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被杀后,贾府为何不及时收手?

冰晶凤翎


元春,贾政和王夫人的女儿,贾宝玉的亲姐姐,从小贾母身边长大,十多岁就被送到宫中,从女史做到了贤德妃的位置上。这在别人看来艳羡的地位,元春肯定是苦不堪言,她在省亲的时候说的:不该把她嫁到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只此一句话就已经暴露了元春的疲惫和无奈之情。对家族她的内心是失望的,贾府整个家族没人能够有作为,给她一点支撑,这才让她势单力薄,如履薄冰。

元春倾尽全力维持着被蛀空的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也不过是瞬间繁华。没有人能够认清问题的实质,即便秦可卿托梦说得那样明白,凤姐也还没能做些准备,贾珍、贾琏、贾赦等人还在想着寻欢作乐,只能是作死。

一、贾府皆是坐吃山空之辈,没有能力和远见

冷子兴对贾雨村是这样谈论宁荣二府:“生齿日繁,事物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一代不如一代这是根本,祖上打下来的江山到了贾赦这一辈就玩完了。他们不务正业,过得是声色犬马生活,整个是烂泥一堆,已经难扶上墙了。他们不是不知道江河日下,而是没有任何抵御能力,简直就是巨婴一片。

若说把贾琏、贾宝玉看作后起之秀,那同样也是让人失望,贾琏有些能力,偏偏也是好色;宝玉单纯一些,与世俗格格不入,不求功名,同样对家族没有帮助。王熙凤在贾府算是个有能力之人,眼界还是窄了点,把心思多用在敛财、吃醋问题上。女孩子里面也就是宝钗、探春能干些,可宝钗是个明哲保身的姑娘,探春有远见又没有权利。主子们坐吃山空,下人们勾心斗角,无事生非,这样的一幅场景失败收场是必然的。

二、贾元春离世太突然,这让贾府无所适从

贾府衰败的时候,元春被封为贤德妃,这给贾府又带来了一线生机。如果家中能够利用这难得的好机会,重整家风,做些防备也许还能长久一些,至少不至于被抄家后连吃住的地方都没有,可惜了,没人能懂。这个问题贾母和贾政应该思考过,那时候已经明显觉得贾府是岌岌可危了。

贾政过生日,宫里传来圣旨,让贾政入朝,全家都惶惶不安。若是元春平时得宠的话,家人心里应该是踏实的,元春也经常给家里报平安。说明元春封妃来的很突然,甚至元春自己也并没有提早得到消息。直到贾政传回消息,大家这才欢欣鼓舞。

从后来元春突然离世才想到,元春的封妃是带有政治色彩的,皇帝是为了平衡各方势力,才有了短暂的盛宠。因此,元春离世后,贾府的暴风雨才来的这么猛。众人大多猜测是秦可卿的葬礼过分奢华,不符合身份,而且葬礼上出现了太多的王公贵族,引起皇帝忌惮,所以才临时起意封了元春贤德妃。想想也是,家世家族一没重臣、二没战功、元春年纪也大了,封妃是不会轮到她头上的。所以秦可卿托梦已经预示着这个结果了。


三、贾氏家族没能足够意思到元春的死因,还抱有幻想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

元春的“恨无常”把她痛苦深沉的遗憾表露无遗。已经知道自己将面临死亡,也知道父母亲人将面临灾难,可自己出不了宫门,也没有人敢通风报信,只有在梦里说给爹娘,早做准备。

可惜,元春的痛苦绝望父母没能够梦见,也不能够断定女儿死于非命,没有从最坏处打算,对皇权还抱有幻想。不认为祖辈打下来的基业会说没就没了。

实际上,从太监常来打秋风就已经预示元春不得宠,可这些情况贾母知道吗?每次都是凤姐在处理这些事,她让丫鬟去当首饰给钱太监,也没有去问贾母要钱,说是为了不让贾母操心。若真是这样,凤姐就太短视了。这也就能够理解了贾府为什么没有防备。如果说是贾母知道太监常来敲诈这回事,她是具备判断能力的,虽不能挽回败局,但做些准备还是可以的。

这样就坏在了王熙凤身上,包括秦可卿托梦,他要是能够和贾母说到这一切,也许贾母就会把事情联系到一起,能够分析出来厉害关系,相信她不会一点不作为的。

王熙凤虽然能干,但不具备眼光。再一想,贾母虽然睿智,但教子无方,过于享受,自己过完幸福一生,把娇惯出来的宝玉也害了。至于贾珍贾赦那是咎由自取。想想我们在分析这些问题的时候,也真的是会杞人忧天。所以树倒猢狲散,是必定的结局。


Mr卡季奇


元春贾宝玉的亲姐姐,贾政和王夫人的二女儿,元春也是贾家的孩子中最为出色的一个。她十多岁的时候就被选入宫中做女史,后来更是做到了凤藻宫尚书,加贤德妃的位置,元春是贾家在后庭中的依靠,她从进宫的那一刻开始就与贾家的命运连接在一起。

元春的风光为贾家带来了一时的荣耀,她的死也让贾家元气大伤。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元春被杀后,贾家为何不及时收手保留实力呢?想要抽身退步也许已经来不及了。

第一,元春之死是一个迷,来的太突然太快,贾家都来不及反应

元春是贾家的第一位皇妃,她的存在让贾府与宫廷的关系日益紧密,她的风光是贾家意料之外,她的死也来的突如其来。

贾家其实到了贾赦和贾政这一代已经大不如前,没有什么大的过错也没有什么大的功劳,已经处在政治的边缘。当元春封妃的皇命传来时贾家上下无人提前知晓,都大为害怕以为犯了什么大错,直到确切的旨意传来,大家才安心和高兴起来。

元春的封妃确实让贾家重新风光了一回,可是为了修建省亲别墅接元春回家也让贾家元气大伤,众人都在欢庆忘却了家族危机,在昙花一现的荣耀之后,贾家的败相日显。

元春封妃来得很突然,元春的死也极为蹊跷。贾家并无对国家设计有什么功劳,元春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贡献,元春就被莫名其妙的封妃。会发生这样事情最大的可能就是元春在那时开始参与宫斗,她所在的哪一方有了阶段性的胜利。

根据元春的判词,可是对此有一定证据相辅。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元春判词意译为:元春在红尘俗世是非场中活了二十来岁;平生最显贵的一件喜事就是晋封贤德妃,蒙天恩元宵省亲;此等富贵荣华,可惜她这样的荣华富贵只享受了三年,就在一场宫廷斗争之中,大梦归去,含恨而逝。

从“虎兕相逢大梦归”可以看出元春可能毙于一场关系到贾府的宫廷恶斗。如果这样解释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元春会突然封妃然后又突然离奇去世了。元春从省亲时出现而后就极少再有她的消息除了逢年过节给家人送礼,看似一切都很平静,可是从后来就出现太监都敢到贾家强行“打秋风”的事情,而那时想必元春宫中也已经式微。

宫斗一旦参与便祸福相连,成功和失败都是转瞬即逝的事情,元春封妃不久她很快也就传来她重病的消息,没有多久也就去世了。这一切的过程来得太快也太突然,贾家或许都还来不及反应,这就是他们为什么没有提早抽身退步的原因之一。

第二,贾府与元春同气连枝,不管收不收手都会被影响

其实换种思路,元春从进宫的那天起她的命运就和贾家息息相关,她的落败注定了会让贾家收到牵连,不管贾府收不收手都不会被元春的事情所影响。

进宫的女子第一重任务是要得到皇上的喜欢为家族带来荣耀,另一重便是要保重自身不让自己的过错连累家人,后宫的女子根本无法简单的做自己,她们身后和家族是她们一生的束缚和牵绊。

《如懿传》富察皇后就是一生为了家族而活的人,她做的每个决定和每件事情都要为家族着想,她不敢犯错不能任性,她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合乎一个皇后的标准和礼仪,甚至因为家族的压力她连自己的女儿都保不住,只能够让她远嫁塞外和亲。

入后宫的女子不管是贵如皇后,还是仅为平常妃子,她们的祸福都与家族紧密相连。家族的使命不能违背,她的落败家族也只能够一起承担。贾府享受着元春所带来的荣耀,那么也必然要承受背后的艰辛和危险,贾家此时不管怎样做都不可避免的会遭受牵连。

第三,即便元春不死,贾家也涉世太深,早已无法抽身退步

贾家的落败,元春的关系是一方面,其自身的因素也占据了很重要的部分。贾家虽是钟鸣鼎食之家,可是积聚几代下来也有了不少的积弊,大致知道一些内情的人都晓得贾家早已今日不同往日,可是他们却没有任何的改变,照样奢华靡费的生活。

冷子兴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儿孙也一代不如一代了。

除了日常的花销和讲排场,贾家的内部还做了很多滥用职权等不好的事情。其中王熙凤私下收受贿赂被人办事,而且仗着权势把公堂当儿戏,贾赦也曾经让贾琏数次前往平安州办不可告人的事情,贾家和贾雨村之流的交往,这些事情都为贾家的落败埋下了祸患。

即便元春不死,贾家的落败也是迟早的事情。元春只是贾家所有政治活动的一个部分,虽很重要但是并不十分关乎大局,贾家涉世太深,早已无法抽身退步。

总之,元春被杀后,贾家不是不想提前收手,而是早就已经来不及了。贾家借着元春封妃的机会做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恐怕早就超出了元春能够涉及的范围,元春不管死于不死,贾家都会受到影响,而且也涉世太深无法回头了。



小说红楼


贾元春是贾政和王夫人之女,贾宝玉的亲姐姐,自小外貌风清玉洁、如花似玉、知书达礼、才华出众,在十几岁时就被选入宫做女史,由于其能力超群,在二十多岁时,就晋升为凤藻宫尚书,后又得到皇帝的赏识,封为贤德贵妃。



贾元春在封妃没几年,就卒死于宫中,致于是被杀,还是病死,在《红楼梦》中也没有详细记载,作者给后人留一团迷雾,有很多种猜想,对于她死后,贾府为何不收手有以下几方面。


一、贾府中没有能力超群的继承人。
贾母作为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也年世已高,无能八面挡风;贾赦不务正业,整天和妻妾酒中寻乐,和其弟贾政算来算去,斗来斗去,把贾府弄成一团乱泥,无一点向心力和凝集力。俗语说:“家和万事兴。”,家庭内部不团结,自然想要兴旺发达,那是不可能的,也只会为衰败埋下伏笔。

贾府里年轻一代,王熙凤算能力强的,但其目光短浅,只会为自己私利,能贪就贪,像条浊虫,不断的浸浊老祖宗留下的骨头,最后落得一败涂地。贾宝玉为爱所困,无大将风度,自然也不行。这样,曾经辉煌的贾府自然也就会衰败,无掌舵者。

二、宫廷内部的明争暗斗是间接的祸根。

自从贾元春进宫以后,凭借其美丽的外表和优秀的才华,一步步走到了贤德贵妃,可以说是步步坚辛,里面隐藏着多少明争暗斗痕迹。首先我们看贾元春的《恨无常》

喜荣华富贵,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已抛。

荡悠悠,芳魂销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寻告。

儿命已入黄泉。

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

从贾元春的这首诗中,“喜荣华富贵,恨无常又到。”此句说出了她的心声,她作为万人之上的贵妃,应该是要什么有什么,但为何还要恨无常事?说明在高墙之内的皇宫中,看似风光,实际上是争斗得激烈,才会恨。


首先是贵妃和贵妃之间的争斗,为了得到皇帝的 宠爱,她们姐妹之也就互相争斗。其次是贵妃和皇后之间的争斗更是不一般,贾元春可以说是败在和皇后的拼搏中输得一败涂地,为什么这样说呢?在《红楼梦》中,皇后虽然没有亲自露面,但她的大太监夏守忠几次的出现,第一次是向贾政要赏钱,没有皇后的支持,他绝对不敢向国舅开口;第二次是抄贾府也是他。从而,可以说贾元春是败在皇后的手里,自然贾府也是败在皇后手里。还有代表着贾府的北静王爷和皇上争夺皇权,也就更让贾府走向衰败埋下隐患。


三、一个家族由弱――盛――衰是自然的必然性。

纵观古今,任何一个家族的发展,不可能一直强盛,也不可能一直弱小。俗语说:“花无百日红,家无百代昌。”从而,贾府由弱变成强大的荣国府,再到顶盛的大观园,再到衰败成平民,是自然的发展规律。还有一点,树大招风,风必摧之。

总上所述,不管贾元春死还是不死,贾府都已来不及收手,只会走向衰败。



余生心灵


哪里写元春死了?哪里有还不收手?看书了吗?

元春判词谶曲“二十年来辨是非”,因为其原型即是康熙的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她是太子胤礽的生母,也是孝庄皇太后亲自教养在身边的首辅大臣索尼的孙女

元春省亲是在太虚幻境完成的如灰姑娘的故事一般,一夜之间太子胤礽的黄粱一梦


山石道人评红楼


贾府上下只有王熙凤贾母探春,这几个人还可以用。薛宝钗是一个不管事的,它是属于看破不说破的,所以单单凭着这些女孩子也是无法扭转局而,即使有节省节俭的政策,对贾府也没有任何帮助,而在外面的贾珍贾链,还有贾府的各大老爷他们已经生活糜烂习惯了。

生活习惯已经成为习惯之后,一些其他的官府之间的金钱利益的走动以及宫内宫外的各种银两的打点,这些都加上,还有各种冤情错案的涉入所以贾府要想收手是不能够及时收得回来的,生活方式已成定局,习惯已经养成,这是一时谁也改变不了的。

就像探春说的,从外面杀来是一时杀不死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一时想制止住全面的局势,上上下下这么多人是无法把自己家里内内外外清洗干净的。这就比喻了当时的政府所处于的状态内,上上下下大小,官员都是互相庇护,相互之间有利益关系的,这样的社会是无法有很好的结局,这也预示了当时政权的一个最大的悲哀。


溢美之词


贾府腐败透顶,成了一堆烂泥,已经扶不上墙了。里边有个铁腕人物挽狂澜于既倒?即使有,有靠得住的核心干部吗?都没有,贾赦,贾琏之辈肯定不行,贾政貌似可以,就是能力太差,除了会使性打人,啥也不会。王熙凤中饱私囊,借着管理之便大发横财,是贾府的蛀虫。探春是待嫁的姑娘,住不长久,宝钗生于末世,无力回天。所以,贾府上上下下实在难以找出几个可用之才,主奴个个同床异梦,心怀鬼胎,睚眦必报,勾心斗角,根本没有什么向心力。它的灭亡是必然的,一百多年的歌舞升平和荣华富贵使贾家后人陷于纸醉金迷,腐化堕落,象征着腐朽的封建地主阶级已经走向了末日。


绿叶小杏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明白咏月诗中的“犯斗邀牛女"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雍正十一年端午节前,在平郡王的运作下,贾政原型释放回家,恢复了俸禄,但只有调令没有分配令。雍正十三年秋,贾家原型进京参加雍正葬礼,贾政的分配令也到了,改为在内务府当差。丧事完毕,元春原型去北静王府拜见了贾母等家人,当面嘱咐要“退步抽身",准确地说就是不要参与皇族内部的权斗。贾家人主观上也一直是按元春的意思办的。

但是,官场的事很多是身不由己的。在大观园里,为什么将黛玉设置在“云区"却将元春设置在月区呢?因为元春的丈夫和前正妃子是坚定的冷月派,元春是不能置之事外的。不仅黛玉和宝玉,探春和邬将军的婚姻也是政治结盟,而探春的婚事是由“帝孙"和南安郡王指婚的,贾家就是不同意也没有办法。所以说,贾家并不是主动的参与权斗,而是被动地绑上战车的。

犯是冒犯、挑战,斗指代乾隆,女是织造的女儿,牛是织造的女婿。这是说,贾家人是被卷进这个政治旋涡的,一个“邀"字说明了一切。


gaotzy


根不停不下来,收不了手!

在秦可卿病重的时候,就曾游魂去找凤姐,让凤姐开始着手准备一些关于宗族的产业,以便没落的时候,后代子孙不会落各个无处居留。然而,凤姐也处于风口浪尖,大权在握,倒也没仔细思量这事,又或许根本不在意这事。俗话说“船大了难掉头”,是这个道理,当整个宗族己经运转的时候,那时候更多人会推着大船继续往前走。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足的,无法及时收手。

贾府多数人都处于及时享乐,富贵荣华的年代,并没有太多人有远见,想着落寞的那天。其实,从开场冷子兴就有提到,贾府现在也是入不敷出,吃的祖宗留下来的产业;所以说元春还没被杀时,贾府己经有了衰败的迹像。元春回家省亲,更是加速了贾府的衰败。耗费巨的人力、物力、财力,虽然得了个好名声,但实际并没有太好的回报,如同那强弩之末。这时候是加速衰败,从荣府还算是看得下去,看宁国府就可以知道,也是勉强支撑。贾珍掌家时,也道出这个理,可是无能为力。

大厦将倾,岂是人力所能为之;元春没被杀前己走下坡路,元春省亲下得更快了,元春被杀到贾府被抄,可算真真正正的完蛋。当时如果有置一些产业划在祭祖这块,还能为后面留条后路,可惜富贵时终究没想着后面的事。

可见衰败根本停不下,也收不了手!


闲玩间


元春是否不知道被杀,还不得而解。但是元春被杀,跟贾府还是有关系的,宫内几次来要钱,贾府平时对外,行事作风差,得罪外面很多人,特别是人命案,再重要的是忠顺府想要整他。但话说来,贾府挥钱如土,到了后期要用钱时,却没钱了,没钱无法圆事,所以危机重重。红楼梦是人生从低谷走颠峰,到大厦倒下,很有教育作用,特别是当官的人。或大家族,所以要常常引以为戒。


傻拍大K


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对于贾元春的判词是: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这里就已经预示着贾元春的归宿了!判词的第一句讲的是预示着贾元春封妃时的各种祥和喜气的征兆。然而对于鼎盛中的贾府确实是锦上添花,但是对于正在衰败中的贾府来说首先从经济实力上已经无法与外界抗衡了!后面的一句的意思是其他的三个姐妹都无法和元春相比,同时朝廷里皇帝和宦官的争斗,预示着出局的就是贾元春。

元春省亲时,声势浩大,大观园里景致特别、一片繁华,元春为了避嫌将“天仙宝境”改成了“省亲别墅”!看得出来,元春心思缜密!但是,贾府最终的没落并不是贾元春一个人能阻止的。

宁荣街上的宁国府和荣国府都是皇帝敕造的,他们贾氏一族的地位在一时之间是权倾朝野、荣华富贵,而贾家的衰落的关键还有几个关键的人物,王熙凤、贾珍、贾政!其中焦大已经讲出了缘由,家风不正,不伦不类,“扒灰的扒灰”!这里就不一一点评了!这才是叫做“祸起萧墙”,即使收手,也难逃衰败之命!

另外对于外界来讲,首当其冲的就是和贾府关系一向非常好的北靖王爷,最终受到弹劾下台,而在贾府最需要帮忙的时候没有扯上半点关心,只能协助朝廷将三小姐探春姑娘送出去和亲!

金陵城里的四大家族也是盘根错节,相互之间都是亲戚关系,一家出问题,都会收到牵连!贾家最开始受牵连的就是贾母的娘家史家的经济问题,史家的金银财宝转移到了贾家保管,最后被贾雨村所利用,顺理成章的牵扯到了贾府。

元春死的时候,正是贾府各种问题凸显的时候,即使做最快的处理、及时收手也是无济于事,大树欲倾,无力回天!

这也反应了封建王朝政治制度和党争的恶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