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军是不是只有老兵才能携带MP40冲锋枪?

天使之首炽天使


我们在看一些战争剧时,总会有个想法,机关枪那么厉害,为什么不能人手一把或者若是一人一支那不是狂虐敌人,把对面打成筛子。其实现实的战争中是很少有国家会这么做,就拿现在的美国来说,步兵还是以步枪为主,冲锋枪并不是人手一支。按照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一人一把冲锋枪应该不是问题,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冲锋枪以射速快,火力猛而著称,深受士兵们喜爱,也是各个国家军队必装备的军事武器。但是冲锋枪也有明显的缺点,威力不够,不如步枪的杀伤力大,射程近,适合近战,对稍微远点的目标物无法造成致命伤害,还有一点是准度不够,射术快造成枪身极不稳定,打出去是一片。

二战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枪支,德国的MP40冲锋枪(Maschinenpistole 40),“施迈瑟冲锋枪”,是二战时期德军最主要的武器装备,被大量生产,并不断改进设计,最后才定为MP40。

这种枪性能优良,在五年的时间里,生产了一百多万支。这么多枪都够一人一支了,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二战前期,这种冲锋枪主要装备给党卫军,随着战争的持续,MP40开始装备德国的装甲部队和伞兵部队,最后几乎所有的作战部队都有装备,装备比例不断增加。

我们都知道现在作战部队是以班为单位,由班长带领班组人员跟随指挥冲锋陷阵,那么MP40冲锋枪大部分情况是配发给班长或者副班长使用,所以在战场上,只要看到这个人拿着冲锋枪,那么这个人一般就是班长或者副班长,主要的作用就是提供火力支援,近战时充当先锋在前,发挥出近战冲锋枪的作用。

二战末期,德军仍然垂死挣扎,这个时候的德军也并没有全部装备MP40,而且一些地势环境也并适用冲锋枪作战。


滋溜一下


在二战的电影中,我们常常看到“施迈瑟冲锋枪”,也就是MP40冲锋枪的身影,有德军的地方,基本上都有这支冲锋枪,这支枪也成为了纳粹德军的象征。

但是实际上,PM40冲锋枪没有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那么普及,产量一共就只有一百万只左右,大多用于装备空降兵、装甲兵等,没有大量装备到一线部队。

一百万只是个什么概念?

二战中德军总兵力在巅峰时期一共是1350万左右,也就是说,平均13个人拥有一支MP40,1-2个步兵班拥有一支MP40。

相比之下,美军的M1加兰德生产了630万支,德国的毛瑟98k生产了1400万支。

二战德军一个国防军步兵班为的火力配置是

机枪伍3人:

机枪手一名,带机枪一挺,子弹1150发,早期是MG34, 后期是MG42,此外带近身防卫用的手枪一支,早期是P08,后期是P38。然后腰带一个弹鼓。

机枪副射手一名,可以带手枪一支自卫,还要带一个弹夹,四个弹鼓,一个机枪弹药箱。

机枪第三副射手一名,带一支步枪,一般是毛瑟98k,子弹30-90发,两个机枪弹药箱。

机枪是步兵班的火力核心,可见德军对速射武器的要求。

步兵伍6人:

队长一人,一般是士官,也是步兵班班长,带冲锋枪一挺,6个弹夹,子弹224发,此外可以带一支手枪。

步兵5人,每人携带步枪1支,子弹30-90发,手榴弹2发。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在一般的步兵班组里,MP40是配属给士官的,士官不是普通士兵,而是老兵,正副班长。

德军的班分组又不用,有突击、火力支援等,有适当增多和减少。但是一个班一般来说是一支MP40,当三个班组成一个排的时候,排长也可能使用一支MP40。

MP40,或者说冲锋枪是划时代的产物。因为一战中,欧美国家都觉得堑壕战,步枪就够了,甚至二战初期,英美还认为一个步兵一支步枪,打一枪拉一下枪栓这种战法是主流。对火力输出的要求是不高的。毕竟打出去的都是子弹,都是钱。

而德国是最早意识到冲锋枪的重要性的国家,在一战中,他们就发现,用手持速射武器的“暴风突击队”,突破敌军防线,到堑壕后方发动强火力快速突袭,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因此德国人是比较追求射速的。

在当时,这已经是领先时代的理念了。

二战早期,德军奉行闪击战,就是要快速破袭,那么速射武器虽然消耗大,但是效果也明显。1938年,德国人开始研究冲锋枪,MP40冲锋枪1940年问世。

德军的闪击战主力是战斗机,伞兵和装甲部队,伞兵和装甲兵都讲究快速,近距离突袭,不讲究防守,远距离点射,因此他们需要的是那种抓起来就可以突突突的武器。

尤其是装甲部队,讲究步坦协同,坦克最怕的不完全是坦克,是步兵,所以在德军坦克车上经常应该有机械化步兵,装甲掷弹兵伴随。

作为陆军中的精英兵种,他们总是能跟随坦克或者机械化部队迅速到达前线参与作战,同时又能帮助坦克消灭贴近的步兵。因此他们需要配置射程在300米内的速射武器。MP40就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步枪有效射程一般是500米以上,需要精确瞄准,而MP50冲锋枪一般都是扫射自己面前的敌人,)

德国伞兵虽然也装备冲锋枪,但是伞兵的主要武器还有专门为伞兵设计的Fallschirmjägergewehr 42。

所以MP40严格的来说是一种近战,突击战,或者在机舱,坦克座舱,潜艇等狭小空间里使用的武器。它的优势不是射程,而是射速。

这样的武器如果配属给新兵,那么就是浪费子弹,所以应该优先配属给老兵,以及需要这种武器突击的装甲掷弹兵,和需要这种武器近身防御的坦克兵、空降兵、海军。

冲锋枪和坦克结合是无敌的,二战末期苏联红军人手一支波波沙,搭乘着T34走到哪里扫射到哪里,要火力有火力,要机动性有机动性,要近防有近防,所向披靡。

德国人羡慕不羡慕?羡慕,想不想,想,但是那个时候德国已经是江河日下,既没有这么强大的工业能力生产这么多坦克、波波沙、子弹,也没有那么强大的动员体系动员那么多士兵,也就只能看着波波沙完虐MP40,把红旗插到了柏林的国会大厦。


HannibalLecter


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与痛苦,但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武器技术更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在二战期间,德军就是利用了闪电战和MP40冲锋枪横扫欧洲大陆罕见敌手,闪电战我们大家都知道,就是利用了装甲部队的高机动,高输出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可为何MP40也能与之并列?

原来就在于重机甲部队虽然可以提供持续的火力输出,但在复杂的地形就容易受到敌人猛烈的攻击,而机甲本身的重武器却很难发挥原有的火力,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一款短小精悍,火力迅猛的枪械进行自卫反击。因此冲锋枪就应用而生。

MP40冲锋枪采用了自由枪机结构,发射九毫米子弹,配以三十二发的弹夹供弹,枪口的初速度为每秒380米每秒,一分钟可以射出五百发子弹,但有效射程仅为一百米。因为成本低,构造简单而被德军纳用。

之所以研发这款枪支,是因为它的前代MP38暴露出的容易走火、制作工艺和成本过高的问题迫使德国勒令工程师进行整改,改造后的的冲锋枪采用了冲压、焊接工艺(MP38则采用了机加工工艺),这样整个生产的工艺得到了简化,这样工厂之间分工明确,提高速度的同时,也节省了组装时间。


MP40冲锋枪之所以得到德军官兵的一致好评,主要还是得益于它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小的后坐力。相比于二战中动不动就将人掀翻在地的其它枪械,MP40冲锋枪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物。

另外在枪支的故障率上,MP40冲锋枪也是蛮“耐操”的,不管是沙漠还是冰原上都是一样供弹稳定,压根儿不会存在士兵打的正嗨时突然卡壳被对手补掉的状况,这种“送人头”的低级错误,MP40根本不会犯。

相比于同时代的司登冲锋枪,尽管二者稳定性上差不多,但是论起故障率那就好比与繁星与皓月。

MP40可是二战期间德军的标志性武器,一共生产了100余万支,虽然总量不错可是并没有达到人手一支的数量,只有班长,副班长和老兵才有资格使用。其余的新兵蛋子都是抱着98k步枪充当炮灰的份。

为何只有老兵才有资格?看看德军步兵班的火力配置你就知道了。像网上说的人手一只冲锋枪,那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二战时,德军机枪队伍一共三人,第一射手机枪一挺,第二射手和第三射手携带手枪和步枪,但基本上都是负责携带弹药。

显而易见,德军为了保障火力的输出,在机枪伍中下了多大的力,没办法谁让机枪伍是一个步兵班的火力输出口呢?步兵伍,一共六人,除了班长,副班长可以分到两把冲锋枪,其余四名新兵蛋子基本配备步枪。

步兵班一般可以分到两把左右的冲锋枪,而德军中的正副班长一般都由老兵担任。所以说只有德军的老兵才有资格使用MP40,也只有在老兵手上才能让人手如此之少的冲锋枪发挥最大的威力。

对比于同时期盟军的波波沙冲锋枪,波沙虽然射速快,火力猛。可是在枪口稳定性上落后德国MP40一大截,在中近距离的情况下,射击精度不高,且不容易操作。


虽然德军的MP40在弹容量和射程上一直被军迷所诟病,但是作为一款二战枪械被某些国家使用到上世纪60年代,还是可见其优越的性能的。

德军可能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把这把枪在早期量产,否则在列宁格勒等巷战中,德军的结局可能也不至于如此。


历来现实


MP40冲锋枪主要装备德军的军官、士官以及老兵等,很多普通步兵往往得不到MP40冲锋枪,只有毛瑟98K步枪可用,或者就是缴获使用敌军的冲锋枪。

MP40整体性能属于比较居中的水平,精度较好,射速一般,弹药杀伤威力不如汤姆逊等冲锋枪,弹容量虽然有32发但是要比苏联PPSH41少很多。不过MP40质量不大,而且采用的是折叠枪托设计,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比如苏军的不少游击队中,很多少年儿童游击队员就经常使用缴获的MP40,因此其后坐力低容易控制。

二战中德军的步兵战术是以机枪为核心,步枪担任配角,而MP40冲锋枪则是一个补充,所以最初德军对MP40并不是很重视。MP40冲锋枪,加上其早期版的MP38,总产量也只有120万支,是二战中产量最低的主力冲锋枪,所以才造成了德军中往往只有军官、士官等才能装备冲锋枪的情况。

而同时期的美苏等国,冲锋枪产量就很高。工艺较为复杂的汤姆逊冲锋枪产量就达到了150万支,波波沙冲锋枪则是近600万支,英国司登冲锋枪也有400多万支,而结构同样较为简单的MP40则位居最后。也正是由于缺乏冲锋枪,德军在很多巷战等城市作战中比较吃亏,所以也有不少士兵直接用起了缴获的敌军冲锋枪。


战争之王


二战时期的德国,军中装备的武器大多都是二战中最精良的。其中德军装备的MP40冲锋枪就是其中代表之一,我们来说说为什么MP40冲锋枪只能德国老兵可以携带使用?

MP40冲锋枪火力威猛、携带便利。在战场上它不但痛击盟军还在盟军心理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MP40不但实战中是德国杀手锏,为德国在闪电时波兰立下了奇功。所以MP40在媒体宣传上它就是德国军队中响当当的明星,在街头杂志、广告牌随处可见。


我们常在二战战争影视中看到每位党卫兵都手握MP40,但真的是如此吗?

其实MP40冲锋枪前身是MP38冲锋枪改制而成。厄尔马公司对MP38的外部改动了一下,内部还保留着。改制而成的新型号便就是我们所说的MP40。改制完成以后德国便闪击了波兰可谓是拿波兰当试枪。闪电波兰战争时期由于本身兵工厂的生产限制,MP40这种明星武器不可能人人都能装备。加上原本之初MP40就是为了装备装甲兵和伞兵的。

然后随着逐渐配发德国各兵种,而由于制造生产有限德国规定步兵一个班只能正副班长和老兵配备。所以也就是说老兵级别才能拥有MP40。


在德国进攻苏联时期,大挫苏联军队。战后苏联士兵对上级报告说“我们用的步枪,而德国法西斯用的冲锋枪。”面对威猛的杀手锏,苏联高级将领也效仿德国发展冲锋枪去了。


壹言历史


一般是看兵种的,MP38/40设计成可以折叠,而且握把和枪身部分使用聚合材料减重。从设计角度来看,这种冲锋枪是特意为伞兵和机械化步兵做优化的。


所以说,冲锋枪投产的时候也是优先装备伞兵(折叠托可以人枪一起空降)和机械化步兵(接敌距离近,需要大火力)。尤其像9人制突击班当中,几乎全员都是MP40(后期转为Stg44)


而普通步兵的话,因为作战是围绕着MG34/42展开战术,而且在野战环境下,冲锋枪还真不如步枪有效。所以常规步兵一般而言一个班只有一把MP40,通常由班长携带。


疯狗的轻武


德军是不是都是机械化部队?坦克都是虎式,枪都是一水的MP40冲锋枪,威风凛凛。当然不是,德国闪电战就是少数精锐的机械化掷弹兵师或者装甲师而已,大部分和多数还是骡马部队,靠骡马来运输,枪也都是装备K98步枪居多,战术演练都是围绕MG42机枪来完成,而不是MP40。

所以MP40是老兵和班长使用,新兵用步枪的多,不光是二战德军如此,美军和很多国家部队都如此。也就是苏联不这样,新兵也用波波莎冲锋枪,因为苏联前期损失太大,步枪的精确射击很多新兵自然来不及训练,给他们一人一把波波萨扫射了事。所以除了苏联以外,其实德国,美国,日本都是老兵和精锐拿冲锋枪居多,中国也是,军阀和将领们给自己警卫排连配的枪很多都是一水的花机关;日军听枪声就知道是否将领或指挥部在附近。


MP40制造要比波波莎复杂点,成本也高些,但是却并没有波波莎实用,火力持续不足波波莎。这些其实都没什么,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特别寒冷的冬天里,MP40最容易被冻住,枪栓都拉不开!这就要命了,看来苏德战争中被冻住的不光是坦克,装甲车,还有士兵们的枪栓。

都说德国货精良,但是我觉得MP40那枪托做的和英国的斯登也没太大区别啊。可是斯登的成本只要9美元,你MP40的成本确实24美元。所以MP40还行,但没有德吹说的那么好,精度也并不比粗糙的波波莎好哪去。


李三万的三万里


著名的MP-40并不是为步兵设计的,它那100多万支的产量足以说明这仅仅是一款机械化部队才是用的武器,因此在步兵里只有少量列装,以老兵士官为主,但一般士兵也可能拥有。

MP-40最早并不是步兵师的装备,它只是装甲部队、炮兵、伞兵和飞行员才配备的防身武器,就好比是美国陆军的M-1卡宾枪一样,最早的设计意图仅仅是为装甲兵、炮兵、后勤、医务兵寻找代替手枪的武器而已,在影视剧《血战太平洋》中,一线战斗部队很少配备M1卡宾枪。



(迫击炮兵都使用携带方便的M1卡宾枪)

而MP-40也同样为二线兵种设计的武器,对于炮兵和装甲兵来讲,手枪威力太小、步枪携带极为不便,只有火力输出较强、杀伤力盖过手枪的冲锋枪才是最合适的,因此德军不可能为步兵全面换装MP-40,由于杀伤力有限、射速慢,步兵也不一定喜欢用MP-40,比如伞兵就另外研制了FG-42伞兵枪。此外,德军自身的战术追求也不允许大范围普及MP-40。


(一线作战部队并不喜欢冲锋枪,比如伞兵就硬着头皮搞出了FG-42步枪)

无论是开打时的闪电战突击,还是战争后期的被动防御!战至最后一人的德军更需要可远距离射杀目标的枪械,冲锋枪的手枪弹实在无法满足需要,因此从战术定位看MP-40不具备普及到人手一支的优势。

冲锋枪非常适合巷战,多在狭窄的环境使用,而闪电战强调的是野战,古德里安等装甲兵指挥官几乎不会将部队置于巷战中。在野战中有效射程仅有200多米的冲锋枪显然不够用,只有远距离射杀目标的98K才最合适,虽然它的射速有限,但一线士兵更看重的还是威力和精度,只有半自动步枪和突击步枪能动摇98K的地位,冲锋枪就算大量列装也只是应急货。


(指挥官和拎着弹药箱的补给兵都用MP-40)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步兵指挥官们的主要任务是判断和指挥,并不需要亲自射杀敌人,方便携带是首要考虑因素,所以都会配备MP-40。与此类似,通讯兵和后勤兵要携带大量附加装备,步枪并不适合他们使用,因此这样的军人也会配备携带方便的MP-40。所以说,不一定非要是老兵才会有,还要视具体职务和实际情况而定。(电影里的威尔汉姆中尉使用MP-40)

即使到了战争后期,冲锋枪也不是士兵最好的选择,在战况最紧迫的最后几年,德军倾全力生产的是STG-44和G-43,前者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生产了42万支,后者在2年内突破了40万支,这才是德军力求人手一只的武器。


在德军眼中即便是要追求枪械的火力密度,保障射程和精度也是第一位的!因此在1942年年底德军一线部队开始列装G41半自动步枪,之后又被更好的G43取代,这种武器才是德军要求全面换装、人手一把的,但是由于两种半自动步枪总产量只有50多万支,只能优先配备给有经验的老兵和士官。

而更优秀的突击步枪STG-44的出现,让冲锋枪MP-40普及到德军人手一支的希望彻底破灭了。步兵第一次发现能同时兼具火力和射程的武器,相比起98K栓动步枪高达600米的有效射程,突击步枪仅有400米,但二战的主要战斗都在这个距离内,刚好满足STG-44的使用需要,这是战争的最后几年德国全力生产的武器,也是各级指挥官最盼望的装备。


兵器世界


采用自由枪机式原理,折叠枪托脱胎于MP38的MP40冲锋枪,因为短小精悍,方便携行,最初给装甲步兵和伞兵部队使用,提供近距离持续凶猛的火力。

由于整个二战期间,陆续生产了100余万支MP40冲锋枪,开始由当初只配发装甲步兵和伞兵部队,进而提供给步兵基层部队使用,每班也仅2-3支冲锋枪,一般由正副班长使用,老兵配发一支。

所以网上有人说,手持MP40冲锋枪是二战德军的象征,这话可以这么说;但有人说MP40冲锋枪几乎已到了德军士兵人手一支的地步,那就是扯淡了,德军士兵几乎人手一支,那是毛瑟98K步枪,毕竟该枪量产了1000余万支,是德军步兵最基本的枪械。

MP40冲锋枪,枪重4公斤,枪托折叠仅长0.63米,打开枪托也只有0.83米,发射9毫米手枪弹,采用32发直弹匣,射速每分钟500发,标尺射程200米。

总之,不具备单发功能,只能连发射击的MP40冲锋枪,从当初配发装甲步兵和伞兵部队使用,到提供给基层部队,由于产量有限,仅生产了100余万支,每个步兵班只能配发2-3支,正副班长各一支,另外一支则配备老兵使用。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2018年4月7日于杭州,每天都有精彩的内容推送,欢迎关注本文作者。


国平军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与痛苦,但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武器技术更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在二战期间,德军就是利用了闪电战和MP40冲锋枪横扫欧洲大陆罕见敌手,闪电战我们大家都知道,就是利用了装甲部队的高机动,高输出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可为何MP40也能与之并列?

原来就在于重机甲部队虽然可以提供持续的火力输出,但在复杂的地形就容易受到敌人猛烈的攻击,而机甲本身的重武器却很难发挥原有的火力,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一款短小精悍,火力迅猛的枪械进行自卫反击。因此冲锋枪就应用而生。

MP40冲锋枪采用了自由枪机结构,发射九毫米子弹,配以三十二发的弹夹供弹,枪口的初速度为每秒380米每秒,一分钟可以射出五百发子弹,但有效射程仅为一百米。因为成本低,构造简单而被德军纳用。

之所以研发这款枪支,是因为它的前代MP38暴露出的容易走火、制作工艺和成本过高的问题迫使德国勒令工程师进行整改,改造后的的冲锋枪采用了冲压、焊接工艺(MP38则采用了机加工工艺),这样整个生产的工艺得到了简化,这样工厂之间分工明确,提高速度的同时,也节省了组装时间。

MP40冲锋枪之所以得到德军官兵的一致好评,主要还是得益于它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小的后坐力。相比于二战中动不动就将人掀翻在地的其它枪械,MP40冲锋枪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物。

另外在枪支的故障率上,MP40冲锋枪也是蛮“耐操”的,不管是沙漠还是冰原上都是一样供弹稳定,压根儿不会存在士兵打的正嗨时突然卡壳被对手补掉的状况,这种“送人头”的低级错误,MP40根本不会犯。

相比于同时代的司登冲锋枪,尽管二者稳定性上差不多,但是论起故障率那就好比与繁星与皓月。

MP40可是二战期间德军的标志性武器,一共生产了100余万支,虽然总量不错可是并没有达到人手一支的数量,只有班长,副班长和老兵才有资格使用。其余的新兵蛋子都是抱着98k步枪充当炮灰的份。

为何只有老兵才有资格?看看德军步兵班的火力配置你就知道了。像网上说的人手一只冲锋枪,那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二战时,德军机枪队伍一共三人,第一射手机枪一挺,第二射手和第三射手携带手枪和步枪,但基本上都是负责携带弹药。

显而易见,德军为了保障火力的输出,在机枪伍中下了多大的力,没办法谁让机枪伍是一个步兵班的火力输出口呢?步兵伍,一共六人,除了班长,副班长可以分到两把冲锋枪,其余四名新兵蛋子基本配备步枪。

步兵班一般可以分到两把左右的冲锋枪,而德军中的正副班长一般都由老兵担任。所以说只有德军的老兵才有资格使用MP40,也只有在老兵手上才能让人手如此之少的冲锋枪发挥最大的威力。

对比于同时期盟军的波波沙冲锋枪,波沙虽然射速快,火力猛。可是在枪口稳定性上落后德国MP40一大截,在中近距离的情况下,射击精度不高,且不容易操作。

虽然德军的MP40在弹容量和射程上一直被军迷所诟病,但是作为一款二战枪械被某些国家使用到上世纪60年代,还是可见其优越的性能的。

德军可能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把这把枪在早期量产,否则在列宁格勒等巷战中,德军的结局可能也不至于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