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堂堂“人民艺术家”竟为了一头猪日夜奔波

他是个十分爱猫的人,但却说“灭鼠比爱猫更重要得多”;他去邻居家照顾生病的小猪,给它送药,还专门探病,背后的目的却令人大为震惊;他对收藏扇子这件事十分痴迷,为了要到心仪的扇子,先自己画扇题字,以激将法巧得扇面。他一生笔耕不辍,是位优秀的作家,更是位生活家。

什么!堂堂“人民艺术家”竟为了一头猪日夜奔波

老舍雕像

文艺猫奴的最高境界

可能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他爱猫,心甘情愿做个猫奴这件事会人尽皆知。上到年过七旬的老人,下到读书几年的学生,人人都知道他对猫有着深切的、难以自拔的喜爱。这多归功于入选语文课本的那篇他闲时写就的散文——《猫》。

没错,这个人就是老舍,文艺界的资深猫奴。

什么!堂堂“人民艺术家”竟为了一头猪日夜奔波

老舍和猫

老舍爱猫、养猫。在北京时养,在济南时养,在重庆时还养。老舍养猫,自有他的妙用——要猫给他捉老鼠。可凡事都有例外,老舍在重庆养的那只名叫“咪咪”的猫,竟需要躲着老鼠。原来,在那时,重庆的老鼠特别多,用老舍的话说就是:“在当时,那里的老鼠是那么猖狂,小猫反倒须放在笼子里养着,以免被老鼠吃掉。”

什么!堂堂“人民艺术家”竟为了一头猪日夜奔波

老舍在重庆的居所

老舍作为一名文艺猫奴,不仅爱猫,还要为猫写许多文章。除了在语文课本上读到的那篇《猫》之外,老舍还专门为了他济南的猫“球球”、在英国看到的被宠坏的猫、在北京被抢了工作的猫分别写了文章。这些猫有的是他养的,有的是他见到的,不论出身如何,只要能引起他的兴趣,他就写上一篇。

什么!堂堂“人民艺术家”竟为了一头猪日夜奔波

老舍《猫城记》

1932年,老舍以“猫人”为主角写就《猫城记》这部超越时代的作品,这让他名震中外,并且在数年后,受到了当时代表文学界最高奖项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青睐。这也算是文艺猫奴的最高境界了。

照料小猪的真正目的

爱猫的老舍还曾经为了好友吴组缃家的一只小花猪治病。一日,老舍前往好友吴组缃家中闲聊喝茶,看到吴组缃家中的小花猪生了病,于是特别关心起这只小花猪来。老舍当即建议吴组缃给小花猪吃药,想办法让小花猪发汗,并且接连几天,老舍日日按时前往吴组缃家中探望生病的小花猪,十分关注小花猪的恢复情况。

什么!堂堂“人民艺术家”竟为了一头猪日夜奔波

老舍和朋友们

朋友们都以为老舍不只是痴迷于养猫,或许也想养一只小花猪当宠物。正当众人疑惑的时候,老舍终于解释了自己把小花猪当宠物一样照料的真正原因——他不过只是希望小花猪能平平安安活下来,这样,到了冬天,大家就都能分得几斤腊肉解馋饱口福了。

毕竟,用老舍的话说:“那年月,猪比人还贵呀!”

痴迷扇子的收藏大家

老舍是满族正红旗人,在生活上自然地继承了些京城旧满洲贵族的习惯,老舍是十分爱收藏的。老舍的收藏,不在于这物件的价值高低,而是把收藏本身当作生活中的一种雅趣。

什么!堂堂“人民艺术家”竟为了一头猪日夜奔波

老舍题字的扇面

在众多可收藏的物件当中,老舍尤其爱收藏扇子。曾有一次,老舍从琴师徐兰沅处得来了一幅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在唱《晴雯撕扇》时废弃了的扇面。因梅兰芳先生每次表演这出戏之前,都会亲自画上一幅新的扇面,在表演时再将其撕毁,所以,这些扇面大多都是画好了却只用一次。琴师觉得可惜,便捡来了扇面用框裱好,送给了老舍。老舍得知扇面的来历,觉得十分难得,所以珍惜异常。

什么!堂堂“人民艺术家”竟为了一头猪日夜奔波

老舍收藏的梅兰芳的扇子

不仅如此,他还突发奇想,向当时的四大名旦中其他三位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各讨一幅扇面以收藏。程、尚听了老舍的讨要都纷纷应了下来,只独独缺了荀公的扇面。老舍为此专画了一幅扇面送给荀公,上书文字几行,想用激将法让荀公送扇面给他。荀公收到扇子后,果然应了此事,亲自画了一幅扇面给了老舍。老舍因此又作诗给荀公以表感激之情。

什么!堂堂“人民艺术家”竟为了一头猪日夜奔波

梅兰芳自画扇面

老舍不仅仅是一名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位爱养花种草、养猫画画的生活家。正是因为他深入生活、体会生活,才能够在笔下创造出一个个如此生动、贴切的经典文学艺术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