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釵黛合一論成立,是不是可以選擇黛當靈魂伴侶,釵當生活伴侶?為什麼?

羈文




【石頭記】中,曹雪芹的原著裡,黛玉的死因與【紅樓夢】完全不同。敗落的林家,賈府雖然還把黛玉看成親戚,親情早已淡淡如水,為了顧及賈府重點培養對象寶玉的家庭和諧,在王夫人的力挺下,薛寶釵成了寶玉夫人的不二人選。而黛玉和寶玉兩小無猜,賈府確實選擇了黛玉為妾室。



曹雪芹對黛玉的死心有不平,在寶玉婚期的前一個月,黛玉的心才徹底死了,她知道了自己的結局,只能做寶玉的妾。黛玉和寶釵,兩個人心中的結以黛玉的失敗告終。黛玉終於明白在賈府沒有任何關愛,她只是個可有可無的局外人。



黛玉知道自己的命運與晴雯如出一轍,她不想再反抗,那個夜裡,她把自己的紅肚兜脫下,親自給寶玉戴在身上,把自己給了寶玉。這也許是黛玉用僅有的女兒身進行的唯一抗爭了。從此黛玉一病不起,絕食八天,魂歸離恨天。



黛玉能與寶玉在一起是她在賈府唯一的寄託,當年林如海把黛玉送往賈府暗含婚約,林家乃江南豪門,曾有50萬兩銀子作為黛玉嫁妝一同進入賈府。林如海死後,黛玉舉目無親,再無一個作主人,終落得任人宰割。



外表光鮮的賈府,一直靠著黛玉帶來的五十萬銀子貼補家用,包括大觀園的建築。人情冷暖,無依無靠的黛玉還是成了賈府的犧牲品,默默在賈府含恨而去,死如草芥一般。黛玉的貼身丫鬟雪雁,從小和黛玉一起長大,情同姐妹,看著黛玉如此悲涼的下場,在黛玉靈前悲憤欲絕,撕心裂肺的哭聲裡,為黛玉不平。她知道自己的結果,不想再苟且偷生,服毒死於黛玉靈前。



黛玉和寶玉的婚事,賈政曾經默許過林如海,要不,林如海也不會花重金讓黛玉去賈府。黛玉和寶玉在賈府的一段若有若無的青澀愛意,在世俗中以悲劇落幕。黛玉和寶釵本就是勢不兩立的兩個人,黛玉可以死,但不會屈居人下和寶釵共守一夫。黛玉清純,多愁善感。寶釵老辣,頗功心計。寶玉娶寶釵,誰又能說是美滿姻緣呢?正如雪雁在黛玉靈前焚燒20萬兩銀票時說,這是小姐的私房錢,隨了她去吧。


白這個顏色


薛寶釵知書達理,聰明可人,搏得滿府上下的擁護和爰戴,威嚴,人緣並存,是一個好妻子,賢內助,當家做主,掌管家庭事務貴夫人的典範。林黛玉才氣過人,滿身的書卷氣,潔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也是知書達理,善良脫俗,心清如水的女子,單純,心思細膩而敏銳,用情至深,最好的靈魂知己不過了。

如果二人能夠合諧相處,相得益章,同佐夫君,賈府將會是另一番華美風景,妻賢子孝,風調雨順,富貴吉祥,福氣滿門,子孫福澤綿長。

多情紈絝公子賈寶玉再若用功讀書,高中科舉,金榜題名,仕途為官,重振豪門雄風,廷續賈府的繁華不蓑,那我們一定看到一版不一樣的新版《紅樓夢》,這也是我希望的結局。世人都存同情憐憫之心,都會憐香惜玉,紅樓金釵兒女命運因此改寫,風華絕代再存詩冊。

心情使然,拙手弄筆,聯想翩翩,如有不妥,多多包涵[呲牙][呲牙]



用戶2401672722070瑩


這個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怎麼存在的模式,因為俗話說過:“絕對完美的人短壽也”。這句話無論是一個人的外在或智慧都一樣,很難存在於世間,就是寶物也一樣。所以我勸人們別嘆息,也別追求絕對完美的人或物品。

造物主——為我們造出的任何物件與人都一樣,肯定存在某些不足,也就是存有一些缺陷,才能符合它提出的“萬物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願望的。人類每個個體正因為各有不足,才能在一起群居生活。否則,就會一盤散沙。還不如動物生活呢?

但是,說到娶妻過日子的現實生活,人們確實應該娶寶釵這樣類型的女子更好些,而把黛玉列入靈魂伴侶。可這又有多少現實生活中的男女能夠做到呢?就如蘇東坡這樣的大文豪,雖然他一生前後娶了兩個相對完美的妻子。第一個卻在他成名後不久就與世長辭,給他留下長久的心痛。最後一位雖然也完美,但是他的人生卻已走向了陌路。那位伴隨他人生最長時間的妻子,卻表現出才能不足而令他每每感嘆。人們也許還會說:“他不是有一位靈魂伴侶嗎?就是遠嫁江蘇的表妹,不僅時常去探望她,而且去世時,還埋在這個表妹的旁邊。”就是如此,蘇東坡又能如何?人生就像自然氣候一樣,沒有絕對的平均,不是東邊下雨,就西邊下雨。期盼好運常隨只是人們願望罷了。就是那些身居高位者,總讓人們仰望,誰又知道他們的心裡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活動?否則,就不會高處不勝寒的感嘆了。

生活的完美是人們追求的目標,努力的方向,但絕對不是人們可實現的目的。


用戶上坪農夫


這是一個“三合一”問題,1(賈)十2(釵、黛)=3,一男二女,按過去原則,是妻與妾的關係,寶玉兩人皆娶,也許黛不去葬花,釵何必多費情?有道是:有心之人多悲催,名花有主何須忙?此事怪就怪在“大觀園”看了“西箱記”二人私下定終生,有海盟山誓,寶非黛不娶,黛非寶不嫁。當釵以“李代桃僵”身不由己,採用“霸王硬上弓”的“”反客為主”,誰也受不了這種騙。由此,讓黛成為靈魂,釵成為伴侶,有點強人所難,讓生活也就失去了原汁原味。.


奇人9999


黛釵合一是理想主義的產物,完美是完美,但卻不可能。因為黛釵是絕對的對立面,如水火不容:忠孝難兩全,因此卻不會兩種性格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如果在當代,我想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寶釵的,而不是黛玉。原因黛玉多愁善感疑心太多,又愛使小性子,少有不合,不問青紅皂白就…這那個老公受得了。而現在有一些女性,要求老公不能和別的女性多說一句話,多待一會兒。而寶釵呢是現代男性理想對象。但寶釵可能是女強人,老公只有低三下四的份兒,不跪就不錯了,活個人真難啊!而寶玉本身只會瞎混不求上進,現在社會別說養家餬口,自已生活都難。假如寶玉和黛玉結婚,寶玉會因黛玉婚後做為而要求離婚。寶玉和寶釵結婚,寶釵因寶玉一事無成,要求離婚。


星空迷上了山野


因為這本書是曹雪芹寫的,曹雪芹在寫這本書的時侯,筆尖想寫什麼,這本書的意恩就是什麼了。


張太順734


若釵黛合一,就是一個人了,你還選什麼呀?

當你讀書寫作時她為你紅袖添香,

當你燒火做飯時她為你剝蒜搗姜,

當你喝酒吃菜時她為你夾菜盛湯,

當你苦悶憂愁時她為你輕舞飛揚,

當你上床睡覺時她為你輕解羅裳,

當你荷鋤耕作時她為你種稻插秧,

當你兒女繞膝時她為你教子有方,

當你臥病在床時她為你治病療傷,

當你一命嗚呼時她為你燒紙上香,

你還選什麼呀?選什麼呀?

就像趙明誠娶了李清照一樣他們兩個既是靈魂伴侶,又是生活伴侶。


一隻小杜鵑


你好,我是國風!

非但釵黛合一,連甄寶玉和賈寶玉也是合一。之所以作者沒有像甄寶玉和賈寶玉一樣製造出來兩個林黛玉,或者是兩個薛寶釵。因為那樣就太過雷同了,讓人看的索然無味。

金陵十二釵中,除了林黛玉和薛寶釵。所有的人都是一首判詞加一首歌曲。只有林黛玉和薛寶釵共有一首判詞和一首歌曲。所以釵黛肯定是合一的。只是我們如何去理解呢?

紅樓夢中賈寶玉及真寶玉,甄寶玉反而是假寶玉。因為在作者心目中賈寶玉活出了真性情,故而是“真寶玉”,甄寶玉活的虛偽做作失了赤子之心,所以是“假寶玉”。但“寶玉”是同一個人。如同真假美猴王一樣,兩種心性幻化出兩個不一樣的猴子。其實都是一個猴子!

而林黛玉和薛寶釵也是一個人的兩種品性。一個超凡脫俗真性情的活著,一個虛與委蛇攀附世祿的活著。作者心中愛的是超凡脫俗真性情活著的那個女子,而討厭的是虛與委蛇攀權附貴活著的那個女人。這就是有如喜歡自己的老婆天真可愛的一面,又討厭她成天絮絮叨叨的一面一個道理。作者只不過是把一個人的兩種品性分別寫成了兩個人!

釵黛本是理想中兩個對立的幻影,但又是世俗中一個本體的存在!作者顧慮的事一個人的麻煩,可不是兩個人的驚豔!

題主可能想多了!


國風1974


迴歸大自然!其實這是男性的私慾澎脹意識,如果女性也門具好高誤遠其不是人人為單後無承:落於重欲中慌慌落泊,大家都在希望天空有梯,這只是理想守望,忘了人的現實性,請男性在成家平臺上合理評定自己,不要將成家的過高理想託到中年,是自身離理想越來越遠,拿出務實拚事業,成家方立業,育養後代是人人責任天,迴歸大自然規律!永遠迴歸無限大自然!!!


用戶1858072271257


釵黛合一是一些人的天真的臆想,太過理想化了。釵黛是不可能合一的。

釵黛的性格既有天生的部分,也有後天的。人的性格很大一部分是後天形成的:家庭的教育,環境的影響。

寶釵的現實與心機是商人家庭才能培養出來的,也是薛蟠造就的。試想,如果薛蟠能夠支撐起這個家,寶釵也能養尊處優,必在閨閣之中專心女工,未必如此工於心計。而且寶釵在大觀園行事,是以家族為靠山的:薛家的財富,王夫人的支持。螃蟹宴是黛玉無法完成的,但就是這些小恩小惠使得寶釵收穫了友情和美名。

黛玉的高傲與爽直也是家庭造就的。黛玉家是五世襲侯,比起賈府的三世要高貴的多。林如海是進士出身,且為探花。所以黛玉是真正的貴族之家,其高傲是可以理解的。而且進賈府後,除了賈母和寶玉沒什麼人是她的依靠。王夫人和薛姨媽表面一團和氣,背後一團殺氣。聰明的黛玉是知道的,所以才會發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刀劍嚴相逼"吶喊的。不細心的讀者會認為黛玉無病呻吟,小題大作。為什麼來賈府時"時時在意,步步留心"後來卻經常耍小心眼?因為她知道進攻也是防守,她不得不變成刺蝟,用無力的幾根刺保護自己。

所以釵黛不可能合一。即使合一,和哪些理想主義者結婚,也會改變,因為環境變了。你配不配那麼完美的人,不配,她肯定還要變。

何況說,一個做生活伴侶,一個做靈魂伴侶?其實既然二合一了,又怎麼分呢?古人中也許有這樣的人:妻子如寶釵,在家;情人如黛玉,在外。但能真正完美,持續下去的有幾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