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堂堂“人民藝術家”竟為了一頭豬日夜奔波

他是個十分愛貓的人,但卻說“滅鼠比愛貓更重要得多”;他去鄰居家照顧生病的小豬,給它送藥,還專門探病,背後的目的卻令人大為震驚;他對收藏扇子這件事十分痴迷,為了要到心儀的扇子,先自己畫扇題字,以激將法巧得扇面。他一生筆耕不輟,是位優秀的作家,更是位生活家。

什麼!堂堂“人民藝術家”竟為了一頭豬日夜奔波

老舍雕像

文藝貓奴的最高境界

可能連他自己也沒想到,他愛貓,心甘情願做個貓奴這件事會人盡皆知。上到年過七旬的老人,下到讀書幾年的學生,人人都知道他對貓有著深切的、難以自拔的喜愛。這多歸功於入選語文課本的那篇他閒時寫就的散文——《貓》。

沒錯,這個人就是老舍,文藝界的資深貓奴。

什麼!堂堂“人民藝術家”竟為了一頭豬日夜奔波

老舍和貓

老舍愛貓、養貓。在北京時養,在濟南時養,在重慶時還養。老舍養貓,自有他的妙用——要貓給他捉老鼠。可凡事都有例外,老舍在重慶養的那隻名叫“咪咪”的貓,竟需要躲著老鼠。原來,在那時,重慶的老鼠特別多,用老舍的話說就是:“在當時,那裡的老鼠是那麼猖狂,小貓反倒須放在籠子裡養著,以免被老鼠吃掉。”

什麼!堂堂“人民藝術家”竟為了一頭豬日夜奔波

老舍在重慶的居所

老舍作為一名文藝貓奴,不僅愛貓,還要為貓寫許多文章。除了在語文課本上讀到的那篇《貓》之外,老舍還專門為了他濟南的貓“球球”、在英國看到的被寵壞的貓、在北京被搶了工作的貓分別寫了文章。這些貓有的是他養的,有的是他見到的,不論出身如何,只要能引起他的興趣,他就寫上一篇。

什麼!堂堂“人民藝術家”竟為了一頭豬日夜奔波

老舍《貓城記》

1932年,老舍以“貓人”為主角寫就《貓城記》這部超越時代的作品,這讓他名震中外,並且在數年後,受到了當時代表文學界最高獎項的諾貝爾文學獎的青睞。這也算是文藝貓奴的最高境界了。

照料小豬的真正目的

愛貓的老舍還曾經為了好友吳組緗家的一隻小花豬治病。一日,老舍前往好友吳組緗家中閒聊喝茶,看到吳組緗家中的小花豬生了病,於是特別關心起這隻小花豬來。老舍當即建議吳組緗給小花豬吃藥,想辦法讓小花豬發汗,並且接連幾天,老舍日日按時前往吳組緗家中探望生病的小花豬,十分關注小花豬的恢復情況。

什麼!堂堂“人民藝術家”竟為了一頭豬日夜奔波

老舍和朋友們

朋友們都以為老舍不只是痴迷於養貓,或許也想養一隻小花豬當寵物。正當眾人疑惑的時候,老舍終於解釋了自己把小花豬當寵物一樣照料的真正原因——他不過只是希望小花豬能平平安安活下來,這樣,到了冬天,大家就都能分得幾斤臘肉解饞飽口福了。

畢竟,用老舍的話說:“那年月,豬比人還貴呀!”

痴迷扇子的收藏大家

老舍是滿族正紅旗人,在生活上自然地繼承了些京城舊滿洲貴族的習慣,老舍是十分愛收藏的。老舍的收藏,不在於這物件的價值高低,而是把收藏本身當作生活中的一種雅趣。

什麼!堂堂“人民藝術家”竟為了一頭豬日夜奔波

老舍題字的扇面

在眾多可收藏的物件當中,老舍尤其愛收藏扇子。曾有一次,老舍從琴師徐蘭沅處得來了一幅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在唱《晴雯撕扇》時廢棄了的扇面。因梅蘭芳先生每次表演這出戏之前,都會親自畫上一幅新的扇面,在表演時再將其撕毀,所以,這些扇面大多都是畫好了卻只用一次。琴師覺得可惜,便撿來了扇面用框裱好,送給了老舍。老舍得知扇面的來歷,覺得十分難得,所以珍惜異常。

什麼!堂堂“人民藝術家”竟為了一頭豬日夜奔波

老舍收藏的梅蘭芳的扇子

不僅如此,他還突發奇想,向當時的四大名旦中其他三位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各討一幅扇面以收藏。程、尚聽了老舍的討要都紛紛應了下來,只獨獨缺了荀公的扇面。老舍為此專畫了一幅扇面送給荀公,上書文字幾行,想用激將法讓荀公送扇面給他。荀公收到扇子後,果然應了此事,親自畫了一幅扇面給了老舍。老舍因此又作詩給荀公以表感激之情。

什麼!堂堂“人民藝術家”竟為了一頭豬日夜奔波

梅蘭芳自畫扇面

老舍不僅僅是一名優秀的作家,也是一位愛養花種草、養貓畫畫的生活家。正是因為他深入生活、體會生活,才能夠在筆下創造出一個個如此生動、貼切的經典文學藝術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