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慢性病患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怎样健康过大年?

头条健康


慢性病具体指那种病,我可以推荐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控制方法。

高血压:摄取食物不能太咸,控制油的摄入量,酒可以少喝或不喝,每天6000步。

糖尿病:每天早上起床测空腹血糖,明白自己的数值。多吃膳食纤维,少吃或主食和甜食。水果只吃苹果🍎,每天4000步

这样可以安全过大年,还不会胖



陈翔医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慢性病究竟包括哪些,慢性病主要是指没有传染性的,长期积累形成的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有这么几种: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

  慢性病发病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体能消耗过少以及不规律的日常生活。结果到春节期间的特殊的特点:气候特别会比较寒冷多变、走亲访友会比较多,身体难免疲劳,而且饮食方面肉食量会增大,烟酒不断,这些特点使得春节期间慢性病成为高发时段。

  当然具体结合春节的特点我们不妨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适量运动 注意休息

  春节期间有些朋友往往会走两个极端,有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懒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懒得出门半步,这种方式不太可取;还有的朋友天天不着家,出去嗨翻天,这两种方式当然对于慢性病的预防以及健康生活来说都是完全背离的,建议还是要适量运动,合理休息,过一个劳逸结合的春节比较好。

  2.合理饮食 切勿大鱼大肉  

春节期间亲戚朋友聚会当然无可避免,摆上一桌子的宴席也非常欢乐,但是慢性病患者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切勿暴饮暴食,注意荤素结合,合理膳食。

  3.戒烟戒酒

  烟酒的危害当然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能戒掉最好。

  4.心理平衡

  大悲大喜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危险至极,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朋友聚会,切忌不要说过激的话做过激的事,万事量力而行。保持心态的稳定平衡,对于慢性病患者健康过大年非常有必要。

  以上只是对于慢性病患者春节期间的一些小建议,还是希望大家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新年。


李淑芝医生


从冬至到小寒、大寒时段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病种,而且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比其他季节高。

为什么冬季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更高?

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当寒冷作用于机体时,会使人体血液流动不畅,甚至引起瘀血阻滞,从而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加剧提供了条件。

现代医学认为,寒冷能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调,使细小动脉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速度变慢,引起血液瘀滞,血管堵塞,从而诱发中风、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危重病症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因此,在步入寒冬腊月之后,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中老年人要提高警惕,可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抵抗寒冷:

1、注意防寒保暖,尤其要注意胸背部、腿膝部等容易受凉处的保暖;

2、合理饮食起居,尽量早睡晚起,如果起夜,要注意穿暖;

3、动作宜慢不宜快,不要猛起、猛坐、猛站

4、保持良好心境,心情保持“收敛”的姿态,不要大怒、大喜、大悲

5、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即使不出门,也要适当进行做操、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活动;

6、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做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

7、尽量将自己的病情告知家人,让家人对自己的身体有所照应。

古代中医是怎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心源性猝死的?

在古代中医文献中,对冠心病猝死的记载很多。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的范畴。《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经》中,就把心痛严重,并可造成猝死者,称为真心痛。原文是:“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翻译一下:真心痛,发作的时候手足冰冷,直至肘膝部位,心痛极其严重,经常是早上发作到晚上就死亡,或者晚上发作早上就死亡了。

中医如何判断心脏病猝死的风险呢?

当患者出现胸痛剧烈,甚至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持续不解,心慌,喘息咳嗽不得平卧,伴有汗出、肢冷,唇紫,脉微弱或结代(脉跳动时有间歇),这些症状时,就要小心是心脏病猝死的先兆。

在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胸痹心痛专篇,认为“阳微阴弦”(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为其主要病机,并提出瓜蒌薤白白酒汤(组成:瓜蒌实、薤白、白酒)等9首处方,奠定了胸痹心痛的辨治基础。

预防心血管疾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经常有胸闷、心痛的人,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常检查的项目有:

1、心电图检查

能观察心脏电活动是否发生特异性变化,排除心肌疾病。

心电图是最经济适用的心内科检查方法,包括:安静状态下的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做运动负荷试验时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

2、心脏彩超

能够清楚显示心脏结构,如心壁厚薄、心腔大小、心脏瓣膜启闭、心壁的运动情况等。可帮助测定心功能的状态。

3、心肌酶检查

可发现早期心梗。因急性心肌梗死时,因心肌细胞坏死,释放出心肌内多种酶,因此测定血清中心肌酶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评价溶栓后效果有一定的价值。


黄药师手记


大家好,我是一名肾内科医生,转眼间春节就要到了,过年是开心的,但是却难到了不少慢性病病友,怎么样才能稳妥的过大年呢,莫担心莫担心,张垒医生这就来了,科普健康知识,您的健康,由我来保驾护航!!!

春节作为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合家欢聚的好日子,这可免不了推杯换盏,彻夜欢娱,注意了,春节同时又是各种慢性疾病的高发期:饮食过于油腻,会引起内分泌性疾病;气温偏低,诱发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醉酒造成外伤、酒精中毒等,慢性病患者如何健康过大年,请继续往下看。

糖尿病患者

原则:忌胡吃海喝,少食多餐,血糖牢牢控制好。

1.别贪吃,过年的食物、零食可算是一年中最丰盛、最美味了,心情又好,美味这么多,这就要看看你的自制力了,不能因为菜烧的好吃咱就多吃几碗,这水果甜,这保健品好喝,就多吃点,脑海里那根弦一定不要放松,“入口”这一关一定要把握好。

2.睡好觉,心情再好作息还是要规律。过年了,儿子、孙子、侄女、女婿等等都来啦,这心情可好了,不管你聊的多开心,还是看的多高兴,记住,千万不要熬夜,保持生物钟的规律运行,情绪不可波动太大,因为情绪波动过大也会引起血糖不稳。

3.有降糖药物记得吃药,要打胰岛素记得及时打,血糖要监测勤快一点。不可否认,在春节这么一个特殊的日子里,生活规律肯定会有一点变化,但是这一点可要把握牢,尤其是血糖情况,保持血糖稳定,不可过高、更不可过低。

慢阻肺、老慢支患者

原则:冬季天气变化大,注意防寒保暖。

1.这一点其实不用等到春节就可以看出,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冬天尤为好发,像现在这个时间段,呼吸内科可能是最忙的了,主要就是和天气变化有关,发作起来咳嗽、咳痰、气急、如果合并感染了,咳大量黄痰,有的老病人可能还会发生心衰,所以我的建议是遇到天气变化了,多添几件衣服,人群密集的地方少去,尽量少出门。

2.虽然要保暖,但是在家里还是需要注意室内通风,不要因为保暖而门窗紧闭,在家里每天做到早、晚2次通风,注意避免吹到对流风,室内温度同时也不用太高,保持在20℃上下即可,因为冬天天气干燥,可能还会应用到空调或者取暖器,所以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可以选择用加湿器湿化空气。

心血管疾病患者

原则:提前备好药,做好防病准备。

1.寒冷、天气变化可是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的重要诱因,在这个时间段,血管收缩,血压容易升高,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心肌耗氧增加,一不小心这些毛病就容易找上门。

2.根据天气的冷热变化,注意增添衣服,千万不要着凉了,减少重体力活动,少参加长途旅行,以避免疲劳、紧张、情绪波动。

3.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在室外适当的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免疫力,改善心脏功能,增加耐受能力,例如冬季寒冷可以选择上午10-11点、下午2-3点阳光充足出来活动,以避免身体置于寒冷空气中,饮食上也是,不要喝凉水、生、冷食物,不饮酒,吃饭不吃的太饱。

4.保持心情愉悦,像打牌这种容易情绪波动的活动就不要参加了,睡前可以泡个觉,把心血管疾病的常备药放在床头,安安心心睡觉。

高血压病患者

原则:保持血压稳定,注意防止脑出血。

1.正好是冬春之际,血管收缩,血压容易升高,会使脑血管壁压力骤然增高,对于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来讲容易引起血管破裂而脑出血,所以要保持生活起居的规律性,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熬夜。


2.不吸烟、少饮酒,少吃高盐、高脂肪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按时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

尿毒症患者

原则:控制体重,饮食要节制。

1.水分一定要控制控制再控制,因为过节美食实在是太多了,琳琅满目,就怕控制不住,水分只要一超标,气急了,人不舒服了,心衰发作了,还要去医院紧急透析,体重控制在每天不超过1公斤为宜,坚决抵制美食诱惑。

2.水果一定要少吃,尽量不吃,因为过年了,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备点水果,这一吃,血钾高了,又要紧急透析了,最重要的是有时候血钾高了自己感觉还好没引起重视,极易引起心脏骤停,饭菜要吃的清淡些,尤其不可太咸。

3.血透病人很多都有很多药要吃,所以也是一样的,记得按时服药,血管通路要维护好,注意保暖,不要熬夜,过度疲劳以及从事重体力活动。


作者寄语:春节虽开心,慢病患者以上几点要牢记,身体棒棒,才可好好过年,经验总结,如果身边有需要的人,欢迎转发,如果觉得作者写的不错,就帮我点个赞吧,谢谢大家!!!


张垒医生


春节期间,家人团圆,朋友欢聚,少不了要吃吃喝喝,生活规律和平时很不一样,对于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人群来说,吃喝量大、生活不规律,这些都可能影响身体健康,慢性病患者该如何调整自己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保证春节期间病情的平稳呢?

作为慢性病患者本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吃喝:慢性病人群建议低盐低脂饮食,吃饭要求定时定量,不要过量,血糖、血压都会由于饮食变化而发生大的波动,可能导致脑缺血甚至梗塞的出现。饮食异常还会出现消化系统的疾患,如胃肠炎、胰腺炎等,这些都会出现急症,需要住院治疗,甚至生命危险。

活动量减少,春节零食有极大丰富,气氛好,极易吃的过量,要有意识的减少每餐吃进的量。

锻炼:春节期间,正是比较冷的季节,雨雪天气频繁,外面锻炼环境湿滑,老人动作不灵活,极易出现摔倒等意外发生,出现骨折、颅脑外伤等。

对于老人来说,应该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和环境,有专人陪同。可以考虑在家里锻炼,选择室内快步走、器械辅助等方式进行锻炼。如靠墙站立,平板支撑,托举哑铃或者装水的矿泉水瓶等等,只要想锻炼,室内锻炼的方法还是很多的。

用药:有慢性病的人群一定不要忘记用药。每年春节期间都会有因为忘记用药被送到急诊治疗的慢性病人。有些陋习如年三十,大年初一吃药不吉利等一定不要沿袭。要把用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就把它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来对待,心态就平和了。

生活规律:节日期间家人团聚,聊天、打牌、看春晚,都可能打破慢性病人,特别是老人的规律生活。而规律生活对保持慢性病人的病情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尽量要保证生活作息饮食和平时一样,有这些慢性病的多为老人,子女要注意体谅老人,不要让老人太劳累准备吃喝、做家务,多陪老人聊聊,锻炼锻炼身体。

定期复查:春节之前,要到医院检查一下身体,保证各项指标清楚明白,如果有不正常的尽快调整到正常状态,如血压、血糖等,必要时可以住院治疗。春节之前的慢性病科室是比较忙碌的。很多老人会选择这几天来调整,保证安安稳稳过年,这种习惯是非常科学的。在节日期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情况,这样在家里测测血糖、血压,就可以了解自己的基本情况,能够做到有事不慌,妥善处理。

坚持规律用药,病情平稳,一家人才能乐乐呵呵过大年,度过一个健康祥和的节日。

我是孙医生,关注孙医生讲糖,持续了解更多优质健康知识,有帮助请点赞,有疑问请留言,必复!

孙医生讲糖


春节期间慢性病患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怎样健康过大年?我是头条“好健康”,我有靠谱回答。

春节期间休假不上班,身体活动减少,亲朋聚会增多,饮食丰富,烟酒增多,生活变得没有规律,很容易引起慢性病急性发作,所以春节期间慢性病患者更应该注意控制烟酒、合理膳食、增加身体活动,才能健康过大年。

一、恶性肿瘤患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1.不要吸烟。吸烟🚬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吸烟也能诱发口腔癌、喉癌、食管癌和胃癌。

2.合理膳食。既要防止热量摄入过多,诱发大肠癌、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又要防止营养素缺乏,诱发食管癌。

3.不要饮酒。饮酒可能诱发口腔癌、咽癌、喉癌、直肠癌,也能增加吸烟致癌的危险性。

二、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1.低钠高钾膳食。

就是在膳食中降低钠盐的摄入,增加钾盐的摄入。24小时尿钠/钾比值最好保持在2—3之间。简单点说,就是每天摄入的钠盐应小于6克。

2.控制饮酒。饮酒会诱发高血压。每天平均饮酒的酒精含量大于36克,收缩压平均就会升高3.5mmHg,舒张压平均就会升高2.1mmHg,而且血压上升幅度还会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大。

三、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1.增加身体活动。身体活动不足会增加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有规律的身体活动能够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改善糖耐量。

2.控制摄入高能量膳食。高能量膳食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危险性。

四、冠心病患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1.不要吸烟。吸烟🚬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合理膳食。饮食中控制摄入富含脂肪的肉和乳制品,增加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和植物油,还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五、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1.不要吸烟。吸烟🚬和被动吸烟都可能增加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性,其危险度随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

2.控制酒量。男性每天喝酒的酒精含量小于30克可能会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而每天饮酒的酒精含量如果大于55克,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会增加。

3.增加运动。有规律的身体活动能够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适当的身体活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增加脑血流量。

4.合理饮食。每天多吃水果和蔬菜可以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危险性。

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1.不要吸烟。吸烟🚬会引起肺功能异常。被动吸烟也可能导致呼吸道症状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

七、肥胖症患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1.合理膳食。控制摄入过多油炸食物、高脂食物、含糖食物和酒精类饮料。增加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酸、水和蛋白质的摄入。

2.增加运动。增加身体活动,减少久坐不动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春节期间慢性病患者应该注意控制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健康过大年。

我是头条“好健康”,专注【悟空问答】的“健康问题”,感谢你的阅读。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关注或点赞予以支持;如有不同看法,敬请评论或吐槽。谢谢!


好健康


我们常见的慢性病有以下几类: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心脏病(高心病、肺心病、先心病);呼吸系统,慢阻肺、老慢支、哮喘等;消化系统,各种胃炎、胃溃疡、各种慢性肠炎等;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等;血液系统,各种各种贫血。其他的还有各种关节炎、痛风等。所以为了安全过年,要戒烟限酒,低盐低脂低糖低嘌呤饮食,少吃辛辣刺激饮食,避免寒冷刺激,预防感冒,避免情绪激动,避免熬夜,适当活动等,最主要是要按医嘱服药,不要因为有些老习俗过年了服药不吉利而擅自停药。


蜗牛儿爱吃肉


每年春节前后,大小医院急诊室收治的各种急症病人比平时均有所增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节日出现健康问题的人群当中,中、老年人所占的比例最大,其中尤以心脑血管和肝、胆、胃等慢性疾患的复发或加重的病例以及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为多。因此,应该特别重视和加强春节等节日期间保健。

放假了,有的人筹备回家过年,还有的计划利用春节假期,到外地旅游。不管以何种交通工具出行,即便装有空调和通风设备,免疫力差的人就有可能出现身体不适。

由于车上喝水不足,车上用餐或吃零食时,往往会忽视洗手等饮食卫生要求,再加上久坐不动,导致腰酸脖子关节疼,还会使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导致消化道疾病的发作。

所以,坐车时应注意适度打开车窗,或在火车靠站间隙时多到站台走动;

注意保暖、饮食卫生和多喝白开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几率

长时间乘坐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时,最好能不时的变换一下体位,按摩或是拍拍肢体促进血液循环,多看看沿途风景,缓解路途焦虑、紧张的情绪;

同时要备用一些维C银翘片、板蓝根、氟哌酸、黄连素、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以备急用。

应多注意休息,增减衣物,劳逸结合,并且避免疲劳或是酒后驾车。

饮食合理

 

 

春节应酬多,亲友团聚,美食丰盛,大块朵颐,在节日期间出现健康问题的人群中,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人与饮食不当有关,其中较为多见的是连续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低维生素、低纤维素引起的心脏病发作、中风、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胰腺炎等;饮食不洁引起的急性胃炎、肠炎等。

由于我国有春节大吃大喝的传统习惯,几乎每家的节日餐桌上都堆满了鸡、鸭、鱼、肉、蛋等美味佳肴,大家稍不注意,就会吃得过多。在此,提醒患有胆囊、胆管疾病的盆友,—定要特别注意,油腻的、油炸的菜肴一定要尽量少吃,每餐都应吃些蔬菜。

切忌贪杯

 

回家过年,吃的喝的比平时都要多。不过需要了解的是,老年人的消化(消化食品)功能减退,吃得过饱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甚至急性胃肠炎等疾病。

另外,老年人的肝脏解毒功能差,承受能力弱,饮酒稍过量即易醉;而且,老年人的胃粘膜萎缩,受到过量酒精的刺激易引起急性胃炎。

因此,饮酒时小酌怡情,但千万不要过量。

 

乐不过度

过年一家老少都高兴,最高兴的是老人与孩子。这是因为老年人最盼全家人团聚。尤其是在外地工作的子女赶回家来过年,老年人乐得合不拢嘴。他们白天为儿女忙着做好吃的,晚上还要与久别的亲人促膝长谈,甚至直到深夜。

这本来是最让老年人开心的事儿,然而,“过喜伤心”,因为当您情绪激动时,会使体内的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及小血管收缩,血压也随之升高。很多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血压食品)、心脏病、脑动脉硬化等疾患,如果情绪过分激动,容易“乐极生悲”。

 

 

春节期间,对于慢性病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长期服药的患者,出于“过年吃药不吉利”等糊涂想法而擅自停用药物,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特别强带——降压药、降糖药等许多必须每天服用的药品,一旦停服会影响疾病的治疗。加上节日期间吃的多,运动少,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更导致原有的疾病加重,如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等。

所以,正在用药治疗的慢性病人群,在节日期间千万不可擅自停药,一定要坚持治疗。

 

 


骨科医生李贵山


每年春节前后,中老年人的发疾率会明显增高,其中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肝、胆、肠胃等慢性疾病的复发或加重为多。因此,春节过年期间,中老年朋友应特别重视后加强节日饮食及生活保健。

一,春天期间慢性病患者应注意的总体原则

避免节前劳累:如果心脏不好或血压不稳,春节前要做好很多过年的准备,应避免过于劳累,做到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脏病或血压升高。

保持稳定的情绪:心脑血管及高血压患者节日期间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很重要,情绪不宜过于波动,一切应淡然处之。

饮食有节:饮食应清淡,不暴食暴饮,适量饮酒,饭菜荤素搭配合理,控糖、控油、控盐,烹饪多采用蒸、煮、炖、炒、煲,避免煎、炸、薰、烤,多吃蔬菜和水果。

注意避寒:今年春节期间,天气较冷且变化大,冠心病患者应避免在寒风中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

正常服药:多数人都有节日不吃药的忌讳,由于春节假日时间去,其实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患者停药才是最大的忌讳。切忌自行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一切应以医诉为准,一旦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样或紧缩牲疼痛,胸闷、憋、堵、胀或或头疼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远离烟酒:有数据显示,重度吸烟饮酒者的中风及心梗率是不吸烟饮酒者的3倍。

胃病患者:如果肠胃不好有慢性胃炎,一日三餐应规律,用餐不宜过饱,不主张吃零食和加餐,不宜吃煎炸和半熟、坚硬及粗纤维食物。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宜熬夜守岁,睡眠不足或劳累会加重病情,饮食应避免辛辣刺激性及腌制食物。

肝胆病人患者:肝病患者应忌酒,饮酒会直接损伤肝细胞,甚至使肝细胞变性或坏死,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胆囊炎患者,节日期间饮食一定要清淡,易少吃高脂肪食物,脂肪摄入过多,会引发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应避免过量进食,否则会刺激胰腺大呈现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压力增高,同时避免大量饮酒,酒精会造成胰腺的损伤,导致急性胰腺炎。

预防感冒: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及时通风通气,外出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如果感冒应在家休息,尽量避免外出或到公共场所,必须外出时一定要带口罩。

二,糖尿病患者节日应注意事项

1避免熬夜,注意保健和劳逸结合,适量运动。

2,在外就餐赴宴应告诉主人合理安排,不要留于情面而导致无法控制饮食。

3,禁烟少酒,控盐、控油、禁糖,不随意吃零食,避免含糖高水果,可选择猕猴桃、梨、苹果、西瓜等升糖指数低食物,并且每餐不超过100 克。

4,按时吃药,并保证每天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饮食和药量。

5,饮食要清淡,远离高脂肪食物,可以少食多餐,多食全谷类,少食精细粮,多吃蔬菜。

三,节日期心血管患者的注意事项

1,天冷早晨不宜过早出门,如果室内外温度反差大,应稍微适应后再外出,并注意保暖。

2,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不宜熬夜和长时间站立及久坐,适当的柔性锻炼对心血管患者有一定好处。

3,平衡膳食能量,维持合理体重。

4,饮食应清淡,控盐、控油、控糖、禁烟酒;限制饱和/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高食物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选择全谷和高纤维食物;多吃白肉少吃红肉,尽量减少含糖饮料和食物的摄入。

5,节日期间适当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6、B12,可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而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风险。

附:慢性疾病的饮食禁忌


yc老杨话养生


1、高血压患者需避免过度兴奋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热热闹闹,时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大家捧腹大笑乐开怀。这会导致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引发体内的茶酚胺分泌增多,心跳加速、血液流通加速、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等等,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主要诱因。


2、冠心病患者需避免过度劳累


春节期间人情往来在所难免,尤其是亲戚朋友来家里相聚,那么,把每一个人照顾周到是一件劳心劳神的事儿,从而会导致过度劳累。另外,春节期间的欢乐无度,也易造成疲惫。而过度劳累则会使人心跳加速,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等等,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是脑中风,都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儿。


3、肝病患者避免饮酒


喝酒是造成肝脏类疾病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对于肝病患者,饮酒则会让病情雪上加霜。烟酒会直接伤害到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发生突变甚至是直接坏死,从而病情进一步恶化。

4、糖尿病患者需忌甜食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是各种水果、各种零食类,一边聊着天一边吃零食,是一件再惬意不过的事儿了。但对于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小心,水果与零食中的糖分含量都不少,一部小心就多吃了点零食,血糖就飚上去了。糖尿病患者应少吃这类食物、甜食最好不要吃,否者会加重身体的负担,严重的情况下会危及生命。


5、脉管炎患者需忌烟


春节期间,经常会有亲朋好友相互去家里拜年的情况,不少人为了招待客人而陪着客人频繁的抽烟。但这对于脉管炎患者,是万万不可的事儿,因为抽烟会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加,不光如此,还会抵制纤维蛋白的溶解,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的状态,从而使病情加重。


这五类慢病患者,在春节期间一定要注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