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疼痛位置還會再痛嗎?

你的路我的橋


大家如果想要明確這個問題,就要明白痛風這個疾病到底是怎麼發生、發展的,我們就來聊一聊,痛風會不會在同一個部位發作?

痛風的病理基礎是高尿酸血癥

也就是血尿酸超過了我們身體血液中正常應該容納的上限!那麼我們的身體血液中的血尿酸濃度正常值是多少呢?

男性應該在420以下,而女性非絕經期應該在320以下,如果是已經絕經的女性,血尿酸的正常值與正常男性一樣,均為420。

如何確定患者的血尿酸是異常的呢,也就是高尿酸血癥呢?通常情況下要給予患者連續兩次、非同一天、空腹採血化驗血尿酸如果均超過正常值就可以確診為高尿酸血癥。

那麼這些尿酸是哪兒來的呢?我們身體內的尿酸主要來源於兩個途徑,一個是食物當中的嘌呤,通過我們的身體代謝以後一種產物為血尿酸,佔整個身體血尿酸的20%。另外80%的血尿酸主要來自於我們的身體自身代謝,比如細胞的死亡。


那血尿酸怎麼才能排除體外呢?有70%是經過腎臟排洩,也就是通過尿液排洩出去了,另外有30%是通過腸道排洩的。

如果一個人攝入了過多含嘌呤的食物,有可能導致血尿酸的升高,而如果因為多種原因導致不能正常的將血尿酸排出體外,也就會形成血液中尿酸的累積,如果長時間的處於這種高尿酸的狀態,就有可能導致痛風的發作。

痛風的發作

不代表所有高尿酸血癥的人群都會發展為痛風,這點請血尿酸高的朋友們不要過於焦慮,也不要有恐懼感。

根據目前的研究顯示啊,當我們體內的血尿酸超標以後,由於濃度變高,就有可能形成尿酸鹽結晶的形成,那麼幾率到底是多高呢?研究顯示,如果血尿酸超過540,那麼就有5%的幾率形成尿酸鹽結晶,如果維持這個濃度超過5年的時間,就有20%的幾率形成尿酸鹽結晶在身體的各個部位。
這些尿酸鹽結晶潛伏在身體的多個部位,而以負重部位比較多見,比如我們腳的第1個腳趾,少量的能不會誘發特殊的症狀但是一旦結晶比較多那麼很有可能一次受涼、一次外傷或者是一頓暴飲暴食以後,導致尿酸出現了劇烈的波動,誘發痛風的發作。

當痛風發作的時候,大家可以想象在痛風發作的部位有千根、萬根細小的尿酸鹽結晶不停的刺激患者,必然會導致局部軟組織的炎性反應,而且這種反應還比較劇烈,導致患者出現難以忍受的疼痛,局部的紅、腫、熱。正是因為這種發病機制,通常情況下,我們將痛風發作稱之為一種晶體性的炎症。

明白了以上道理,咱們嘮嘮是否會在同一個地方發作!

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非常有可能在同一個地方發作。因為如果您明白了以上謝醫生所講的道理,就會知道痛風這個病,尿酸通常都會高於正常值,而痛風發作的另一個條件是在患者的身體某一個部位有大量的尿酸鹽結晶形成,這個部位最常見的就是我們的足趾負重關節,尤其是第一足趾負重關節,也就是大母腳趾頭!




朋友會問的痛風發作的時候,是因為有大量的尿酸鹽結晶沉積,那很多患者痛風發作以後並不疼痛了,是否就證明這酸尿酸鹽結晶消失了呢?

答案是:很難!通常情況下,痛風患者急性期以後,如果能聽從醫生的建議,嚴格的控制飲食、科學合理的運動以及科學合理的用藥以後,需要降尿酸,達標在360左右,如果是有痛風石形成的患者,需要將尿酸降到300以下甚至更低,這樣才可能慢慢的,隨著時間的累積,形成的痛風石以及結晶會被溶解掉。

但說句實話,真正能將血尿酸控制到這個程度,並能持之以恆堅持的患者非常少。

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很多發作痛風的患者,不僅是由於尿酸排洩的問題或者是攝入了過多的嘌呤導致痛風發作(最常見原因),很多患者是由於基因的問題對於尿酸的代謝產生了問題(最主要原因),非常多的患者,即使嚴格的用藥,嚴格的控制飲食,說句實在話可能就差吃糠咽菜了,但是血尿酸依然不達標!

如果不能將尿酸控制到標準以下,或者說控制的不好,將會有更多的尿酸鹽結晶沉積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同一個部位反覆發作可能性就不會下降,而當有的患者開始出現其它部位痛風反覆發作的時候,說明痛風病情有可能更加嚴重了。

那麼痛風就不能控制了嗎?

對於痛風的患者也請不要那麼悲觀,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這樣的患者,那就是他們發作了1~2次,但是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始積極的運動,控制自己的體重,改變以前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合理的用藥,慢慢的發作的次數越來越少,有一些患者甚至已經能達到5~10年不發作,這種病例是非常多的,甚至有些患者已經停止了藥物控制,單純的通過飲食和生活方式干預,就已經能將尿酸控制的非常好,不再發作痛風了。

●如果您的尿酸高了,那麼建議您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多飲水,每天要超過2000毫升,這樣的話可以多形成尿液,幫助促進尿酸的排洩。

●一定要改變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比如以前不愛運動或者是以前非常喜愛吃一些高嘌呤的食物,比如火鍋啊、海鮮哪,那麼在日常生活當中儘量就要減少這些高嘌呤含量食材的攝入,而且要學會運動,以慢跑、游泳或者是快走,這樣相對來講比較安全,而且不會出特別多的汗,因為如果大量的出汗會導致脫水,相當於無形當中改變了尿酸的濃度,也有可能誘發尿酸的痛風的發作。

如果您的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喜歡飲酒,或者是比較喜歡喝一些含糖量比較高的飲料,這樣的習慣一定要戒掉,因為酒精和含果糖比較高的飲料是誘發痛風發作的獨立因素,必須要嚴格的控制。

●日常生活當中呢,應該適當的增加奶類,蛋類以及富含維生素c食材的攝入,這幾種食材都是現在已知的與痛風或者是高尿酸血癥負相關的食材。●如果您的血尿酸呢,超標的比較多,那麼通過日常生活幹預可能很難達到控制的目的,這就要求您去醫院諮詢專業的風溼免疫科醫生,或者是內分泌科醫生,找一個適合您的比較安全可靠的藥物使用方案。

而且建議您一定要找一個比較信任的醫生,不要隨意的去更換您的主治醫生,這樣的話會影響您的藥物控制,因為只有固定的一個醫生,才會最瞭解您的身體狀態和您尿酸的既往情況,這樣可以起到一個非常好的互動作用,幫助您更好的控制尿酸。

總結

其實呢,痛風發作經常好發在同一個部位,這種情況真的是非常的常見。

臨床上有好多患者反覆的在同一個關節發作,問題是這一類的患者往往根本不在乎尿酸到底高與不高,不在乎自己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往往他們的態度是隻要疼了就吃幾片秋水仙鹼,或者是吃一些藥物,把疼痛控制住,又或者是到醫生那裡去進行一些處置,甚至有的患者怕麻煩就到一些不知名的診所去,反覆的對疼痛部位進行封閉治療,其實這都是不建議的。

如果長期的、反覆的發作痛風或者是尿酸始終處於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它可不僅僅會誘發痛風發作,它會慢慢的像螞蟻啃大象,或者說是白蟻啃房子一樣,會慢慢的影響您的整個身體狀態,比如會導致腎結石、腎功衰竭,比如會導致血壓的異常,比如會導致血糖的異常,這些問題已經越來越得到專家學者們的重視,但是患者往往不在意。

建議有痛風的患者或者是尿酸常年偏高的朋友們一定要重視到這個疾病的危害,如果自己不想控制,醫生再說也是無濟於事,就像名言所說:我們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這方面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需要的他們吧,謝謝了!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痛風疼痛位置還會再痛嗎?當然會,痛風本身容易反覆發作,且常常在相同的部位發生,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與痛風本身的發病機制密切相關。

痛風是單鈉尿酸鹽結晶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其發生的本質是血尿酸水平升高超過飽和度出現結晶析出並沉積在關節等組織處所導致。而尿酸鹽結晶一旦出現,就難以消除,且多沉積在足趾關節等部位處,這也是痛風好發於大足趾第一蹠趾關節的原因。

痛風在目前醫療條件下,尚無根治辦法,但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和必要的藥物治療,我們可以達到最大程度促進尿酸鹽結晶溶解和排出的功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嚴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戒菸限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並注意監測病情變化和定期複查,必要時可使用降尿酸藥物,以穩定控制病情。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銀杏葉的守望


痛風作為臨床上常見的疾病,是一種終身代謝性的疾病,目前依然以緩解症狀和預防為主,還沒有確切的根治方法。

該疾病的疼痛感會隨著時間逐漸增強,並且複發率較高,併發症較多。

  • 痛風的主要發病部位為第一蹠骨,其發病的本質原因為體內尿酸的升高,導致了關節和腎臟部位尿酸鹽的沉積。

  • 及時的治療和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症狀,進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

曾有學者對痛風患者的複發率做了統計,如下表所示,對照組50例中有11例(22%)在一年後痛風復發了。觀察組採用嚴格的自我管理和跟蹤隨訪,複發率降低到了6%。

降低痛風復發幾率的綜合護理干預方法如下:

  1. 不良生活習性糾正。糾正酗酒等不良嗜好, 因酒中所含乙醇會阻礙尿酸正常排洩, 誘發痛風或加重病症; 強調自我管理能力對病情進展的影響, 尤其是提醒家族病史患者, 需合理管控自我行為, 積極保養身體。

  2. 健康飲食指導。痛風患者日常飲食需忌口, 特別是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病症患者, 日常飲食需低鹽、低脂、低糖, 控制攝入總熱量不超過正常人的80%~90%; 每日蛋白質攝入量以50~70g為宜, 來源食物可選易於消化的雞蛋、牛奶等, 避免飲用乳酸含量較高的酸奶; 為防止尿酸沉澱, 需保證每日飲水量達到2000~3000m L; 儘量選用鹼性食物, 可多進食新鮮蔬菜瓜果, 促進尿酸溶解; 肉類屬酸性食物, 且嘌呤含量較高, 食用前儘量放在鍋內水煮片刻; 為防止患者攝入嘌呤過多, 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日常飲食習慣, 將其食用頻次較高的食物進行科學劃分, 使其多進食捲心菜、胡蘿蔔、芹菜等低嘌呤食物, 適量進食扁豆、菜花、鯉魚等中等嘌呤食物, 慎重實用海鮮、動物內臟等高嘌呤食物。

  3. 日常活動干預。患者日常活動不可太過劇烈, 可推薦打球、練太極、散步、游泳等有氧運動, 運動過程中應控制時間, 以30min為宜, 輕微出汗為度; 囑患者運動後稍作休息, 並及時補充水分。

  4. 用藥管理。囑患者遵醫服藥, 勿自行增減藥量, 防止造成腎損傷;告知患者在服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 如丙磺舒片或會引發皮疹、噁心等, 別嘌呤醇或會引發胃腸道反應、肝損害等, 使其做好心理準備。


參考文獻

[1]鄧穎.護理干預對痛風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9,19(56): 338-339.

[2]楊素霞.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護理措施及效果分析[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誌, 2018, 2(04): 133.


子樂健康科普


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尿酸排洩或(和)嘌呤代謝障礙,導致痛風患者越來越多,而痛風石是痛風的特徵性損害,除了中樞神經系統不受影響,可累及任何部位,最常見的是關節內及附近與耳輪,小如芝麻,大如雞蛋,剛開始還是比較軟,隨著纖維增生堅硬如石。我們知道痛風年數多的患者,很容易關節僵硬、破潰、畸形,這就是由於關節部位的痛風石反覆發作形成的,導致的慢性關節炎。


蝸牛兒愛吃肉


還會的,所以平時一定多注意保暖,定時去醫院複檢,確保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