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发现家里老人交流困难该怎么办?

积极向上乐观


记得看过一个小品:里面说80岁的老人就是幼儿园的孩子,要哄着。现实生活里,老人岁数大了,真的是耳聋眼花的,给做点爱吃的,好吃的,让他们有一个舒服的地方呆着,慢慢的度过时光就挺好。对于能听得见也愿意说说话的,就尽量说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喜欢的话题,不要试图改变什么,老人岁数大了,一辈子了,我们改变不了,也没有意义。


天天一胡胡一天


前年过年的时候回到家里给妈妈买了一个智能手机,妈妈看这手机确实很好,连上网以后就像是电脑一样。但是我教完老妈妈几次以后回过头来他就又都忘记了。

那天我吃完饭,交完了妈妈怎么使手机以后我就睡午觉了。等我醒来的时候,正看见我老妈占着嘴里的吐沫像数钞票一样点着手机的屏。而且边点边念叨说这照片儿怎么不滑动啊?我看了这顿笑,肠子都笑疼了,我跟妈妈说这可不是你过去翻书数钞票,那样沾点吐沫就能把这页翻过去。我告诉妈妈必须得先把手机开机,然后再一页一页儿翻,并且不用那么卖力气站着吐沫翻完全用不着的,要不然你看完一个视频不得累坏喽呀!再者说了,吐沫也不够啊!

跟老人沟通确实是因为年纪大了耳朵也背了,所以说说什么事情她听不明白的时候你就大声一点,如果他听明白了就不用那么大声,因为这个火候必须掌握好,要不然老人的说大过年的你跟我喊啥?所以说沟通很重要,有的时候就是手式加表达一堆儿来,这样老人就更听的明白,看的清楚了,反正要有一点点的耐心,才会在这春节期间让老人有一个好的心情啦!


伊春美食美客


这个情况你也首先要理解,因为老人年纪大了,脾气变犟,性格也改变。所以首先要有耐心。我爸爸就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我每年春节回家都很害怕,怕一不小心做错了事,爸爸就会大发脾气,有时做饭,洗菜,不按他的做法,给他看到了,就会大声吼,都吓我一跳。现在我都顺着他,有时我也会对老爸说,你年纪大了,就不要管那么多了。做好饭你就吃,我都微笑着说,不能带有情绪。要是自己也发脾气,那样很容易发生冲突。发觉现在老爸也没那么大脾气了。都觉得有点可爱的老人了。


农人杨姐


这是正常的,父母年纪大了,有时候肯定会有些不可理喻,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

在小孩子没办法沟通的情况下,人们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沟通,为什么到了父母这里却成了难题了呢?

其实不是父母很难沟通,而是我们经常不在他们身边、生活方式的改变、对父母失去耐心等这才是主要原因。

能陪父母的时间不会很长,想一想你小的时候父母是怎样对你的,你现在是如何对你的孩子的,然后再想想父母。

希望天下的老人都能幸福的安度晚年,因为我们终究有一天也会变老。你父母所经历的以后有可能待你白发苍苍时,也会全部经历。


南巷10命猫


不管你承不承认,其实你做的都叫灌输而不是沟通交流。这是现代年轻人的通病。年轻人更便利的获得信息、更快速的了解新事物、更轻松的掌握新科技,这就和老人有了明显的信息不对称。

你说家里老人难以交流,其实无非就两个方面,要么是对事物的看法,要么是对新技术的掌握与应用。

对事物的看法,老人自然有老人的想法,从我们的角度看可能是错的,甚至不可理喻。所以你会强行灌输你的普世价值观,让老人明白你是对的,因为你年轻,因为你觉得你代表正义和最高价值。且不说沟通交流是双向的,老人也有表达并坚持自己意见的权利,就算你真的是对的,你给了老人足够的耐心吗?是不是老人一不合你的心意你就百般说教,继而拒绝沟通,然后却觉得老人实在无法交流。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是没错的,老人身上的可爱之处也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感受去体会。老人固执但有更多的社会阅历,老人易怒但对你的爱确如从前。有些人稍有成就便觉得自己可上天入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老人陈旧迂腐不可理喻,这样的人是多么无知。

关于掌握新科技,无非是智能手机怎么用,智能电视怎么开,wifi怎么连。没听说老人不知道怎么指使保姆的吧?没听说老人不知道怎么用现金的吧?找个保姆留足现金,老人肯定衣食无忧的,放心吧。如果不能,那就请你更耐心一些,就像老人在你小时候教你学说话学走路一样。骨骼惊奇的除外。

一遍一遍教,直到老人会使用为止就好了。

不要强行去灌输给老人什么,既然是交流,多问问老人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老人也会为有你这样的孩子而欣慰的。


艺舜老师


大家好,其实这个问题,我相信应该是困扰大多数做子女的问题!因为现在这个社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个快节奏的经济社会,大家都在忙于奔波,或学业,事业,家庭……往往因为没有时间陪伴父母,所以好不容易有空闲了,和父母待会,却感觉话不投机三分多!说实话,好心痛!记得前几年,有首很火的歌: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就拿我来说吧,以前自己没开店,给别人打工,一个月四天假,闲下来了,还要处理家中大大小小各种事,最重要的是决得亏欠孩子,所以就把更多的时间分给了儿子,给他做好吃的,陪他一起学习,等处理完这些事,去父母那里,就到了晚上,总是急匆匆的买些父母喜欢吃的零食,给他们零花钱,也总是偷偷塞回我的包里!很少说,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父母身上,和他们谈谈心……后来,自己开了店,当了老板,想着这下陪父母的时间会多些,谁曾想,更加的忙碌,操心店里,照顾儿子……有时想想,亏欠父母太多太多了……少了陪伴,彼此间共同的话题也越来越少了……


西安妮妮


春节回家,发现家里老人交流困难的原因是你和老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造成的,看到的和接触的都不一样,看法也不一样,再说年青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应变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老年所处的环境与年龄也禁固了老人思维与看法,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都有耳闻,当然也存在年龄上的代沟。

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就会被同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是这个原因,其实大多数家庭都存在交流上的困难,其实也不是交流困难,就是认知不同,理解不同,别说和老人交流困难啦,就是自己,同一个问题,每个年龄段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答案,随着年龄增长,阅历的加深,可以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也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别说人生规划,投资买房这样的重大决策,就连吃饭,穿衣这样的日常小事老年人与年青人都有不同的口味与审美。

小时候父母是你的天,长大了你就是父母的天,你是父母了解外面世界的一扇窗,耐心点,与老人交流应该向像父母教孩子学说话一遍又一遍。不仄其烦。

他陪你长大,你陪他变老,心存感恩,心中有爱,交流就不困难,心存美好,岁月静好。



更年期的小屋


现在这个问题存在大多数家庭。

与家里老人交流困难,其实交流是个技术活,它可是和星际穿越一样,是要穿越重重年代、城乡差异、性别差异去和陌生的灵魂探险。要谨防话题涉及敏感的“一年挣多少钱”“退休金多少”等问题。虽然网上流传着一个打败三姑六婆的段子,但是你千万别去试,会后悔的。

所以为了维护阖家团圆的气氛,给你几个参考话题。

1.关注询问下家里老人的身体状况,也可以直接与老人到医院进行检查。多关心老人。

2.家里有小孩了,一起围绕小孩探讨问题。

3.与老人一起看电视,找到一些经典的影视,春晚,符合大家胃口可以调动全家的兴趣,交谈之间气氛就和睦很多?

4.一起准备年货,准备吃的,找到一家人的氛围。


一石页剧社


不只是老人,我感觉是所有的人,春节,说白了其实就是一场富人的盛宴和穷人的迁徙,多少人把乡愁和思念寄给那张小小的车票,千里迢迢回到陌生又熟悉的故乡,只为藉慰那份失去的亲情,回去后才发现,虽然故乡还在,却已物是人非,自己无法融入其中,匆匆小聚,重新回到那个不属于自己的城市打拼,给父母留下无尽思念,年年如此,周而复始...


探影君


和老人交流困难一定是有问题没沟通出来,不要急,沉下心来,态度转变一下,看看老人是哪里有心结没打开,沟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桥梁,不能逃避或者不面对,时间久了积累的问题会更复杂,到时候彼此都会痛苦,现在正赶上特殊时期,也不能出门,正是陪伴家人的好时机,世界上有谁再比亲人重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