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与“神”——神话双璧:《西游记》与《荷马史诗》之对比

“天人”与“神”——神话双璧:《西游记》与《荷马史诗》之对比

《西游记》与《荷马史诗》是世界神话宝库的双璧,二者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宗教学价值。二者分别描述了东西方不同的“神话体系”,其中的东西方神明大不相同。《西游记》中,佛教道教为基础的世界观,有神、仙、佛等“天人”,人民所信仰的是“天”。《荷马史诗》中,希腊神话为基础的世界观,有各种神、半神,人民所信仰的是“神”。

表面上看二者都是神话故事,都是封建迷信和唯心主义世界观。但是,如果将《西游记》中的“天人”和《荷马史诗》中的“神”相比较,我们就会惊讶地发现,二者是极大地不同,甚至可以说,除了“法术”“神力”以外,二者基本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一、“天人”和“神”本质上的不同

《西游记》中的神、仙、佛,其实都和

佛教中“天人”概念类似,他们大多数不过是拥有“超能力”的“类人生物”,只有少量“神佛”有“自然能量”;而《荷马史诗》中的“阿尔卑斯山众神”,则是不同的,所有“神”都有“自然能量”。下面从二者的设定来分析:

1、《西游记》“天人”的定义

  • 大多不能长生不老

《西游记》所阐述的道教和佛教,组成的东方神话世界“三界”。这个“三界”是由很多世界组成的,包括很多重天,地狱,人间四大洲等等。此概念,其实是源自佛教,《法华经》中“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在这个世界当中,众生皆苦,皆需要历劫,人经过修仙修行,就可以拥有“法术神通”、“七十二变化”等等,这就是“仙”。但是,这种“仙”是不能长生不老的

。在《西游记》中,有这样一段——“悟空道:‘似这等也得长生么?’祖师道:‘此欲长生,亦如水中捞月。’”也就是说,就连全书中法力最顶尖几人之一,菩提祖师,也不能直接让弟子长菩提祖师生不老。

“天人”与“神”——神话双璧:《西游记》与《荷马史诗》之对比

菩提祖师

书中,菩提祖师说了原因——“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也就是说,“仙”还是要经历“三灾劫”,如果没有特殊手段(蟠桃、人参果等),最多只能活1500岁——这也是各路妖怪想吃唐僧肉的根本原因。

  • 人、妖、仙、神、佛的能力不同

人修仙,动物也可以修仙。不过,《西游记》中的动物由于是“畜生道”,所以要想修仙,必须先修行成人形——这就是 “妖”。不错,西游记中各种妖怪,其实和孙悟空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想修仙的动物,只是“神通”“超能力”不同罢了。

《西游记》中,人修仙之后并不会成为“天仙”,而是先成为

“地仙”。地仙之中最强的,也就是镇元大仙,“人参果”的主人。虽然镇元大仙法力高强,但他和“天仙”有个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没有得到“天廷”的承认。与之相对应的,孙悟空就是“天仙”,因为他曾经被封为“弼马温”。

也就是说,“天仙”和“地仙”的区别,就是有没有天廷的“编制”!跟法力、战斗力强弱没有任何关系。尽管镇元大仙能力远超孙悟空,但是他地位并不高,因为他没有“编制”。同样的,在《西游记》当中,“菩萨”“罗汉”相当于“天仙”,都是一种“编制”,“菩萨”“罗汉”就是佛教的“编制”

“神”和“佛”,分别对应着天廷之外的两种势力,一个是道教三清等,一个是佛教三佛等。“神佛”的法力、战斗力远超“仙”,一般都有“自然能量”。比如三清之首的元始天尊,他就代表“宇宙的最初能量”;三佛之一的燃灯古佛,就代表

“过去”。因此“神佛”的地位是远高于“仙”的,其地位高到不受天廷约束,仿佛是天廷的“外援”。

“天人”与“神”——神话双璧:《西游记》与《荷马史诗》之对比

2、《荷马史诗》神、人、半神的定义

相比之下,《荷马史诗》中的西方神话世界要小得多,大致就是“地心说”的那片区域,

分为天界、人界、冥界,但比“三界”小得多。神界就是以奥林匹斯山为中心的一片区域。但是《荷马史诗》中的“神”,每一个都有“自然能量”,要么代表着某种自然元素“雷神宙斯”“海神波塞冬”等,要么代表着某种自然规律“死神哈迪斯”“战争神阿瑞斯”等;他们都拥有“超能力”,基本上不老不死(除非湮灭)。

《荷马史诗》中仅有代表宇宙混沌的卡俄斯和代表大地的盖亚,这两个和“三清”“三佛”这一级别对应的“原始神”。“原始神”的孩子,如“天空神”乌拉诺斯,“黑夜神”尼克斯等为第一代神。第一代神的孩子们,是泰坦族,如克罗诺斯、普罗米修斯等,这是第二代神。泰坦族的孩子们,奥林匹斯山的“雷神”宙斯、“海神”波塞冬等为第三代神

《荷马史诗》中的神和人的显著区别是,“神性”和“人性”是不同的:奥林匹斯山的众神“神性”与人类的“人性”相比,更为极端,缺乏抑制,并且更加善变,此外价值观也极度不同——比方说,众神对于人类的“崇拜”非常重视,对血缘亲情却相对漠视,诸如此类等。

《荷马史诗》“半神”是神和人类杂交的混血儿,具有神的“超能力”,会老会死,同时具有“人性”和“神性”,他们有时像人类,有时像神,这是一种“二元性”——例如帕尔修斯、赫拉特克斯等。《西游记》中也有一位“半神”二郎神杨戬。相比之下,由于《西游记》“天人”“神性”和人性没有区别,所以杨戬是不具备这种“二元性”的。

二、“天人”和“神”社会结构的不同

1、组织管理

  • 天廷,东方“天人”的政府

《西游记》中,天廷类似于一个封建政府,“玉皇大帝”是该政府的皇帝,他有后宫,有臣子。这个政府拥有军事、执法、税收等等诸多部门,各个部门各司其职,不同官吏之间等级森严,俨然一个正常运行的封建国家。例如“弼马温”是养马的小官,“天蓬元帅”则是战场上的将军,“卷帘大将”则是玉帝的保镖,“阎王”则是玉帝分封的“诸侯王”。

天廷这个政府之外还有一些“外国”,天廷和它们建立了“外交关系”。例如三清三佛,还有福禄寿三位老仙等。这些“外援”都是其他世界的“国家元首”,例如元始天尊是“大罗天”的元首,如来佛祖是“西方净土”的元首。从这个意义上讲,天廷还是各个世界的联络点,如同 “联合国秘书处”。

  • 奥林匹斯山,西方“神”的部落

《荷马史诗》中,奥林匹斯山其实是一个父系部落政权,类似于一个“家族式企业”,由于“众神之父”宙斯基本上是大多数的父亲,按照血缘关系,宙斯自己是“神王”,宙斯的兄弟、妻子、儿女则分管各个部门。

除此之外,奥林匹斯山似乎和“外国”没有“外交关系”——和同时期的北欧神话完全不是一个体系,也没有交集。和埃及神话也没有交集。可能是因为宙斯残暴的上位史,使得奥林匹斯山没有“朋友”。

“天人”与“神”——神话双璧:《西游记》与《荷马史诗》之对比

宙斯

2、上升渠道

  • 天廷“稳步升迁”

《西游记》中的天廷有一整套完整的升迁机制:第一步,修炼为人形(人类可以直接跳过此步骤);第二步,修仙直到成为地仙;第三步,申请天廷的“编制”;第四步,按照能力分配官职,按照功劳升职。也就是说,《西游记》的天廷如同职场,只要足够努力,谁都有机会成为“天仙”

齐天大圣、天蓬元帅、卷帘大将三人都犯了“天条”,被逐出天廷,不可能再申请天廷“编制”了。于是,如来佛祖给了三人一个机会,让他们取经。按照取经的功劳,佛祖给了三人西方净土的“编制”。在佛祖的西方净土“国”,也是只要足够努力,就有机会上升。

  • 奥林匹斯山“政治斗争”

奥林匹斯山充满着残酷的政治斗争,要想升迁,只能暴力夺权。克洛诺斯发动战争,武力击败了自己的父亲乌拉诺斯,才得到神权王座。宙斯也是这样,武力击败了自己的父亲克洛诺斯,才得到神权王座。宙斯对于他的“半神”儿子,也是各种猜忌。赫拉特克斯这样的英雄,几经艰难才被列入“神籍”,他成了“大力神”获得了“超能力”,但只是个不重要的“打手”。

宙斯另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是他的叔叔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盗火”,所以被宙斯锁在一个悬崖上,还让一只神鹰每天都去啄他。这个故事细思极恐的地方是,普罗米修斯得到了人类的“崇拜”,宙斯认为这样会减少人类对自己的“崇拜”,因此才以重刑折磨普罗米修斯——这依然是残酷的“政治斗争”。

也就是说,在奥林匹斯山,只有宙斯的血亲,才可能升迁,但也很难获得升迁。普通人类就不要想了

“天人”与“神”——神话双璧:《西游记》与《荷马史诗》之对比

普罗米修斯

三、“天人”和“神”在“性”方面的不同

《荷马史诗》中的众神是近亲繁殖的产物。乌拉诺斯和他的母亲盖亚结合,

生了克洛诺斯等孩子;克洛诺斯和自己的姐妹结合,生了宙斯等孩子;宙斯和自己的姑姑谟涅摩叙涅、姐姐赫拉结合,生了阿瑞斯等孩子。

由于这种乱伦传统,西方“神”比较“风流”,尤其是宙斯,很喜欢到凡间“猎艳”,有不少女子甚至是他的后代。为了躲避妻子赫拉,宙斯经常在追求的过程中变化成牛、鹅等动物。除了宙斯,大多数神都有自己的混血子嗣。换句话说,神和人的结合在《荷马史诗》中再正常不过。

在这个方面,东方“天人”要禁欲得多。在《西游记》里,思凡下界是重罪。“天人”的儿女,大多数是成仙前留下来的,比如托塔天王李靖和金吒木吒哪吒。至于佛教人物,本就禁欲,除了毗蓝菩萨有个儿子昴日星官外,整本书完全没提到佛教的婚姻和子嗣。“天人”和人类生的孩子,只有二郎神。二郎神的母亲,

玉帝的亲妹妹都由于思凡下界被压在了桃山下,最终杨戬劈山救母。

就连“天人”之间的自由恋爱都很受限制。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木狼和一位披香殿侍女相爱,而天廷限制严格。于是宫女先投胎下凡化为宝象国公主百花羞,奎木狼下凡化作黄袍怪,两人夫妻十三年缘分。缘分尽,两人散,孩子被打死。奎木狼受到天廷惩罚,为太上老君烧炉子。这种描写,其实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严禁自由恋爱的封建礼教有关

“天人”与“神”——神话双璧:《西游记》与《荷马史诗》之对比

奥林匹斯山

四、总结

《西游记》中仙、神、佛等“天人”,与《荷马史诗》中各种神、半神的主要不同点在于:东方“天人”大多会老会死,西方“神”不老不死;东方“天人”“神性”和“人性”基本一致,西方“神”“神性”和“人性”显著不同; “天廷”是一个封建政权,奥林匹斯山是一个父系部落; “天廷”有稳定的上升渠道,奥林匹斯山基本没有上升渠道;东方“天人”普遍禁欲主义,西方“神”则极度风流。二者相似性,基本仅限于“法术”“神力”等。

1.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诸神的差异》

2. 《西游记》

3. 《荷马史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