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鎮江年夜飯:濃郁的鎮江年味撩人到如今

記憶中的鎮江年夜飯:濃郁的鎮江年味撩人到如今

▲ 記憶中的鎮江年夜飯,撩人到如今。

濃郁的鎮江年味,撩人到如今,

才下舌尖,又上心間。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雖然現在很難找回童年時的心境,但不管心情好還是不好,“年”也越來越近了。

每每越近“年”,除了年終獎,“年味”就是人們最多議論的話題:為什麼年味越來越淡,過年哪道菜必不可少?哪道菜最令人難忘?

我們的家鄉——鎮江。這座城市既有許多與江南其他城市相同之處,也有許多自己的特色,過年更是如此。

年味,依然是讓人最眷戀的味道。

鎮江人的年夜飯很講究,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次家宴,全家人的大聚餐。當下很多家庭的年夜飯選擇去酒店,或買現成的年夜飯套餐,而從前則全部是在自家燒製的,年味也由此開始。


記憶中的鎮江年夜飯:濃郁的鎮江年味撩人到如今

記憶中的鎮江年夜飯:濃郁的鎮江年味撩人到如今

▲ 小街臘味一出來,就是年來了的訊號。 攝影:石小剛 王呈 文雯 謝道韞

過去,一般家庭從年前十多天起就開始準備,採購食材,囤積乾貨,主婦們有空就去菜場、市場,挎個竹籃,如螞蟻搬家一般往家裡搬東西,計劃經濟時代物資供應緊張,大都憑票,憑票還得排隊,很不容易。

然後開始醃製魚、肉、雞、鴨,製作香腸香肚,有些人家還要醃製一隻豬頭,既用於祭祀,又好吃實惠。

那些日子,豬肉難得,和去年一樣金貴,街巷、院落、陽臺、過道里,到處掛滿醃製的雞鴨魚肉,報告著“年”就要來到的消息。


記憶中的鎮江年夜飯:濃郁的鎮江年味撩人到如今

年夜飯,是鎮江除夕夜的民俗

在鎮江,年夜宴又稱年夜飯、團圓飯,是除夕夜的民俗。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正月初一首尾相連“月窮歲盡”,除舊迎新,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

記憶中,那種讓人久久縈繞心頭的年味兒,一天一天地濃郁起來,在各處飄灑彌散開來。

院子裡各家的主婦們開始燒煮烹飪,熱氣騰騰,香氣四散,爆(燻)魚、蛋餃、白切肉、鹹肉、香腸、肉餡麵筋、糟魚糟肉……,不一而足。

那時燒飯用的是煤爐,不少菜餚必須事先做好,或半成品,否則當那場盛宴到來時是來不及烹飪的。時候一到,冷菜裝盤,其他只需稍加蒸煮,即可上桌。

外地的兒女趕回家,除夕守歲,全家人圍坐桌旁歡歡喜喜地吃一頓年夜飯,漂泊的遊子回家了,餐桌前的父母一年年老去,時間就這樣在一次次團聚與分離裡溜走。而年味刻進記憶,成為最熟悉的味道。

年夜宴是鎮江沿襲已久的習俗,過去一般在家裡開家宴,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家庭會在過年前早早到酒樓飯店把年夜飯訂好,如今鎮江的酒樓飯店推出的年夜飯雖花樣翻新,菜式眾多,但基調也還是鎮江過年的老習俗。

這是一份鎮江年夜宴菜單:

冷 菜:主碟是鎮江餚肉,八圍碟有薺菜冬筍、蔥油羅皮、拌馬蘭頭、十香小菜、封菜或爽口泡菜、脆皮羅卜片、鹽水蝦、鹽水鵝

熱 菜:安豆苗炒百葉、水芹菜炒肉絲、蔞蒿苔炒香乾、薺菜炒雞脯片、香菇燒菜心、紅燒魚、紅燒老鵝、蟹粉獅子頭、鎮江醋排。頭菜“全家福”。

甜 品:八寶飯或桂花糖白果

點 心:純素菜包或韭黃春捲

湯 菜:野山菌燉雞湯

一桌豐盛的菜餚,有冷盆、熱炒、頭菜、甜品、點心,各家菜譜都不一樣、每年菜譜也不盡相同,但上桌的菜都是有說法的。


記憶中的鎮江年夜飯:濃郁的鎮江年味撩人到如今

▲ 全家福,圖/鎮江網友之家。

家庭成員圍坐桌前,年夜飯以冷盤開場的:薺菜冬筍、蔥油羅皮、拌馬蘭頭、十香小菜、封菜或爽口泡菜、脆皮羅卜片、鹽水蝦、鹽水鵝……,八盤十碟很是常見。

記憶中的鎮江年夜飯:濃郁的鎮江年味撩人到如今

年夜飯,是各種情感交織而成的記憶

鎮江的年夜飯中涼菜必備的是餚肉,沾上鎮江香醋,再來兩根生薑絲,連著透明的滷凍一放到嘴裡,入口酥香,瞬間年味湧上心頭。

蘿蔔俗稱菜頭,期盼有好彩頭。蔥油羅皮不僅實惠,而且非常美味,海蜇皮清脆無比,不需過多調味,只加上蔥油的香氣就足以讓人多下兩筷。


記憶中的鎮江年夜飯:濃郁的鎮江年味撩人到如今

▲鎮江的餚肉,是年夜飯上必須有的,圖/網絡。

還有一樣必備的小菜,非常大眾化,那就事先烹製好的“十香菜”。“十香菜”其實就是素什錦,蓮藕、水芹、豌豆苗、野薺、冬筍、金針菜、木耳、香菇、黃豆芽、胡蘿蔔、豆腐乾、百頁、鹹菜梗等,各家隨喜好配菜。

“十香菜”雖然極為普通,但選材十分考究,烹製起來一點都不馬虎。選購新鮮的食材,備齊後洗淨改刀,再一樣一樣分別下鍋炒,這一點很關鍵,不管有多少種菜,每一種都必須單獨下鍋,單獨加調料,這樣才能保持它的原汁原味,不相互串味,也不會因為材質不同難以掌握火候。炒好了,各菜各顏色,紅黃白綠,五顏六色,分盛在一個個瓷碗裡,散發誘人的清香。待放涼後,將各色菜混合攪拌,再細細地淋上小磨麻油。

“十香菜”是春節期間鎮江人最愛吃的一道家常涼菜。過年葷菜吃得多,太油膩,再吃吃素什錦的素菜,倍感清香可口。


記憶中的鎮江年夜飯:濃郁的鎮江年味撩人到如今

▲ 春節做一盤“十香菜”是鎮江習俗

水芹菜,鎮江人過年時稱“路路通”。

粉絲,細水長流。

豌豆苗鎮江人叫做“安豆頭”,討口彩“平平安安”。

“青菜、豆腐保平安”,一清二白。

油爆魚、油爆蝦等煎炸食品,意味著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

甜食,意味著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魚和“餘”諧音,紅燒魚象徵“吉慶有餘”,“年年有餘”、“代代有餘”。鎮江人家裡一般準備的是鮮嫩的鰱魚,紅燒鰱魚放在長長的盤子裡,隆重的擺上桌子,看著就賞心悅目。

點心一般是春捲,這是鎮江人過年最愛的一道美味,韭菜黃配上肉糜和打碎的雞蛋,下油鍋一炸,吃起來咔嘣脆。由於春捲色澤金黃,猶如一根根金條,所以在節日的餐桌上擺上一盤春捲,含有"黃金萬兩"的吉慶寓意。


記憶中的鎮江年夜飯:濃郁的鎮江年味撩人到如今

▲ 咔嘣脆的春捲,一般最多見的餡料是肉糜韭芽、薺菜肉餡、豆沙、芝麻,再用油炸得外焦裡嫩香香脆脆,是小孩子的最愛。


記憶中的鎮江年夜飯:濃郁的鎮江年味撩人到如今

總有一種味道,有人替你默默守護

最後上頭菜,直奔年夜飯的主題——全家福。

全家福的底料高檔的選用魚肚,中檔的選用油發蹄筋,最普通的則用肉皮。“全家福”中菜的品種不能少於十樣,必須含有的“三圓”,魚圓、蝦圓、肉圓,象徵“三元及第”,其他輔料則有海參、雞脯片、筍片、肚片、木耳、金針等。

製作這道全家福先要把小排骨、香菇、木耳提前溫水浸泡洗淨;熟雞肉撕小條待用;杏鮑菇和冬筍切片;冬筍、胡蘿蔔煮熟切片;其它食材洗淨待用。鍋上點火放入植物油,將雞湯倒入鍋中,放入小排骨加料酒,開大火煮滾。放入筍片、木耳、香菇、杏鮑菇用中火煮開後,加入肉圓、蝦仁和蛋餃,加少許精鹽和調味品,中火約五分鐘。最後加入魚圓、鵪鶉蛋、胡蘿蔔和菠菜(豌豆苗),即可起鍋。

鎮江菜的全家福為淡色淡味,不用醬油。一菜多料,鹹中帶鮮,香醇糯軟,風味獨具,富有營養,在寒冷的冬夜吃尤為適宜。

鎮江人過年必須要吃到蛋餃。蛋餃用雞蛋攤皮,釀入鮮肉、開洋末與蘑菇丁,做成餃子狀,蒸熟後既可單獨成菜,也是全家福中不能缺少的一道食材。蛋餃好吃也好看,黃澄澄猶如元寶,是一道寄寓了富裕願景的平民菜餚。


記憶中的鎮江年夜飯:濃郁的鎮江年味撩人到如今

▲ 好吃的蛋餃。

一般吃過全家福,就算吃完年夜飯,然後一家人喝茶、嗑瓜子、吃花生,熱熱鬧鬧的說家常,子夜鐘響,鞭炮震耳,焰火沖天,歡聲一片。

鎮江人吃年夜飯是有“規矩”的。裝盤上桌的魚,有頭有尾,大年夜是不能動筷子的,只能留到次日年初一方可食用,這叫“年年有餘”,餘下它,生活寬裕年年有餘。

年夜飯的飯要煮得多,米要“三斗六升”,民間有除家人的米之外,還要“天一升、地一升、貓一升、狗一升”,留到大年初一不動火,意思是新年之中可吃“隔年陳”,表示年年有餘糧,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

過去,海魚似乎不值錢,春天時鹹黃魚掛滿大街小巷。境況好的人家會再上一隻紅燒蹄髈,上得晚了,大家都已酒足飯飽,所以大多看看而已,其後幾天端上端下,這隻蹄髈會經常出現在桌上。

年味即鄉愁和親情,年夜宴是一年之中最有溫度和份量的味道,談不上珍饈佳餚,但以食物之名,舉行的一個有關家庭精心準備的儀式。所有家庭之外的事情都可以停下來,時間也停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