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前10年交的100%,後5年交80%,有什麼影響?

不忘初心913814986933


由於後五年繳費降低,所以養老金會變少。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養老保險前十年繳費100%後,後5年繳費80%,有什麼影響呢?

養老保險最低要繳費15年才能領取養老金,你前十年繳費100%,後五年繳費80%,總體而言,繳費年限已經累計達到了15年,可以領取養老金。

不過,由於養老金是多繳多得,由於後五年你的繳費檔次變低,從100%降低到80%,繳費金額變少,所以也會影響你的養老金變少。

跟一直按照100%的檔次繳費15年相比,養老金能少多少錢呢?

我們不妨假設一下來,粗略估算,假設平均工資一直是5000元,你一直按照100%檔次繳費15年的話,基礎養老金=(5000+5000×1)÷2×15×1%=75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基數5000,繳費比例20%,其中8%進入到個人賬戶,也就是40%的繳費到個人賬戶,繳費金額=5000×20%×40%=4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400×12×15÷139=518元。

一共是1268元。

那麼如果你前十年按照100%檔次繳費後,五年按80%繳費,那麼個人平均繳費指數由1降到了(10×1+5×0.8)÷15=0.93,基礎養老金等於(5000+5000×0.93)÷2×15×1%=724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前十年100%繳費個人賬戶入賬400×12×10=48000元。後五年80%繳費,每月入賬5000×80%×20%×40%=320元,5年入賬320×12×5=19200元。

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48000+19200)÷139=483元。

一共是1207元。

所以,養老金每月會減少61元。

而由於養老金基數少一些,所以每年的養老金調整當中,上漲金額也會相應的少一些。

所以,在你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要儘量保持比較穩定的高檔次繳費,這樣退休後養老金才會更加充裕。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


思之想之


很多人想知道,繳費檔次高低,對於養老金高低有什麼作用呢?作用如果大,他們就會選擇高繳費檔次;作用如果不大,那麼就省點錢繳納最低繳費檔次就行。

繳費檔次是什麼?

社會保險繳費數額等於繳費基數乘以繳費比例。不過,為了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繳費基數設定了上下限,繳費基數是按照60%~300%的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來確定上下限的。

以前全國很多地區都是按照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核定繳費基數上下限,2019年5月開始國家要求各地統一確定養老保險上下限的口徑為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職工平均工資

繳費檔次,是人們選擇繳費基數的時候,以社會平均工資的相對比例。比如青島市過去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可以選擇60%、80%、100%三個檔次,2019年新增了200%和300%兩個檔次。比如青島市2017年的社會平均工資是5309元,那麼2018年的60%檔次繳費基數就是3185元。而2016年的社會平均工資是4910元,60%檔次對應的繳費基數是2946元。所以,如果固定了繳費檔次,繳費檔次會隨著社會工資的變動而變動。

青島市2019年新的社保繳費政策是靈活就業人員可以選擇60%~300%社會平均工資之間任意一個金額為繳費基數。第2年如果不變動繳費基數,那麼就會繼續這個繳費基數。除非低於60%的社平繳費基數,那麼就會按照60%的社平繳費基數計算繳費。

繳費檔次如何影響養老金待遇

目前,我們養老保險繳費都會產生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待遇,計算公式是全國統一的。

相應計算方法如圖:

(一)基礎養老金直接跟繳費檔次掛鉤。如果我們按照60%檔次繳費一年,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如果按照100%的檔次繳費,一年可以領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如題目所說的情況,基礎養老金等於(1%×10+0.9%×5)=14.5%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跟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和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相關。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是國家統一確定,個人無法改變。60歲退休是139個月,50歲退休是195個月。

個人賬戶的餘額實際上是每月記錄個人賬戶的錢數以及個人賬戶的累計記賬利息形成的。2016年開始國家統一公佈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記賬利率,個人也無法選擇。2016年到2018年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是8.31%,7.12%和8.29%。2016年之前一般也就4%~5%,趕不上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

個人唯一能夠選擇的就是繳費基數。每月繳費我們都按照繳費基數的8%記入個人賬戶一筆錢,用於未來形成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如果沒有領完,參保人就去世,相應的餘額可以有繼承人繼承。

由此來看,前10年如果按照100%基數繳費,後5年按照80%基數繳費,形成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有多少差異呢?假設某地2003年100%繳費檔次的繳費基數是1070元,當時政策劃入個人賬戶的比例是11%,能夠形成個人賬戶餘額1412元,之前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比4%~5%還低,只有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我們按照15年4%的增長速度計算,再加上2016~2018年的記賬利率。通過複雜計算之後,個人賬戶餘額會變成2800多元。


但實際上,2018年的80%檔次繳費基數是4247元,每月形成個人賬戶餘額340元,一年累積個人賬戶餘額4080元。這就形成了過去按照100%檔次繳費,形成的個人賬戶餘額,不如後期繳費的情況。

過去我們個人繳費錢數少,這些錢在自己手裡是增值,遠遠趕不上社會平均工資增長速度的。畢竟基礎養老金和社會平均工資相掛鉤。因此,較早按高繳費基數繳費更划算。

結論

養老保險的待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按高繳費基數繳費養老金待遇肯定會更高,但是一定要結合自己的收入水平,別出現嚴重影響生活的情況。


暖心人社


注意,退休前繳納的是養老保險,退休後領取的才是養老金,所以題主的問題應該是養老保險繳納。

但是,前10年按社平工資的100%繳納,後5年按社平工資的80%繳納跟全部按照社平工資繳納和全部按照社平工資的80%,領取的養老金的會差多少?繳納的社保費用會差多少?如果您也存在類似的疑惑,不妨一起跟超老師探索學習吧!


第一,按照前10年按社平100%,後5年按80%(甲)、15年全部按照社平工資100%(乙)和15年全部按照社平工資80%(丙),養老金有多大差別?

數據支持:甲、乙、丙三人均在A城市辦理退休(退休上一年度月均社平工資為6000元),均60歲法定退休年齡(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為139個月),繳費都是15年,三人個人賬戶儲存額分別為:5萬,5.5萬和4萬。

則甲先生退休當月養老金為:

基礎養老金=〔6000+(6000×1×10+6000×0.8×5)÷15〕÷2×1%×15=867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50000÷139=360元;

合計得出,按照前10年按社平100%,後5年按80%的甲先生退休當月養老金為1227元。

同理計算得出:15年全部按照社平工資100%的乙先生和15年全部按照社平工資80%的丙先生的退休首月養老金分別為:1296元和1098元。

小結:退休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為6000元的話,前10年按社平工資100%,後5年按社平80%,退休首月養老金比15年按100%繳納的少【69元/月,約少5.4%】;比15年都按80%繳納的多出【129元,約多10.6%】。

第二,按照前10年按社平100%,後5年按80%(甲)、15年全部按照社平工資100%(乙)和15年全部按照社平工資80%(丙),繳納的社保費用會差多少?

因為養老保險繳費都是繳費基數×繳費比例,以城鎮職工社保為例,設定歷年社平工資為固定數X,則甲、乙、丙三人的養老保險繳費分別為:

甲養老保險繳費=(X×100%×12×10+Ⅹ×80%×12×5)×8%=13.44X;

同理計算得出:乙和丙的養老保險繳費為14.4X和11.52X。

小結:前10年按社平工資100%,後5年按社平80%養老保險總繳費比15年按100%繳納的少【0.96X,約少6.67%】;比15年按80%繳費的多【1.92X,約多16.67%】。


第三,超老師劃重點:

1.養老保險堅持【多交養老保險多領養老金、長繳多養老保險多領養老金】的公平公正原則。

2.養老金的劣勢是【退休後才可以按月領取】,優點是【退休後領取無時間限制+根據通貨膨脹適當調整】。

3.養老保險是存在勞動關係的職工的一項基本權利。只要公司僱傭存在勞動關係的員工,就必須為其繳納社保,如果沒有,員工可以依法去當地社保局申請仲裁,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傷害。


歡迎【關注懂社保、懂退休、懂職場的超老師】,一起學習更多職場和社保實操知識。更多【分享】,更多【收穫】!

職說社保


樓主您好,養老金前10年交的100%的,後5年又交80%的,有什麼影響呢?這種情況就意味著你的這個平均繳費指數大概是在90%多左右。因為你有10多年的水平是按照100%繳納的,然後最後5年又是按照80%繳納的,所以說相對應的你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會維持在90以上,這樣的一個水平大概是不到95這樣的標準。

因為平均繳費指數越高,就意味著我們將來所獲得養老金的待遇也就越高,但是由於你最後這5年時間降低了自己的繳費標準,那麼也就意味著平均繳費指數也是有所降低的,不過也沒有關係,降低5/100~10%,這樣的一個水平實際上對於你自己退休金的影響並不是很大,畢竟你曾經之前的十年繳費標準都是比較高的。

那麼按照百分之90來計算自己退休金,並且累計繳費年限大概是15週年的話,那麼最終可以獲得1000元以上的退休金待遇,因為本身你的累計繳費年限是比較少的,所以說所獲得養老金的待遇並不是很高,但是如果說你擁有一個足夠長的累計繳費年限,那麼將來一定會獲得一個更高養老金的待遇,所以這個累計繳費年限也是非常重要的。


社保小達人


計算退休養老金,是根據本人的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個人賬戶,人均預期壽命,以及退休上年的社會平均工資計算的,所以。很多參數不知,不能確定你領取多少,只能到年齡由社會保險機構計算為準。

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的。

領取養老金的計算方式: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餘額÷計發月數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王鹹卓


樓主你好,如果你的養老保險一共是15年的參保年限,並且10年之前的繳費指數是100%,那麼後5年的繳費指數是80%,這樣一來的話你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有所降低的,因為很明顯你按照80%來交納自己的社保待遇,那麼對於你之前100%的繳費指數就會有所降低,那麼最終你的平均繳費指數可能會在90%左右。

這個平均繳費指數對於我們個人來說有什麼意義呢?實際上平均繳費指數是計算我們退休金的一個主體條件,當然這個繳費指數越高就意味著我們能夠獲得一個較高養老金的待遇,當然繳費指數越低,那麼也就意味著養老金的待遇就會更低一些,也就是養老保險的一個原則,多繳多得這個原則通過養老保險的繳費指數就可以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

那麼相對應的減少了10%的平均繳費指數,對於自己今後養老金的待遇肯定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並不會很大,因為它的比例並不是很高,比如說你可以正常獲得1000元的退休金待遇,但是因為你繳納了90%的繳費指數,可能最終獲得900多元的一個退休金的待遇,僅此而已就是一個這樣的影響,但是我們退休金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自己的退休年限的增長,實際上退休金的待遇只會是越來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