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一说你的姓氏,从古至今都出了哪位名人吗?

不言vlog


我姓陆,本家名人有:

陆游:南宋诗人,代表作《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羽:著有《茶经》一书,终身研究茶,被后世称为茶仙。

陆逊、陆抗:这是父子俩,三国东吴将领,关羽就是被他们打败的。

陆皓东:被孙中山称为“为民国牺牲第一人”,国民党党旗的设计者。李连杰演的《黄飞鸿》系列电影中有一集就说到他。

陆毅:演员,代表作《少年包青天2》《人民的名义》。

陆诗雨:演员,在《还珠格格》中饰柳青。

陆树铭:演员,在《三国演义》中饰关羽。

陆定一:革命家,建国后曾任副总理。

陆柱国:编剧,代表作《雷锋》《大进军》

陆祖龙:作曲家,曾为《东方红》作曲。

陆孝彭:飞机设计师,代表作强5、歼12。

陆绩:三国东吴人,曾任玉林州太守,为官清廉,留有廉石。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关于廉石的故事和传说。


血染战旗红


我姓周,我家的老祖宗是江西周家村的,我的老祖宗是將軍,皇帝派我們周家人來貴州的,來的時候是三弟兄,好像貓沖也有一支我們周家人,要說歷史上有名的周家人,多了,我看過,保護皇帝的有一個將軍姓周,但是那個名字筆畫太多我寫不出,又不知道讀音,近點的就是周恩來周總理,沾周總理的光,我讀了十年書,當了七年半的班干部,雖然不是班長那樣的大官,但是都是老師很重視的得力助手,特別是我姨媽當我的班主任的時候,直接拿我沒辦法,作業是經常不做的,但是考試又考得不錯,只好摸著我的腦袋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周連芳


百家姓排序前五为周姓。

纵横战场英名远扬的周士第将军。又名周平字元臣。1900年出生于广东省乐会县(今海南省琼海市)中原墟新昌村。

周士第青年时代离家,报考了黄埔军校,走上了寻求革命真理的征途。

20世纪20年代,是周士第军事生涯中极为辉煌的一个阶段。在我军高级将领中,周士第有好几个第一: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孙中山铁甲卫队的第一批成员,中国共产党第一支革命武装的指挥官。

铁甲车队枪械都是苏联援助的,其装备十分先进。官兵统一着装,战士戴黄色大沿帽,黄色中山装军服,军官黑色长筒马靴。周士第担任铁甲车队队长,率军镇压地主武装,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北伐中杀开血路打头阵,英勇善战所向披糜。

1925年,建立叶挺独立团,铁甲车队作为一支久经战火锤炼的骨干力量编入。周士第被任命为第一营营长。

铁甲车队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期掌握的一支武装,作为大革命时期令帝国主义和反动派闻风丧胆的一支铁军,其历史功勋永存史册。

周士第将军打起仗来,殚精竭虑、废寝忘食,连续几昼夜不休息。常常亲临战阵,日夜不离第一线指挥岗位。战斗紧张中,精神十足,战斗一结束,敌人被消灭了,他自己也就累垮了。

晋绥军民在贺龙、周士第等人领导下,在秋季反扫荡中,共进行了大小战斗300多次,消灭日伪军1300多人,粉碎了敌人的破坏秋收的阴谋。

毛主席曾专门去医院看望周士第,并表扬道:周士第同志具有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的坚决性。

周士第将军1924年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任第二十五师师长。34年参加长征,任军委干部团队长,红军十五团参谋长,36年任红军第三方面军参谋长。

抗日战争中,任八路军120师参谋长兼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校长。

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委,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参加和指挥晋北太原、秦岭、成都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央军委防空军司令员、军外训练部長、总参谋部顾问、成都市市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敬请关注,不吝赐教。







周勇华2


刘累,刘氏始祖。

刘邦,汉太祖高皇帝,西汉开国皇帝。

刘盈,刘邦与吕后之子,汉惠帝。

刘如意,刘邦之子,封赵王。

刘章,封朱虚侯。

刘恒,汉文帝,刘邦与薄姬之子,开创文景之治。

刘启,汉景帝,文帝之子,平定七国之乱。

刘濞,吴王,挑起吴楚七国之乱。

刘安,淮南王,编著有《淮南子》。

刘彻,汉武帝,景帝之一,开创了西汉盛世。

刘贺,汉废帝,昌邑王,海昏侯。

刘弗陵,汉昭帝。

刘询,汉宣帝,原名刘病已,开创孝宣中兴。

刘骜,汉成帝。

刘欣,汉哀帝。

刘向,著有《战国策》等。

刘歆,古文经派创始人,刘向之子。

刘玄,更始帝。赤眉军所立。

刘盆子,建武帝。绿林军所立。

刘秀,东汉开国皇帝,开创了光武中兴盛世。

刘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刘庄,汉明帝,刘秀之子。

刘怛,汉章帝。

刘瓒,汉质帝。

刘宏,汉桓帝。

刘志,汉灵帝。

刘辩,汉少帝,被董卓所杀。

刘协,汉献帝,东汉亡国之君。

刘备,蜀汉先主昭烈帝。

刘禅,蜀汉后主。

刘表,东汉末年荆州牧。

刘焉,东汉末年益州牧。

刘璋,刘焉之子,益州牧。

刘琦,刘表长子。

刘琮,刘表次子。

刘封,刘备义子,本姓宼。

刘伶,竹林七贤之一。著有《酒德颂》。

刘渊,匈奴人,建立了汉赵,十六国之一。

刘曜,刘渊侄子,汉赵皇帝。

刘聪,刘渊之子,汉赵皇帝。

刘勃勃,匈奴人,建立大夏,十六国之一,后来改名赫连勃勃。

刘裕,南朝刘宋武帝。

刘义隆,宋文帝。

刘昱,宋废帝。

刘义庆,文学家,著有《世说新语》。

刘义符,宋废帝。

刘文静,唐初功臣。

刘长卿,唐代大诗人。

刘禹锡,唐代大诗人,名作《陋室铭》,《西塞山怀古》。

刘叉,唐代诗人。

刘龑,五代十国南汉建立者。

刘知远,沙陀人,五代十国后汉高祖。

刘崇,沙陀人,五代十国北汉建立者,改名刘旻。

刘鋹,南汉亡国之君。

刘克庄,南宋文学家,词人。

刘过,南宋文学家,词人。

刘辰翁,南宋文学家,词人。

刘仙伦,南宋文学家,词人。

刘光世,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刘秉忠,元代大都城的设计者。

刘因,元代理学家。

刘福通,元末农民起义领袖。

刘伯温,明代开国元勋。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刘大夏,明代名臣。

刘瑾,明武宗正德皇帝时期大太监。

刘宗敏,李自成起义大将。

刘统勋,清代前期名臣。

刘墉,刘统勋之子,绰号刘罗锅。

刘铭传,台湾第一任巡抚。

刘锦堂,湘军名将,曾随左宗棠西陲立功。

刘光第,戊戌六君子之一。

刘镇华,民国军阀,镇嵩军首领。

刘湘,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追授),四川军阀。

刘文辉,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四川军阀。

刘少奇,共和国主席,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

刘伯承,共和国开国元帅。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

刘亚楼,共和国开国上将。

刘震,共和国开国上将。

刘华清,共和国开国少将,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太多了,还有好多,不一一列举了。



磨史作镜


免贵姓陈,耳东陈。

要说古代最有名的历史人物,怕就是陈世美了。虽然咱们的祖先陈霸先也建立过南陈政权,却是个偏安一隅的小王朝,还传了没几代就让人给灭了,实在没有让人炫耀的资本。也就是这个陈世美,伴着包黑子的青天盛名以及《铡美案》的经典剧目火遍了大江南北,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熟知,成为了古今中外负心汉的代名词。每每提及,却总是让我们陈姓族人羞于启齿,实在汗颜。

要说近代嘛,那我们可就挺起腰杆儿,扬眉吐气了。

陈玉成,广西藤县人,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骁勇善战,被封英王。可以说是太平天国后期柱国级的人物。

陈独秀—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虽然说后来也算是背叛了革命,但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绝对的大佬。

陈毅,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

陈赓,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此外,还有民主革命家陈作新、陈天华,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陈延年、陈云以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国民党高级将领陈立夫、陈果夫、陈诚等。还有近代史学家陈寅恪、陈垣,著名学者陈望道,数学家陈景润,文学家陈衍,著名诗人陈三立、陈去病,画家陈衡恪,戏曲音乐家陈彦衡,剧作家陈墨香,电影艺术家陈波儿。此外还有许多著名的华侨人物,如造福桑梓的陈宜禧、爱国实业家陈嘉庚、孙中山的密友陈友仁等。

虽然在涛涛的历史长河中,陈姓祖先不如李氏王朝声名显赫,不如刘氏族人遍布神州,不如隔壁王氏家喻户晓,但我们同样饰演了非常重要的历史角色,更何况天下本是一家人,谁又能知道哪位大贤的身体里没有流淌着我们陈氏的血脉呢!








秦氏无双


姓张的做皇帝的几乎没有,除了玉皇大帝张百忍(哈哈),但是姓氏为张的名人大家还是很多的,从古至今不说上千也有上百个了吧。

比如战国时期,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秦国做国相的张仪。已经被神化的,西汉初的张良,辅佐刘邦称霸天下,目前在河南禹州还有张良洞。还有汉武帝时候,两次出使西域的张骞,加东汉时候张衡创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象仪(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以及东汉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张仲景。

书法家有张芝;汉之后,有黄巾起义首领张角;三国时蜀国的大将张飞、曹魏的大将张辽、张郃,孙吴名臣张昭,张纮;晋同文学家张载、学者张湛;唐代诗人张继、张佑、张籍,书法家张旭;宋时诗人张丰、唐代的张公艺一家、宰相张九龄等等。

张姓是一个大姓,在百家姓中排名靠前,从古到今,张姓共出了63位宰相,56位将帅。思想家张载、张械、佛学家僧肇(俗姓张)、道教张天师等等都对各类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大影响。

近代的话就更多了,比如清末的状元张謇,秉承实业救国的理念,西安事变逼蒋抗日的张学良也都榜上有名。当然年轻人更熟悉的还是娱乐圈的明星们,比如哥哥张国荣,四大天王之一的张学友,歌手张信哲、张智霖、影星张柏芝、歌星张靓颖等等。






乐观的小小青年


肖,这个姓氏百家姓中没有这个姓氏,一直认为是萧姓的简化。历史上也寥若晨星出现过肖姓,但非常罕见。

历史上姓萧的名人大有人在。

  • 大汉相国萧何(前257年~前197年)汉朝开国功臣,位列丞相

  •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汉朝相国萧何二十五世孙,南梁皇帝,在位48年。

  • 萧子升(1894~1976)伟大领袖毛主席同学,湖南一师的高材生。著名诗人萧三的哥哥。

  • 肖劲光(1903~1989),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十大将之一

  • 肖华(1916~1985)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

欢迎大家一来谈论,我是小海,喜欢的朋友可以在评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海说说


 曲姓,在《百家姓》中排第206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64位。

古时没什么名人,

近现代有

云南白药的创始人曲焕章

《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

动画阿凡提之父曲建方

另外还有

曲黎敏、曲婉婷、曲泉丞、

曲栅栅、曲肖冰……




意曲馨词


为何说孔孟是一家?因为孔孟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公元前2世纪中叶,汉武帝认识到孔子学说有利于****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因而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中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一直尊奉孔子为圣人,尊称孟子为亚圣;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以及孔子后裔和孟子后裔,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信或认为孟子的学术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或完全一致,简言之即所谓的孔孟一家。而且孔家和孟家的排辈字都相同,不差分毫。孔孟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闻,贞,尚,胤,弘,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明天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荫植)奏准。后续二十六个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卫垂佑,钦绍念显杨”,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须昌”。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这并非是孔孟传人一直使用的,而是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调整,报皇帝钦定作为孔孟后裔行辈的顺序的。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中国其他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


老孟160875013


我来答 查看全部8个回答

xyz0703

来自百度知道认证团队 2019-03-04

1、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任皇帝。出自陇西成纪,626年至649年在位。父亲是唐高祖李渊,母亲是太穆皇后窦氏。窦皇后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按长幼顺序为:李建成、平阳昭公主、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于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公,后晋封为秦王,他是杰出的军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隋末群雄,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终统一天下。

李世民登基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李时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蕲州亦卒于蕲州。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4、李商隐

李商隐(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诗人,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的写作,除诗歌以外的成就被论及得较少。事实上,他是晚唐时期最重要骈体文作家之一。这种文体注重文辞的对偶,并使用大量典故,广泛使用在唐代官方文件中。

5、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训名章铜,字少荃、子黻、渐甫,号仪叟、省心,谥文忠,人称李中堂、李傅相。清朝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官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追赠太傅,追晋侯爵。

李鸿章历经讨伐太平军、平定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是清朝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并且为清朝建立了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

李鸿章被近代史学家唐德刚认为其“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有着灵巧的外交手腕,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2、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先世西凉武昭王李嵩之后,与李唐皇室同宗。幼时内迁,寄籍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省江油昌隆县)。

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称为“三绝”。李白的诗歌在唐朝已被选进殷璠编选的《河岳英灵集》、于敦煌石室发现的《唐写本唐人选唐诗》、韦庄编选的《又玄集》和韦縠编选的《才调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