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無聊?給孩子普及下老北京的“年味”往事吧

“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各色的年畫,哪一家都燈火通宵,不許間斷,炮聲日夜不絕。” 我想很多人一定都曾被小學課本上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節》吸引過。

老一輩人的春節,想必是十分熱鬧、豐富而隆重的,而當我們將時空定位到老北京,便突然就更有了些韻味,它似乎是包含著最多歷史與情懷,在人們心中佔據著獨特地位的那一個。

宅家無聊?給孩子普及下老北京的“年味”往事吧

01 過了臘八就是年

“過年嘛,吃好的,穿好的,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守歲。北京特色的就是一些小吃,像驢打滾兒,糖葫蘆,雜拌兒……。”

“過去我們都窮,不像大宅門,吃山珍海味。俗話說,老百姓包頓餃子就算過年。有錢人呢,就是大吃大喝,還能看會兒戲。”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物質極度貧乏,春節是難得的幾天富足日子。攥著攢下來的票證,人們興高采烈地去合作社買下魚肉米麵,燒條魚,燉鍋肉,包頓餃子;還有那些獨屬於北京的糕點,甜滋滋地融化了孩子們的心——春節便也是甜的了。

宅家無聊?給孩子普及下老北京的“年味”往事吧

而春節的食物並不僅僅是填飽肚子、享受美味,在誘人的食物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意蘊——團圓。無論年夜飯裡有什麼,只要一家人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就勝過了任何山珍海味。


宅家無聊?給孩子普及下老北京的“年味”往事吧


02“穿”上身的年味

“以前過年自己家裡都會做新衣服,雖然無外乎是粗布衣服,但每次光是把新布拿回家,想象著過年穿新衣服就已經能樂上一陣子了。”


在那時,穿新衣也是屬於春節的“專屬特權”。做幾身新襖子,走街串巷拜年時碰見小夥伴,也不忘炫耀一番。

宅家無聊?給孩子普及下老北京的“年味”往事吧

03“響”起來的年味

“小時候過年最期待的就是放鞭炮,把長長的一串鞭炮鋪在地上,點完捂著耳朵跑開,聽炮仗從這邊響到那邊,感覺這一年就能開個好頭。”


老北京有句俗語:“過年了,姑娘戴花,小子放炮。”可見爆竹在“年”中的重要地位。老北京有兩種燃放鞭炮的場合,一是自家燃放;二是商家舉辦大型煙火會。每當這時便萬人空巷,家家戶戶都出來觀賞,其熱鬧程度不亞於後來的晚會。

宅家無聊?給孩子普及下老北京的“年味”往事吧

放鞭炮是眾多老北京人關於“年”的回憶裡消不去的一抹色彩,而如今出於環境考慮五環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五環以外適當保留燃放區域。雖然保護環境的規定不必言說,卻也總覺耳中有些空落落的。

宅家無聊?給孩子普及下老北京的“年味”往事吧

04“逛”出來的年味

“以前過年最熱鬧的就是逛廟會了,我最期待廟會上的零食,像核桃呀,柿餅呀,棗子,栗子,糖葫蘆……。”


“跟家裡人一起去湊湊熱鬧,買點糖瓜、糖餅,拿著一塊就能吃好久……”


“廟會上好玩的節目可多了,舞獅子就不用說了,還有劃旱船你們見過嗎……”


“旱船”,依照船的外觀形狀製成五彩斑斕的架子,“乘船者”將其套在身上進行表演,好像坐在船中一樣。多在春節期間的鄉村演出,人們以此來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大吉大利。


宅家無聊?給孩子普及下老北京的“年味”往事吧

對於全家人,春節最大的樂子就是逛廟會了。也不拘買了什麼新鮮玩意兒,對孩子們來說,看一場舞獅、旱船,擠進人群看一眼畫糖畫、吹糖人,又或是大人們給買個簡易漂亮的風車,一串包裹著香脆糖衣的糖葫蘆,人擠著人向前攢動的熱鬧氣氛就足以留下一連串美妙的回憶了。

宅家無聊?給孩子普及下老北京的“年味”往事吧

05 失落的“儀式感”

談起年,“老北京們”嘴角的笑意也掩不了眼裡閃過的失落。“年味越來越淡了,越來越沒意思了”是我們聽到的最多的回答。


今天,一桌飯菜,幾塊點心,一身新衣,都不再是春節的“專屬記憶”,而成了家常便飯,成了隨心情而至的普通事物,春節逐漸被我們過成了日曆上平凡的一天。霧霾勸退了鞭炮煙花,但其它的呢?廟會商業氣息越來越濃,大家對逛廟會逐漸喪失了興致,偶爾逛一逛,也常是失望而歸;貼窗花、掛燈籠這些“窮講究”的事情,被玩手機等“好玩”的事情取代;物質的富足也漸漸消磨了我們對添新衣、吃大餐的期待……


我們總是把這些本以為無關緊要的習俗拋棄,又總是感慨“年味淡了”。

傳統習俗正在消失,很多人選擇默默接受,甚至無意間加速著這一過程。在這之中,我們到底失去了什麼?

宅家無聊?給孩子普及下老北京的“年味”往事吧


透過傳統習俗“熱鬧”的表面,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些物質性活動,更是一個個富有“儀式感”的畫面。傳統習俗的消失,無異於用“隨意”抹殺了“儀式”。當今春節,手機屏幕的光點亮了年夜飯的燈火,殊不知從前,人們用雙手縫製新衣,用雙腳丈量距離探訪親友,用心寫下祝福……它們看似平凡,卻鑄就了春節獨一無二的儀式感。《小王子》裡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個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而現在的春節,逐漸變得沒有什麼“不同”了。


傳統習俗消失,隨之而來的是民族文化的失落。那些被淡化的傳統習俗,可能恰恰承載著彰顯民族獨特性的重大責任。傳統習俗的消失,無異於抽乾滋養民族文化養分中重要的一部分。傳統文化如何抵禦潛在的狂風暴雪,或許已然成為我們應擔憂的問題。

宅家無聊?給孩子普及下老北京的“年味”往事吧

但“失落”也並不意味著全盤批判和否定。對於沒必要耗費時間登門的人,手機拜年也不失為一個便捷又禮貌的選擇;雖沒有了沉甸甸的實感,微信紅包卻符合如今移動支付與節約紙張的趨勢;出門旅行,可以讓我們體驗另一個地方過年的風俗……時代在變,過年的方式也在變。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經歷,也是我們這代人的獨特記憶。


可能在對於老北京充滿著好奇和憧憬的異鄉人眼中,這裡的一切故事和風俗都是獨特而有趣的。但從這些北京老人的話語中可以感受到,老北京的年,在他們眼裡並不特殊。拋卻過去那些種種習俗,拋卻富裕與否,拋卻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留下的印記,年的真諦,在每個時空,永遠都是一年一度的團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