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一說你的姓氏,從古至今都出了哪位名人嗎?

不言vlog


我姓陸,本家名人有:

陸游:南宋詩人,代表作《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羽:著有《茶經》一書,終身研究茶,被後世稱為茶仙。

陸遜、陸抗:這是父子倆,三國東吳將領,關羽就是被他們打敗的。

陸皓東:被孫中山稱為“為民國犧牲第一人”,國民黨黨旗的設計者。李連杰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中有一集就說到他。

陸毅:演員,代表作《少年包青天2》《人民的名義》。

陸詩雨:演員,在《還珠格格》中飾柳青。

陸樹銘:演員,在《三國演義》中飾關羽。

陸定一:革命家,建國後曾任副總理。

陸柱國:編劇,代表作《雷鋒》《大進軍》

陸祖龍:作曲家,曾為《東方紅》作曲。

陸孝彭:飛機設計師,代表作強5、殲12。

陸績:三國東吳人,曾任玉林州太守,為官清廉,留有廉石。大家可以百度一下關於廉石的故事和傳說。


血染戰旗紅


我姓周,我家的老祖宗是江西周家村的,我的老祖宗是將軍,皇帝派我們周家人來貴州的,來的時候是三弟兄,好像貓沖也有一支我們周家人,要說歷史上有名的周家人,多了,我看過,保護皇帝的有一個將軍姓周,但是那個名字筆畫太多我寫不出,又不知道讀音,近點的就是周恩來周總理,沾周總理的光,我讀了十年書,當了七年半的班幹部,雖然不是班長那樣的大官,但是都是老師很重視的得力助手,特別是我姨媽當我的班主任的時候,直接拿我沒辦法,作業是經常不做的,但是考試又考得不錯,只好摸著我的腦袋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周連芳


百家姓排序前五為周姓。

縱橫戰場英名遠揚的周士第將軍。又名周平字元臣。1900年出生於廣東省樂會縣(今海南省瓊海市)中原墟新昌村。

周士第青年時代離家,報考了黃埔軍校,走上了尋求革命真理的征途。

20世紀20年代,是周士第軍事生涯中極為輝煌的一個階段。在我軍高級將領中,周士第有好幾個第一: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孫中山鐵甲衛隊的第一批成員,中國共產黨第一支革命武裝的指揮官。

鐵甲車隊槍械都是蘇聯援助的,其裝備十分先進。官兵統一著裝,戰士戴黃色大沿帽,黃色中山裝軍服,軍官黑色長筒馬靴。周士第擔任鐵甲車隊隊長,率軍鎮壓地主武裝,東征討伐軍閥陳炯明,北伐中殺開血路打頭陣,英勇善戰所向披糜。

1925年,建立葉挺獨立團,鐵甲車隊作為一支久經戰火錘鍊的骨幹力量編入。周士第被任命為第一營營長。

鐵甲車隊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期掌握的一支武裝,作為大革命時期令帝國主義和反動派聞風喪膽的一支鐵軍,其歷史功勳永存史冊。

周士第將軍打起仗來,殫精竭慮、廢寢忘食,連續幾晝夜不休息。常常親臨戰陣,日夜不離第一線指揮崗位。戰鬥緊張中,精神十足,戰鬥一結束,敵人被消滅了,他自己也就累垮了。

晉綏軍民在賀龍、周士第等人領導下,在秋季反掃蕩中,共進行了大小戰鬥300多次,消滅日偽軍1300多人,粉碎了敵人的破壞秋收的陰謀。

毛主席曾專門去醫院看望周士第,並表揚道:周士第同志具有無產階級共產主義的堅決性。

周士第將軍1924年入黃埔軍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7年參加了南昌起義,任第二十五師師長。34年參加長征,任軍委幹部團隊長,紅軍十五團參謀長,36年任紅軍第三方面軍參謀長。

抗日戰爭中,任八路軍120師參謀長兼抗日軍政大學七分校校長。

解放戰爭期間,歷任華北軍區副司令員兼副政委,第十八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參加和指揮晉北太原、秦嶺、成都等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中央軍委防空軍司令員、軍外訓練部長、總參謀部顧問、成都市市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敬請關注,不吝賜教。







周勇華2


劉累,劉氏始祖。

劉邦,漢太祖高皇帝,西漢開國皇帝。

劉盈,劉邦與呂后之子,漢惠帝。

劉如意,劉邦之子,封趙王。

劉章,封朱虛侯。

劉恆,漢文帝,劉邦與薄姬之子,開創文景之治。

劉啟,漢景帝,文帝之子,平定七國之亂。

劉濞,吳王,挑起吳楚七國之亂。

劉安,淮南王,編著有《淮南子》。

劉徹,漢武帝,景帝之一,開創了西漢盛世。

劉賀,漢廢帝,昌邑王,海昏侯。

劉弗陵,漢昭帝。

劉詢,漢宣帝,原名劉病已,開創孝宣中興。

劉驁,漢成帝。

劉欣,漢哀帝。

劉向,著有《戰國策》等。

劉歆,古文經派創始人,劉向之子。

劉玄,更始帝。赤眉軍所立。

劉盆子,建武帝。綠林軍所立。

劉秀,東漢開國皇帝,開創了光武中興盛世。

劉隆,雲臺二十八將之一。

劉莊,漢明帝,劉秀之子。

劉怛,漢章帝。

劉瓚,漢質帝。

劉宏,漢桓帝。

劉志,漢靈帝。

劉辯,漢少帝,被董卓所殺。

劉協,漢獻帝,東漢亡國之君。

劉備,蜀漢先主昭烈帝。

劉禪,蜀漢後主。

劉表,東漢末年荊州牧。

劉焉,東漢末年益州牧。

劉璋,劉焉之子,益州牧。

劉琦,劉表長子。

劉琮,劉表次子。

劉封,劉備義子,本姓宼。

劉伶,竹林七賢之一。著有《酒德頌》。

劉淵,匈奴人,建立了漢趙,十六國之一。

劉曜,劉淵侄子,漢趙皇帝。

劉聰,劉淵之子,漢趙皇帝。

劉勃勃,匈奴人,建立大夏,十六國之一,後來改名赫連勃勃。

劉裕,南朝劉宋武帝。

劉義隆,宋文帝。

劉昱,宋廢帝。

劉義慶,文學家,著有《世說新語》。

劉義符,宋廢帝。

劉文靜,唐初功臣。

劉長卿,唐代大詩人。

劉禹錫,唐代大詩人,名作《陋室銘》,《西塞山懷古》。

劉叉,唐代詩人。

劉龑,五代十國南漢建立者。

劉知遠,沙陀人,五代十國後漢高祖。

劉崇,沙陀人,五代十國北漢建立者,改名劉旻。

劉鋹,南漢亡國之君。

劉克莊,南宋文學家,詞人。

劉過,南宋文學家,詞人。

劉辰翁,南宋文學家,詞人。

劉仙倫,南宋文學家,詞人。

劉光世,南宋中興四將之一。

劉秉忠,元代大都城的設計者。

劉因,元代理學家。

劉福通,元末農民起義領袖。

劉伯溫,明代開國元勳。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劉大夏,明代名臣。

劉瑾,明武宗正德皇帝時期大太監。

劉宗敏,李自成起義大將。

劉統勳,清代前期名臣。

劉墉,劉統勳之子,綽號劉羅鍋。

劉銘傳,臺灣第一任巡撫。

劉錦堂,湘軍名將,曾隨左宗棠西陲立功。

劉光第,戊戌六君子之一。

劉鎮華,民國軍閥,鎮嵩軍首領。

劉湘,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追授),四川軍閥。

劉文輝,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四川軍閥。

劉少奇,共和國主席,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

劉伯承,共和國開國元帥。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軍事家。

劉亞樓,共和國開國上將。

劉震,共和國開國上將。

劉華清,共和國開國少將,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太多了,還有好多,不一一列舉了。



磨史作鏡


免貴姓陳,耳東陳。

要說古代最有名的歷史人物,怕就是陳世美了。雖然咱們的祖先陳霸先也建立過南陳政權,卻是個偏安一隅的小王朝,還傳了沒幾代就讓人給滅了,實在沒有讓人炫耀的資本。也就是這個陳世美,伴著包黑子的青天盛名以及《鍘美案》的經典劇目火遍了大江南北,為廣大的人民群眾所熟知,成為了古今中外負心漢的代名詞。每每提及,卻總是讓我們陳姓族人羞於啟齒,實在汗顏。

要說近代嘛,那我們可就挺起腰桿兒,揚眉吐氣了。

陳玉成,廣西藤縣人,是太平天國後期重要將領,驍勇善戰,被封英王。可以說是太平天國後期柱國級的人物。

陳獨秀—中國共產黨的締造者之一,雖然說後來也算是背叛了革命,但卻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絕對的大佬。

陳毅,四川樂至人,中國共產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詩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十大元帥之一)。

陳賡,原名陳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於湖南湘鄉。出身將門,其祖父為湘軍將領。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國家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領導者。新中國國防科技、教育事業的奠基者之一。

此外,還有民主革命家陳作新、陳天華,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潭秋、陳延年、陳雲以及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叔通,國民黨高級將領陳立夫、陳果夫、陳誠等。還有近代史學家陳寅恪、陳垣,著名學者陳望道,數學家陳景潤,文學家陳衍,著名詩人陳三立、陳去病,畫家陳衡恪,戲曲音樂家陳彥衡,劇作家陳墨香,電影藝術家陳波兒。此外還有許多著名的華僑人物,如造福桑梓的陳宜禧、愛國實業家陳嘉庚、孫中山的密友陳友仁等。

雖然在濤濤的歷史長河中,陳姓祖先不如李氏王朝聲名顯赫,不如劉氏族人遍佈神州,不如隔壁王氏家喻戶曉,但我們同樣飾演了非常重要的歷史角色,更何況天下本是一家人,誰又能知道哪位大賢的身體裡沒有流淌著我們陳氏的血脈呢!








秦氏無雙


姓張的做皇帝的幾乎沒有,除了玉皇大帝張百忍(哈哈),但是姓氏為張的名人大家還是很多的,從古至今不說上千也有上百個了吧。

比如戰國時期,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在秦國做國相的張儀。已經被神化的,西漢初的張良,輔佐劉邦稱霸天下,目前在河南禹州還有張良洞。還有漢武帝時候,兩次出使西域的張騫,加東漢時候張衡創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轉動的渾象儀(渾天儀)和測定地震的地動儀以及東漢時期的著名醫學家張仲景。

書法家有張芝;漢之後,有黃巾起義首領張角;三國時蜀國的大將張飛、曹魏的大將張遼、張郃,孫吳名臣張昭,張紘;晉同文學家張載、學者張湛;唐代詩人張繼、張佑、張籍,書法家張旭;宋時詩人張豐、唐代的張公藝一家、宰相張九齡等等。

張姓是一個大姓,在百家姓中排名靠前,從古到今,張姓共出了63位宰相,56位將帥。思想家張載、張械、佛學家僧肇(俗姓張)、道教張天師等等都對各類思想的發展起到了重大影響。

近代的話就更多了,比如清末的狀元張謇,秉承實業救國的理念,西安事變逼蔣抗日的張學良也都榜上有名。當然年輕人更熟悉的還是娛樂圈的明星們,比如哥哥張國榮,四大天王之一的張學友,歌手張信哲、張智霖、影星張柏芝、歌星張靚穎等等。






樂觀的小小青年


肖,這個姓氏百家姓中沒有這個姓氏,一直認為是蕭姓的簡化。歷史上也寥若晨星出現過肖姓,但非常罕見。

歷史上姓蕭的名人大有人在。

  • 大漢相國蕭何(前257年~前197年)漢朝開國功臣,位列丞相

  •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漢朝相國蕭何二十五世孫,南梁皇帝,在位48年。

  • 蕭子升(1894~1976)偉大領袖毛主席同學,湖南一師的高材生。著名詩人蕭三的哥哥。

  • 肖勁光(1903~1989),偉大的無產階級軍事家,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十大將之一

  • 肖華(1916~1985)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

歡迎大家一來談論,我是小海,喜歡的朋友可以在評論中發表自己的看法


小海說說


 曲姓,在《百家姓》中排第206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164位。

古時沒什麼名人,

近現代有

雲南白藥的創始人曲煥章

《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

動畫阿凡提之父曲建方

另外還有

曲黎敏、曲婉婷、曲泉丞、

曲柵柵、曲肖冰……




意曲馨詞


為何說孔孟是一家?因為孔孟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公元前2世紀中葉,漢武帝認識到孔子學說有利於****集權大一統的社會格局,因而採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從此中國在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時期,一直尊奉孔子為聖人,尊稱孟子為亞聖;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以及孔子後裔和孟子後裔,都自覺或不自覺地相信或認為孟子的學術思想與孔子一脈相承或完全一致,簡言之即所謂的孔孟一家。而且孔家和孟家的排輩字都相同,不差分毫。孔孟後人現在取名,正式訂出行輩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賜孔氏八個輩字:公,彥,承,聞,貞,尚,胤,弘,供起名用。後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學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訥先後襲封衍聖公。這樣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為十個字,即: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胤,(後清代為避帝諱,將弘改為宏,胤改為衍)。明天啟年間,這十個字已不夠用,由六十五代衍聖公孔胤植(孔蔭植)奏準。後續二十六個字即:“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衛垂佑,欽紹念顯楊”,民國八年由七十六代衍聖公孔貽又立二十個字諮請當時的北洋政府核准公佈。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須昌”。到現在為止已知最小輩“欽”字輩。因此不少孔孟後人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輩分大小。這並非是孔孟傳人一直使用的,而是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禮部調查調整,報皇帝欽定作為孔孟後裔行輩的順序的。在此之前,孔子家譜非常繁蕪,這個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簡化“又經皇帝提倡,使得中國其他大家族譜系的也開始效仿這種方法。”


老孟160875013


我來答 查看全部8個回答

xyz0703

來自百度知道認證團隊 2019-03-04

1、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任皇帝。出自隴西成紀,626年至649年在位。父親是唐高祖李淵,母親是太穆皇后竇氏。竇皇后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按長幼順序為:李建成、平陽昭公主、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於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受封為秦公,後晉封為秦王,他是傑出的軍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果、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隋末群雄,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最終統一天下。

李世民登基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並開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李時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人,生於蘄州亦卒於蘄州。李時珍是中國明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醫學家、藥學家和博物學家之一。

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並拜漁人、樵夫、農民、車伕、藥工、捕蛇者為師,參考歷代醫藥等方面書籍925種,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於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鉅著《本草綱目》。

4、李商隱

李商隱(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詩人,祖籍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祖輩遷滎陽(今河南鄭州)。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裡排行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

李商隱的寫作,除詩歌以外的成就被論及得較少。事實上,他是晚唐時期最重要駢體文作家之一。這種文體注重文辭的對偶,並使用大量典故,廣泛使用在唐代官方文件中。

5、李鴻章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訓名章銅,字少荃、子黻、漸甫,號儀叟、省心,諡文忠,人稱李中堂、李傅相。清朝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官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追贈太傅,追晉侯爵。

李鴻章歷經討伐太平軍、平定捻軍、洋務運動、中法戰爭、甲午戰爭、義和團運動,是清朝地方武裝淮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並且為清朝建立了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

李鴻章被近代史學家唐德剛認為其“內悅昏君,外御列強”,有著靈巧的外交手腕,與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

2、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自言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先世西涼武昭王李嵩之後,與李唐皇室同宗。幼時內遷,寄籍劍南道綿州(今四川省江油昌隆縣)。

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稱為“三絕”。李白的詩歌在唐朝已被選進殷璠編選的《河嶽英靈集》、於敦煌石室發現的《唐寫本唐人選唐詩》、韋莊編選的《又玄集》和韋縠編選的《才調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