佛家人乾的,卻打著道家人的身份,這不是赤裸裸的栽贓陷害嘛。

這還不算,在獅子精變成假國王管理烏雞國期間,這個國家道家的地位急劇下降,甚至於道士變成了佛家的下人、奴才。這可不是我瞎說的,書上有證明。《西遊記》第三十六回,心猿正處諸緣伏,劈破旁門見月明。這一回講唐僧師徒四人來到寶林寺投訴,出來接待的是一個道士:

正讚歎間,又見三門裡走出一個道人。那道人道:“師父莫怪,我做不得主。我是這裡掃地撞鐘打勤勞的道人,裡面還有個管家的老師父哩,待我進去稟他一聲。他若留你,我就出來奉請;若不留你,我卻不敢羈遲。

僧官見了大怒道:“道人少打!你豈不知我是僧官,但只有城上來的士夫降香,我方出來迎接。這等個和尚,你怎麼多虛少實,報我接他!

看到了沒有,在烏雞國寶林寺裡,道士變成了佛家寺院的看門人,稍有不慎就要被寺院主持辱罵,道家在烏雞國的地位之低令人驚歎。因此太上老君決定插一手,而且要打個漂亮的反擊戰,反擊怎麼打?不能直接去救烏雞國國王,這樣容易和佛家引起正面衝突,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佛家內部的人來管這件事情,因為事情本身就是佛家犯的錯,肯定有正義之士來多管閒事的,他選中的這個人是誰,孫悟空。

於是後面就出現了烏雞國國王的鬼魂在夜遊神的安排下去找唐僧,然後唐僧派孫悟空去井中撈國王的屍體,屍體撈出來之後怎麼辦?怎麼救呢?去地府肯定不行,地府連鬼魂都不收,更不要說讓人家管了,既然陰間救不了,就只能在陽間直接救了,怎麼救?只有太上老君的九轉還魂丹才能救,於是孫悟空最後只能去找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的九轉還魂丹可是寶貴的東西,為什麼要給一個凡人呢?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凡人是個國王,而且這個國王曾經極其的信奉佛教。文殊菩薩不是說了嘛,他來就是渡這個國王成為金身羅漢的,沒有想到因為一場誤會,這個國王金身羅漢沒有當成,反而被佛家派的獅子精給害死了。

這是個非常好的機會,佛家殺人,那麼我道家就救人,這一生一死,等烏雞國國王復生之後他心裡會傾向於那個教派呢?當然是幫助他復活的道教呀。因此一顆金丹換得道教在這個國家的興旺發達,這比派一幫道士傳道幾百年的效果都強,因此太上老君就很爽快的把金丹給了孫悟空,讓孫悟空去救這個烏雞國國王。

烏雞國國王還陽之後的事情書上沒有寫,但是我們可以推測,據我推測這個烏雞國的國教估計以後就是道家一家獨尊了,而佛教估計要被邊緣化了。

太上老君為什麼要把寶貝的金丹給一個凡人,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凡人的身份是國王。太上老君救他的性命是一舉兩得,既可以挽救一個人的性命,又可以趁機打壓佛教的勢力,將道教在這個國家的勢力發展壯大,這樣划算的買賣,何樂而不為呢?






宅男看影視


《西遊記》烏雞國這一回,孫悟空被利用,太上老君最雞賊,而如來佛祖變得慘無人道!雖然分析的結果讓人大跌眼鏡,但這就是事實,我也沒有辦法。這也是太上老君為什麼把那麼珍貴的仙丹給一個死屍的原因。到底怎麼回事?聽我慢慢分析!

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個烏雞國國王是怎麼被弄死的,《西遊記》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間生。這一回講孫悟空就要下死手棒殺獅子精,這時文殊菩薩及時出現,她告訴了孫悟空事情的真相:

菩薩道:“你不知道;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虧六甲金身救我歸西,奏與如來,如來將此怪令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吾三日水災之恨。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來此,成了功績。

話說的可真好聽,一句一飲一啄就把佛家無恥的行徑全部掩蓋過去了。事實真的如文殊菩薩說的那樣,是僅僅讓烏雞國國王浸水三年以示懲戒嗎?不是的,如來的真實意圖是弄死這個國王,然後霸佔這個國家。為什麼這樣說呢?

如果如來安排好了,僅僅是浸泡這個國王三年,那麼正常的情況應該是首先保留好國王的屍體,然後將國王的鬼魂在地府安排好,三年之後魂歸肉體,這樣叫一飲一啄。但是事實情況呢,國王被推下井後,佛家派的那個獅子精就不管了,不但不管,還和地府打好了招呼,不允許國王的鬼魂去地府告狀,地府連國王的鬼魂都不收留:

那人道:“他的神通廣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與他會酒,海龍王盡與他有親,東嶽天齊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閻羅是他的異兄弟。因此這般,我也無門投告。”

看到沒有,十代閻王都被這個獅子精收買了,目的只有一個,在陽間國王活不了,在陰間國王的鬼魂不能申訴,不能收留,不能投胎轉世。這是什麼懲罰,基本相當於把這個國王趕上了絕路。幸虧井中的老龍王保存了這個國王的屍體,夜遊神收留了國王的鬼魂,這才使得這個國王有一天能伸張正義,重見天日。而老龍王和夜遊神是誰派來的,太上老君,一場道家和佛家的激烈爭鬥正在醞釀。

太上老君為什麼會參與此事呢?主要還是因為這次佛家做的太過分,第一,佛家傷了凡人性命,第二,佛家無恥的把這樣的事情嫁禍給了道家,你說太上老君生氣不生氣?為什麼說佛家嫁禍給了道家呢?《西遊記》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謁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嬰兒。這一回這樣記載這個獅子精的卑鄙行徑:

忽然鍾南山來了一個全真,能呼風喚雨,點石成金。朕與他同寢食者,只得二年。朕與那全真攜手緩步,至御花園裡,忽行到八角琉璃井邊,不知他拋下些什麼物件,井中有萬道金光。哄朕到井邊看甚麼寶貝,他陡起兇心,撲通的把寡人推下井內,將石板蓋住井口,擁上泥土,移一株芭蕉栽在上面。可憐我啊,已死去三年,是一個落井傷生的冤屈之鬼也!”

也就是說這個獅子精本來是佛家派去的,但是他喬裝打扮變化成為一個道士,在取得國王信任後,將國王推入後花園井中,然後變成烏雞國國王,成功的鳩佔鵲巢,當起了皇帝。這事就做的太絕了,傷人的事情明明是佛家人乾的,卻打著道家人的身份,這不是赤裸裸的栽贓陷害嘛。

這還不算,在獅子精變成假國王管理烏雞國期間,這個國家道家的地位急劇下降,甚至於道士變成了佛家的下人、奴才。這可不是我瞎說的,書上有證明。《西遊記》第三十六回,心猿正處諸緣伏,劈破旁門見月明。這一回講唐僧師徒四人來到寶林寺投訴,出來接待的是一個道士:

正讚歎間,又見三門裡走出一個道人。那道人道:“師父莫怪,我做不得主。我是這裡掃地撞鐘打勤勞的道人,裡面還有個管家的老師父哩,待我進去稟他一聲。他若留你,我就出來奉請;若不留你,我卻不敢羈遲。

僧官見了大怒道:“道人少打!你豈不知我是僧官,但只有城上來的士夫降香,我方出來迎接。這等個和尚,你怎麼多虛少實,報我接他!

看到了沒有,在烏雞國寶林寺裡,道士變成了佛家寺院的看門人,稍有不慎就要被寺院主持辱罵,道家在烏雞國的地位之低令人驚歎。因此太上老君決定插一手,而且要打個漂亮的反擊戰,反擊怎麼打?不能直接去救烏雞國國王,這樣容易和佛家引起正面衝突,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佛家內部的人來管這件事情,因為事情本身就是佛家犯的錯,肯定有正義之士來多管閒事的,他選中的這個人是誰,孫悟空。

於是後面就出現了烏雞國國王的鬼魂在夜遊神的安排下去找唐僧,然後唐僧派孫悟空去井中撈國王的屍體,屍體撈出來之後怎麼辦?怎麼救呢?去地府肯定不行,地府連鬼魂都不收,更不要說讓人家管了,既然陰間救不了,就只能在陽間直接救了,怎麼救?只有太上老君的九轉還魂丹才能救,於是孫悟空最後只能去找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的九轉還魂丹可是寶貴的東西,為什麼要給一個凡人呢?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凡人是個國王,而且這個國王曾經極其的信奉佛教。文殊菩薩不是說了嘛,他來就是渡這個國王成為金身羅漢的,沒有想到因為一場誤會,這個國王金身羅漢沒有當成,反而被佛家派的獅子精給害死了。

這是個非常好的機會,佛家殺人,那麼我道家就救人,這一生一死,等烏雞國國王復生之後他心裡會傾向於那個教派呢?當然是幫助他復活的道教呀。因此一顆金丹換得道教在這個國家的興旺發達,這比派一幫道士傳道幾百年的效果都強,因此太上老君就很爽快的把金丹給了孫悟空,讓孫悟空去救這個烏雞國國王。

烏雞國國王還陽之後的事情書上沒有寫,但是我們可以推測,據我推測這個烏雞國的國教估計以後就是道家一家獨尊了,而佛教估計要被邊緣化了。

太上老君為什麼要把寶貝的金丹給一個凡人,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凡人的身份是國王。太上老君救他的性命是一舉兩得,既可以挽救一個人的性命,又可以趁機打壓佛教的勢力,將道教在這個國家的勢力發展壯大,這樣划算的買賣,何樂而不為呢?


Z文文


在西遊記中,太上老君練的丹藥那可是彌足珍貴的,除了孫悟空在一次偶然機會偷食了老君的丹藥,其他哪些大仙可不是想吃就能吃的,但是有這麼一個凡人,卻是老君主動拿出丹藥給他吃的,老君何時變得如此大方?

這就要從孫悟空他們幾個人來到烏雞國說起。一天晚上,烏雞國老國王託夢給唐僧說自己是冤大頭,平白無故被人推到井裡,導致自己在這井裡變成了孤魂野鬼,希望唐僧可以救他一命。

一向以慈善家而聞名的唐僧肯定不會錯過這次讓他出名的機會。於是把這件事告訴了孫悟空,孫悟空看到師傅都開口求他做這件事了,礙於師傅的面子就答應了。

孫悟空開始調查這件事,這不查沒事,一查就查出了更大的問題。原來老國王被人推到井裡是他有錯在先。

因為老國王喜歡哪些齋僧,如來算出來他是金身羅漢,於是就讓文珠渡國王歸西。

文珠考慮到自己是個大人物如果以自己本來面目面見國王,怕國王有了粉絲偶像的心理,於是就變幻成兩個普通和尚去烏雞國化齋,奈何文珠說話太直接了,老國王聽了心裡實在不舒服,於是仗著自己是一國之主,就把文珠吊在井裡足足浸泡了三天三夜。

文珠一定沒有想到自己的結局居然是這個樣子,看你還傲嬌不。如果不是文珠一個熟人路過此地把他救了下來,說不定他先歸西了。

回到靈山的文珠越想越氣,就給如來打了一個小報告,說他這三天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如來為了給小文出口氣,就把他身邊的獅俐怪派下人間,化為道士。

那道士妖怪不但將老國王推到井裡。報了三日小文在水中的仇恨人之恨,甚至還化身為老國王當起了一國之主。一直到三年後孫悟空來才插手干預此事。

烏雞為何這樣牛?居然敢把一名菩薩弄去泡湯。從如來的描述中才知道了他很有背景,連如來都要把他做金身羅漢。

老君之所以要救老國王。是有他的小算盤的,因為在妖怪當上了國王之後,開始大量打擊道教的人,讓道教在這個國家沒有立足之地,甚至還淪落到給和尚掃地,身為道教的領導者老君。肯定是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

剛好以救老國王這件事來宣揚道教。告訴世人道教不計前嫌,願意救人。和佛教本質上是不一樣,再加上國王被道教救醒以後,肯定會心存感激之情到時候一定會在自己的國家宣揚道教。所以老君考慮再三決定救人,就算是讓他犧牲兩顆丹藥他也願意。





憶影回放


太上老君的九轉還魂丹可是寶貴的東西,金貴著呢,一般人可吃不到,為什麼要給一個凡人呢?主要還是因為:

1、這個凡人是個國王,而且這個國王曾經極其的信奉佛教。文殊菩薩說過:

“你不知道,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虧六甲金身救我歸西,奏與如來,如來將此怪令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吾三日水災之恨。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來此,成了功績。”

說的可真好聽,一句一飲一啄就把佛家無恥的行徑全部掩蓋過去了。本來是渡這個國王成為金身羅漢的,沒有想到因為一場誤會,這個國王金身羅漢沒有當成,反而被佛家派的文殊菩薩坐騎獅子精給害死了。沒想到獅子精把十殿閻羅收買了,不讓國王魂魄回來,將其囚禁。

2、太上老君為什麼會參與此事呢?主要還是因為這次佛家做的太過分,第一,佛家傷了凡人性命,第二,佛家無恥的把這樣的事情嫁禍給了道家,你說太上老君生氣不生氣?獅子精變成假國王管理烏雞國期間,這個國家道家的地位急劇下降,甚至於道士變成了佛家的下人、奴才。

3、這是個非常好的機會,佛家殺人,那麼我道家就救人,這一生一死,等烏雞國國王復生之後他心裡會傾向於那個教派呢?當然是幫助他復活的道教呀。因此一顆金丹換得道教在這個國家的興旺發達,這比派一幫道士傳道幾百年的效果都強,因此太上老君就很爽快的把金丹給了孫悟空,讓孫悟空去救這個烏雞國國王。這個烏雞國的國教估計以後就是道家一家獨尊了,而佛教估計要被邊緣化了。

總之,太上老君為什麼要把寶貝的金丹給一個凡人,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凡人的身份是國王。太上老君救他的性命是一舉兩得,既可以挽救一個人的性命,又可以趁機打壓佛教的勢力,將道教在這個國家的勢力發展壯大,這樣划算的買賣,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