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狂花:二战造出100吨重坦克,却暴露日本深层问题

【话说军世】说到二战轴心国的疯狂,大家都有各自的理解,在坦克方面,令人印象最为深刻大多都是德国坦克,虎式、豹式等,说到日本,“豆战车”这个的名声一定是逃不掉的,不过随着末日临近,其实二战末期,日本也造出过超级重型坦克,不过这级坦克,也实际暴露日本当时的深层问题。

末路狂花:

100吨百式重战车,二战实际建造第二大

末路狂花:二战造出100吨重坦克,却暴露日本深层问题

百式重战车

曾经在神州大地肆虐的日本陆军,在诺门罕第一次见识到“实验”版的钢铁洪流后,目光转向了资源更丰富太平洋,不过当豆战车遇到真正坦克“谢馒头”后,便聊胜于无了,于是日军便研制了百式重战车,并于1942年完成车体,1943年进行了测试;百式重战车是德国日本两个轴心国实际建造的第二大坦克,第一便是造了2辆的188吨重鼠式超重型坦克。(美国T29全重64吨;1943年秋前苏联IS-1才完成样车,前苏联IS-4全重60吨;)

末路狂花:二战造出100吨重坦克,却暴露日本深层问题

鼠式超重型坦克

百式重战车战斗全重高达100吨,拥有一门105毫米主炮,2门37毫米副炮,车体正面和炮塔前装甲厚达105毫米,拥有很强大的实力。不过实际上因为日本的坦克设计能力问题,100吨重的百式重战车在装甲防护上,并不如69吨的德国虎王坦克表现的有效。

末路狂花:二战造出100吨重坦克,却暴露日本深层问题

百式100吨重战车和九七式坦克

而相比日本与1945年研制的四式中型坦克:30吨拥有75毫米(1000米可击穿75毫米装甲防护,性能上优于美国M4“谢馒头”),具体应用于战争实用性也是天差地别。

暴露日本深层次问题

贯穿二战的军事思维:以下克上

百式重战车看似惊人,但是其实际是由当时日军一位中层军官的个人命令研制,尽管是绕过正规程序,但当时日军高层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样车完毕,发现车辆性能并不符合预期,随后一个“等待指示”的命令,让这款战车再无后续。

末路狂花:二战造出100吨重坦克,却暴露日本深层问题

百式重战车

同时,百式重战车的研发也反映着日本深层问题:

1、日式以下克上思维: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一位中级军官调用宝贵的矿产和人力资源,偷偷研制超级坦克,高层却不做制止或者引导,这样的“以下克上”思维在当时日本也屡见不鲜,进攻东北、挑起诺门罕战争、九一八事变等均是在关键时刻,由非日本核心高层主导策划的;

2、决战兵器思维,日军有着令人咋舌的“狂热属性”,对于决战有着极大的偏爱,“大和号”便是日本海军的决战武器,日军一心想着在一次的决定性战役中打败对手,实现“毕其功于一役”,淞沪会战、偷袭珍珠港都透漏着这样的思想。

3、缺少战略眼光:曾经有一位号称“第一兵家”的日本人物,不过不论实力如何,他都并非日本决策核心,日本当时高层的决策也并不明晰,不敢拼死挑衅北方的前苏联钢铁洪流,却“作死”的挑战了工业经济和资源储备都是世界第一的美国,而日军中层的屡次以下克上,更是对于整体战略部署一再“添乱”。

末路狂花:二战造出100吨重坦克,却暴露日本深层问题

四式中型坦克

评价:百式重战车是以上三点总结的结合体,研发过程“以下克上”,在制空权日益重要的二战中,一种坦克更加不具备决战兵器属性,而日本中级军官战略眼光更是有限,以当时日本的资源能力和经济能力,能将30吨级的四式中型坦克发展为钢铁洪流已经是难上加难,100吨级坦克不论战力如何,实际上,就完全不具备大规模装备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