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你认为"停课不停学"的目的是什么?现实能达成目的吗?

随风行天下


某些个网络平台在推动。。。。。。对学生来讲,不如老师补充一些预习作业!


柏木冲


我不是老师,我是一名家长!

作为家长这两天我正在被逼疯

从春节后辅导班停了,我开始全面辅导孩子写作业,辅导孩子预习新课!

看着群里面老师费心费力的在督导孩子发作业,而且是新课的作业,老师在逼我,而我在逼孩子。

我一开始以为每天拿出三个小时左右,就能帮助孩子完成作业,我甚至陪着孩子一起写作业!

可是我错了,作业要一直写,全天候的写,要背的,要默写的,要学习的。

这根本不是预习,就是家长全部教会,还得熟练掌握!

数学:一周一个新单元,必须把题全部做完,做完了要批改!

孩子不可能会,你要一点一点教,写的不对发到群里,老师会告诉你这里不对那里不对!可是我不是老师啊,我真的不会教,不知道怎么能跟孩子说明白,甚至我自己有些都迷糊!我在想有的家长真不会怎么办?

英语:新课课文要背过,新单词要默写!发群!昨天晚上孩子到9点,被我逼着要背过,可是会读就不错了,发音正不正确,我真的无能为力!还要默写!

语文:每天背一首古诗,还要求练字,要求写作文,要求默写!要求读课外书,可是孩子有时间读课外书吗?

感觉老师也很累,也没办法

数学作业发上去,老师就在群里批改,英语老师会看孩子的书写质量,语音肯定是听不完的,语文老师要求朗读的默写的都在点评!

可是为什么?

为什么要这个样子?孩子痛苦,家长痛苦,老师也痛苦,寒假不应该是复习过去的,简单预习学会思考,然后有一些自由时间可以做点喜欢做的事情吗?教学不应该是老师的事情吗?这样被全面安排的孩子,真的有自主性吗?每天被推着走!给他自由他还会走吗?对学习还有兴趣吗?

请教育界的老师们教授们,告诉我们这样做,下一代的孩子对学习还有兴趣吗?还有探索精神吗?还有自主性吗?全天扑入作业海!真的是为了孩子好?

综合作业量在三到四个小时不可以吗?

其他时间交给家长不可以吗?

不可以分工吗?


老董聊电气自动化


我是初中英语老师,也是班主任。我们学校也要求学生在正月十五后开始在网上学习。现在我说说我的观点。

现在的形式决定了学校必须延期开学。这也是隔离措施的一个关键。特别是现在感染人数和疑似患者人数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在家隔离也许是最好的隔离办法。但是一般情况年后的正月十五后是开学的日子。为了不耽误学生上学,上级做出了听课不停学的决定,这是非常实用的办法,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这种办法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就是让学生在家隔离,防止互相感染。这对当前的疫情控制是非常有效的措施。第二就是减少因为延迟开学对学生学习造成的影响。

这两个目的是否能够达到,我现在来分析分析。首先第一个目的是最容易达到的。现在很多地方都限制出行。小区、村庄等都加强了对外来人员的检查。在小区、村庄内,人员之间的往来也是减少了。这对防止疫情扩散、减少感染是非常有益的。而学生在家隔离,效果也是很好的。对于第二个目的是否达到了没有,就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了。

学生在家学习,一般是在电脑上或智能机上学习。学习效果如何呢?这就取决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了。一般情况学生在家里学习,无论是自学还是在电脑或手机上学习,学习习惯好的学生都是不用家长和老师担心的。毕竟他们能够管住自己,知道学什么和该如何学习。这部分学生有很多是班级中上游的学生,他们学习能力很强,他们的学习效果虽然受点影响,但是不会很大。如果是班级中的学霸,或许在家自学就是他们最好的学习方式。寒假和暑假是学霸们与其他同学拉开差距的时间。人们常说的“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来放假”就是这个道理。假期中学霸的按部就班的学习是他们能够在假期超越别人的法宝。


假期在家学习的学生,受影响最大的就是不爱学习的学生和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就很让老师犯愁。在家里,如果家长监督不力,他们的学习就会一落千丈。这也是这个寒假老师最担心的学生。毕竟学生在家里 ,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无法在跟前监督。这些学生是否能够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是决定他们学习效果的主要方面。很多周末和假期学生在家就很难按时起床,做作业拖沓散漫。现在虽然或许有老师在班级群里督促学生学习,但是学生是否认真学习了,这真的很难说。

其次就是一些学生偏科,受到的影响也会很大。因为很多学生偏科,在学校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这部分学生在这个假期应该补习前面没有学好的内容。而班级学习的内容大多是下册的内容,或许他们真的跟不上。这就需要他们能够在学习之余找时间把自己前面没有学好的内容补习好。但是家长是否能够辅导好还是个问题。

因此我们说“听课不停学”的做法,对一部分的学生学习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这部分学生主要是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偏科的学生和部分小学生。但是年后开学后,老师也会把下册内容从头讲,这或许会弥补这部分学生假期学习的弱点。


初中人教版英语


我是疫情较重的湖北天门的一名老师,从腊月二十九就封路封小区不能出门了。开学不知是何时,为了不耽误孩子们下学期的学习,我从初四就开始给孩子们每天在网上辅导学习了,每天出一到两道题,让孩子们先做,我再把逐题讲解的视频发在群里让他们听,从这一个星期的情况来看,收效甚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大部分小学生放假在家没有学习的习惯,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春节难得回来一次,也就放任孩子了。班里63个娃,能学习的不超过20个。第二,即便是学习的孩子,如果没有家长的督促,拿着手机只是好玩,根本没有静心听老师的讲解。家里父母耐心督促的还好点,父母任其自然的一点用都没有。


蓝天云归处


“听课不停学”,如果说是一个口号,而是仅仅是应付当前疫情的一种口号的话,那么这是非常遗憾的。

我们注意到,各级部门,甚至学校提出,重新组织优秀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并于2月10日开启在线教育课堂。这是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传统课堂的基本功能,但是效果可能要大打折扣,甚至是“毫无意义”。原因是,这种课堂有如下几个特点:

(1)缺失教师的有效监控。毫无疑问,这样的在线课堂,是属于一对多,这个“多”不是几十个学生,而是成百上千,乃至几十万学生,这不就是“大班额”教学吗?能有什么效果呢?!

(2)缺失师生的交互作用。教育教学走向现代化,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事实上,这是现代化的要点之一; 之二就是师生互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教学资源,或者是一种课程。一对多的在线课堂,不可能实现有效的交互作用。

(3)违背了因材施教原理。最为有效的教学一定要分析学情,根据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和教学。在线课堂教学面对全国,全省,全市,全校学生,如此大群体学生,怎么分析学情,如此学情分析又会有什么效果?!

(4)面对屏幕教学,学生容易疲倦,在疲倦中上课,怎么会有效果?

(5)在家在线教学,需要很强的自觉性,电脑或手机仅仅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学生能够用好这个工具吗?大家已经意识到了,手机是当代教育教学中一个巨大挑战,已经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其负面影响超越了正向作用。

我冥冥之中感到一种遗憾,提出在线课堂,是不是教育部门或学校领导的一种走秀呢?是不是所谓的共同应对疫情的一种形式主义?甚至担心是为网络在线课堂无形中打广告?

白岩松在新闻一加一中采访教育部官员,问在线课堂是什么性质的课?是辅导课,还是主课程?官员否定了辅导课,肯定了主课这一性质。如此定性,没有错,但不是重点。重点在两个字“慕课”。官员提到了这个词,也做了解释。但不知道大家是否理解了何为“慕课”?

我理解的“慕课”课程如同图书馆的图书,是供学习者查阅,借阅的图书资源,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图书,它是“术业在先”的人提供的语音课程,包涵了此人对教学内容的个性化理解和解读,是图书的解读版本。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和慕课课程事业是非常落后的,或者说利用率是很低的。

如果这次疫情理解为“失马”,那么会不会带来福音,这就要看有志之士是不是真正意识到我们真正缺了什么?

我们的学生缺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脱离了父母和教师的监督管理就失去学习的行动力,这是一个可怕而存在的现象。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也有客观原因,那就是我们缺少了图书资源,更缺失了慕课课程资源,或者这些资源有了,但对于学生而言获取的途径不够方便而且成本巨大。因此,我们教师自然也就放了弃一项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能力,继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停课不停学”,如果理解为不需要在教师的“教”的激励下达成学生自主的有效学习,即促进“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教学目的,那么“停课不停学”就是有意义的,而且意义重大。

当然,作为教师,在“停课不停学”中也不能缺失应有的角色作用,例如运用微信班级平台组织好学习点评,学习评价,学习监督,运用好班集体学习效应促进在家学习效果。对于教师,在线不在线不重要,关键是要发挥我们教师应有的作用。

作为高三班主任,我通过班级微信群分别向学生,家长各写了一封信,目的就是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指导学生和家长达成“停课不停学”的学习效果。有需要,可以在我的头条号主页查阅我的两封信。


姚铎俟教育


我是一位老师,很多时候在思考,为什么现在很多老师就有三板斧:留大量作业、占大量时间、动不动叫家长。

所谓听课不停学,是个伪命题,爱学习的孩子可以通过远程来实现学习。对于普通孩子,远程缺少监督,缺少效率,确实闭环检测,效果并不好。但不学又不符合社会主流声音。

如今老师,孩子,家长都难做。整个教育都很矛盾。

我也不知道怎么改变这个现状,但我当面做不到的事情,从来不强求家长去做。我们五天在学校都教不会人家孩子,凭什么周末回家就要全部学会。

作为老师,我会抓课堂,抓重点,把教学问题简单化,专业化,不争一朝一夕,又不浪费孩子时间,珍惜能珍惜的时光。

所谓停课不停学,更是一个政治正确的问题,至于结果,唯有努力去做才有可能有一定效果。

所以,孩子,家长和老师要一起努力不负韶华,不复使命。

同时,希望疫情早结束,让孩子回归学校,正常上课。


中考物理老师


作为一个老师,不管你是公立学校的老师,还是私立学校的老师,还是教育机构的老师,还是线上教育的老师,只要你教学生了,你就是老师。老师,是一个职业,无可否认,但是,老师还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人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良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为职业,肯定是要挣钱的,否则,无以生存。但是,挣钱,不能挣“国难”钱,大疫面前,生命尚且受到威胁,这个时候,你能别有用心,还想着去挣钱吗?线上教育,是一个商机,抓住这个商机,也许你能少奋斗三年。但是,不能因为抢夺商机,就昧着良心去挣不该挣的钱。在学习和生命面前,生命永远摆在第一位,学习尽管重要,但是,在威胁到生命的关头,学习还重要吗?学习能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吗?一、停课不停学,是要求各类教师,在大疫当前,积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了解和预防知识教育,教育学生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国家防治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积极防护,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这是停课不停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政治任务。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有这种政治担当觉悟。二、停课不停学,是要求学生在这一段时间,高度自觉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努力锻炼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新学期开学作好能力准备。三、停课不停学,是要求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努力做好知识的复习工作,打牢基础,夯实根基,为后续学习做好知识、能力的铺垫。四、停课不停学,是要求2月17号后,根据疫情的情况,在国家教育部的部署下,地方政府适时开学,做到教师教学和线上学习同步进行,努力提高学习效益,改变以往的指望教师教的学习方式,做到教师课堂教学、学生线上复习和练习同步运作的学习新方式,制定好教学计划,有步骤有措施的完成新学期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四、停课不停学,是要求所有的教师,在假期充分备好课,做好教学资源的收集、开发和整理工作,一旦疫情解除,用最有效的教育手段,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特别是高考学生的高考任务。五、停课不停学,国家不是要求教师在假期就开始进行线上教育,这样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反而导致学生心理紧张,从而造成学生免疫能力下降,这不利于打赢防治疫情的攻坚战。六、把学生稳定在家,是要求家长监督和呵护好孩子吃好、睡好、锻炼好,在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基础上,适当安排学生进行必要的复习,在保证复习质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七、在2月17日之前,不建议学生系统学习新知识,这会适得其反,欲速不达。八、由于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有的学生具备了线上学习的条件,而有的学生线上学习条件欠缺,这时,广泛开展线上学习,势必造成条件不好的学生和家长的恐慌,担心孩子学习落后,这对疫情防治特别不利。所以,请所有的教师,按照国家教育部的统一部署,正确理解教育部的精神,坚决打赢这次疫情防治战役,万众一心,协同作战。





爱追求的大男孩


我是数学李老师,来说说我的看法。

作为老师,你认为“停课不停学”的目的是什么?现实能达成目的吗?

停课不停学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2003年非典期间,当时就已经有了停课不停学的感念,为了应对非典,当时用“空中课堂”的形式用电视为学生授课,以此来减少学生的聚集,同时尽量不影响学生的学习。

事隔17年,2020年停课不停学的概念又一次出现,这一次我们为了防控2019新型冠状病毒,又一次利用这一方式进行疫情防控,而这17年里,科技的进步,我们已经不再用电视进行授课,而是利用网络直播或录播课程。相比03年,我们现在的线上授课更加灵活,更加适合学生。




停课不停学,最只要的目的在于减少学生的聚集

此次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较强,人群聚集容易出现聚集性疫情。为了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我们又一次提出停课不停学,以线上教学代替线下的班级授课,以减少学生聚集的方式防控疫情的扩散,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停课不停学,也是为了减少停课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因为疫情,学生要推迟一段时间才能复课,所以这段时间学生在家,他们的学习也是需要大家去关注的。

除了学生的自学外,也同样需要老师的讲解与指导。所以也就出现了停课不停学的方式,利用线上学习的方式,去尽量弥补学生在家学习的不足。

同时,当下的线上学习相比之前更加灵活,教师的授课也更加适合学生。除了集中的线上授课,一些学校还自己录制了越多课程,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在家学习。




停课不停学,对于疫情的防控是有极大帮助的,对于学生的学习还需要我们继续摸索方法。

停课不停学了,从某种意义上支援了防控疫情,这一点是十分值得肯定的。

对于学生的学习,这样的方式确实可以弥补学生在家学习的不足,但我想对于这种方式,我们还需要更好的思考,线上教学的方式新颖,学生感兴趣,但如何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则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


数學李老师


我们江西省是在赣教云平台统一请高级教师进行统一讲课,可以在电视上观看。我作为一个乡镇老师,可能开学我会再快速讲一遍。接下来简略分析利弊。

线上学习的好处:

1.高级名师上课,教师质量丝毫不需要怀疑,并且全部都是精心备课。

2.学生没有听懂的可以反复看,直到一个知识点给完全的理解。

3.再也不用总是主课了,音体美等综合课不是梦。

线上学习的弊端:

1.偏远地方的孩子没有线上学习的条件。有的人家里面只有爷爷奶奶带,有的父母都抛家弃子孩子扔给老人带,智能机都没有,线上学习一切白谈。

2.线上学习本身不能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南昌市孩子的基础和偏远乡村的孩子基础是难以比拟的。

3.线上学习少了师生互动环节。孩子失去了发言的机会,也不知道自己的答案到底对还是不对,毕竟语文有多种答案。久而久之就会放弃思考,开始做等答案。

4.线上学习对学生的督促较弱。学生自觉性不够,家长没那么多时间监督。学生可能听着听着可能都睡着了,或者看着电视切换到动画频道。

5.线上学习对于学生的针对性反馈也较弱。

一些基础性知识,过不到关,比如上课要进行的听写、默写,古诗背诵;像语文的课文朗读,也不能准确指导……

6.线上学习导致家长叫苦连天。有的人可能说叫家长督促,磨枪充当老师角色,可是有些家长小学文化,自己都看不懂……

叫家长拍给老师吧,很多家长要么没时间,要么不想理,表示很烦。需要老师一个个催,并且老师还不好批改……

不过这也是针对于疫情,临时推出的方案。对于一些特别重视家庭教育中的孩子还是可以达到学习目的的,毕竟一般的老师和名师差别很大的。

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当线下教学与和线上教学相结合。

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

而如果孩子对有的知识点有一些不懂而不敢问老师,或者需要一些提高的话,就可以通过线上教学来学习。

我是语文老师美子,和你分享教学心得和如何帮助孩子成长,喜欢就关注我咯~


语文老师美子


从2月1日开始,已经有好未来、学而思、新东方、网易有道精品等多家专业教育机构面向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课程,除此之外,支付宝的“小宝教育”、钉钉免费为学校上课提供不限时视频会议;腾讯教育联合多家免费教学服务,推出腾讯教育“不停学”联盟;淘宝大学宣布将为k12学校、高职院校、教育机构开通专属通道,免费部署云课堂;快手上线“停课不停学”专栏,提供从K12到职业教育的免费课程等等。

网络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补充

如此多的教育机构和网络巨头为免费网络课程助力,一方面确实是出于企业的责任感,在疫情面前,积极为抗“疫”奉献力量,对家长和学生来说,如果利用好,确确实实是享受了实惠;对企业来说,这无形中也是一次用免费课程推广自己的机会,现阶段的用户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也很有可能继续使用网课。

教育机构的网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不会直接替代课堂教学,学生可以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如果能够好好利用,确实可以让自己的假期过得较为充实,知识也可以得到拓展。

老师直播教学是担心教学进度,也怕学生荒废学习

除了上述的网课方式,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要求老师开直播课堂,把线下的课程教学搬到了网上,作为这段时间的主要教学手段。并且要求学生使用钉钉等软件进行课堂打卡,这样的举措受到了极大的争议。

家长对网络教学存在担忧

对家长来说,担心缺少课堂互动,缺乏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课堂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其次在电脑手机面前,孩子很难保持长时间的专注,还容易受游戏电影的影响而分心,再就是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眼睛可能出现近视。

学生对网络教学也存有抵触情绪

对学生来说,这件事似乎更为不爽,原本通知开学时间不得早于2月17日,但现在从2月1日就开始上课,比正常的寒假假期还提前了一周,每天的课程从早上8点一直持续到晚上,布置的作业也不少,又延迟一周开学到提前一周上课,很多学生表示难以接受。从钉钉软件收到大量1星“好评”就可以看出学生对待此事的心态。

网络教学对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任务并不会减轻

作为老师,可以理解在当下的情况下,停学不停课,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是可以想到的最优的教育方式,在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学生长时间闷在家最困难的是如何有效安排时间,安排网络课程时间上就是要帮助学生和家长解决这个问题,既能让这段时间变得充实,还可以弥补因为延迟开学带来的一些时间损失,为正式开学后节约时间,毕竟教学内容和任务并不会因此而减少。

但是,对于很多老师来说,此次采用网络授课的方式 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虽然不用在去学校上班,但是网络直播课程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一点都不少,甚至更多,学生提前一周上课,老师同样是提前一周开始上班,在缺少课堂互动的情况下,如何让课程变得生动而充实,让学生不感到枯燥,对于首次进行网络直播课程的老师来说,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网络教学不能一厢情愿,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

从目前网络平台上反映出来的效果来看,停课不停学似乎还没有达到让学生、家长乃至老师满意的程度,有一位老师说的很好:停课不停学,不能一厢情愿。缺少了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老师花再多的功夫也难出好的效果。

个人认为,各教育机构、相关部门、学校老师可以进行一些拓展类的课程,让学生可以选择性地学习,不急于把课程学习强加给学生,效果也许会好一些。在文艺复兴前夕,欧洲爆发了黑死病,当时还是学生的牛顿面临同样的困境,回到乡下停学了两年,当时没有网络直播,只能靠自己来安排,但正是在这期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另一位文艺复兴巨匠薄伽丘完成了《十日谈》。也就说对于自觉性高的同学来说,总会找到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对于自律性差的同学来说,面对电子产品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可以预见,采用网络授课的方式,学习的效果会比在课堂上有更大的差别,因为课堂上有纪律的约束,即便是最不爱学习的学生,多少也能接受到一些信息,但是在网络面前,对于没有自律性的学生来说,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正如很多家长所担忧的,现在有了正当的理由拿起手机,之后再想让他们放下来就不太容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