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章節句解:第一章學而篇.賢賢易色(看到賢德改變態度)

《論語》章節句解:第一章學而篇.賢賢易色(看到賢德改變態度)

敬仰賢德

1、子夏曰:"賢賢易色"

句解:這裡談論的是怎樣對待賢德的問題。對於仁德或大德之士,應該用恭敬的態度去對待。易,改變。面對賢德頓起恭敬之心,敬仰之心,像高山仰止。也可以理解為:因為尊重賢德而改變自己對待外界事物的態度。大千世界是充滿誘惑的,有形形色色的事物,他們或它們都充滿了無限的誘惑力。面對賢德或大德之士與這些形形色色的事物,我們應該重視賢德,而輕視那些形形色色的事物。

《論語》章節句解:第一章學而篇.賢賢易色(看到賢德改變態度)

二十四孝之漢文帝劉恆親嘗湯藥

2、"事父母能竭其力"

句解:侍奉父母,要竭盡全力,不要只是從父母那裡索取,而是給予,全心全意地給予。我看電視上,有一個男子堅持要跟一位殘疾女子結婚,十年後又有了一個七八歲的女兒。可此時,身為母親因為嫌棄這位殘疾女子不能做任何事情,堅決要求兒子與這位殘疾女子離婚。這件事應該怎樣看待?站在這位男子來講,跟誰結婚是他自己的權利,別人無權干涉。可是他的母親為了照顧他這個家,付出的很多。作為兒子的是對不起母親的,離婚,不是一件好的事情。既然這樣,這個兒子就應該自己承擔起照顧妻子和母親的責任。這是孝道與個人情感之間的衝突。

《論語》章節句解:第一章學而篇.賢賢易色(看到賢德改變態度)

忠於祖國

3、"事君,能致其身"

句解:為了國家利益,能夠捨身,奮不顧身。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殺身成仁。

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句解:要言而有信,講信用。


《論語》章節句解:第一章學而篇.賢賢易色(看到賢德改變態度)

5、"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句解:這是能夠踐行"忠"、"孝"、"信",就表明已經是一個具有道德修養的人了。

總解:子夏說:"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改變的態度;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儘管他自己說沒有過,我一定說他已經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