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高一,3+1+2选历史生物化学怎么样?

ronger2007


对于高考生来说,在高考录取唯分数论哟背景下,最好的选择就是让自己的分数达到最高。怎样选能让自己分数最高就怎样选,分数上不去,都读什么专业都是假的,分数上去了,专业都好办。祝进步!


湛江视界观


记得我当年刚刚考入高中,在开学典礼上,校长跟我们介绍了前几届师兄师姐在高考中的耀眼战绩,坐在台下的我听得心潮澎湃,默默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我要考清华”的豪言壮语,不过可惜的是,我最终并没有考上清华大学。虽然考取的大学也是985、双一流,但仍然是人生中的遗憾。

你的女儿上高一了,的确应该为高考做准备了。我认为,顺应高考制度的改革,选择最适合孩子的备考策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没错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您的选择没有任何问题。

“3+1+2”中,选择历史,则意味着放弃了物理。如果孩子物理学习比较吃力,无疑这个选择是对的,高中的历史教育相对来说,内容是比较固定的,只要肯下苦功,完全可以取得高分。

“生化政地”中的选择也要遵循这样的原则:选择具备比较优势的学科。不要只看自己在班级的成绩排名,还要看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提升潜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语数外”才是王道,一定要坚持把这三科的学习放到日常的重中之重,这不仅是高考拉开成绩的主战场,也是日后大学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姜茂学


官方邀请的我……

我也是高一,学校历化生组合不开的,文理学习差异太大,虽然我物理历史都不好,但我生物化学好,所以我被肝成了物化生。

重点是,如果您的女儿成绩在中(或者下)等水平,这种组合其实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主要看历化生她更喜欢哪一个,就着重透彻的学习,然后高考就报这方面的志愿,因为有些并不是很好的大学并没有对首选科目的要求,但仅限于“有些”,因此这样一来会对您女儿有很大的限制。

如果是高水平玩家(学生),就有废了的高风险。我们上一届选科有历化生的,学着基本非常不顺利,我蹲过学校的统计数据的。(当然我不排除这是学校的主观威胁。)

总之,这样的组合有危险,不是很稳妥,不知道学校给没给过意见,能换还是换一下吧。


1987问答


全国一共有8个省市在2021年实行3+1+2的高考模式,这8个省市分别是: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

3+1+2高考模式有以下12种组合:

3+1+2的高考模式中,“3”为 语数外,属于必考科目,每一科总分150分,共计450分,以实际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成绩;“1”为物理/化学,必须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科参加高考,总分100分,以实际考分计入高考成绩;“2”是指在“生化政地”4科中选择2科参加高考,每一科100分,以赋分计入高考成绩。

题主想放弃物理而选择历史,说明对物理感到害怕,或者说文科要强一些。如果真的文科强一些,那么政治、生物、地理才是文科强的学生的选择,化学在理科当中的难度仅次于物理,选择化学的学生大多是理科学霸,成绩一般的学生,即使选学了物理,也放弃化学。

我们应该清楚,“生化政地”4科的高考成绩作为“赋分”科目,如果选择某一科的学生大多数是学霸级的人物,那么成绩一般的学生在这一科当中的“赋分”就非常吃亏!化学就是这样,基本是学霸级学生选择化学。

3+1+2的高考模式,选择历史的学生,选择历史化学生物的学生非常少,一般选择是:历史地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历史政治生物。所以题主的选择我个人认为不是很好。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你大学想学理工科,那么你应该选择物理,选择物理高考志愿可以填报90%以上的理工科专业。如果你们学校去年考上大学的有1000人,文科200人,理科800人,你的物理成绩在700名的样子,你的历史在200名的样子,那么你应该选择物理而不应该选择历史!

综上所述,题主的选择是矛盾的,选择化学生物是想大学读理工科,但是又不选学物理,这是一个奇怪的组合。


平淡是真oymlq


“3+1+2”中的“3”没有选择空间,不做讨论;

“1”实际上是二选一,物理、历史的选择基本上确定了高考如何填报志愿,即选择历史意味着高考可选专业为“文科”属性的专业,应立足文课属性专业选择考虑(从应试拿高分的角度上讲,极少有人能够在物理、历史都拿高分的,除非实力极强或者水平极差情况下,两者差距不大;对于中等水平成绩而言,物理分差大、低分风险更加高);

“2”实际上是五选二,其不决定大学专业选择,因此建议聚焦拿高分的目标进行选择。所谓兴趣,必须建立在可以取得高分的前提下。印象中高一是没有生物课的,切不可凭借初中生物的学习经验去判断高中生物学习难易。


牧心流远


历史+化学+生物,这种组合在选择专业上很难有特别的针对性。可以说比较奇葩的选择。其实也很正常的一种选择,可以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究其原因是理化生三科中物理不好的一种规避选择,就这一点而言,也是不错的。

1、就专业覆盖面、大学专业学习而言还是不错的

物理和化学的覆盖率均超过了90%,生物覆盖了58个专业类(62.4%),政史地三科分别覆盖了32-34个专业类(34.4%-36.6%)。但是总体上而言比理化生这个选择差一些,比纯粹的政史地要好了不少。

2、就学生学习任务的复杂度而言

这样的专业选择,是一种无奈之举。学生对于理化生中物理产生惧怕心里,或者物理偏弱的一种有意思的规避心里,就这一点而言充分体现自主选择科目,规避风险,是比较有利的,也同时避免了大理科由于优秀生过于集中,带来的比较——劣势。

3、看不见的优势

朋友们不要拍砖。学生选择专业,多少是自主的,这里我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中国家长的包办、干涉具有极大的比例,所以选择分科上,化学、生物、历史的大部分学生是学生自己的一种选择,或者换一种说法,这一科目比较多一点提现学生的自主性来。一般来说最好的学生选择理化生、其次选择物理化学政治或者历史物理化学。最次选择政史地(当然不排除顶尖的学生自主选择,这些都是出类拔萃的学生,或者指向明确的学生),所以说这种选择避免了物化生的尖子生扎堆的,自己相对得分下降的不利局面,也可以在大学专业选择上比政史地有了不错的选择空间。

4、这个专业可能有惊喜

我们知道,选择专业看的是大学专业专业覆盖面,但是高考供选择的三科是名次分数,也就是相对比较成绩,你的成绩不是你自己决定的,而是众多的对手决定的,在理化生这种组合中,可以说是高手云集,精英荟萃,一般的尖子生或者中等生是很难出类拔萃崭露头角的,而化学生物历史这种选择,就有独占鳌头的机会,在高考专业填报专业选择优先、高空成绩名次分数的现状下,有可能640--670(山东省为例)有可能上清华北大的。原来是不敢想象的,所以一不小心会产生惊喜的。


拍案客栈


很高兴回答你

孩子高一,应该全面学习学校开的各门课程,认真听讲,及时预习和复习,不耻下问,培养优秀的学习品质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最重要的。

至于选课程,当然要结合自身优势,有的孩子擅长计算思维模式,选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占优势,如果善于表达记忆,则应该选择历史地理政治,所以你的女儿选择什么课程要有她自己决定。当然还应考虑以后的就业。

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中英语樊老师


看了很多答案,有从大学专业选择出发分析的,有从就业分析的,其实这都不是主要的,当前的关键是提高分数,拉升排名。

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看,兴趣、专业、工作三者并不是一个因果关系,甚至毫无关系,大部分人最后都是阴差阳错找工作,碌碌无为过一生。那些出类拔萃之人不会纠结这些问题,像什么俞敏洪、马云之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北大毕业卖猪肉,双一流去扫厕所也屡见不鲜。

言归正传,历史、生物、化学三科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轻逻辑、重记忆,三大科目对逻辑思维要求较低,更多的偏重记忆,学习起来具有相通性,可以举一反三事倍功半。能选择这三门课的人必定是对自己的学习习惯、特长有深入分析,辅以三年高考五年模拟,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选择这三门课的人平时成绩应该是学霸之下,中等偏上,睿智理性,上知历史,下知生物,上下五千年谈古诉今,就业方向建议行政事业类单位。


甄子老师


非常荣幸受邀,就个人的经历而言,我的观点是尽量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不要为了分数和名次为出发点去选择,符合自己的兴趣,听从自己的心来选择是最理想的,家长也要多听孩子的意见,让她能在学习的同时得到快乐。


二四南漂


这是一个抓基本,不丢知识广度,并兼顾兴趣的高考模式。有一定的自由度,但不要被这个自由度所迷惑,认为选好学科就可轻车熟路。当然选好课程也是很重要,但起决定的关键是你能为孩子营造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及培养孩子对学习目标的坚韧态度,和探索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的自觉性和能力。课程怎么选应与孩子多沟通,做到既尊重孩子有要指导孩子,这样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