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太上老君的金丹那麼珍貴,為何要送給烏雞國國王那樣普通的一個凡人?

黑暗騎士駕到


這應該是認錯和賣人情的因素比較多。說認錯是因為自家的寵物下界害人,不但罩了一個狐狸精,還給人家國王頭上種了一片綠油油的大草原,更過分的是要對佛家的儲備幹部下手了。賣人情麼說起來就比較考較了,至少有三個人的面子,猴子,唐僧和如來佛。至於誰多誰少就不足為外人道哉了。


酉時好彩


《西遊記》裡,太上老君是道教始祖,精通煉丹之術,並且煉製出來的丹藥妙用無窮,曾經送給豬八戒一顆九轉金丹助他修成大道,也曾經用幾個葫蘆的丹藥把孫悟空硬生生提升到太乙天仙的境界,而且還金剛不壞,讓人歎為觀止。不過老君的金丹也不是隨便能拿到的,畢竟太珍貴了,通常是作為貢品獻給玉帝。

但是,偏偏有一個凡人,也曾吃過老君的金丹

取經路上,孫悟空保護唐僧一路西行,遇上難免遇到各種妖怪和問題,有時候妖怪容易打發,有的特殊情況才麻煩,例如像在五莊觀推倒人參果樹,孫悟空上天入地託了不少人情結果還是沒搞定,當然是因為他一開始就沒找對人,不過孫悟空後來也大概找到了規律,知道哪些問題該找菩薩,哪些問題該上天庭,都靠經驗積累。

在烏雞國那一回,孫悟空同樣遇到特殊情況,就是原來的烏雞國國王被妖怪害死了,肉身卻在井底的龍宮洞府裡保存得好好的,並且烏雞國國王的魂魄還能給唐僧託夢,唐僧心懷慈悲,自然想要把他救活,所以這個艱鉅的任務自然就落到了孫悟空身上。孫悟空在緊箍咒的壓迫下,還真想到了辦法,那就是上天庭找太上老君幫忙。

太上老君的丹藥很多,效用也各有不同,這次孫悟空上天庭找老君要的是九轉還魂丹,看來當年孫悟空在兜率宮裡對老君的丹藥研究得十分透徹,並不是亂吃一通。所以後來烏雞國國王得到金丹後,死而復生,順利地拆穿了假扮他的青獅精,唐僧師徒再度一劫。

老君的金丹貴重,為何要送給一個凡人?

西行取經,目的是弘揚佛法,而作為道教始祖的太上老君為何要這般無私幫助佛門呢?其實道理跟封神時候是一樣的,都是經過各方共同商議和協調下的產物,太上老君即使知道佛門是最大的受益者,依然還是推動取經的開展,並且積極參與其中以便獲得更多的功德。並且太上老君已經在孫悟空身上花費了那麼多力氣和丹藥,當然不會吝嗇這小小一顆還魂丹了。

而且,烏雞國國王還曾經做過一件可能讓太上老君十分高興的事情。那就是烏雞國國王並不太喜歡佛門,甚至還把前來度化他的文殊菩薩弄得十分狼狽不堪,且看原著描述:

菩薩道:“你不知道;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

其實,烏雞國國王也挺無辜的,本來做國王做得好好的,突然有一天有個人送要來度你歸西,相信絕大多數人是一臉懵逼和一百個不願意的,是三宮娘娘不美麗還是人間美味吃了遍?自然是當文殊菩薩瘋言瘋語,於是把他放河裡冷靜冷靜。太上老君可能也知道這件事,雖然他是聖人,但也是有情緒的,就好像當初觀音菩薩哄騙他的金角和銀角童子下凡,老君就表現得十分不高興,所以看到佛門吃癟應該還是挺樂意的,於是就更加不會吝嗇金丹了。

結語

總的來說,取經是為了普度眾生,是可以獲得大功德的事情,所以很多神仙都樂意參與到其中,當然最積極的肯定是佛門,觀音菩薩可以說是取經路上的強大後援,太上老君和太白金星也幫了不少忙。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青年剛木


青年剛木


很簡單,佛教講的是考驗。

烏雞國國王先前被認定可以成正果,文殊菩薩卻去言語相難,菩薩的素質不會那麼差,他那樣做是通過“言語相難”對國王進行最後的考驗。

《西遊記》一粒金丹背後隱藏的秘密,孫悟空的面子換不來丹藥

很可惜,考驗沒有通過,成正果的時間只能延後,讓他在下界繼續的修行。

佛教不會因烏雞國國王的錯而放棄他,所以烏雞國國王還是會成正果,只是時間晚了,果位換一換。

既然看好了烏雞國國王,國王又沒有達到成正果的要求,那就需要多修行,可人的壽命是有限的,萬一他提前死了,那就麻煩了,所以用九轉還魂丹,救活他的同時,也增強了他的體質,延長了壽命,這便是太上老君會給他金丹背後隱藏的秘密。

至於孫悟空的面子,還真不值一粒九轉還魂丹。

因為孫悟空要金丹,影響的不是太上老君,而是玉皇大帝對老君的要求,這樣的事就大了,老君不會給孫悟空,以免耽擱了玉帝的大事。

給,那是佛教早就求來的,老君趁完成玉帝的要求的同時,多煉一粒給烏雞國國王。


浩南說電影


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個烏雞國國王是怎麼被弄死的,《西遊記》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間生。這一回講孫悟空就要下死手棒殺獅子精,這時文殊菩薩及時出現,她告訴了孫悟空事情的真相:

菩薩道:“你不知道;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虧六甲金身救我歸西,奏與如來,如來將此怪令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吾三日水災之恨。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來此,成了功績

話說的可真好聽,一句一飲一啄就把佛家無恥的行徑全部掩蓋過去了。事實真的如文殊菩薩說的那樣,是僅僅讓烏雞國國王浸水三年以示懲戒嗎?不是的,如來的真實意圖是弄死這個國王,然後霸佔這個國家。為什麼這樣說呢?

如果如來安排好了,僅僅是浸泡這個國王三年,那麼正常的情況應該是首先保留好國王的屍體,然後將國王的鬼魂在地府安排好,三年之後魂歸肉體,這樣叫一飲一啄。但是事實情況呢,國王被推下井後,佛家派的那個獅子精就不管了,不但不管,還和地府打好了招呼,不允許國王的鬼魂去地府告狀,地府連國王的鬼魂都不收留:

那人道:“他的神通廣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與他會酒,海龍王盡與他有親,東嶽天齊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閻羅是他的異兄弟。因此這般,我也無門投告。”

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凡人是個國王,而且這個國王曾經極其的信奉佛教。文殊菩薩不是說了嘛,他來就是渡這個國王成為金身羅漢的,沒有想到因為一場誤會,這個國王金身羅漢沒有當成,反而被佛家派的獅子精給害死了。

這是個非常好的機會,佛家殺人,那麼我道家就救人,這一生一死,等烏雞國國王復生之後他心裡會傾向於那個教派呢?當然是幫助他復活的道教呀。因此一顆金丹換得道教在這個國家的興旺發達,這比派一幫道士傳道幾百年的效果都強,因此太上老君就很爽快的把金丹給了孫悟空,讓孫悟空去救這個烏雞國國王。

烏雞國國王還陽之後的事情書上沒有寫,但是我們可以推測,據我推測這個烏雞國的國教估計以後就是道家一家獨尊了,而佛教估計要被邊緣化了。

太上老君為什麼要把寶貝的金丹給一個凡人,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凡人的身份是國王。太上老君救他的性命是一舉兩得,既可以挽救一個人的性命,又可以趁機打壓佛教的勢力,將道教在這個國家的勢力發展壯大,這樣划算的買賣,何樂而不為呢?


十三阿哥電影解說


《西遊記》烏雞國這一回,孫悟空被利用,太上老君最雞賊,而如來佛祖變得慘無人道!雖然分析的結果讓人大跌眼鏡,但這就是事實,我也沒有辦法。這也是太上老君為什麼把那麼珍貴的仙丹給一個死屍的原因。到底怎麼回事?聽我慢慢分析!

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個烏雞國國王是怎麼被弄死的,《西遊記》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間生。這一回講孫悟空就要下死手棒殺獅子精,這時文殊菩薩及時出現,她告訴了孫悟空事情的真相:

菩薩道:“你不知道;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虧六甲金身救我歸西,奏與如來,如來將此怪令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吾三日水災之恨。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來此,成了功績。

話說的可真好聽,一句一飲一啄就把佛家無恥的行徑全部掩蓋過去了。事實真的如文殊菩薩說的那樣,是僅僅讓烏雞國國王浸水三年以示懲戒嗎?不是的,如來的真實意圖是弄死這個國王,然後霸佔這個國家。為什麼這樣說呢?

如果如來安排好了,僅僅是浸泡這個國王三年,那麼正常的情況應該是首先保留好國王的屍體,然後將國王的鬼魂在地府安排好,三年之後魂歸肉體,這樣叫一飲一啄。但是事實情況呢,國王被推下井後,佛家派的那個獅子精就不管了,不但不管,還和地府打好了招呼,不允許國王的鬼魂去地府告狀,地府連國王的鬼魂都不收留:

那人道:“他的神通廣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與他會酒,海龍王盡與他有親,東嶽天齊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閻羅是他的異兄弟。因此這般,我也無門投告。”

看到沒有,十代閻王都被這個獅子精收買了,目的只有一個,在陽間國王活不了,在陰間國王的鬼魂不能申訴,不能收留,不能投胎轉世。這是什麼懲罰,基本相當於把這個國王趕上了絕路。幸虧井中的老龍王保存了這個國王的屍體,夜遊神收留了國王的鬼魂,這才使得這個國王有一天能伸張正義,重見天日。而老龍王和夜遊神是誰派來的,太上老君,一場道家和佛家的激烈爭鬥正在醞釀。

太上老君為什麼會參與此事呢?主要還是因為這次佛家做的太過分,第一,佛家傷了凡人性命,第二,佛家無恥的把這樣的事情嫁禍給了道家,你說太上老君生氣不生氣?為什麼說佛家嫁禍給了道家呢?《西遊記》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謁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嬰兒。這一回這樣記載這個獅子精的卑鄙行徑:

忽然鍾南山來了一個全真,能呼風喚雨,點石成金。朕與他同寢食者,只得二年。朕與那全真攜手緩步,至御花園裡,忽行到八角琉璃井邊,不知他拋下些什麼物件,井中有萬道金光。哄朕到井邊看甚麼寶貝,他陡起兇心,撲通的把寡人推下井內,將石板蓋住井口,擁上泥土,移一株芭蕉栽在上面。可憐我啊,已死去三年,是一個落井傷生的冤屈之鬼也!”

也就是說這個獅子精本來是佛家派去的,但是他喬裝打扮變化成為一個道士,在取得國王信任後,將國王推入後花園井中,然後變成烏雞國國王,成功的鳩佔鵲巢,當起了皇帝。這事就做的太絕了,傷人的事情明明是佛家人乾的,卻打著道家人的身份,這不是赤裸裸的栽贓陷害嘛。

這還不算,在獅子精變成假國王管理烏雞國期間,這個國家道家的地位急劇下降,甚至於道士變成了佛家的下人、奴才。這可不是我瞎說的,書上有證明。《西遊記》第三十六回,心猿正處諸緣伏,劈破旁門見月明。這一回講唐僧師徒四人來到寶林寺投訴,出來接待的是一個道士:

正讚歎間,又見三門裡走出一個道人。那道人道:“師父莫怪,我做不得主。我是這裡掃地撞鐘打勤勞的道人,裡面還有個管家的老師父哩,待我進去稟他一聲。他若留你,我就出來奉請;若不留你,我卻不敢羈遲。

僧官見了大怒道:“道人少打!你豈不知我是僧官,但只有城上來的士夫降香,我方出來迎接。這等個和尚,你怎麼多虛少實,報我接他!

看到了沒有,在烏雞國寶林寺裡,道士變成了佛家寺院的看門人,稍有不慎就要被寺院主持辱罵,道家在烏雞國的地位之低令人驚歎。因此太上老君決定插一手,而且要打個漂亮的反擊戰,反擊怎麼打?不能直接去救烏雞國國王,這樣容易和佛家引起正面衝突,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佛家內部的人來管這件事情,因為事情本身就是佛家犯的錯,肯定有正義之士來多管閒事的,他選中的這個人是誰,孫悟空。

於是後面就出現了烏雞國國王的鬼魂在夜遊神的安排下去找唐僧,然後唐僧派孫悟空去井中撈國王的屍體,屍體撈出來之後怎麼辦?怎麼救呢?去地府肯定不行,地府連鬼魂都不收,更不要說讓人家管了,既然陰間救不了,就只能在陽間直接救了,怎麼救?只有太上老君的九轉還魂丹才能救,於是孫悟空最後只能去找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的九轉還魂丹可是寶貴的東西,為什麼要給一個凡人呢?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凡人是個國王,而且這個國王曾經極其的信奉佛教。文殊菩薩不是說了嘛,他來就是渡這個國王成為金身羅漢的,沒有想到因為一場誤會,這個國王金身羅漢沒有當成,反而被佛家派的獅子精給害死了。

這是個非常好的機會,佛家殺人,那麼我道家就救人,這一生一死,等烏雞國國王復生之後他心裡會傾向於那個教派呢?當然是幫助他復活的道教呀。因此一顆金丹換得道教在這個國家的興旺發達,這比派一幫道士傳道幾百年的效果都強,因此太上老君就很爽快的把金丹給了孫悟空,讓孫悟空去救這個烏雞國國王。

烏雞國國王還陽之後的事情書上沒有寫,但是我們可以推測,據我推測這個烏雞國的國教估計以後就是道家一家獨尊了,而佛教估計要被邊緣化了。

太上老君為什麼要把寶貝的金丹給一個凡人,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凡人的身份是國王。太上老君救他的性命是一舉兩得,既可以挽救一個人的性命,又可以趁機打壓佛教的勢力,將道教在這個國家的勢力發展壯大,這樣划算的買賣,何樂而不為呢?






宅男看影視


太上老君的九轉還魂丹可是寶貴的東西,金貴著呢,一般人可吃不到,為什麼要給一個凡人呢?主要還是因為:

1、這個凡人是個國王,而且這個國王曾經極其的信奉佛教。文殊菩薩說過:

“你不知道,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虧六甲金身救我歸西,奏與如來,如來將此怪令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吾三日水災之恨。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來此,成了功績。”

說的可真好聽,一句一飲一啄就把佛家無恥的行徑全部掩蓋過去了。本來是渡這個國王成為金身羅漢的,沒有想到因為一場誤會,這個國王金身羅漢沒有當成,反而被佛家派的文殊菩薩坐騎獅子精給害死了。沒想到獅子精把十殿閻羅收買了,不讓國王魂魄回來,將其囚禁。

2、太上老君為什麼會參與此事呢?主要還是因為這次佛家做的太過分,第一,佛家傷了凡人性命,第二,佛家無恥的把這樣的事情嫁禍給了道家,你說太上老君生氣不生氣?獅子精變成假國王管理烏雞國期間,這個國家道家的地位急劇下降,甚至於道士變成了佛家的下人、奴才。

3、這是個非常好的機會,佛家殺人,那麼我道家就救人,這一生一死,等烏雞國國王復生之後他心裡會傾向於那個教派呢?當然是幫助他復活的道教呀。因此一顆金丹換得道教在這個國家的興旺發達,這比派一幫道士傳道幾百年的效果都強,因此太上老君就很爽快的把金丹給了孫悟空,讓孫悟空去救這個烏雞國國王。這個烏雞國的國教估計以後就是道家一家獨尊了,而佛教估計要被邊緣化了。

總之,太上老君為什麼要把寶貝的金丹給一個凡人,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凡人的身份是國王。太上老君救他的性命是一舉兩得,既可以挽救一個人的性命,又可以趁機打壓佛教的勢力,將道教在這個國家的勢力發展壯大,這樣划算的買賣,何樂而不為呢?


視頻大燴


《西遊記》烏雞國這一回,孫悟空被利用,太上老君最雞賊,而如來佛祖變得慘無人道!雖然分析的結果讓人大跌眼鏡,但這就是事實,我也沒有辦法。這也是太上老君為什麼把那麼珍貴的仙丹給一個死屍的原因。到底怎麼回事?聽我慢慢分析!

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個烏雞國國王是怎麼被弄死的,《西遊記》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間生。這一回講孫悟空就要下死手棒殺獅子精,這時文殊菩薩及時出現,她告訴了孫悟空事情的真相:

菩薩道:“你不知道;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虧六甲金身救我歸西,奏與如來,如來將此怪令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吾三日水災之恨。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來此,成了功績。

話說的可真好聽,一句一飲一啄就把佛家無恥的行徑全部掩蓋過去了。事實真的如文殊菩薩說的那樣,是僅僅讓烏雞國國王浸水三年以示懲戒嗎?不是的,如來的真實意圖是弄死這個國王,然後霸佔這個國家。為什麼這樣說呢?

如果如來安排好了,僅僅是浸泡這個國王三年,那麼正常的情況應該是首先保留好國王的屍體,然後將國王的鬼魂在地府安排好,三年之後魂歸肉體,這樣叫一飲一啄。但是事實情況呢,國王被推下井後,佛家派的那個獅子精就不管了,不但不管,還和地府打好了招呼,不允許國王的鬼魂去地府告狀,地府連國王的鬼魂都不收留:

那人道:“他的神通廣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與他會酒,海龍王盡與他有親,東嶽天齊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閻羅是他的異兄弟。因此這般,我也無門投告。”

看到沒有,十代閻王都被這個獅子精收買了,目的只有一個,在陽間國王活不了,在陰間國王的鬼魂不能申訴,不能收留,不能投胎轉世。這是什麼懲罰,基本相當於把這個國王趕上了絕路。幸虧井中的老龍王保存了這個國王的屍體,夜遊神收留了國王的鬼魂,這才使得這個國王有一天能伸張正義,重見天日。而老龍王和夜遊神是誰派來的,太上老君,一場道家和佛家的激烈爭鬥正在醞釀。

太上老君為什麼會參與此事呢?主要還是因為這次佛家做的太過分,第一,佛家傷了凡人性命,第二,佛家無恥的把這樣的事情嫁禍給了道家,你說太上老君生氣不生氣?為什麼說佛家嫁禍給了道家呢?《西遊記》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謁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嬰兒。這一回這樣記載這個獅子精的卑鄙行徑:

忽然鍾南山來了一個全真,能呼風喚雨,點石成金。朕與他同寢食者,只得二年。朕與那全真攜手緩步,至御花園裡,忽行到八角琉璃井邊,不知他拋下些什麼物件,井中有萬道金光。哄朕到井邊看甚麼寶貝,他陡起兇心,撲通的把寡人推下井內,將石板蓋住井口,擁上泥土,移一株芭蕉栽在上面。可憐我啊,已死去三年,是一個落井傷生的冤屈之鬼也!”

也就是說這個獅子精本來是佛家派去的,但是他喬裝打扮變化成為一個道士,在取得國王信任後,將國王推入後花園井中,然後變成烏雞國國王,成功的鳩佔鵲巢,當起了皇帝。這事就做的太絕了,傷人的事情明明是佛家人乾的,卻打著道家人的身份,這不是赤裸裸的栽贓陷害嘛。

這還不算,在獅子精變成假國王管理烏雞國期間,這個國家道家的地位急劇下降,甚至於道士變成了佛家的下人、奴才。這可不是我瞎說的,書上有證明。《西遊記》第三十六回,心猿正處諸緣伏,劈破旁門見月明。這一回講唐僧師徒四人來到寶林寺投訴,出來接待的是一個道士:

正讚歎間,又見三門裡走出一個道人。那道人道:“師父莫怪,我做不得主。我是這裡掃地撞鐘打勤勞的道人,裡面還有個管家的老師父哩,待我進去稟他一聲。他若留你,我就出來奉請;若不留你,我卻不敢羈遲。

僧官見了大怒道:“道人少打!你豈不知我是僧官,但只有城上來的士夫降香,我方出來迎接。這等個和尚,你怎麼多虛少實,報我接他!

看到了沒有,在烏雞國寶林寺裡,道士變成了佛家寺院的看門人,稍有不慎就要被寺院主持辱罵,道家在烏雞國的地位之低令人驚歎。因此太上老君決定插一手,而且要打個漂亮的反擊戰,反擊怎麼打?不能直接去救烏雞國國王,這樣容易和佛家引起正面衝突,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佛家內部的人來管這件事情,因為事情本身就是佛家犯的錯,肯定有正義之士來多管閒事的,他選中的這個人是誰,孫悟空。

於是後面就出現了烏雞國國王的鬼魂在夜遊神的安排下去找唐僧,然後唐僧派孫悟空去井中撈國王的屍體,屍體撈出來之後怎麼辦?怎麼救呢?去地府肯定不行,地府連鬼魂都不收,更不要說讓人家管了,既然陰間救不了,就只能在陽間直接救了,怎麼救?只有太上老君的九轉還魂丹才能救,於是孫悟空最後只能去找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的九轉還魂丹可是寶貴的東西,為什麼要給一個凡人呢?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凡人是個國王,而且這個國王曾經極其的信奉佛教。文殊菩薩不是說了嘛,他來就是渡這個國王成為金身羅漢的,沒有想到因為一場誤會,這個國王金身羅漢沒有當成,反而被佛家派的獅子精給害死了。

這是個非常好的機會,佛家殺人,那麼我道家就救人,這一生一死,等烏雞國國王復生之後他心裡會傾向於那個教派呢?當然是幫助他復活的道教呀。因此一顆金丹換得道教在這個國家的興旺發達,這比派一幫道士傳道幾百年的效果都強,因此太上老君就很爽快的把金丹給了孫悟空,讓孫悟空去救這個烏雞國國王。

烏雞國國王還陽之後的事情書上沒有寫,但是我們可以推測,據我推測這個烏雞國的國教估計以後就是道家一家獨尊了,而佛教估計要被邊緣化了。

太上老君為什麼要把寶貝的金丹給一個凡人,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凡人的身份是國王。太上老君救他的性命是一舉兩得,既可以挽救一個人的性命,又可以趁機打壓佛教的勢力,將道教在這個國家的勢力發展壯大,這樣划算的買賣,何樂而不為呢?


Z文文


《西遊記》烏雞國這一回,孫悟空被利用,太上老君最雞賊,而如來佛祖變得慘無人道!雖然分析的結果讓人大跌眼鏡,但這就是事實,我也沒有辦法。這也是太上老君為什麼把那麼珍貴的仙丹給一個死屍的原因。到底怎麼回事?聽我慢慢分析!



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個烏雞國國王是怎麼被弄死的,《西遊記》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間生。這一回講孫悟空就要下死手棒殺獅子精,這時文殊菩薩及時出現,她告訴了孫悟空事情的真相:

菩薩道:“你不知道;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虧六甲金身救我歸西,奏與如來,如來將此怪令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吾三日水災之恨。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來此,成了功績。


話說的可真好聽,一句一飲一啄就把佛家無恥的行徑全部掩蓋過去了。事實真的如文殊菩薩說的那樣,是僅僅讓烏雞國國王浸水三年以示懲戒嗎?不是的,如來的真實意圖是弄死這個國王,然後霸佔這個國家。為什麼這樣說呢?


如果如來安排好了,僅僅是浸泡這個國王三年,那麼正常的情況應該是首先保留好國王的屍體,然後將國王的鬼魂在地府安排好,三年之後魂歸肉體,這樣叫一飲一啄。但是事實情況呢,國王被推下井後,佛家派的那個獅子精就不管了,不但不管,還和地府打好了招呼,不允許國王的鬼魂去地府告狀,地府連國王的鬼魂都不收留:

那人道:“他的神通廣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與他會酒,海龍王盡與他有親,東嶽天齊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閻羅是他的異兄弟。因此這般,我也無門投告。”


看到沒有,十代閻王都被這個獅子精收買了,目的只有一個,在陽間國王活不了,在陰間國王的鬼魂不能申訴,不能收留,不能投胎轉世。這是什麼懲罰,基本相當於把這個國王趕上了絕路。幸虧井中的老龍王保存了這個國王的屍體,夜遊神收留了國王的鬼魂,這才使得這個國王有一天能伸張正義,重見天日。而老龍王和夜遊神是誰派來的,太上老君,一場道家和佛家的激烈爭鬥正在醞釀。


太上老君為什麼會參與此事呢?主要還是因為這次佛家做的太過分,第一,佛家傷了凡人性命,第二,佛家無恥的把這樣的事情嫁禍給了道家,你說太上老君生氣不生氣?為什麼說佛家嫁禍給了道家呢?《西遊記》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謁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嬰兒。這一回這樣記載這個獅子精的卑鄙行徑:

忽然鍾南山來了一個全真,能呼風喚雨,點石成金。朕與他同寢食者,只得二年。朕與那全真攜手緩步,至御花園裡,忽行到八角琉璃井邊,不知他拋下些什麼物件,井中有萬道金光。哄朕到井邊看甚麼寶貝,他陡起兇心,撲通的把寡人推下井內,將石板蓋住井口,擁上泥土,移一株芭蕉栽在上面。可憐我啊,已死去三年,是一個落井傷生的冤屈之鬼也!”

也就是說這個獅子精本來是佛家派去的,但是他喬裝打扮變化成為一個道士,在取得國王信任後,將國王推入後花園井中,然後變成烏雞國國王,成功的鳩佔鵲巢,當起了皇帝。這事就做的太絕了,傷人的事情明明是佛家人乾的,卻打著道家人的身份,這不是赤裸裸的栽贓陷害嘛。


這還不算,在獅子精變成假國王管理烏雞國期間,這個國家道家的地位急劇下降,甚至於道士變成了佛家的下人、奴才。這可不是我瞎說的,書上有證明。《西遊記》第三十六回,心猿正處諸緣伏,劈破旁門見月明。這一回講唐僧師徒四人來到寶林寺投訴,出來接待的是一個道士:

正讚歎間,又見三門裡走出一個道人。那道人道:“師父莫怪,我做不得主。我是這裡掃地撞鐘打勤勞的道人,裡面還有個管家的老師父哩,待我進去稟他一聲。他若留你,我就出來奉請;若不留你,我卻不敢羈遲。僧官見了大怒道:“道人少打!你豈不知我是僧官,但只有城上來的士夫降香,我方出來迎接。這等個和尚,你怎麼多虛少實,報我接他!

看到了沒有,在烏雞國寶林寺裡,道士變成了佛家寺院的看門人,稍有不慎就要被寺院主持辱罵,道家在烏雞國的地位之低令人驚歎。因此太上老君決定插一手,而且要打個漂亮的反擊戰,反擊怎麼打?不能直接去救烏雞國國王,這樣容易和佛家引起正面衝突,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佛家內部的人來管這件事情,因為事情本身就是佛家犯的錯,肯定有正義之士來多管閒事的,他選中的這個人是誰,孫悟空。



於是後面就出現了烏雞國國王的鬼魂在夜遊神的安排下去找唐僧,然後唐僧派孫悟空去井中撈國王的屍體,屍體撈出來之後怎麼辦?怎麼救呢?去地府肯定不行,地府連鬼魂都不收,更不要說讓人家管了,既然陰間救不了,就只能在陽間直接救了,怎麼救?只有太上老君的九轉還魂丹才能救,於是孫悟空最後只能去找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的九轉還魂丹可是寶貴的東西,為什麼要給一個凡人呢?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凡人是個國王,而且這個國王曾經極其的信奉佛教。文殊菩薩不是說了嘛,他來就是渡這個國王成為金身羅漢的,沒有想到因為一場誤會,這個國王金身羅漢沒有當成,反而被佛家派的獅子精給害死了。


這是個非常好的機會,佛家殺人,那麼我道家就救人,這一生一死,等烏雞國國王復生之後他心裡會傾向於那個教派呢?當然是幫助他復活的道教呀。因此一顆金丹換得道教在這個國家的興旺發達,這比派一幫道士傳道幾百年的效果都強,因此太上老君就很爽快的把金丹給了孫悟空,讓孫悟空去救這個烏雞國國王。


烏雞國國王還陽之後的事情書上沒有寫,但是我們可以推測,據我推測這個烏雞國的國教估計以後就是道家一家獨尊了,而佛教估計要被邊緣化了。

太上老君為什麼要把寶貝的金丹給一個凡人,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凡人的身份是國王。太上老君救他的性命是一舉兩得,既可以挽救一個人的性命,又可以趁機打壓佛教的勢力,將道教在這個國家的勢力發展壯大,這樣划算的買賣,何樂而不為呢


彩票專注


眾所周知,在《西遊記》中太上老君無論在煉丹、煉器上的造詣都非常之高,無論是孫悟空的金箍棒,還是豬八戒的九齒釘耙都是由他煉製出來的。然而這東西都僅僅是太上老君平時的“玩物”而已,太上老君一生最傑出的作品便是“九轉還魂丹,”這種彈藥可是非同尋常的,根據西遊記的說法哪怕人已經死了幾十年,只要魂魄依然健在或者說還沒有輪迴轉世,那麼依然可以活過來。由於煉製它使用的材料非常珍貴,所以太上老君的手中也沒有太多的庫存,可是這麼珍貴的丹藥太上老君卻將其給了一個凡人,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情呢?下面咱們就來詳細的解說一下吧!

話說唐僧師徒四人一起來到了一個叫做“烏雞國”的地方,一天晚上唐僧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夢見一個國王說自己被平白無故就被人給推到井裡,現在已經是孤魂野鬼的狀態了,希望唐僧能夠給予幫助。唐僧醒過來之後便將這件事情告訴了孫悟空,而悟空便帶著豬八戒一起來到了一口井邊,通過各種“欺騙”的手段將八戒騙進了井裡,最終八戒從井裡馱出來一具屍體,這具屍體便是給唐僧託夢的那個人。

為了救活這個烏雞國的國王,唐僧再一次踏上了太上老君的兜率宮求取一顆九轉還魂丹,讓人意外的是平時表現一副非常吝嗇的太上老君,卻很大方地給了悟空一顆九轉還魂丹,最後烏雞國國王也被救活了。

那麼太上老君這次為何表現的那麼大方呢?這估計與烏雞國國王對待佛家的態度有關係。當年文殊菩薩下凡要度化烏雞國國王,結果這名烏雞國國王不識時務,將文殊菩薩吊在井裡足足浸泡了三天三夜。試想一下文殊菩薩的身份是何等的高貴,結果卻受到了這樣的侮辱,便派自己的坐騎獅猁怪懲罰一下這個國王,於是乎就出現了取經路上的這一幕。

從這一方面可以知道,烏雞國國王雖然僅僅是一個凡人國度的王,但是他對於佛家的態度卻是不好,他在位時烏雞國都是以道教為主,和尚都只能幹一些掃地的工作,所以才會那樣對待文殊菩薩呢?

西遊世界雖然表面上是一片祥和的世界,但是在哪裡依然存在這爾虞我詐、權力鬥爭,太上老君救活烏雞國國王無疑是對如來在凡間事業的一個打擊,最起碼在烏雞國他的佛教道義是無法在宣揚了,因此太上老君才捨得給一顆九轉的還魂丹。更進一步說如果烏雞國國王知道這個獅猁怪是佛家的寵物,自己又是道家始祖太上老君救活的,那麼佛教在烏雞國的根本更會被連根拔起,而道教卻會得到最大的弘揚。

如此一石二鳥的結局別說一顆九轉還魂丹,就是多給一顆九轉還魂丹太上老君也是捨得的,畢竟對道教的發展有好處。九轉還魂丹那麼珍貴,為何老君願用它救烏雞國王,因可以打擊如來,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有自己觀點的可以在文章的下方留言。





經典港劇視頻


《西遊記》烏雞國這一回,孫悟空被利用,太上老君最雞賊,而如來佛祖變得慘無人道!雖然分析的結果讓人大跌眼鏡,但這就是事實,我也沒有辦法。這也是太上老君為什麼把那麼珍貴的仙丹給一個死屍的原因。到底怎麼回事?

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個烏雞國國王是怎麼被弄死的,《西遊記》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間生。這一回講孫悟空就要下死手棒殺獅子精,這時文殊菩薩及時出現,她告訴了孫悟空事情的真相:

菩薩道:“你不知道;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虧六甲金身救我歸西,奏與如來,如來將此怪令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吾三日水災之恨。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來此,成了功績。話說的可真好聽,一句一飲一啄就把佛家無恥的行徑全部掩蓋過去了。事實真的如文殊菩薩說的那樣,是僅僅讓烏雞國國王浸水三年以示懲戒嗎?不是的,如來的真實意圖是弄死這個國王,然後霸佔這個國家。為什麼這樣說呢?

如果如來安排好了,僅僅是浸泡這個國王三年,那麼正常的情況應該是首先保留好國王的屍體,然後將國王的鬼魂在地府安排好,三年之後魂歸肉體,這樣叫一飲一啄。但是事實情況呢,國王被推下井後,佛家派的那個獅子精就不管了,不但不管,還和地府打好了招呼,不允許國王的鬼魂去地府告狀,地府連國王的鬼魂都不收留:

那人道:“他的神通廣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與他會酒,海龍王盡與他有親,東嶽天齊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閻羅是他的異兄弟。因此這般,我也無門投告。”

看到沒有,十代閻王都被這個獅子精收買了,目的只有一個,在陽間國王活不了,在陰間國王的鬼魂不能申訴,不能收留,不能投胎轉世。這是什麼懲罰,基本相當於把這個國王趕上了絕路。幸虧井中的老龍王保存了這個國王的屍體,夜遊神收留了國王的鬼魂,這才使得這個國王有一天能伸張正義,重見天日。而老龍王和夜遊神是誰派來的,太上老君,一場道家和佛家的激烈爭鬥正在醞釀。

太上老君為什麼會參與此事呢?主要還是因為這次佛家做的太過分,第一,佛家傷了凡人性命,第二,佛家無恥的把這樣的事情嫁禍給了道家,你說太上老君生氣不生氣?為什麼說佛家嫁禍給了道家呢?《西遊記》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謁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嬰兒。這一回這樣記載這個獅子精的卑鄙行徑:

忽然鍾南山來了一個全真,能呼風喚雨,點石成金。朕與他同寢食者,只得二年。朕與那全真攜手緩步,至御花園裡,忽行到八角琉璃井邊,不知他拋下些什麼物件,井中有萬道金光。哄朕到井邊看甚麼寶貝,他陡起兇心,撲通的把寡人推下井內,將石板蓋住井口,擁上泥土,移一株芭蕉栽在上面。可憐我啊,已死去三年,是一個落井傷生的冤屈之鬼也!”

也就是說這個獅子精本來是佛家派去的,但是他喬裝打扮變化成為一個道士,在取得國王信任後,將國王推入後花園井中,然後變成烏雞國國王,成功的鳩佔鵲巢,當起了皇帝。這事就做的太絕了,傷人的事情明明是佛家人乾的,卻打著道家人的身份,這不是赤裸裸的栽贓陷害嘛。

這是個非常好的機會,佛家殺人,那麼我道家就救人,這一生一死,等烏雞國國王復生之後他心裡會傾向於那個教派呢?當然是幫助他復活的道教呀。因此一顆金丹換得道教在這個國家的興旺發達,這比派一幫道士傳道幾百年的效果都強,因此太上老君就很爽快的把金丹給了孫悟空,讓孫悟空去救這個烏雞國國王。

烏雞國國王還陽之後的事情書上沒有寫,但是我們可以推測,據我推測這個烏雞國的國教估計以後就是道家一家獨尊了,而佛教估計要被邊緣化了。

太上老君為什麼要把寶貝的金丹給一個凡人,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凡人的身份是國王。太上老君救他的性命是一舉兩得,既可以挽救一個人的性命,又可以趁機打壓佛教的勢力,將道教在這個國家的勢力發展壯大,這樣划算的買賣,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