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Netfilx在今年四月推出了一部美食纪录片《街边有食神》,讲述了亚洲九个城市丰富的街头美食文化,从日本大阪的居酒屋到印度德里的餐车,不同地域的人们孕育出了各有特色的美食。更重要的是,这部纪录片透过美食,把镜头对准了一个个隐于世的街头食神,犹如摊开一部武侠小说,里面全是各具特色,又实力莫测的高人。他们不穿制服,没有厨师帽,但全都有各自的“独门宝器”。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曼谷的街边小吃,一直都非常有名。而曼谷老城区中的痣姐,是当地街头小吃界的领军人物,有多厉害呢?她的热炒店坐落街头,却要至少提前一周预定,等位的话四小时起步。她被誉为泰国“街头小吃女王”,被报纸称为“热炒界的莫扎特”。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痣姐今年已经73岁了,但她还在不停地做生意,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她说,“我只要一走进料理台,就一定要全神贯注。我希望我的料理每一个细节都是完美无缺的,因为我不是一个街边小摊,我是一个大厨。”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其实,痣姐年轻的时候并不是做的厨师这一行,她原来是做裁缝的,但之后的一场意外大火,将她所有的一切都付之一炬,一无所有的她只能去给妈妈和妹妹帮忙煮面。她发现,妈妈和妹妹煮面的速度很慢,经常四五个客人都在一旁等她们煮面,她想要帮助她们,但妈妈却说,她做不来。这句话却反而激励了她,她每天晚上都自己练习炒面,再自己吃掉,终于炒出了焦香金黄的面,母亲终于让她掌厨了,就这样开启了她的“主厨”之路。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痣姐坚持使用最新鲜的食材制作料理,不管多累都自己亲自下厨。对于料理深沉的热爱,也让她不断尝试制作新菜色。她使用的食材虽然平平无奇,但却能够创造出非常独特的料理。拿泰国经典美食冬阴功汤来说,每一道工序,她都从头盯到尾。高汤是重点,一定要又浓又香,用大量的骨头去熬,熬煮的过程再持续加入骨头,大火熬煮过程还要加入多种配料,怎么加、何时加,都有讲究。在泰国,每家餐馆都会做冬阴功,但唯独痣姐的味道最具特色。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将经典做到极致后,痣姐的探索更进一步:创新。她从自学的日式蛋卷中收获灵感,再加入差不多半公斤的优质蟹肉,先铺平再卷,划开蛋皮是满到要爆出来的大块蟹肉,凭借这道菜,痣姐为自己赢得“米其林一星”。不管是再好吃的美食,都是人做的。痣姐这样坚强,聪颖,还拥有对待料理热忱之心的人,能够将街边小吃做到米其林一星也是对她的一种肯定。她现在不仅是自己心中的“大厨”,更是大家心中的“大厨”。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大阪被称为“日本的厨房”,如果你想要在日本品尝到最地道的美食,那么大阪你就不得不来。章鱼烧,大阪烧,烤鸡肉串,乌冬面都是不可错过的日本美食。但筑元丰次的东洋居酒屋对于人们来说,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它开在街边已经有26年了,藏在京桥站热闹的主街道旁支的小道后面。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这里虽然不像其他的居酒屋,有着舒适安静的用餐环境,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来到这里,尝一口美食。新鲜的刺身,美味的寿司,各种各样的日式料理,更重要的是还有非常有趣的店主。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他每天都笑着和顾客们打趣,聆听大家在生活中的烦恼,还笑称自己是“大阪京桥的诈骗高手”。但其实,他的人生经历非常悲惨。在他的童年中,最美好的记忆就是与同学们一起吃营养午餐的时候,但是就这样一点小小的愿望,也被父亲剥夺了。于是,他15岁的时候就自己出去打工,在打工的途中,他突然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想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宁为鸡头,不做牛后”,不为任何人所驱使,做自己的老板。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他开始努力存钱,辛勤工作了十年,终于存到了一千一百万日元,但在这时,丰次的父亲去世了。他为了父亲的葬礼和坟墓花了七百万日元,身上最终只剩下四百万了,他虽然并不后悔,但他的梦想也破碎了。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他并没有因此就放弃自己的梦想,认为一定有办法,用四百万也能开一家居酒屋,于是这家开在路边的东洋居酒屋就出现了。起初,大家都看不起他的居酒屋,认为这只能叫“路边摊”,他只是在卡车上放了一块钢板当做料理台,也没有自来水和厕所,这让丰次感到很自卑。他连续工作五十天,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冬天回家太晚了甚至都没有热水洗澡,他只能用冷水加上肥皂洗全身。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最终,在他的坚持不懈和努力下终于迎来了自己事业的春天,他的居酒屋因为人们的口口相传而出名,在开业的第三年已经排起了100人的大长队,也有了自己的自来水和厕所。别的餐厅会扔掉金枪鱼下巴,他变废为宝创造出了另一种美味。为了不让客人等太久,他用喷枪来烹饪,快速将手放进冰水中蘸一蘸,在大火中赤手翻滚,这样可以避免金属夹弄伤金枪鱼肉,保持良好的口感。此外,他只供应当天市场采购来的新鲜食材,东洋居酒屋的菜品,卖相不是特别精致,但诚意满满。他将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奉献给了这个居酒屋,他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工作时倒下。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说起中国的宝岛台湾,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台湾最独到的美食,嘉义是你应该去的地方。蚵仔煎、饺子、牛肉面等等,每天都有将近50多种美食供你挑选,其中林聪明砂锅鱼头非常出众。砂锅鱼头的生意是从林佳慧的祖父母那一辈开始的,至今已经是第三代了,但她一直使用最传统的烹饪方法。裹上地瓜粉,将鱼炸到酥脆金黄,这就成了一道全新的料理——砂锅鱼头。木耳、豆腐、蒜头、辣椒,让它有辣味,加上白菜,就又多了一点酸酸的口感。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林佳慧的祖母非常会做生意,而她的祖父又特别喜欢钓鱼,有一次不小心钓多了,就有了这道特色菜。因为大家都特别喜爱,于是他们决定在文化路摆摊,卖自己的这个拿手料理。大学毕业后,林佳慧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全心全意帮助自己的父母。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但她也想让自己家的店铺做一些改变,比如:使用Pos机、开启网上订单、买洗碗机提高效率等等,但父母却循规蹈矩不愿改变,于是她也和父母之间有一些小摩擦。最开始,她赶货要把鱼头送给宅急便,为了方便运送,她要把每一份料理包好冷冻起来,她在一边不停包,另一边,母亲就将她包好的鱼头当场卖掉,她包100包,母亲卖掉50多包。最终,她想到在父母出去旅游的时间中,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父母回来看到了也无法改变,久而久之就习惯了,所以,真正优秀的传统,也要在不同代际的磕磕碰碰中与时俱进。即使添加了网上商城和新店,但是他们家的味道从未改变过。客人们的口口相传与互相介绍,让那些来到嘉义的人都会听说他们家的鱼头。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现在他们一天要准备5000人的分量,很多人都知道他们家做鱼头,也还是叫她“鱼头”,但是她知道,他们都是很开心的这样叫她的。对于传统文化来说,最难的就是传承,这样具有文化特色的美食,能否完整传承下来,将关系到我们以后是否还能再看到它们。希望现在新的一代,能够接受这样的传统美食,让它们得以延续到下一代。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在嘉义,还有不少地道的台湾美食。打败卤肉饭成为“台湾十大招牌饭第一名”,火鸡肉饭已经成为台湾人填饱肚子的首选之一,但老饕都知道最好吃的火鸡肉饭永远在嘉义。这里有300多家火鸡肉饭遍布大街小巷。每家店都有微妙的不同,拥有属于自己的铁杆粉丝。刘里长鸡肉饭最出名,阿婆从50多年前开始卖鸡肉饭,她坚持自己炸猪油、炸葱头,吃过的人都喜欢。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豆花,被称为豆腐布丁,是台湾甜品之最。嘉义当地豆花会特别的用柴火烧煮多日。科技发达之后,许多店都有了不少偷懒的小发明,但拥有70年历史的阿娥豆花还是“傻傻地”坚持着费时费事的传统制作方法,因此,阿娥的豆花吃起来有专属于手作的绵密,豆香味十分浓郁。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年轻国家,和很多地方不一样的是,这里虽然没有路边摊贩,但街头小吃仍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里,有许多足球场一样大小的小贩中心,每个小贩中心都有上百号摊位,里面全都是不同肤色、种族、信仰的人和各种各样的美食。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蒸米糕是传统的新加坡点心,它是蒸过的米糕,里面包了加热融化的椰糖,把糯米粉放进小铁罐里,再将其放进蒸锅,制作过程充满了节奏感。但现在,因为制作过程琐碎,在新加坡兜售这种食物的店家已经不多了,阿伊莎的店要算上一个。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从小,阿伊莎就在自家的蒸米糕摊前帮忙,长大后,她就从父母手中接过了这门生意。她热爱烘焙事业,从高中开始就钻研相关的课程,为了更系统地学习,她申请了美国的大学,但父母对此非常抗拒,他们希望他能继续卖蒸米糕。执着的阿伊莎靠卖蒸米糕,攒了学费,如愿去美国学习烘焙了,在那里,她是唯一的国际学生。在毕业之后,她在波士顿港酒店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她生活得自由自在,她不想回新加坡了。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但因为家中蒸米糕的生意越来越不景气,母亲提出,希望阿伊莎可以回家帮忙,她答应了。刚回家的那段日子,店里的情况十分糟糕,所以她过得非常辛苦。这主要是因为店里的制作、经营模式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没有更新过,已经十分陈旧了。所以,店里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但在回家做蒸米糕生意的这一年,他认识了卖海南鸡饭的店主尼桑,他告诉阿伊莎,其实你早就实现了做糕点师的梦想,而且现在肩上的责任比以前更大,尼桑改变了她,他们相爱了。更重要的是,尼桑开始帮助阿伊莎使用机器制作蒸米糕,这就大大缩短了制作的时间,效率提高了不少,而且蒸米糕的品质并没有改变。她还开设了中央厨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喜欢这种传统点心。现在,她拥有了四家店铺,而且很快,就会有第五家了。

路边摊里也有大厨,《街边有食神》展现街头美食文化

其实,街边的食神,远不止纪录片中的这几位。他们可能隐身在你曾经的学校门口,可能坚守在老旧的大楼里,或者,只是留在你的记忆力。不在于他们做出了多么惊为天人的食物,而是柴米油盐中对生活的坚守。就像《食神》里的史蒂芬·周,经过自省,才能领悟到“食神”的真谛——根本就没有什么食神,或者说,只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