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軍是不是隻有老兵才能攜帶MP40衝鋒槍?

天使之首熾天使


我們在看一些戰爭劇時,總會有個想法,機關槍那麼厲害,為什麼不能人手一把或者若是一人一支那不是狂虐敵人,把對面打成篩子。其實現實的戰爭中是很少有國家會這麼做,就拿現在的美國來說,步兵還是以步槍為主,衝鋒槍並不是人手一支。按照美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一人一把衝鋒槍應該不是問題,而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的。

衝鋒槍以射速快,火力猛而著稱,深受士兵們喜愛,也是各個國家軍隊必裝備的軍事武器。但是衝鋒槍也有明顯的缺點,威力不夠,不如步槍的殺傷力大,射程近,適合近戰,對稍微遠點的目標物無法造成致命傷害,還有一點是準度不夠,射術快造成槍身極不穩定,打出去是一片。

二戰時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槍支,德國的MP40衝鋒槍(Maschinenpistole 40),“施邁瑟衝鋒槍”,是二戰時期德軍最主要的武器裝備,被大量生產,並不斷改進設計,最後才定為MP40。

這種槍性能優良,在五年的時間裡,生產了一百多萬支。這麼多槍都夠一人一支了,但是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的。

二戰前期,這種衝鋒槍主要裝備給黨衛軍,隨著戰爭的持續,MP40開始裝備德國的裝甲部隊和傘兵部隊,最後幾乎所有的作戰部隊都有裝備,裝備比例不斷增加。

我們都知道現在作戰部隊是以班為單位,由班長帶領班組人員跟隨指揮衝鋒陷陣,那麼MP40衝鋒槍大部分情況是配發給班長或者副班長使用,所以在戰場上,只要看到這個人拿著衝鋒槍,那麼這個人一般就是班長或者副班長,主要的作用就是提供火力支援,近戰時充當先鋒在前,發揮出近戰衝鋒槍的作用。

二戰末期,德軍仍然垂死掙扎,這個時候的德軍也並沒有全部裝備MP40,而且一些地勢環境也並適用衝鋒槍作戰。


滋溜一下


在二戰的電影中,我們常常看到“施邁瑟衝鋒槍”,也就是MP40衝鋒槍的身影,有德軍的地方,基本上都有這支衝鋒槍,這支槍也成為了納粹德軍的象徵。

但是實際上,PM40衝鋒槍沒有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那麼普及,產量一共就只有一百萬只左右,大多用於裝備空降兵、裝甲兵等,沒有大量裝備到一線部隊。

一百萬只是個什麼概念?

二戰中德軍總兵力在巔峰時期一共是1350萬左右,也就是說,平均13個人擁有一支MP40,1-2個步兵班擁有一支MP40。

相比之下,美軍的M1加蘭德生產了630萬支,德國的毛瑟98k生產了1400萬支。

二戰德軍一個國防軍步兵班為的火力配置是

機槍伍3人:

機槍手一名,帶機槍一挺,子彈1150發,早期是MG34, 後期是MG42,此外帶近身防衛用的手槍一支,早期是P08,後期是P38。然後腰帶一個彈鼓。

機槍副射手一名,可以帶手槍一支自衛,還要帶一個彈夾,四個彈鼓,一個機槍彈藥箱。

機槍第三副射手一名,帶一支步槍,一般是毛瑟98k,子彈30-90發,兩個機槍彈藥箱。

機槍是步兵班的火力核心,可見德軍對速射武器的要求。

步兵伍6人:

隊長一人,一般是士官,也是步兵班班長,帶衝鋒槍一挺,6個彈夾,子彈224發,此外可以帶一支手槍。

步兵5人,每人攜帶步槍1支,子彈30-90發,手榴彈2發。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在一般的步兵班組裡,MP40是配屬給士官的,士官不是普通士兵,而是老兵,正副班長。

德軍的班分組又不用,有突擊、火力支援等,有適當增多和減少。但是一個班一般來說是一支MP40,當三個班組成一個排的時候,排長也可能使用一支MP40。

MP40,或者說衝鋒槍是劃時代的產物。因為一戰中,歐美國家都覺得塹壕戰,步槍就夠了,甚至二戰初期,英美還認為一個步兵一支步槍,打一槍拉一下槍栓這種戰法是主流。對火力輸出的要求是不高的。畢竟打出去的都是子彈,都是錢。

而德國是最早意識到衝鋒槍的重要性的國家,在一戰中,他們就發現,用手持速射武器的“暴風突擊隊”,突破敵軍防線,到塹壕後方發動強火力快速突襲,可以產生很好的效果,因此德國人是比較追求射速的。

在當時,這已經是領先時代的理念了。

二戰早期,德軍奉行閃擊戰,就是要快速破襲,那麼速射武器雖然消耗大,但是效果也明顯。1938年,德國人開始研究衝鋒槍,MP40衝鋒槍1940年問世。

德軍的閃擊戰主力是戰鬥機,傘兵和裝甲部隊,傘兵和裝甲兵都講究快速,近距離突襲,不講究防守,遠距離點射,因此他們需要的是那種抓起來就可以突突突的武器。

尤其是裝甲部隊,講究步坦協同,坦克最怕的不完全是坦克,是步兵,所以在德軍坦克車上經常應該有機械化步兵,裝甲擲彈兵伴隨。

作為陸軍中的精英兵種,他們總是能跟隨坦克或者機械化部隊迅速到達前線參與作戰,同時又能幫助坦克消滅貼近的步兵。因此他們需要配置射程在300米內的速射武器。MP40就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步槍有效射程一般是500米以上,需要精確瞄準,而MP50衝鋒槍一般都是掃射自己面前的敵人,)

德國傘兵雖然也裝備衝鋒槍,但是傘兵的主要武器還有專門為傘兵設計的Fallschirmjägergewehr 42。

所以MP40嚴格的來說是一種近戰,突擊戰,或者在機艙,坦克座艙,潛艇等狹小空間裡使用的武器。它的優勢不是射程,而是射速。

這樣的武器如果配屬給新兵,那麼就是浪費子彈,所以應該優先配屬給老兵,以及需要這種武器突擊的裝甲擲彈兵,和需要這種武器近身防禦的坦克兵、空降兵、海軍。

衝鋒槍和坦克結合是無敵的,二戰末期蘇聯紅軍人手一支波波沙,搭乘著T34走到哪裡掃射到哪裡,要火力有火力,要機動性有機動性,要近防有近防,所向披靡。

德國人羨慕不羨慕?羨慕,想不想,想,但是那個時候德國已經是江河日下,既沒有這麼強大的工業能力生產這麼多坦克、波波沙、子彈,也沒有那麼強大的動員體系動員那麼多士兵,也就只能看著波波沙完虐MP40,把紅旗插到了柏林的國會大廈。


HannibalLecter


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災難與痛苦,但同時也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武器技術更是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在二戰期間,德軍就是利用了閃電戰和MP40衝鋒槍橫掃歐洲大陸罕見敵手,閃電戰我們大家都知道,就是利用了裝甲部隊的高機動,高輸出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可為何MP40也能與之並列?

原來就在於重機甲部隊雖然可以提供持續的火力輸出,但在複雜的地形就容易受到敵人猛烈的攻擊,而機甲本身的重武器卻很難發揮原有的火力,因此這個時候就需要一款短小精悍,火力迅猛的槍械進行自衛反擊。因此衝鋒槍就應用而生。

MP40衝鋒槍採用了自由槍機結構,發射九毫米子彈,配以三十二發的彈夾供彈,槍口的初速度為每秒380米每秒,一分鐘可以射出五百發子彈,但有效射程僅為一百米。因為成本低,構造簡單而被德軍納用。

之所以研發這款槍支,是因為它的前代MP38暴露出的容易走火、製作工藝和成本過高的問題迫使德國勒令工程師進行整改,改造後的的衝鋒槍採用了衝壓、焊接工藝(MP38則採用了機加工工藝),這樣整個生產的工藝得到了簡化,這樣工廠之間分工明確,提高速度的同時,也節省了組裝時間。


MP40衝鋒槍之所以得到德軍官兵的一致好評,主要還是得益於它良好的穩定性,和較小的後坐力。相比於二戰中動不動就將人掀翻在地的其它槍械,MP40衝鋒槍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物。

另外在槍支的故障率上,MP40衝鋒槍也是蠻“耐操”的,不管是沙漠還是冰原上都是一樣供彈穩定,壓根兒不會存在士兵打的正嗨時突然卡殼被對手補掉的狀況,這種“送人頭”的低級錯誤,MP40根本不會犯。

相比於同時代的司登衝鋒槍,儘管二者穩定性上差不多,但是論起故障率那就好比與繁星與皓月。

MP40可是二戰期間德軍的標誌性武器,一共生產了100餘萬支,雖然總量不錯可是並沒有達到人手一支的數量,只有班長,副班長和老兵才有資格使用。其餘的新兵蛋子都是抱著98k步槍充當炮灰的份。

為何只有老兵才有資格?看看德軍步兵班的火力配置你就知道了。像網上說的人手一隻衝鋒槍,那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二戰時,德軍機槍隊伍一共三人,第一射手機槍一挺,第二射手和第三射手攜帶手槍和步槍,但基本上都是負責攜帶彈藥。

顯而易見,德軍為了保障火力的輸出,在機槍伍中下了多大的力,沒辦法誰讓機槍伍是一個步兵班的火力輸出口呢?步兵伍,一共六人,除了班長,副班長可以分到兩把衝鋒槍,其餘四名新兵蛋子基本配備步槍。

步兵班一般可以分到兩把左右的衝鋒槍,而德軍中的正副班長一般都由老兵擔任。所以說只有德軍的老兵才有資格使用MP40,也只有在老兵手上才能讓人手如此之少的衝鋒槍發揮最大的威力。

對比於同時期盟軍的波波沙衝鋒槍,波沙雖然射速快,火力猛。可是在槍口穩定性上落後德國MP40一大截,在中近距離的情況下,射擊精度不高,且不容易操作。


雖然德軍的MP40在彈容量和射程上一直被軍迷所詬病,但是作為一款二戰槍械被某些國家使用到上世紀60年代,還是可見其優越的性能的。

德軍可能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把這把槍在早期量產,否則在列寧格勒等巷戰中,德軍的結局可能也不至於如此。


歷來現實


MP40衝鋒槍主要裝備德軍的軍官、士官以及老兵等,很多普通步兵往往得不到MP40衝鋒槍,只有毛瑟98K步槍可用,或者就是繳獲使用敵軍的衝鋒槍。

MP40整體性能屬於比較居中的水平,精度較好,射速一般,彈藥殺傷威力不如湯姆遜等衝鋒槍,彈容量雖然有32發但是要比蘇聯PPSH41少很多。不過MP40質量不大,而且採用的是摺疊槍托設計,使用起來十分方便,比如蘇軍的不少游擊隊中,很多少年兒童游擊隊員就經常使用繳獲的MP40,因此其後坐力低容易控制。

二戰中德軍的步兵戰術是以機槍為核心,步槍擔任配角,而MP40衝鋒槍則是一個補充,所以最初德軍對MP40並不是很重視。MP40衝鋒槍,加上其早期版的MP38,總產量也只有120萬支,是二戰中產量最低的主力衝鋒槍,所以才造成了德軍中往往只有軍官、士官等才能裝備衝鋒槍的情況。

而同時期的美蘇等國,衝鋒槍產量就很高。工藝較為複雜的湯姆遜衝鋒槍產量就達到了150萬支,波波沙衝鋒槍則是近600萬支,英國司登衝鋒槍也有400多萬支,而結構同樣較為簡單的MP40則位居最後。也正是由於缺乏衝鋒槍,德軍在很多巷戰等城市作戰中比較吃虧,所以也有不少士兵直接用起了繳獲的敵軍衝鋒槍。


戰爭之王


二戰時期的德國,軍中裝備的武器大多都是二戰中最精良的。其中德軍裝備的MP40衝鋒槍就是其中代表之一,我們來說說為什麼MP40衝鋒槍只能德國老兵可以攜帶使用?

MP40衝鋒槍火力威猛、攜帶便利。在戰場上它不但痛擊盟軍還在盟軍心理留下不可磨滅的影響。MP40不但實戰中是德國殺手鐧,為德國在閃電時波蘭立下了奇功。所以MP40在媒體宣傳上它就是德國軍隊中響噹噹的明星,在街頭雜誌、廣告牌隨處可見。


我們常在二戰戰爭影視中看到每位黨衛兵都手握MP40,但真的是如此嗎?

其實MP40衝鋒槍前身是MP38衝鋒槍改制而成。厄爾馬公司對MP38的外部改動了一下,內部還保留著。改制而成的新型號便就是我們所說的MP40。改制完成以後德國便閃擊了波蘭可謂是拿波蘭當試槍。閃電波蘭戰爭時期由於本身兵工廠的生產限制,MP40這種明星武器不可能人人都能裝備。加上原本之初MP40就是為了裝備裝甲兵和傘兵的。

然後隨著逐漸配發德國各兵種,而由於製造生產有限德國規定步兵一個班只能正副班長和老兵配備。所以也就是說老兵級別才能擁有MP40。


在德國進攻蘇聯時期,大挫蘇聯軍隊。戰後蘇聯士兵對上級報告說“我們用的步槍,而德國法西斯用的衝鋒槍。”面對威猛的殺手鐧,蘇聯高級將領也效仿德國發展衝鋒槍去了。


壹言歷史


一般是看兵種的,MP38/40設計成可以摺疊,而且握把和槍身部分使用聚合材料減重。從設計角度來看,這種衝鋒槍是特意為傘兵和機械化步兵做優化的。


所以說,衝鋒槍投產的時候也是優先裝備傘兵(摺疊託可以人槍一起空降)和機械化步兵(接敵距離近,需要大火力)。尤其像9人制突擊班當中,幾乎全員都是MP40(後期轉為Stg44)


而普通步兵的話,因為作戰是圍繞著MG34/42展開戰術,而且在野戰環境下,衝鋒槍還真不如步槍有效。所以常規步兵一般而言一個班只有一把MP40,通常由班長攜帶。


瘋狗的輕武


德軍是不是都是機械化部隊?坦克都是虎式,槍都是一水的MP40衝鋒槍,威風凜凜。當然不是,德國閃電戰就是少數精銳的機械化擲彈兵師或者裝甲師而已,大部分和多數還是騾馬部隊,靠騾馬來運輸,槍也都是裝備K98步槍居多,戰術演練都是圍繞MG42機槍來完成,而不是MP40。

所以MP40是老兵和班長使用,新兵用步槍的多,不光是二戰德軍如此,美軍和很多國家部隊都如此。也就是蘇聯不這樣,新兵也用波波莎衝鋒槍,因為蘇聯前期損失太大,步槍的精確射擊很多新兵自然來不及訓練,給他們一人一把波波薩掃射了事。所以除了蘇聯以外,其實德國,美國,日本都是老兵和精銳拿衝鋒槍居多,中國也是,軍閥和將領們給自己警衛排連配的槍很多都是一水的花機關;日軍聽槍聲就知道是否將領或指揮部在附近。


MP40製造要比波波莎複雜點,成本也高些,但是卻並沒有波波莎實用,火力持續不足波波莎。這些其實都沒什麼,最重要的一點是,在特別寒冷的冬天裡,MP40最容易被凍住,槍栓都拉不開!這就要命了,看來蘇德戰爭中被凍住的不光是坦克,裝甲車,還有士兵們的槍栓。

都說德國貨精良,但是我覺得MP40那槍托做的和英國的斯登也沒太大區別啊。可是斯登的成本只要9美元,你MP40的成本確實24美元。所以MP40還行,但沒有德吹說的那麼好,精度也並不比粗糙的波波莎好哪去。


李三萬的三萬裡


著名的MP-40並不是為步兵設計的,它那100多萬支的產量足以說明這僅僅是一款機械化部隊才是用的武器,因此在步兵裡只有少量列裝,以老兵士官為主,但一般士兵也可能擁有。

MP-40最早並不是步兵師的裝備,它只是裝甲部隊、炮兵、傘兵和飛行員才配備的防身武器,就好比是美國陸軍的M-1卡賓槍一樣,最早的設計意圖僅僅是為裝甲兵、炮兵、後勤、醫務兵尋找代替手槍的武器而已,在影視劇《血戰太平洋》中,一線戰鬥部隊很少配備M1卡賓槍。



(迫擊炮兵都使用攜帶方便的M1卡賓槍)

而MP-40也同樣為二線兵種設計的武器,對於炮兵和裝甲兵來講,手槍威力太小、步槍攜帶極為不便,只有火力輸出較強、殺傷力蓋過手槍的衝鋒槍才是最合適的,因此德軍不可能為步兵全面換裝MP-40,由於殺傷力有限、射速慢,步兵也不一定喜歡用MP-40,比如傘兵就另外研製了FG-42傘兵槍。此外,德軍自身的戰術追求也不允許大範圍普及MP-40。


(一線作戰部隊並不喜歡衝鋒槍,比如傘兵就硬著頭皮搞出了FG-42步槍)

無論是開打時的閃電戰突擊,還是戰爭後期的被動防禦!戰至最後一人的德軍更需要可遠距離射殺目標的槍械,衝鋒槍的手槍彈實在無法滿足需要,因此從戰術定位看MP-40不具備普及到人手一支的優勢。

衝鋒槍非常適合巷戰,多在狹窄的環境使用,而閃電戰強調的是野戰,古德里安等裝甲兵指揮官幾乎不會將部隊置於巷戰中。在野戰中有效射程僅有200多米的衝鋒槍顯然不夠用,只有遠距離射殺目標的98K才最合適,雖然它的射速有限,但一線士兵更看重的還是威力和精度,只有半自動步槍和突擊步槍能動搖98K的地位,衝鋒槍就算大量列裝也只是應急貨。


(指揮官和拎著彈藥箱的補給兵都用MP-40)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步兵指揮官們的主要任務是判斷和指揮,並不需要親自射殺敵人,方便攜帶是首要考慮因素,所以都會配備MP-40。與此類似,通訊兵和後勤兵要攜帶大量附加裝備,步槍並不適合他們使用,因此這樣的軍人也會配備攜帶方便的MP-40。所以說,不一定非要是老兵才會有,還要視具體職務和實際情況而定。(電影裡的威爾漢姆中尉使用MP-40)

即使到了戰爭後期,衝鋒槍也不是士兵最好的選擇,在戰況最緊迫的最後幾年,德軍傾全力生產的是STG-44和G-43,前者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生產了42萬支,後者在2年內突破了40萬支,這才是德軍力求人手一隻的武器。


在德軍眼中即便是要追求槍械的火力密度,保障射程和精度也是第一位的!因此在1942年年底德軍一線部隊開始列裝G41半自動步槍,之後又被更好的G43取代,這種武器才是德軍要求全面換裝、人手一把的,但是由於兩種半自動步槍總產量只有50多萬支,只能優先配備給有經驗的老兵和士官。

而更優秀的突擊步槍STG-44的出現,讓衝鋒槍MP-40普及到德軍人手一支的希望徹底破滅了。步兵第一次發現能同時兼具火力和射程的武器,相比起98K栓動步槍高達600米的有效射程,突擊步槍僅有400米,但二戰的主要戰鬥都在這個距離內,剛好滿足STG-44的使用需要,這是戰爭的最後幾年德國全力生產的武器,也是各級指揮官最盼望的裝備。


兵器世界


採用自由槍機式原理,摺疊槍托脫胎於MP38的MP40衝鋒槍,因為短小精悍,方便攜行,最初給裝甲步兵和傘兵部隊使用,提供近距離持續兇猛的火力。

由於整個二戰期間,陸續生產了100餘萬支MP40衝鋒槍,開始由當初只配發裝甲步兵和傘兵部隊,進而提供給步兵基層部隊使用,每班也僅2-3支衝鋒槍,一般由正副班長使用,老兵配發一支。

所以網上有人說,手持MP40衝鋒槍是二戰德軍的象徵,這話可以這麼說;但有人說MP40衝鋒槍幾乎已到了德軍士兵人手一支的地步,那就是扯淡了,德軍士兵幾乎人手一支,那是毛瑟98K步槍,畢竟該槍量產了1000餘萬支,是德軍步兵最基本的槍械。

MP40衝鋒槍,槍重4公斤,槍托摺疊僅長0.63米,打開槍托也只有0.83米,發射9毫米手槍彈,採用32發直彈匣,射速每分鐘500發,標尺射程200米。

總之,不具備單發功能,只能連發射擊的MP40衝鋒槍,從當初配發裝甲步兵和傘兵部隊使用,到提供給基層部隊,由於產量有限,僅生產了100餘萬支,每個步兵班只能配發2-3支,正副班長各一支,另外一支則配備老兵使用。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2018年4月7日於杭州,每天都有精彩的內容推送,歡迎關注本文作者。


國平軍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災難與痛苦,但同時也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武器技術更是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在二戰期間,德軍就是利用了閃電戰和MP40衝鋒槍橫掃歐洲大陸罕見敵手,閃電戰我們大家都知道,就是利用了裝甲部隊的高機動,高輸出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可為何MP40也能與之並列?

原來就在於重機甲部隊雖然可以提供持續的火力輸出,但在複雜的地形就容易受到敵人猛烈的攻擊,而機甲本身的重武器卻很難發揮原有的火力,因此這個時候就需要一款短小精悍,火力迅猛的槍械進行自衛反擊。因此衝鋒槍就應用而生。

MP40衝鋒槍採用了自由槍機結構,發射九毫米子彈,配以三十二發的彈夾供彈,槍口的初速度為每秒380米每秒,一分鐘可以射出五百發子彈,但有效射程僅為一百米。因為成本低,構造簡單而被德軍納用。

之所以研發這款槍支,是因為它的前代MP38暴露出的容易走火、製作工藝和成本過高的問題迫使德國勒令工程師進行整改,改造後的的衝鋒槍採用了衝壓、焊接工藝(MP38則採用了機加工工藝),這樣整個生產的工藝得到了簡化,這樣工廠之間分工明確,提高速度的同時,也節省了組裝時間。

MP40衝鋒槍之所以得到德軍官兵的一致好評,主要還是得益於它良好的穩定性,和較小的後坐力。相比於二戰中動不動就將人掀翻在地的其它槍械,MP40衝鋒槍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物。

另外在槍支的故障率上,MP40衝鋒槍也是蠻“耐操”的,不管是沙漠還是冰原上都是一樣供彈穩定,壓根兒不會存在士兵打的正嗨時突然卡殼被對手補掉的狀況,這種“送人頭”的低級錯誤,MP40根本不會犯。

相比於同時代的司登衝鋒槍,儘管二者穩定性上差不多,但是論起故障率那就好比與繁星與皓月。

MP40可是二戰期間德軍的標誌性武器,一共生產了100餘萬支,雖然總量不錯可是並沒有達到人手一支的數量,只有班長,副班長和老兵才有資格使用。其餘的新兵蛋子都是抱著98k步槍充當炮灰的份。

為何只有老兵才有資格?看看德軍步兵班的火力配置你就知道了。像網上說的人手一隻衝鋒槍,那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二戰時,德軍機槍隊伍一共三人,第一射手機槍一挺,第二射手和第三射手攜帶手槍和步槍,但基本上都是負責攜帶彈藥。

顯而易見,德軍為了保障火力的輸出,在機槍伍中下了多大的力,沒辦法誰讓機槍伍是一個步兵班的火力輸出口呢?步兵伍,一共六人,除了班長,副班長可以分到兩把衝鋒槍,其餘四名新兵蛋子基本配備步槍。

步兵班一般可以分到兩把左右的衝鋒槍,而德軍中的正副班長一般都由老兵擔任。所以說只有德軍的老兵才有資格使用MP40,也只有在老兵手上才能讓人手如此之少的衝鋒槍發揮最大的威力。

對比於同時期盟軍的波波沙衝鋒槍,波沙雖然射速快,火力猛。可是在槍口穩定性上落後德國MP40一大截,在中近距離的情況下,射擊精度不高,且不容易操作。

雖然德軍的MP40在彈容量和射程上一直被軍迷所詬病,但是作為一款二戰槍械被某些國家使用到上世紀60年代,還是可見其優越的性能的。

德軍可能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把這把槍在早期量產,否則在列寧格勒等巷戰中,德軍的結局可能也不至於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