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怎麼進行田間管理?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麼?

新大風歌


在我們這每到春夏季節都會有很多人到田間地頭採摘野生馬齒莧來食用。

馬齒莧有多種吃法,可以炒食、涼拌、煮湯食用,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一種純天然美食

人工栽培馬齒莧,最好等到氣溫回升至20℃以上再進行播種,因為馬齒莧喜歡溫暖的環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馬齒莧的種子細小,所以要把種植地塊進行精細平整,保證每平方米施加3千克的腐熟農家肥,然後做寬100釐米長40釐米的育苗畦。在畦面可以開20釐米左右寬的播種淺溝,由於種子細小,播種後容易掉土壤縫隙裡面,所以上面就不用蓋層土了,期間用水壺灑水保持畦面溼潤。

播種後當幼苗長至 15釐米左右的高度時,可以對其進行移栽,使幼苗株距保持9-10之間。馬齒莧的生根能力很強,移栽接觸地面就能成活。


馬齒莧的耐旱性很強,一般情況下不需要澆水,只有在特別乾旱時才用澆水。馬齒莧植株的生長能力很強,所以栽植後為了儘快緩苗生長,在栽培初期澆水並中耕除草,因為等它生長起來別的雜草很難生長。需要注意的是馬齒莧的野性很強,如果不注意控制就會無限制蔓延生長,所以在種植時也要避免影響其他作物。馬齒莧的採收在開花前完成才能保證鮮嫩可口,其中新長出的小葉是最佳的食用部分。

馬齒莧除了具有食用價值外,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經常食用馬齒莧能增加表皮中黑色素細胞的密度,多吃馬齒莧可以使白髮變黑。其二馬齒莧還具有消炎殺菌的作用,所有它有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也具有消炎利尿的功效。

歡迎大家關注☞ 科學種菜☜,本文如有不妥的地方,請大家在評論區多提寶貴意見。期待您的關注!


種菜小哥


馬齒莧的作用:

馬齒莧含有豐富的二羥乙胺、蘋果酸、葡萄糖、鈣、磷、鐵以及維生素E、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馬齒莧在營養上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它的ω—3脂肪酸含量高於人和植物。ω—3脂肪酸能抑制人體對膽固酸的吸收,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改善血管壁彈性,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

馬齒莧的功效:

1、清熱解毒

馬齒莧俗稱馬蜂草、馬蜂菜,也叫長命菜、長壽菜、五行草,是夏秋季節長在田間地頭的野菜。馬齒莧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中醫認為,馬齒莧的功效為清熱解毒,利水去溼,散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主治痢疾,腸炎,腎炎,產後子宮出血,便血,乳腺炎 等病症。

2、防治菌痢

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其有效成分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等多種病菌均有抑制作用,所以馬齒莧對於各種病菌所致的腸炎、鉤蟲病、淋巴結核等症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特備是細菌性痢疾,在痢疾流行季節,食用適量的馬齒莧可以降低痢疾的發病率,或緩解細菌性痢疾的腹瀉症狀。

馬齒莧具有清熱止癢,利血消腫的功效,其中成分對於見致病性的皮膚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馬齒莧對於痤瘡、溼疹、扁平疣、皮炎等皮膚病症具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4、 利水消腫

馬齒莧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其中含有豐富的鉀離子,鉀離子進入人體可以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緩解人體水腫症狀。

5、 降低血糖

馬齒莧中含有去甲腎上腺素的成分,促進胰島素的分泌,調節人體內糖代謝,從而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降低體內血糖濃度。


壹藥坊


我們這裡的田間馬齒筧都是野生長的,沒有什麼管理也是長的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