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生產力?明太祖:明初人口分佈不均,可讓百姓遷移墾荒

序言: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於南京建都,是為明朝政權。但問題受戰爭影響, 赫然已經造成無數百姓因戰火而妻離子散、流離失所,只能被迫遷徙到其它相對和平的地方避難,從而導致明初人口分佈不均,對社會生產力的恢復和提升極為不利。因此,明太祖決定讓明朝百姓遷徙墾荒,並賜予相應的土地,讓百姓在諸多人煙稀少的地方安家立業,墾荒種田,繼而通過這種方式來起到提升生產力的效果,並最終實現鞏固明朝政權的最終目的。


如何提升生產力?明太祖:明初人口分佈不均,可讓百姓遷移墾荒

紅巾軍農民起義示意畫像插圖

明初人口分佈不均衡

就好比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元朝統治者為了鎮壓活動越來越頻繁的“紅巾軍農民起義”活動,派“劉起租守順德”,但問題元朝大勢已去,根本無力阻止,反而陷入了紅巾軍的重重包圍之中,從而也就發生了一系列元朝軍隊“糧絕劫民財、掠牛馬、民強壯者令充軍”的惡劣事件。——《元史·順帝本紀》

而這場戰役,也僅僅只是元末天下大亂之際的一個“縮影”,類似的戰役又是何其繁多,但無一例外,最終受苦受難的也只會是處於封建社會底層的貧苦老百姓。

那麼百姓又還能怎麼辦呢?年輕力壯的男子或許還可以去投身“紅巾軍”,發動起義,繼而通過上陣殺敵的形式來謀得一席之地,但對於那些“老弱婦孺”而言,投身“紅巾軍”這一條肯定是行不通的,也只能是被迫遷徙到其它地方避難。


如何提升生產力?明太祖:明初人口分佈不均,可讓百姓遷移墾荒

元末百姓流離失所示意畫像插圖

正如史書所說,大量百姓外逃遷徙的不良社會現象,也就直接導致明初的中原諸多地區都呈現出了一種“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的局面,即大片的土地都處於一種被荒廢的不良狀態。——《明太祖實錄·卷二十九》

反觀四面被崇山峻嶺包圍、易守難攻的山西晉南一帶,由於洪武元年明太祖只是攻破了元朝“都城”,山西還並未被攻破,所以這個地區在明朝初建之時實則還是處於“元朝殘餘勢力”的統治範圍之內,且戰事相對稀少。

故而,這個地方也就成了很多百姓爭相前往避難的絕佳場所之一,就像《明太祖實錄·卷一四零》中所記載的,截至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推行“黃冊制度”進行“人口普查”之時,“山西布政使司......口四百三萬四百五十四”,也就是400萬人左右。


如何提升生產力?明太祖:明初人口分佈不均,可讓百姓遷移墾荒

梁方仲先生老照片示意插圖

可是按照明清史學家“梁方仲”先生所著的《中國曆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面所顯示的數據來看,元朝至元年間的山西總人口數量甚至還不超過60萬人

這也就意味著,從元朝初期到明朝初期這大約百年的時間裡,山西總人口數量赫然暴增了六倍還多,這是個什麼概念?

就拿我國的人口增長數據來舉例吧,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出來的數據來看,2008年的中國總人口數量大約是13.28億,截至2018年,十年的時間裡也只是增長到了13.95億人左右。就這還是現代這個和平的年代。

很顯然,這600%還多的數據並不符合元朝時期正常的人口增長規律,那麼這些人都是哪來的?毫無疑問,自然是其它地區遷徙過來避難的。

而當時統計的明朝總人口也才達到了“口五千九百八十七萬三千三百五”的程度,也就是總計不到六千萬人。顯然光是山西一地,

就佔據了將近6.7%的總人口比重。——《明太祖實錄·卷一四零》

換句話來說,明初實則面臨著一個很嚴重的“人口分佈失衡”問題。


如何提升生產力?明太祖:明初人口分佈不均,可讓百姓遷移墾荒

明朝養濟院派人救濟孤寡老人示意畫像

明初人口失衡影響資源分配,阻礙生產力的提升

咱們還拿上文所說的山西為例,比方山西原本剛好能滿足60萬人口的生村資源需求,但到了明初時期卻暴增到了400萬,是不是就意味著“資源”必須從60萬份分配到400萬份?

而“山西”就那麼點地方,所能提供的資源又極為有限,一下子接納這麼多的外來人口,勢必就會導致很多人其實沒有土地耕種,那他們的“食物”又從哪來?

雖然明太祖曾下令“設養濟院收無告者,月給糧”,由朝廷撥款來救濟孤寡老人,但問題是明朝廷的收入來源也主要是依靠“賦稅”,而賦稅又來自於“百姓”,所以也只能是治標,暫時緩解下燃眉之急,並無法真正的起到改善這一“資源缺乏”現狀的目的。——《明史·食貨一》

很多人可能會說,既然沒有土地種地,那就去“經商”唄,還能餓著不成,那麼大家知道封建時期為什麼會“重農抑商”嗎?


如何提升生產力?明太祖:明初人口分佈不均,可讓百姓遷移墾荒

法家思想代表人“商鞅”示意畫像插圖

正如戰國時期的法家思想代表人“商鞅”所說的,“市利歸於農者富”,商鞅之所以會主張“重農抑商”,就是因為要發展“商品經濟”,首先必須滿足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條件,即“生產力足夠”。畢竟不管怎麼說,“商品經濟”的本質,終究還是“貨物的交換”,這個沒錯吧?——《商君書·外內卷二十二》

可是在這種“人口分佈失衡”的情況下,明朝諸多有著豐富資源的土地其實是沒人耕種的,那麼也就等同於是成了“荒田”,產不出“商品經濟”所需要的“貨物”。

那麼這些貨從哪裡來,只能是從山西這“一畝三分地”上出,也就是依舊得400萬人去分。顧名思義,明初“人口分佈失衡”的不良現象不但影響到了既定的資源分配;還導致明朝諸多土地“荒廢”,儼然嚴重阻礙到了明初生產力的恢復和提升進程。


如何提升生產力?明太祖:明初人口分佈不均,可讓百姓遷移墾荒

明朝商販示意畫像插圖

換言之,就算是讓那些沒有土地的人都去“經商”,其本質實則還是在瓜分“山西”的資源,並不是說單純的“經商”就不影響“山西”這塊土地的資源分配了,依舊有可能會面臨“超出土地實際可承載能力”的嚴重問題。

古代之所以會有很多封建政權都以“重農抑商”作為“基本國策”,也正是因為發展農業,實則就相當於是打破“生產力提升”的上限,只有農業強盛了,那麼封建政權才能因“農業生產力”的提高而逐漸變富變強。

這也就意味著在封建時期,“生產力”的高低實則就等同於判斷政權是否強盛的“主要標準”。

就像明太祖朱元璋曾說的,“喪亂之後,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謂田野闢,戶口增,此正中原今日之急務”,明太祖顯然也是意識到了“提升生產力”的重要性,故而才會把“發展農業”、“增加人口”作為了提升生產力、穩定社會秩序的第一要素。——《明太祖寶訓·卷六》

而明初政權大勢以定,人口增長的環境已經有了,那麼首先他要解決的,就是這個“人口分佈不均”的問題,繼而才能在“人口分佈平衡”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生產力的提升”。


如何提升生產力?明太祖:明初人口分佈不均,可讓百姓遷移墾荒

明太祖朱元璋示意畫像插圖

明太祖讓百姓遷移墾荒

從而也就有了“明初大移民”事件的發生,既然人口分佈不均,那就往人煙稀少的地方遷徙一部分百姓平衡一下不就完了嗎。

  • 諸如洪武六年(1373年),明太祖“命指揮江文徙其民居於中立府,凡八千二百三十八戶,計口三萬九千三百四十九。”——《明太祖實錄·卷八十五》
  • 繼而洪武七年(1374年),明太祖又下詔“徙江南民十四萬實中都。”——《鳳陽新書·卷一》
  • 再比如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上以河南彰德、衛輝、歸德、山東臨清、東昌諸處,土宜桑棗,民少而遺地利,山西民眾而地狹,故多貧。乃命後軍都督僉事李恪等往諭其民。”——《明太祖實錄·卷一九七》


如何提升生產力?明太祖:明初人口分佈不均,可讓百姓遷移墾荒

明朝百姓墾荒示意蠟像插圖

類似的“遷移百姓”案例在洪武、建文、永樂三朝極為頻繁,而且光是山西一帶遷移出的人口數量就已然超過了百萬,甚至在世界人口遷移史上都屬實稱得上是獨樹一幟,極為罕見。

而且縱觀明史,明太祖遷徙的對象也是很有特點,一般都是“丁多田少及無田之家”,顧名思義,目的就是為了能儘可能的減少百姓的牴觸情緒,畢竟對於已經有“田地”的百姓而言,如果再讓其遷往其它地區生活,那可就明擺著是毀其家業了不是嗎?自然是不會願意的。——《明史·食貨一》

否則勢必就會引起相當一部分人的牴觸心理,甚至如元末時期那般產生行動上的抵抗,也就是“農民起義”,顯然得不償失。但是這些“沒有土地”的百姓就不一樣了。

他們本就窮困潦倒,有的甚至連飯都吃不起,如今既然有了一個能被明朝廷“計民授田”,且“牛、種、車、糧,以資遣之,三年不徵其稅

”的機會,也就相當於是給了一個重新“安家立業”,脫離貧困的機會,那又還有什麼理由拒絕呢?——《明史·食貨一》

如何提升生產力?明太祖:明初人口分佈不均,可讓百姓遷移墾荒

明初大移民示意畫像插圖

所以,雖然這種有“針對性”的遷移會增加一定的行政成本,但就其成效而言,顯然是要利大於弊的。

據史書記載,截至洪武二十六年“

核天下土田,總八百五十萬七千六百二十三頃,蓋駸駸無棄土矣”,這就足以證明明太祖這招“移民墾荒”的方式非但成效顯著。——《明史·食貨一》

而且結合“洪武之治”所呈現出來的盛世之景來看,顯然對明初社會秩序的建立以及生產力的恢復和提升都產生了極為積極的影響。

如此一來,明初因人口分佈不均而導致的“資源缺乏”的假象自然也就迎刃而解,百姓可以獲得更多保證生存的物資,生活的更加舒適。

而明朝廷亦是同樣能通過“人口遷移”的方式,一方面解決人口分佈不均所帶來的一系列不良問題,穩固社會秩序。另外一方面又能借此達到“地無遺利,人無失業也”的良好轉變,促進明初“生產力”的恢復和提升。——《明史·食貨一》

顯然是構建出了一副雙贏的局面。


如何提升生產力?明太祖:明初人口分佈不均,可讓百姓遷移墾荒

明朝征戰的將士示意畫像插圖

結束語

簡而言之,明朝初期受戰亂的影響,社會秩序未能完全建立,百姓流離失所,百廢待興,故而如何提升生產力無疑就成了一個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而明朝又因為“交通發達程度”、“科技落後”、“經濟貿易”體系不完善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它提升“生產力”的途徑也變得極為單一,十分依賴以“農業生產”為主體的“自然經濟”。

這也就意味著對封建政權而言,人口密度越大,勢必就會讓生產力恢復和提升的進程變得愈加艱難,而且其產生的不良影響還絕不僅僅只侷限於“阻礙生產力”的提升。


如何提升生產力?明太祖:明初人口分佈不均,可讓百姓遷移墾荒

“軍屯”示意畫像插圖

諸如明太祖所推行的“諸府屯田,凡官給牛種者十稅五,自備者十稅三”的“軍屯”制度,其原因就正是因為明初“人口分佈不均”所導致的“資源缺乏”假象,已然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到了“軍事實力”的提升。所以只能以這種讓“軍隊自給自足”的形式來補充軍需。——《明史·食貨一》

面對洪武年間那“蒙元殘餘勢力”未能肅清,倭寇勢力日益猖獗的嚴峻形勢,這種會產生諸多不良影響的局面絕對不是明太祖所樂意看到的。

所以,即便是不以“提升生產力”為目的,明太祖進行“人口遷移”的舉措也屬實是已經到了一種“勢在必行”的程度。

因此,從客觀上來講,“明朝人口遷移”的意義絕非僅僅只是提升生產力那麼簡單,在穩定民心、促進各地區文化的融合、提升明朝軍事實力、促進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鞏固明朝政權的統一等諸多方面,同樣是有著極為積極的意義存在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