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是不是隻有東北女真族兩次崛起,並兩次建立政權?

南渡唐後人


完顏女真和努爾哈赤建州女真不是一回事。

就像突厥、土耳其、土庫曼在詞源上存在關聯,但不管在種族上還是文化上都不能歸入同一民族。

有學者研究發現,滿語中存在很多與蒙語發音意義接近的詞彙,很可能建州女真就是當初遷居東北的一些蒙古部落與當地土著混血產生的部族,而這些土著在完顏金時代是被視為野人,並不承認他們是女真。

同樣道理,努爾哈赤時代也有野人女真一說,其實就是東北地區大小部落,到底和建州女真有什麼關係根本是糊塗賬。這些人中除少數被捕捉加入八旗,被迫戍邊以外,其他都繼續過著極其原始的漁獵生活。建國後,這些部族成為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赫哲族等。


真正鱷魚不哭


當然不是。

所謂“東北女真族兩次崛起”的說法是不準確的。清朝的滿洲人及其前身建州女真,與金朝的女真人並不是一回事,兩者只是名字相同。

當然,如果檢索《滿文老檔》,確實能發現清太祖努爾哈赤承認自己是金朝後裔的記錄。例如,努爾哈赤曾經這樣對愛新覺羅氏的子弟講述歷史道:

tere musei nendehe aisin gurun i ag ūda mafa i deo i da gebu ukimai han, jai tukiyehe gebu tiyan hūi han inu.

其乃吾金國先祖阿骨打之弟,原號吳乞買汗,又尊號天會汗也。

但是,這些表述都不是事實,而是有政治性的目的。

作為剛剛崛起的後金的領袖,努爾哈赤著眼於獲得和明朝平等的國家地位,所以才宣稱自己有高貴的祖先。畢竟,建州女真此前是朝貢於明朝的。

通過附會到曾經以靖康之變消滅北宋的金女真人身上,努爾哈赤也就握有了一張宣傳的王牌。

等到皇太極繼位後,隨著後金的江山穩固和實力增長,他也就無需再去把祖先附會到金女真那裡去了。

皇太極否認清朝的祖先和金朝的女真人有關係。這種變化和女真的發展歷史有關。

金朝時期,女真不是一個氏族,而是一個多元的部族聯合體。金朝女真的核心是完顏氏和女真貴族,此外還有諸多附庸於完顏氏的邊緣集團。這些邊緣集團在當時並不被視作為女真人,只是受到了女真文化的影響,並且和一些女真人混合居住罷了。

清朝的前身建州女真大約就是這種情況。建州女真,祖先是元朝水達達路的斡朵憐、胡裡改等5個軍民萬戶府。根據史書記載,這些軍民萬戶府的居民是:

其居民皆水達達、女直之人。

很顯然,水達達和女真不是一類人,這兩者通過融合,才形成了後來的女真群體。

總而言之,女真族並沒有崛起過兩次,因為金朝和清朝的性質是不同的。


HuiNanHistory


題主說的是中國歷史上的少數民族吧。

其實不是哦。中國歷史上還有另一個少數民族,曾經多次建國,遠超兩次。

只是從影響力來看,女真人兩次建國的影響是絕無僅有的,一次是統治了北中國的金朝,一次是統一了全中國的清朝。

另一個多次建國的少數民族,就是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的鮮卑族。

鮮卑族與女真族一樣,也是興起於東北大興安嶺地區,很神奇吧。

鮮卑族起源於東胡,在匈奴強盛時被匈奴打敗,所以只能跟著匈奴混。後來匈奴被漢朝打敗西遷了,草原上大約剩下十萬落匈奴人,全都融入了鮮卑族。

到了五胡亂華時期,鮮卑族的各個部落分別南下中原,建立了好幾個政權:

  • 西秦(385年—431年),隴西鮮卑族首領乞伏國仁所建,都城在苑川(今甘肅蘭州西固區);

  • 南涼(397年—414年),為拓跋鮮卑政權,河西鮮卑拓跋烏孤所建,都城在樂都(今屬青海)、姑臧(涼州),盛時控有今甘肅西部和寧夏一部。禿髮即“拓跋”的異譯。

  • 代國(338年-376年),拓跋鮮卑的拓跋什翼犍建立的政權,是北魏的前身。

  • 前燕(352年 - 370年),鮮卑慕容部貴族首領慕容儁所建立的政權,國號為“燕”。全盛時的統治地區包括冀州、兗州、青州、幷州、豫州、徐州、幽州等部分。

  • 後燕(384—407),鮮卑慕容部建立,建立者為前燕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後遷往龍城(今遼寧朝陽),全盛時有今河北、山東及遼寧、山西、河南大部。

  • 南燕(398年-410年),鮮卑慕容部建立,由慕容德所建,398年建都滑臺。統治範圍包括今山東及江蘇的一部分,國號為燕。

  • 西燕(384—394),鮮卑慕容部慕容泓建立,前燕亡國以後短暫復國,定都長子(今山西長子縣)。盛時有今山西、河南各一部分。

  • 北魏(386年—534年),鮮卑拓跋部拓跋珪所建立的政權。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在淝水之戰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定都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398年六月,正式定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怎麼樣,鮮卑族看起來很厲害吧。

重點說一下鮮卑慕容部與鮮卑拓跋部。

金庸《天龍八部》中的慕容博與慕容復父子念念不忘要恢復的大燕,就是以這個時期的慕容部所建的燕國為原型的。

慕容氏所建的各個燕國,追根溯源都是始於前燕太祖慕容皝。前燕慕容儁、後燕慕容垂、南燕慕容德都是慕容皝的兒子,西燕慕容泓則是慕容儁之子、慕容皝之孫。

所以這個慕容皝家族是很厲害的,前仆後繼,從慕容皝稱王的333年,幾起幾落,幾次滅國又復國,一直堅持到410年,不容易。

當然,慕容部最終還是不如拓跋部。

拓跋部的代國被前秦苻堅消滅,但是後來拓跋珪趁前秦衰落時又復國了。

這個北魏很了不起。他們最終統一了北方;後來一心漢化,最終把自己整個民族都融入了漢族,為隋唐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是拓跋鮮卑為中華文明做的貢獻。


(完)

以上是凌煙閣論史的回答,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你留言交流。謝謝!


凌煙閣論史


題主的這個題目是有問題的。

女真族建立金朝,這是沒有問題的,而建立清朝的滿族人,在金朝時期,雖然也在金朝統治下,但並非就是女真族。因為女真也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實際上,滿族當時只是金朝統治下的外圍。努爾哈赤當年為了政治因素方便宣傳,說自己是女真人,但是其子後續就否定這一說法了。

事實上,中國邊疆的少數民族,在不同時代,即使名稱相同或者相近,內裡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說即使有兩次崛起或者多次崛起的情況,其實這個民族,都實際上有所變化了。比如有答主提到的鮮卑,其實裡面也有不少的分支,也需要注意到。

不過唐朝建立渤海的靺鞨倒是和建立金朝的女真,有直接的傳承。


張傑談史


導讀:嚴格意義上說建立大清王朝的建州女真是否和建立金國的女真是一脈相承這個是有很大爭議的。即便就算是同一傳承,歷史上絕對不是隻有女真兩次崛起並建立政權。歷史上匈奴、突厥、契丹甚至鮮卑慕容氏都曾經兩次崛起並建立政權。只不過影響不如女真更大罷了。

女真先後兩次崛起進入中原建立政權,後崛起的大清王朝還成為末代大一統王朝

從女真在完顏阿骨打的率領下狂暴崛起就註定了大遼滅亡。出身東北白山黑水間的女真戰士兇猛彪悍,經過出河店、黃龍府、護步達岡三場關鍵之戰徹底站穩了腳跟。女真建立的金國如同摧古拉朽一般俘虜遼天祚帝,推翻了遼國的腐敗統治。金國在與北宋結盟滅遼的過程中發現了北宋的虛弱,所以長驅直入南下中原滅掉北宋擄掠徽、欽二帝北歸。金國的版圖也擴展至中原腹地,金國延續百年後被崛起的蒙古滅國。

在金國滅亡幾百年後,東北地區的一支建州女真在努爾哈赤的領導下再次強大起來建立了後金政權。不但族源類似,就是政權的名稱都類似。經過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兩代三位掌權者的努力,終於利用大明亡國的機會入主中原最終統一天下。


在簡述了女真兩次崛起的過程後,我們就匈奴、突厥、契丹以及鮮卑慕容氏等兩次崛起簡單做一下介紹。

匈奴政權和滅掉西晉的劉淵建立的漢國

其實匈奴興起的次數更多:國內從匈奴在草原丟掉霸主之位後,先後崛起劉淵滅晉建立的漢國以及建立胡夏的赫連勃勃;北匈奴西遷後在歐洲建立的阿提拉汗國等等。當然阿提拉究竟是否和匈奴同源還存在爭議。本節我們只介紹國內匈奴建立的政權漢國和胡夏。

匈奴被漢朝征服後北匈奴西遷不知所終,南匈奴內附中原被安置在河套地區。在司馬氏篡奪曹魏政權後建立了統一的西晉王朝。開國帝王晉武帝去世後白痴太子繼位,個分封的王爺為了爭奪權力爆發了長久的八王之亂。不但嚴重削弱了西晉的國力,也讓蟄伏百餘年匈奴覓到了再次崛起的良機。

匈奴人劉淵利用八王之亂的機會自立匈奴大單于,割據幷州後建立漢國並設置百官。公元308年劉淵正式稱帝年號永鳳,史稱前趙。匈奴人劉淵建立的漢國滅掉西晉,拉開了五胡十六國混亂局面的序幕。而匈奴也在式微百元年後再次崛起,並進入中原建立政權。

在劉淵建立的政權亡國半個世紀後,匈奴人再次迎來建國良機。上圖河套部分的鐵弗匈奴在首領劉敖雲(劉衛辰之子)以朔方為基地自稱天王,建立大夏國史稱胡夏。如果你對劉敖雲這個名字陌生的話,我們換一個名字肯定耳熟能詳了-赫連勃勃。胡夏政權持續了有大約半個世紀,被北魏滅掉。綿延半個世紀國祚的胡夏除了開過君主外,恐怕最出名的就是那座“統一天下,君臨萬邦”的都城統萬城了。據說築造統萬城時採用了非常嚴苛甚至殘酷的標準:“乃蒸土築城,錐入一寸,即殺作者而並築之”。也就是說如果用錐子能刺入城牆一寸,就把修造城牆的工匠殺死並築造於城牆中。

匈奴作為雄霸草原的遊牧汗國式微百餘年後,匈奴人劉淵、赫連勃勃再次在亂世之中先後建立兩個匈奴政權。


突厥、後突厥

突厥我們都知道是跨越南北朝、隋唐時期北方的草原霸主。在隋朝時期分裂為東西突厥兩部分。公元630年東突厥可汗在唐太宗時期被李靖俘虜,東突厥亡國。西突厥亡國要到大唐唐顯慶二年的唐高宗李治時期,大將蘇定方追亡逐北擊敗西突厥可汗賀魯後西突厥滅亡。也及時說從突厥興起數百年後,作為草原霸主的兩個分支都宣告滅亡。

在東突厥亡國半個世紀後,在阿史那骨咄陸的帶領下突厥舊部再次發動叛亂迎來了復國的機會。阿史那骨咄陸自稱可汗,史稱後突厥。後突厥又延續了半個多世紀,直到唐玄宗時期突厥在大唐和崛起回紇聯合攻擊下才變得脆弱不堪。天寶四年回紇可汗骨力裴羅擊殺後突厥白眉可汗,後突厥最終亡國。


遼國、西遼

在五代時期,從唐朝時期就在遼河混的契丹終於撈到了崛起壯大的機會。契丹八部迭剌部的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政權。崛起後的契丹滅渤海、拓西域,成為東到大海、西抵西域的漠北大國。大遼國延續兩百多年後逐漸變得腐敗,被崛起的女真滅掉。


這次大遼國祚的延續沒有等多長時間,遼國宗室耶律大石在天祚帝被俘虜之前就遠走西北招討司的可敦城。在這裡依然有忠於大遼的部落,所以耶律大石經過幾年的發展帶著十幾萬軍隊西征西域。公元1132年耶律大石在葉密立城登基稱帝,建元延慶西遼正式建立。西遼延續八十八年,最後被崛起的蒙古所滅。如果包括西遼在內,契丹建立的遼國國祚超過了300年。


前燕、後燕

鮮卑慕容氏建立的諸燕國勉強也算復興吧,因為慕容儁建立的前燕滅亡十幾年後慕容垂建立的後燕再次出現在北中國版圖。當然由於燕國覆蓋的範圍和存在的時間較短,所以所謂燕國的復興有點勉強。


其實前燕滅亡也意味慕容氏宗室內鬥,英勇善戰的宗室慕容垂受到前燕君主的猜忌被迫逃到前秦。而前燕在失去慕容垂這個支柱後很快被前秦吞併,前秦統一北方。慕容垂並不是真心投降前秦,內心裡一直尋找機會興復燕國。所以當前秦在淝水之戰大敗後,慕容垂立刻恢復了燕國的統治史稱後燕。


小結:

綜上所述,歷史上並不是只有女真兩次興起並建立政權。匈奴、突厥、契丹都曾反覆興起,只不過沒有大清王朝有影響力罷了。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中國地大物博在這廣闊的土地上有許多的民族都有多次建立政權!比如鮮卑族最早建立高麗王朝從貝加爾湖到朝鮮半島山東起內蒙古科爾沁和赤峰阿魯科爾沁都是鮮卑族的土地?鮮卑族建立隋朝唐朝以前建立過魏國晉朝等等。匈奴族建立過趙漢魏之前建立過匈奴國,漢朝是匈奴人建立的,歷史學家說過獨孤姓氏變化過來的劉氏姓。契丹人建立過遼國,契丹人佔領歷史舞臺悠久契丹人

推翻鮮卑王朝佔領全國契丹人居住在河套地區到山西陝甘寧到河南河北一直到江蘇。 党項族建立過西夏王朝和許多西域國家包括西遼。蒙古人

蒙古帝國之外歐州國家建立蒙古王朝,元帝國滅亡後繼續了北元共延續480年。女貞族金兀朮是建立金國也是打不過哈布勒汗俺巴嗨汗後來婚宴上和塔塔爾人了合謀害死。女真人不光明磊落努爾哈赤的滿族更是陰謀詭計多端建立的清朝。所以,清朝從建立起那天開始陰謀詭計多端那有什麼每個皇帝都能幹?都能陰謀詭計是準確的,康熙在位六十多年沒有戰爭是謬論!從康熙到乾隆雍正三個皇帝拼命殺戮平息準格爾叛亂。清朝滅亡為止反清復明和趕出搭嚕的鼾聲不斷如果滿清能幹有這麼大的民怨嗎?如果滿清能幹就是愚民政策貫徹的徹底,把中國人真正麻痺的培養了受屈辱的能力!這就是女貞滿族的倆次建立的王朝。


自由人84173


歷史上是有這麼兩次女真族入侵中原大地,打敗當時的漢族王朝。下面就和大家一起簡單的介紹下是哪二次?

首先,第一次崛起入侵中原的女真族,是由金世祖完顏阿骨打於公元前1114年建立起來的金國。

公元前1127年,金國軍隊攻破了北宋都城汴京,俘虜了包括徽宗,高宗在內的皇族幾千人,押解到金國的五國城受盡了折磨,史稱“靖康之恥”。至此,北宋滅亡。

這次金國接連打敗遼國和北宋,算是意義上的一次崛起。

再次,第二次入侵中原的女真族,是由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政權(後改為大清)。這次的入侵,使得中原大地發生了很大的災難。

清朝軍隊在大明降將吳三桂的幫助下,打敗了李自成的“大順軍”,並順利的攻入了北京城,建立了大清國。

建立政權後,開始在我中原大地上大肆屠殺,凡是不服從大清政權,稍有抵抗者,格殺勿論。譬如,大清頒發的“全國剃頭令”,要求所有男人必須剃頭,否則就“留髮不留頭的”這些無理的要求。“揚州十日,嘉靖三屠”就是血的驗證。

在大明亡國的臣子們中,不乏有一些忠勇之士。他們自發的組織起來對抗大清,雖然最後都失敗了,但是,他們的精神是可歌可泣的。

這次算是女真族真正意義上的一次最大崛起。能夠做到統一關內,打敗強大的大明中原王朝,建立了大清國,統治著比自己多幾百倍人口的民族,真的會讓他們的老祖宗們激動的從棺材裡跳出來。

以上只是本人的

簡單分析,不做長篇大論了。謝謝閱讀


歷史舊聞


兩個女真不是一個民族,也基本上沒有傳承!大金國完顏氏的女真是黑水靺鞨人後代,金國被蒙古滅亡後,蒙古統稱這些人為“漢人”(已經漢化了)!

而清朝女真,實際上就是在金朝被遺留在東北的生女真,斡朵裡、胡裡改等萬戶府的後代。在永樂年間,元朝封的斡朵裡萬戶府首領猛哥帖木兒歸順明朝朝廷,隨後追隨朱棣北伐蒙古,建立戰功。

為此,永樂皇帝將猛哥帖木兒的部族分封在建州三衛,為明朝守衛邊疆。一百幾十年以後,建州左衛就出現了努爾哈赤,建州三衛也成為了清朝女真的核心骨幹力量。

所以,努爾哈赤反明其實是國內少數民族叛亂!


一箇中年人的戰鬥


也不算是,如蒙古族,其實早在唐朝末年時就已經崛起並構建成為鬆散的汗制,只不過締屬契丹遼國,加上成吉思汗這個神人的出現,使得早期的蒙兀汗國就顯得如同塵埃一樣,沒人注意。另外還有粵地的少數民族,也有多次形成割據政權。

只不過,能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並構建成大一統局勢的,也只有蒙古和東北女真兩族。

另外,東北女真,並非是兩次建立國家政權,而是三次!只不過因為當時的稱呼不同,造成了人們的誤判而已。

女真族,並非是滿族,而滿族確實是從女真部分化而來!這點需要注意的。

女真,一個古老的種族,早在3000年前就已經存在於中原王朝的記載之中,當時稱之為肅慎,漢晉時期稱為“挹婁”、隋唐時期稱為“黑水靺鞨”、遼宋金時期則稱為“女真”,直至明末,皇太極改女真為“滿族”。但在一些偏遠地區,有些村落並不願意被稱之為“滿族”,並不認可這個建州女真改的稱號,依舊堅持自己為“女真族”的現象

依託東北盆地,歷史上女真族在這裡一共建立過四次國家體制,只不過第一次因無事物考證,只存在於文字之中,故而史學界認可的只有三次,第一次還有爭議。

第一次建國家:

扶餘國——從牡丹江,烏蘇里江,松花江,黑龍江下游。以漁獵及農業為生;主要構成族群為東胡族糸,穢陌人和肅慎人。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494年,存在約700年,後被高句麗所滅亡。

存在於中原史書之中,《史記》中的記載,“其國殷富”,“方二千里,戶八萬”

在《後漢書 東夷列傳》、《後漢書·東沃且傳》、《三國志·沿傳》中有詳細記載:

扶餘國在玄菟北千里,南與高句麗,東與挹婁,西與鮮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本穢地也。——《後漢書 東夷列傳》

第二個國家:

渤海國(公元698年~926年),據史載,公元698年,靺鞨人(女真族在唐時的名稱)大祚榮建家,自號震國。公元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自此渤海國成為唐朝的東北藩國。

“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麗者,姓大氏。”——《新唐書》

事實上,靺鞨部在建國之前,是隋朝的藩屬部落,在隋朝建國之時,因跟高句麗爭奪生存空間失敗,內附於隋朝,甚至在隋煬帝楊廣之時,還被納入了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轄之內。

“初,開皇中,慄來(末 )靺鞨與高麗戰,不勝。有厥稽部渠長突地稽者……自扶餘城西北齊(舉)部落向關內附,處之柳城……煬帝大業八年,為置遼西郡,並遼西、懷遠、瀘河三縣以統之,取秦漢遼西郡為名也。”

唐太宗攻高句麗之時,為了防止這支內附的部落趁機佔據東北盆地,也是照搬了隋煬帝楊廣的政策,廢除了羈縻政策,直接在東北盆地設立了郡縣,建立安東都護府,直接管理半島和遼東地區。唐朝又強制將“粟末靺鞨部”“高句麗部”徙居遼西營州(今遼寧朝陽)居住。

直到武則天稱帝改制後,契丹人不願意臣服女皇,發動了“營州之亂”,營州地區的少數種族高句麗人、契丹人、奚人、突厥人、粟末靺鞨部紛紛加入叛軍,誓言“復李唐”,最終武周王朝聯合了突厥人,將該叛亂剿滅,但粟末靺鞨部不願意投降武周,因此在武周軍隊的圍剿之下,逃入天門嶺一帶。

就是此時大祚榮登上了歷史舞臺,在天門嶺一帶,“合高麗、靺鞨之眾”,大敗周軍,李楷(武周追討隊大將)固僅以身還。一時間名聲大噪,各部不服武周者紛紛來投。

渤海國國王大祚榮,也是梟雄,借突厥人與武周反目的機會,依靠聰明智慧和勤勞勇敢,巧妙地在強權林立的四鄰之間斡旋,藉機發展擴張。

直至公元705年,唐中宗復位,大祚榮接受了唐朝的招撫,並如同太宗時期的做法那樣,派遣兒子大門藝到長安,成為中郎將,宿衛皇宮。後到了唐玄宗時期,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並樹立“唐鴻臚井碑”石碑以紀念這件事(這塊石碑後來被日軍盜走,獻給了日本天皇,迄今未歸還)。

渤海國鼎盛之時:

設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餘縣。其疆域北至黑龍江中下游兩岸,韃靼海峽沿岸及庫頁島,東至日本海,西到吉林與內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附近,南至朝鮮之咸興附近。

渤海國的覆滅:

五代時契丹迭剌部的首領耶律阿保機乘中原內亂統一各部,取代痕德堇可汗自立為汗,隨後阿保機在不斷接收逃亡的漢人,並構建城池以安置漢人,在漢人的協助之下,使得契丹族獲得了政治上的改革機會。

隨後阿保機西征奚、室韋、阻卜等部落,並控制蒙古產鹽區,公元925年東征渤海國,於舊地建立東丹國以統治渤海遺民,冊立皇太子耶律倍為東丹王。渤海國自此覆滅

第三次建國——女真金國

很多歷史因素在內,其中有兩點,是契丹遼國對女真部壓制的必然性:

一、女真部佔據了最豐美的東北盆地。

可能很多朋友不瞭解盆地的作用,簡單點的述說,華夏種族的崛起離不開盆地的平原

且世界史中所有崛起的種族裡都不會離開平原肥美的土地供養

作為遊牧民族轉型成為帝制的契丹部來說,除了中原之外,佔據東北盆地的女真族就是最好剝削的對象了。

二、生存空間的壓制

契丹族的崛起也是有許多歷史因素在內。但阿保機的崛起離不開逃離中原戰亂的漢人協助。

為了能保證其統治地位,遼國在阿保機逝世之後,不斷從中原腹地掠奪人口,填充東北盆地,也為了防止女真族的再次崛起,同時為了獲取漢人的支持,契丹王族將遷徙的漢人人口多安置在舊渤海區域內。

所以為什麼女真金國的崛起時,對契丹王族的殺戮那麼殘忍,並非是女真族起源於山野,不懂文明。而是從渤海亡國之後,歷來壓迫所帶給的世仇所驅使的

女真族被遼國統治管轄了一百多年後,隨著遼國的衰落,以及不斷接觸到漢文化的完顏阿骨打崛起,並統一了被壓制到黑龍江流域的女真各部。於公元1115年在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建都立國,國號大金。隨後與北宋在海上結盟,聯合共擊遼國。

但由於北宋連續兩次攻遼皆敗,使得女真金國看清楚了北宋的外強中乾,尤其是遼國連連敗給金國後,依舊能擊垮北宋軍隊的情況之下。公元1125年女真金國滅亡了遼國後,立馬撕破了合約,全力攻擊“軟弱”的北宋。

於1127年滅亡了北宋,製造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禍”

這也是東北女真族第一次入主中原,構建帝國。

這次入主中原,滅掉了北宋,致使中華文明第二次南遷,也使得西南地區不斷接受漢化,尤其是粵地的開發,避免了粵西地區的少數民族憑藉邕江平原、河內平原等河谷崛起,脫離中原王朝的可能性(越南北部脫離真是個例外)。

最為關鍵的是,女真金國雖然依舊執行契丹遼國的二元政治體制,但是不斷南下的女真族很快漢化,金世宗與金章宗時,金國大力尊孔崇儒,修孔廟與創立廟學,並且推崇《尚書》《孟子》等典籍。金朝中期以後,女真人改漢姓、著漢服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朝廷屢禁不止

只有繼續留在黑龍江流域的女真各部,因為地理、信仰、政治需求以及多重因素之下,還保留了女真族的風俗,最終反被南下的女真族稱之為“生女真”“野蠻”的代名詞……

女真部與蒙兀部的千年仇恨!

契丹與蒙兀部其實是同源的。契丹滅渤海國,女真金國滅遼國,蒙古崛起滅金國,建州女真崛起,滅蒙古……

第四次建國——清王朝

蒙古人滅掉金國後,女真人四散於中原及北方各地,另有數支世居東北地區的女真後裔歷經元明兩代的發展,逐漸形成一定勢力

由於清王朝的多次毀史形式,使得有一段時間裡,人們誤以為東北區域的女真各部都是獨立自主形態的,其實是不對的。

在蒙古滅亡金國之後,施行了大屠殺行為(世仇),南下的女真人紛紛融入了漢族體系之中,而東北區域的女真各部,“生女真”部多成為蒙古帝國的羈縻部,而遼地的“熟女真”成為了蒙古遼王的部屬。

當明朝建立後,明初只是,遼地早早就成為明朝進攻蒙古高原的基地之一。已經漢化的遼地成為藩王的屬地,黑龍江流域的東北平原,明王朝政權也在此設立的奴兒干都司。

後來明朝雖然撤消了奴兒干都司,但也對此地施行了羈縻政策。使得該地區的女真各部成為羈縻對象。

但是這次女真族的崛起,對中國的影響最大,也最為深遠

由於之前金國崛起後漢化的經歷,同時明朝羈縻女真各部時並未施行漢化政策,致使女真再次崛起後,其統治思想特別狹隘和侷限。

入關施行大一統後的滿清政權,為了穩固其統治地位實施了中土有史以來最為集權的政治統治和最為封閉的思想禁錮,使得華夏文明在大航海時代和工業時代時,固步自封,最終造就了近代中國的苦難、落後。

為什麼女真族會反覆崛起?

最基礎的原因就是其一直以來佔據了東北平原。

華夏種族的崛起,就是在黃淮海平原(華北平原)起源的,隨後擴展到了關中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奠定了華夏種族不滅的根基。

隨後華夏族在千年來的不斷擴展中,一直都是圍繞著各種大大小小的平原,如川蜀區域、珠江三角洲平原、湖南的各個小平原、再到廣西的邕江河谷平原、雲南的滇池河谷平原、等等糧食高產區域。

唯有東北平原,由於地理、氣候等因素,在早期相對其他的平原而言,產糧不高、且需要面對遊牧民族的遊擊,致使華夏種族在遷徙時少於佔據該地。

但在歷史中,中原的大一統王朝對這塊摻雜眾多種族的盆地平原,是懷著警惕之心的。從漢始,就不斷要將這裡納入中原版圖之中,不斷設立郡縣。

尤其是隋唐時期,隋朝寧願國破,也要殲滅盤踞於此,逐漸壯大的高句麗。而唐太宗即位之後,也不惜連續發動戰爭,覆滅高句麗,但也因種種因素,沒能守住。

明朝時期,通過強硬的封建禮節、漢化掉了遼地的許多遊牧民族,確立了遼人而非異族。但依舊沒能完全控制東北盆地。

主要因素還是由於地理和天氣、以及產糧不高的因素在內。

滿清入關之後,按理說,以玉米和其他耐寒高產的作物流入東方,若是此時滿清政府開發東北盆地平原,高度估計迄今的版圖應該能擴展到遠東區域。

圖片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必刪除


史之為用


早在唐朝女真人的祖先黑水靺鞨已建立了政權,大祚榮被冊封為渤海郡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