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農民,現在每次接她到城市來她都不願意怎麼辦?

圈外扒姐


我的媽媽就是這樣,爸爸走了有兩年了,她一個人在老家居住,說什麼也不跟我們一起來城裡生活。

五一的時候媽媽生病了,回到家,看到媽媽一個人孤零零的坐在小院裡,心裡感覺酸酸的。

媽媽一個人生活,吃飯難免湊活,有時候早晚就喝一碗粥,菜也省的炒,給她留足了錢她也不花,都攢起來給我們留著。

每每提及把她接到城裡跟我們生活一段時間,她都擺著手說不要,她在家挺好的。

媽媽一輩子生活在鄉下,這個小院裡承載著媽媽所有的回憶,有歡樂,有悲傷,有爸爸的守護。

現在還可以在小院裡養養雞,種點菜。閒暇時間可以出去跟老鄰居嘮兩句,說說家長裡短。

媽媽是不想去城裡給我們填麻煩,另外去了人生地不熟,沒有在老家待的舒適。

媽媽年齡大了,開心就好,如果她不想去城裡,就在老家待著也好,做兒女的時常回去陪著,她就心滿意足了。


木林楊


2012年的春節回家過年,和媽媽還有弟弟一起聊家常,媽媽說年前7月份的時候闌尾炎犯了,大姨家的一個表姐還有大舅家的一個表姐輪流陪她住了三天,當時疼得很厲害,那幾天每天晚上和我還有弟弟通電話的時候都沒告訴我們。當時我就看到了弟弟眼圈紅紅的,強忍了五分鐘才藉故去上衛生間讓眼淚流了下來。

我爸爸在2005年去世了,那時弟弟剛上初中,我在讀大一,家裡的負擔一下子落在了母親的肩上,母親那段日子真的很辛苦,每天很早就去打零工,一年四季,無論是嚴寒還是酷暑,都在為了我和弟弟奔波。也就是那段時間,吃不好飯,落下了病。弟弟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不過還算爭氣,順利的考上了一個理想的大學。

弟弟和我在一個城市,等他上了大學之後,家裡就剩媽媽一個人了。自從父親去世,我和媽媽弟弟三個人就相依為命,尤其是弟弟,他和媽媽在老家度過了那最艱辛的幾年,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他更能體會媽媽的辛苦。

聽了媽媽說一個人在家闌尾炎發作的事兒以後,弟弟就情緒有點兒失控了,從衛生間出來以後,再也忍不住強忍的眼淚,眼淚一直流。我看著都心疼。弟弟邊流眼淚邊說,就剩一個媽媽了,已經無法再報答父親的養育之恩了,不能再失去媽媽……

弟弟在春節放假的那一個多月,幾乎隔三差五的就會找機會和媽媽商量讓她來和我們一生生活。起初的時候媽媽說她現在每天都喜歡和家屬院裡的阿姨一起去晨練,捨不得她們。後來又對我說你弟弟還在上大學,你現在正在打拼事業,正是最關鍵的時候,我不能去了給你們增加負擔。

就這樣又過了一段時間,我和弟弟會輪流打電話和她商量來北京和我們一起生活的事情,媽媽每次都會說再過幾年吧,現在你們好好打拼,等以後你們出人頭地了,我就過去。

我和弟弟真是想盡了辦法,可是每次都被媽媽輕易地回絕了。

後來我想了一個辦法,我從小就有甲溝炎,有時候出差忙的多了,走的久了,夾溝就會流血,看著挺嚴重的,這個媽媽也知道,而且媽媽一直催我去做一下手術,把腳指甲蓋抽了讓它重新長。有一天晚上,我給媽媽打電話說我最近夾溝疼得厲害,想去做個小手術,可是做完手術幾天都下不了地,我也沒有女朋友,沒人照顧我,能不能來給我做幾天飯,媽媽說那你趕緊預約醫生吧,我明天就去買票。

媽媽來了以後,我就再也沒讓她回去。不過我想說的是,我的甲溝炎是媽媽來了兩個月之後才去做的手術。媽媽剛來的時候就天天問醫生預約好了沒,我每次都會說我怕疼,得預約一個專家來給我做,專家不太好預約,再等等吧。

這下可把弟弟高興壞了,一直說哥還是你“套路深”。

過了好幾年之後,有一天弟弟問媽媽,是和我們在一起生活好還是一個人在老家好,媽媽說,當然是和兩個兒子在一起好啊,你以為我不想啊,我不是怕影響你們的事業嗎。

我想說的是,很多時候父母為我們考慮的太多,既怕影響我們的事業,又擔心拖累我們,因為在她們心中大城市壓力是很大的。

如果你想父母來和你一起生活的話,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決如何打消父母的這些顧慮,那麼就先讓父母來你生活的城市看看吧,看看你的發展情況,如果父母真的覺得她來了不會給你增加壓力,而是一起生活的更好,我想父母是十分的願意和你天天生活在一起的。


授人以漁3044


作為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給兒女,不想給兒女添麻煩,父母不想進城住,考慮的也有這方面的因素。

我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我結婚比較晚,後來有了孩子,我媽身體不太好,一直都有腿疼的毛病,還有高血壓,也許在農村住習慣了,我媽來城裡給我老婆伺候月子。城裡和農村不一樣,農村沒事街坊坐在一起拉拉家常,城裡鄰居都不認識,老人家除了做飯就是待在屋裡看電視,沒人聊天,偶爾出去一會就回來了,外面不遠就是馬路,也不能走太遠。

後來有一天,我媽說不舒服想睡一會,我也沒在意,一直從中午睡到晚上,我見不對勁,趕緊開車送醫院。在車上,我媽還有氣無力的說:“兒,我沒事,把我送回老家把,家裡有藥,吃了就沒事了,別去醫院了,去醫院又得花錢。”說完這句話我媽立刻就吐了,到了醫院,醫生說是輕微腦梗。自從這次以後,我再也沒有強制我媽來城裡住。

筆者認為,父母之所以不想跟著子女去城裡同住,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1,不習慣住樓房,還是老家舒服,農村有山有水,有住了一輩子的鄰居可以串門聊天,有自己家的菜園子,有城市裡沒有的新鮮空氣。來到城裡,霧霾,汽車尾氣,滿大路的汽車,沒有可以聊天的鄰居,對他們來說就像住監獄一樣。

2,怕孩子為難,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同,兒媳之間難免會有紅臉的時候,挺影響夫妻感情的。聰明的父母一般情況下不會經常來城裡住的。

3,怕給孩子增加經濟負擔,在農村有菜地,有糧食,再有片果園,吃穿都不愁,也許還能供給孩子常年吃的糧、面、油、才、禽蛋呢,能自食其力絕對不會進城享福。

還有就是農村人都有落葉歸根的思想,年齡越大越不想離開自己生活一輩子的地方土地。這裡是來,也是歸處,有歷代祖先,也有同宗同族淵源身長的父老鄉親,難以割捨。


生活感情小助手


針對你的提問,我結合我的經歷,聊一下,可能是下面要說的這些原因。

2017年下半年,因為擔心孩子們在老家,沒人教他們讀書寫字,我和媳婦商量,把孩子們接到了上海。當時老婆還在上班,因為我時間比較自由,平時都是我接送孩子。

但是,因為有時候我要外出辦事,來不及接送孩子,所以,老婆經常請假,為了不影響媳婦的工作,我們跟爸媽商量,把從沒出過遠門的媽媽接到了上海,因為媽媽有高血壓,我和媳婦每天都提心吊膽的,我相信,媽媽為了我們,委曲求全來到了上海。

媽媽來到上海之後,有以下表現:

1、孩子在學校,我在工作,老媽閒著沒事,總是在屋裡走來走去,心事重重的感覺,孩子放學後,卻從不這樣;

2、每天和爸爸煲電話粥,每天至少都會聊一個多小時,她在家裡,即使給我們打電話,也不會這麼勤;

3、白天有時候急了,一個人出去轉轉,沒多久,買了一堆菜回來;

4、經常說身上疼,想回家或者把孩子們帶回家唸書。

從上面,我們是否可以看出:習慣了在家的生活方式、不習慣外面的生活方式,老伴到老了就是對方的精神寄託,與外面的人交流不了,年紀大了不想出遠門。基本上,就是這些原因了,你說呢?還是讓媽媽安心在家吧,經常帶孩子們回去看望,望採納!





行者二旺


現在這樣的父母居多。

我姐姐就是這樣的母親。我外甥由於常年在城裡打工,孩子上學的原因,在城裡買了房。前幾年,我姐姐身體還行,自己能照顧自己。我外甥也曾多次想接我姐去城裡生活,可我姐就是不去。說上下樓不得勁,自己在一邊生活自在。最近幾年,我姐隨著年齡增長,身體也越來越不好。我外甥幾乎天天叫我姐姐去城裡生活,好好照顧他母親。可我姐就是不去,說住在一起不習慣,自己住方便。

現在,像我姐這樣的農村老人有許多。可她們為什麼不喜歡去城裡和兒女一起生活呢?一、這些父母在農村生活了幾十年,有他們喜愛的熱土,熟悉的鄉鄰。二、她們已習慣了獨居生活,不想過早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也怕給子女增加負擔。所以,一直不想去城裡生活。

那怎麼辦呢?如果,父母都在,且身體硬朗,能互相照顧,那你就不用擔心了。讓他們在農村生活吧!如果,父親或母親一人生活,且自己能照顧自己。如果你工作不那麼忙,就經常回家看看你的父親或母親。如果你的工作太忙,抽不出多少時間回家,那你就要隔三差五與父親或母親通電話,一來與父親或母親聊聊天,排遣他們的孤獨。二來也隨時掌握父親或母親的生活狀況,身體狀況。以便隨時採取應對措施。如果父母身體不好,也不跟你去城裡生活。你有條件的話,請個保姆來照顧他們。如沒條件的話,你就想方法設法說服他們跟你去城裡。你的理由要讓他們信服。

總之,你有孝心,父母看在眼裡,樂在心裡。


耕耘路上


很多老人都不願意來城市,我媽媽也同樣不願意來城市,但是大部分原因都差不多,我在深圳工作10年了,總想著帶媽媽來大城市玩玩,媽媽沒有坐過飛機,我也想讓她坐一次,因為我們從小生活在農村,從小就想著長大一定要坐一次飛機感受下。所以也想著讓媽媽也感受下。但是每次讓媽媽來深圳她都不來,說什麼生活不習慣啊!吃的也不合口味,天氣又熱,反正每次都有理由。

我總結了幾個農村老人為什麼不願意來城市生活的原因。

1.生活習慣,老人常年在農村生活,每天基本都是忙忙碌碌,種菜,下田幹活,每天做吃的,閒下來走下鄰居逛逛,每天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已經成為習慣,如果來到城市,除了偶爾逛逛街,逛下超市,買點菜,只能每天呆在家裡看電視,這些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確實沒什麼,但是對於已經在農村生活習慣的老人來說就是煎熬。

2.社交圈,農村老人在家吧,都有自己的朋友,鄰居,親戚,偶爾都會串門閒聊打發時間。老人一般補玩手機,就算有個微信什麼的也沒幾個朋友,最多就是幾個自己家人,親戚。平常也不知道聊啥。如果來到城市,不玩手機,時間怎麼打發,想想都知道。我們年輕人是每天刷朋友圈,看小說,刷抖音,看電視劇,看新聞,等等這些來解決無聊的,剛好老人這些都跟他們無關,所以老年人來到城市無論如何都不習慣的。

3.老年人已經過了大半輩子了,風風雨雨都看透了,所謂的花花城市對於他們已經沒有吸引力了,人離死亡近了自然看得淡了,什麼好玩的,好吃的,刺激的,對於老人來說都是風過雲消,在他們心裡就是踏實,安穩最重要了。

其實樓主沒有必要非得要老人來城市,只要他們過的開心,哪裡不都一樣。我們年輕人是想著盡點孝心,讓父母開開心心,然後才想著接他們來城市。但是我們的做法未必是老人想的,我們只是站在自己角度看待問題。

所以往往忽略了父母的意願。既然老人不來城市,那我們就常回家陪陪老人,平常多通通電話。讓老人別為我們操心,這就足夠了。

馬上就快到母親節了,祝願天底下所有媽媽都幸福快樂!開開心心。請看到這裡的朋友請為所以媽媽點贊!轉起。



打工生活yo


破題的關鍵在於是讓媽媽老有所樂,找到她喜歡的娛樂活動。就拿我岳父來說吧。當初讓他進城是一百個不願意,他惦記家裡的菜園子,還有街坊鄰居,擔心到了城市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想想都覺得特無聊。後來被我連求帶哄,以看孩子陪讀總算搬到了城市來住。

剛來沒多久,我岳母心態還比較好,我老丈人那是天天嘟囔沒意思,天天憋在屋裡煩死了,那個煩人勁確實不好受。後來我看這樣下去不行啊,把人憋壞了怎麼辦?我就想到勸他去公園找人下象棋,因為他在老家時經常玩。

初到城市,剛開始他有點畏首畏尾,不太好意思,只能作壁上觀。後來忍不住給人支招,被人看出有兩下子,就邀請他也下一盤,結果玩一次就一發不可收拾,上癮了。天天沒事就往公園跑。這還不算完,後來膽子再大點,放下了面子,試著跟人學起了廣場舞,結果不學不知道,發現自己原來是個跳舞的好材料,無論什麼廣場舞都是一學就會,還都跳得賊好,後被人邀請當老師,又是當領舞的,看到自己的價值,那個開心啊。現在我老丈人就像上班似的,每天準時到場跳舞盡歡顏。再也不提回老家的事啦。

所以,想讓媽媽安心進城,作為子女,首先得給媽媽找個休閒娛樂方式,讓她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然後也就慢慢喜歡上了城市生活。可以更好享受城市舒適的晚年生活。祝天下母親們節日快樂!


職場悅縱橫


老人都是這樣,一輩子在農村過習慣了,農村那種大院子,又加上大菜園子,她整天都是在忙碌著,所以不太喜歡到城市,一進家就關上門,鄰居都互相不認識,整天就是在家,她感覺不自在,不習慣。

我媽媽就是,到我家最多過一晚上就急衝衝的走了。不太習慣這裡的生活,在家吃飯的時候鄰居都可以在一起聊天。所以我們也都尊重他的選擇。想了不是她來,就是我們回去,現在有公交車非常方便。





淮南李哥愛生活


看到這個問題,我有些莫名的嫉妒和心酸,您在為媽媽不願意到城裡住而發愁,可我的媽媽卻在38年前在她38歲時就已因病離世。媽媽也是農村人,我也想學學您為媽媽不願到城裡住而著急,但於我來說太過奢侈,只能想想而已,即便是想想也只能徒增更多的悲嘆和痛惜。

我愛媽媽,也愛奶奶,在沒有媽媽的歲月裡我把對媽媽的那份愛一併給了奶奶。奶奶23歲守寡,一輩子沒有坐過火車,沒有出過遠門,為了讓她散散心,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九十年代我還在部隊工作的時候,愛人專門回老家把奶奶接到了部隊。奶奶很高興,說這輩子沒白活,但勞作慣了的奶奶整天沒事做心裡就發慌,加之不習慣城裡生活也戀家想念父親,剛到一個月說啥都要回去。她說她的我全當沒聽見,可愛人跟奶奶關係太好,她們倆還經常開開玩笑,所以奶奶說的多了,我愛人就會甩她幾句沒趣,甚至說再鬧俺以後就不管您了,奶奶身上穿的戴的大都是我愛人給置買的。好說呆說總算住了差不多三個月,實在沒辦法了我愛人才把奶奶送了回去。

轉業後,我們也會時不時接奶奶到城裡小住,但她從來呆不過十來天,老說轉轉就行了。隨著奶奶年紀越來越大,她更不願到城裡住了,我們兩口知道奶奶的用意,表面說不習慣,不方便,實際上是怕連累我們,更不想自已萬一終老在城裡。年紀大了,腦筋死板,我們也只好隨她去,當然會時不時多回去看看。後來老家搬遷住進了新社區,可奶奶的眼晴卻幾乎看不見了,在新房裡根本找不到哪是哪,東西南北也辨不清。因為愛人忙,弟弟妹妹各自都有一家人,而且兩個弟媳都患了乳腺癌,家裡就我是個閒人,愛人我們商量後我回到老家照顧奶奶生活。我在老家待了七個多月,因為老毛病犯了才不得不回城治病。17年初奶奶無疾而終,享年99歲,奶奶走的很安祥。

我個人看法,老人願不願意到城裡住請隨意,不要勉強,更不要責怪,只要她覺得輕鬆自在就可以,想念了多回去看看就是。您說呢?


碧水藍天657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我母親雖然是農民,但是她已在城裡居住二十多年了。在我的記憶裡母親是一個堅強,大度,勤勞,善良,為人忠誠,樂於助人的人。無論我們有什麼難題,沒有母親解決不了的。母親在我們的心目當中就是神的化身。當然母親是人不是神,她也有她的煩惱。

去年發生了三件事,對母親影響很大。

第一件,就是她小兒子買房。母親中年得子,35歲時才有了我弟,對他自然是視若掌上明珠。弟弟從小就聰明乖巧,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矛,後來又努力的考上大學,母親身上那股傲勁從來都沒有變過。我弟從小對母親很孝順,十分聽母親的話,母親曾在我們姐妹面前十分傲嬌的說,人家的兒子我不知道,不過我知道,我兒子娶了老婆不會忘了孃的。但這一次,弟弟沒聽母親的話,而是和他老婆共同商量後在廣東買了房,按照母親的意願,房應該買在鄭州,這樣的話,兒媳回來看她也方便些。只是弟弟沒有如她所願。弟弟也曾說過,他也很想孝順母親,但他不能一直守著母親,他不想看到母親眼中的失望。弟弟買房後立馬把父母接過去同住,但父母只住了三個月就回老家了。原因是父母聽不懂廣東話,也吃不慣廣東的飯菜,再加上水土不服,執意要回老家,攔不住。

第二件,就是我去年發生了車禍。自從離開母親遠嫁四川后,母親的心裡一直都有一道過不去的坎:一直朝夕相伴的女兒說離開她就離開她了,她心裡一直接受不了這個事實。但是人前母親一直是樂呵呵的。以致於被人誤會母親沒心沒肺。母親總是在姐妹們面前唸叨:為何當初不自私一點,要是我當初不大度的放她走,說不定她現在還陪在我身邊,我怎麼念她說她那都由著我,可是現在呢,人影都見不到。後來聽說我出車禍了,一直堅持來看我,一家人勸都勸不住。經不住她的再三要求,後來我姐陪她來了。母親還是像以前一樣唸叨我,給我買衣服,只是她臨走時我突然發現她走路的樣子不如以前穩健了,像個老太太,沒錯,母親就是個老太太,她已快七十了,可在我的記憶裡她一直是堅強的,無所畏懼的!時光催人老啊!臨近年關的時候母親給我打電話,她說,我沒多少年可活了,你能回來看我就回來看我吧,以前老是嫌你們姐幾個煩,吵我。現在想找個人說話也找不著了。我答應母親,我一定會回去看她的。

第三件,去年年末我姐開始做生意了。我姐是公職人員,平常有大把的時間陪母親逛街,給母親檢查身體,給她買合身的衣服,給她做好吃的。當然姐姐不能一直陪著母親,姐姐的孩子也長大了,姐姐也要為孩子考慮了,這不剛貸款買了房,為了讓一家人好過,姐把多年的積蓄全拿出來了,一點不留。母親很是心疼姐姐:光是想著心疼人,就是不知道心疼自己,傻呀!可是沒辦法,自己姑娘呢,不能較勁,依著她吧。母親說,你姐都苦了這麼多年了,也想著她往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你姐幾個老是讓我操心,這回呀,也該給我省心了。

只是,母親越來越省心了,她的空閒時間也越來越多了,她的心也越來越慌了。一輩子不願求人不願給人添麻煩的母親,突然讓人心疼了。我想應該把母親接到身邊來親自照顧她,可是她說她和父親不願離開她住慣了的房子,還有她熟悉的老鄰居。我無言。人都希望有尊嚴的活著,母親也不例外,或者只能抽空回去陪她,在她需要我的時候。母親,我今年一定回家看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