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的魂是华夏民族立身、立行、立德、立言之本


我国文化的魂是华夏民族立身、立行、立德、立言之本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性

所谓“特性”,是指不同于其他各国的独特见解,仅为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文化内容。根据余秋雨先生的观点,他将我国文化的特性概括为“三道”,即:在社会层面上的“礼仪之道”;在人格层面上的“君子之道”;在行为层面上的“中庸之道”。

(一)礼仪之道

我国是礼仪之邦。荀子说:“礼者,人道之极也。”《晏子春秋》中曰:“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以有礼也。”《管子》中曰:“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论语·为政篇》中亦云:“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但是,礼仪并不是我国的文化专利,如博爱、谦让、互敬、秩序、仁爱等,这些内容都是世界共同的文化构件,而非我国的文化特性独有。

然而,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五千年文明的民族。“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并完整的程序。中国的礼仪,无论是君臣父子,还是夫妻长幼,甚至仪尚适宜、行为举止、言语辞令等,强调的是一种公序良俗,是一种便于固定、便于实行、便于审视、便于继承的可以操作的、规范的仪序形式,是以生活为基础的文化仪式。否则文化就是一个虚幻的概念。

(二)君子之道

儒家学说的核心之一就是希望建立君子人格,即所谓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礼记·大学》,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其中修身就是修养君子人格。古人没有对君子之道予以明确的定义,而是将君子与小人进行对比,来说明何为君子。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等等。可见,君子之道,说的是正面的人格的修炼和养成。

当儒家学说将君子和小人的行为,以对比的文化形式注明以后,由于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经过数千年的传播,儒家已将“礼仪之道”递升为“君子之道”的人格美德的高度。

(三)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论语·庸也》中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强调的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从而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之境界。

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是事业成功、生活安稳与身心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意指人生方向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其实就是一条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第二层理论: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了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只要保有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并且,要坚守自己的职责和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其意为:人的道德如果能达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民不鲜,则德至极。中庸不是不能实现,而是很难实现。为什么?因为中庸没有量化的标准,只能靠我们自己来感悟。如果将中庸进行量化处理,那中庸就容易实现了。

谈中庸,必须要谈道,道离不开目标,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失去了意义。中国圣人的目标即指: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谈中庸要谈到让大家可以实践为好,也就是现代人所言的接地气。

此外,“庸”的基本词义是需求,是追求目标过程中的需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界万物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所获得的量和所付出的量。比如吃饭要七成饱,就是人和食物之间的互动的量。又如要宽容,就是人与人互动中情绪的表现,量在中度;没有情绪是不可能的,但将情绪控制在一个度内,还是可以修炼的。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谈及“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角度上去考量,大多是从“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语自《孟子·尽心上》)讲起,而忽略了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与天地参”的境界。“与天地参”就是“天人合一”,即:“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才是《中庸》所谓的“天人合一”的真正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的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界的理想境界。

《中庸》原文之中,对中庸的定义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一定义表达了两层含义:

其一,人的内心没有发生喜、怒、哀、乐等情绪时,称之为“中”;发生喜、怒、哀、乐等情绪时,始终用中的状态来节制情绪,就是“和”。

其二,“中”的状态即内心不受任何情绪的影响,保持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基础);而始终保持“和”的状态,不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能够自我控制情绪,不让情绪失控,让情绪在一个合理的度里变化,则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我国文化的魂是华夏民族立身、立行、立德、立言之本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综上所述,正因为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那么,要完善中庸之道的至高境界,便要达成诸下“天人合一”的修为:

1、天性与人性合一

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2、理性与情感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表现在理性与情感的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而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这正如《中庸》所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天人合一”。

3、鬼神与圣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曰:“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徵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质证于鬼神没有疑问,就算是懂得认识了“天”;待百代以后圣人出现也不会有疑问,就算是认识了“人”。这说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则包括圣人。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含有圣人合一,而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总称;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领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事实上,“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头顶蓝天。

4、外内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外、内合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外内合一,其文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而外内合,则天诚。因此,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外内合一,也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抑或知与行的合一。

从礼仪之道到君子之道,再到中庸之道,可见我国文化的魂是华夏民族立身、立行、立德、立言之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