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急救中心急救人員:他們衝在危險第一線

雲南省急救中心急救人員:他們衝在危險第一線

連日來,全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診病例有所增加。這些在昆明各大醫院分別被發現並確認為疑似病例的患者是如何安全、快速地轉運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定點救治醫院的呢?

這離不開一支24小時可隨時出動、訓練有素的隊伍——雲南省急救中心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轉運急救站的急救人員。從1月26日省急救中心設立轉運急救站開始,6個車組18名人員、4輛負壓急救車組成了該轉運急救站的核心力量,在此次疫情中,承擔著昆明地區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的轉診工作。

他們是如何為患者贏取救治時間、如何保障轉運過程中減少病毒傳播風險的呢?1月31日,記者跟隨車組人員,體驗了他們用科學的轉運流程,一絲不苟的轉運態度,細之又細的轉運工作。

1月31日8時55分,省120調度中心鈴聲響起,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醫務科工作人員急匆匆地說:“我們醫院有位46歲患者新冠核酸檢測陽性,急需轉院到我們醫院長坡院區……”聽清情況後,調度員滕華立即報告,中心醫教科及時啟動應急工作,並在第一時間和昆明市衛健委確認患者信息後,安排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轉運急救站,調派負壓救護車。

9時01分,負壓救護車醫生汪鑫接到轉運任務,第一時間帶領司機熊金華、護士彭豔華迅速來到轉運急救站按照二級防護標準備齊設備、物品,穿戴防護裝備。“準備完畢。”汪鑫向調度室報告後,趕往指定地點。

9時43分,負壓救護車到達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汪鑫點擊車載GPS為“到達現場”,隨後和彭豔華開始接觸患者,在進行病史採集和體格檢查前,給這位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人帶上口罩,啟動負壓裝置,駕駛員點擊車載GPS為“病人上車”。這時,滕華立即通知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長坡院區做好接診準備,明確接診科室。途中,監護病人。

10時18分,負壓救護車到達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長坡院區,熊金華第一時間點擊車載GPS為“到達醫院”後,開始交接患者。交接完患者,負壓救護車行駛到醫院特定區域進行初步消毒。

11時25分,經過1小時初步消毒開回省急救中心。11時56分,負壓救護車駛入雲南省急救中心大門右側區域洗車房。汪鑫、熊金華、彭豔華身穿白色洗手衣從車上下來,穿上藍色一次性防護服,開始用消毒藥水沖洗急救車。隨後三人將工作服放入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溶液的桶內浸泡消毒30分鐘,再送中心洗衣房處理。12時20分,終於消毒完成,一場新冠患者轉運任務在汪鑫向調度室報告後順利完成。

“穿著防護服轉運病患,與以往的急救相比大不一樣。“汪鑫告訴記者,由於防護服密閉、不透氣,悶在裡面很難受,口罩密閉效果好,呼吸也不順暢。轉運病患時這身裝備常常一穿就是兩三個小時,裡面的衣服每天都被汗水打溼,護目鏡也經常蒙著一層水汽。一趟轉運下來,對於急救人員的體力要求非常高。臉部因為護目鏡、口罩等,被勒出深深的痕跡。

“我們這裡有一例疑似患者,需要轉運到省傳染病院。”記者離開省急救中心時,又一組人員趕往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轉運急救站穿戴防護裝備,執行轉運新冠患者任務。

雲南網記者 陳鑫龍 黨曉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