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与张郃虽同为降将,但曹操信任张辽却未必信任张郃

张辽,张郃二人都是投降了曹操,张辽是建安三年(198年)降曹的,而张郃是建安五年(200年)降曹的,期间相差了两年,其实这个倒也影响不大,毕竟曹操“唯才是举”,只要两人都有出色的能力,相信在曹营都能一展所长,叱咤风云。不过张郃相比于张辽确实略逊一筹,至少在曹操时期,张辽可以说是叱咤风云,而张郃则是默默无闻。当然出现这样的结果与二人的能力差异有关,然品性差异我认为更是关键。

能力对比

张辽相比张郃,他要早降于曹操两年,那么在这两年间,张辽有突出的表现吗?有,那便是降服昌豨。这件事是张辽与曹操族弟夏侯渊一起去办的,时二人围困昌豨于东海数月,由于粮草耗尽,主帅夏侯渊一筹莫展,本想召集众将商议退兵。然张辽深知昌豨被围数月,也难以继续支撑,于是请命独自去找昌豨洽谈,后果真招降昌豨,立下首功。时张辽降曹不过两年便立下如此大功,反观张郃降曹,则在短时间内作为不大。

再说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远征乌桓一事,当时张辽和张郃皆随军出征,在曹军行至白狼山时,与乌桓大军相遇,时曹营诸将皆劝曹操暂避敌军锋芒,唯独张辽力劝曹操迎战。《三国志》记载:“从征袁尚于柳城,卒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

张辽与张郃虽同为降将,但曹操信任张辽却未必信任张郃

张辽

此战张辽奋勇当先,不但大破乌桓,更将乌桓首领单于蹋顿斩杀。此战足见张辽果敢骁勇。

最后说说二人在抵御外敌方面的成就,张辽前期因功绩卓著,故深得曹操信任,被任命为镇守合肥,抵御东吴的主将;张郃则是被曹操安排与夏侯渊一起驻守汉中,成为了负责抵御西蜀的二把手。张辽在镇守合肥期间,屡次击败来犯的东吴大军。建安二十年(215年),吴主孙权率军十万强攻合肥,时张辽城中守军不过七千余人,然张辽凭借自己的勇略与果敢,趁孙权大军立足未稳,亲率八百死士夜袭吴军,大挫吴军士气,后孙权强攻合肥数十日不下,终败撤。

反观夏侯渊与张郃防御西蜀,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张郃在进攻巴西宕渠被蜀将张飞击败,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军一举攻占汉中,魏将夏侯渊兵败身亡,张郃率残部屯兵于陈仓。魏国东西两面的防务,高下立分。

品性对比

说到二人的品性,这里我主要想说说二人降曹的过程:

张辽原为丁原部将,后追随董卓、吕布,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围困吕布于下邳城,城破后,吕布被杀,张辽率余众归降曹操。主死而后降,张辽降曹无可厚非。

张辽与张郃虽同为降将,但曹操信任张辽却未必信任张郃

张郃

张 郃原为韩馥账下军司马,韩馥被袁绍击败后张郃率兵归降袁绍,建安四年(199年),袁绍南征曹操,后两军会战于官渡,战至次年十月,曹军逐占上风,时张郃率军降曹。张郃降曹则有点不地道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据《三国志·张郃传》记载:“太祖果破琼等,绍军溃。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其中写道了张郃降曹,事出有因,一来遭郭图诬陷,二来当时袁绍已经兵败。

不过同样出自《三国志》的《武帝纪》与《袁绍传》中对于此事的记载则不同,后者没有写到郭图诬陷张郃,阐述的一个核心观点便是“张郃降而后袁军溃”。《袁绍传》记载:“破琼等,悉斩之。太祖还,未至营,绍将高览、张郃等率其众降。”

当时曹操刚攻下乌巢后不久,张郃等人便降曹了,可见张郃降曹并不是因为知道乌巢被破而料定袁绍大势已去,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张郃降曹呢?《张郃传》中这段记载或许便是答案:“绍但遣轻骑救琼,而以重兵攻太祖营,不能下。”

张辽与张郃虽同为降将,但曹操信任张辽却未必信任张郃

高览

率 领重兵去袭击曹营的人是谁呢?张郃、高览定在其中。所以张郃的降曹其实也是导致袁绍兵败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张郃降曹,袁绍军心不稳,加之粮草被烧,故袁军迅速败亡。

曹操曾评价张辽道:“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而对张郃却没有这般高度赞扬。

在曹操看来,张辽对自己绝对是忠心不二的,而对于张郃,他能驾驭此人,但对他却做不到绝对信任,曹操曾将张郃比作微子启、韩信,这足见曹操对张郃才能的肯定,但微子启、韩信二人是大忠之人吗?其实这也解释了张郃在曹操时期为什么没有过多的机会一展自己的才能,直到魏明帝时期,张郃才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