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苦,從40歲開始”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中年的苦,從四十歲開始。”,我認同這句話的觀點。我感覺,改為一個人的追求的破滅,從四十歲開始可能更合適。四十歲,可能缺少了老人的福佑,要獨立的面對外來的一切或自己所能擁有的一切了。此時,假如沒有好的工作,就沒有穩定的收入;假如沒有兒女,就可能終身沒有後代。假如自己的理想沒有實現,理想也就破滅。……諸多的“愁苦”開始了。開始擔憂今後的生活怎麼辦了?


鳳岐論壇


我個人不認同這個觀點。我認為中年人的苦,從面對生死,卻無能為力那一刻開始,而不是某個年齡。分享自己的故事,大家體會下。

我,一個30歲的單身普通女員工,雖無出彩卻家庭和睦,歲月靜好。工資不高,勝在節儉,吃好穿暖還有結餘。苦難從19年7月份開始,兩個月大的小侄女被診斷為先天性膽道閉鎖,孩子無膽囊,需要兩次手術,其中一次是肝臟移植。暫不說孩子幼小能否熬過手術,醫生告訴我們即使移植成功,也不確定孩子能否成年。我們網上各種查詢,各種絕望,最成功的一個也只不過活了20餘年。這種我們願意傾家蕩產都不能善終的結果,我們肝腸寸斷。這就完了嗎?並沒有!緊接著於8月份,我媽媽確診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5型,無治癒可能。最嚴重的時候,一天四五次超過200ml的大出血,一面輸血一面出血的絕望,我們體會過。

兩位重症,六口之家,相隔千里,接連變故,支離破碎。爸媽不能繼續照顧孫女,孩子由弟弟弟妹自己照顧,試問有哪個父母看著孩子一天天病重,受盡折磨是不難過的?又有哪個兒女,看著父母病重,卻走不到跟前盡孝是不痛的?在醫院陪媽媽度過了最艱難那一個月,我回到了工作崗位,不為別的,僅因我與弟弟是這個六口之家僅有的經濟來源。面對磨難,即使諸多不捨,也得放下,奮力前行。

元旦後,侄女去了另一個世界,聽到這個消息我泣不成聲,竟沒勇氣給弟弟弟妹打一個電話,覺得說什麼都蒼白。那一晚,爸爸在醫院的走廊上躊躇一晚,終剩一句嘆息,沒敢告訴層流病房的媽媽,她已失去這個孫女。

這段變故中,爸爸52,媽媽51,我30,弟弟28,弟妹26,孩子不足一歲,試問誰不苦?各有各的苦,還是生死大苦。於我們三個年輕的來說,面對生死,無財無權,苦苦掙扎,到束手無策,我們受了很多人過了40也沒體會過的苦。所以我說,中年人的苦,從面對生死,束手無策開始。



剩餘那點矯情


我今年25歲,我感覺我已經體驗了中年人的苦,可能不是完全體會,有的時候也會想一下自己到了40歲該會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生,我今年25歲,經歷過沒錢吃飯的苦,經歷過兒子在重症監護室湊錢看病的苦,現在在努力想辦法掙錢,因為金錢可以解決很多生活中的苦,現在在為孩子,房子努力,生活呵呵,加油!


新農人大帥


我咋覺得從30歲開始,中年人的苦就吃不完了!特別是有家庭有孩子以後,各種現實的壓力就讓我喘不過氣來!如果家裡長輩能幫一把,那是幸運的!我現在31歲,壓力山大!希望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學到更多!有更好的發展!這樣才能看到未來的曙光!


小寶媽媽a


這話貼邊。嚴格地說,中年人是從邁進社會門坎那天開始吃苦的(包括40歲在內丿。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方面的大道理不少,還是換個方式來表達吧,就是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來說明。

因為人生就像一個剝核桃的過程。內經說核桃是䃼腎益心的上品。是人生的生理與心理健康的重要補品。一個人進入社會前主要依靠家庭的"奶水"養大;進入社會後需要自己剝核桃補養。剝核桃是個很費力氣的活兒。剝去外面堅硬的外殼,才能吃到甘美的果仁。這個剝外殼過程就是所謂的"吃苦"。

你不吃這個苦行嗎?去分享父母的果仁,這是"啃老";向別人要果仁吃,這是乞討;坐等社會發點果仁,這是"救濟"。每個想要自立的人,都是寧肯吃這份苦,也不會選擇其他的選項。

所以該吃的苦還得吃。

其實苦中有樂。吃苦過程也是一個發現和創造自我價值的過程,也是實現人生夢想的過程。

因此說這句話基本靠譜。


天道若龍


“中年人的苦,從40歲開始”,我不認同這句話。

為什麼不認同這句話呢?我覺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一下,你就會知道我為什麼這樣說了。

一是人到中年,一般的都事業成功了,何來的苦呢?從參加工作開始,到成家立業,這10幾年的時間,人都會去拼命的工作,廢寢忘食的幹事業,爭取能獲得一個好的機遇,讓單位的領導認同你的能力,讓老闆覺得你是他的得力助手,從而得到領導的賞識,得到更多升遷的機會,達到自己當初設定的目標。

二是人到中年,一般的都思想成熟了,何來的苦呢?兒孫滿堂固然好,但兒孫也有兒孫福,有些事情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你就是想幹預也不一定有作用,還不如讓他們順其自然,落得逍遙自在。想通了還好,想不通只有徒增煩惱,讓孩子自由飛翔吧!說不定他認定的方向有出路呢?

這樣分析一下,你覺得如何呢?是不是覺得人到中年,從40歲開始,幸福才剛剛開始呢!





雪山飛狐001


人到四十,確實是壓力山大!所以,對這句話還是認同的。

人到四十,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負擔重。

四十歲的人,老人離了六十往七十上奔了,需要照顧,至少小病小痛的越來越多。四十歲的人,應該是第一批的獨生子女了,雙方的老人都需要關照,真的是很累的!

四十歲的人,子女正在高中階段,壓力之大,無可匹敵!孩子壓力大,做父母的自然不會輕鬆,既要照顧飲食起居,還要擔心成績名次,那心可操老了!

四十歲的人,在事業上正是如日中天的階段,向上還有空間,但競爭又異常殘酷,一旦錯過機會,也許就再也沒有機會了!所以,對工作必須無怨無悔!

綜上所述,四十歲的人確實很苦。但正如題目所說,這只是苦的開始,五十歲的人更苦,六十歲的人還苦!

每個年齡段都是人生歷程,都是我們必須要走的路。

那就讓我們正確對待,每個時段都擔起該擔的責任,完成該完成的任務,成就我們無悔的人生!


老谷聊天


中年人的苦,從40歲開始,你認同這句話嗎?

作為過來人,回答起這個問題似乎有千千言,卻又似從無從說起。40歲起,真得經歷得太多了……

到了40歲,你會遇到各種難題,家庭生活、孩子教育、父母養老……一大堆問題等著你去解決。

或許,每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有自己的際遇,俗話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40歲是一個承擔責任的年紀。40歲已進不惑之齡,又是一個上有老下有水的年紀。

而到這個時候,如果你還沒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事業、自己的成就,那麼這個“苦”自不用說。了

一直以來,我們以為幸福在遠方,在可以追逐的未來。後來才發現,那些擁抱過的人,握過的手,唱過的歌。流過的淚,愛過的人所謂的曾經,尤如電影影象歷歷在目,彷彿還在眼前依然呈現,那麼的清晰。

這些,何嘗不40歲以後才明白的。

如果你的家庭還很困難,怎麼辦是出去打工做兼職也要維持這個家庭的開支,這副重擔你的挑著不能撂挑子,因為你是這個家庭的頂樑柱,絕對不能垮,這是一個男人的責任,不管你怎麼想,窮人有窮人的活法,富人有富人的活法。

但作為中年的你,作為家庭的頂樑柱你不能如此灑脫的,你一定要解決目前的難題。

四十歲的年齡,正處於中年的中間。這是一個尷尬的年紀,上有老下有小,責任和壓力都在肩上。理想一點點消散,被生活的現實磨滅;人生路,有多少人處於身不由己的狀態,還有的人,兜兜轉轉著,依舊迷茫......

你還會遇到一些家庭問題

我的一個40多歲的鄰居曾給我訴苦:一個男人最苦命的表現,不外乎就是在家根本沒有任何的尊嚴,女人根本就不會尊重男人,也不會給男人面子,甚至有的男人,在家沒有任何的地位,甚至是連發言權都沒有,因為他們在發言時,一句話還沒說完,就會被女人直接罵回去,因為在女人眼中,男人說的任何話,都是錯的。

有人說過,真正的人生,從40歲開始。那麼也可以這樣說,中年的苦,從40歲就可以清楚了。這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最懂。

不夠經歷才發現,你的人生是如此的豐富多彩,你的際遇帶給你無限的思索。或許你還能感受到那是帶著甜蜜的苦,那是心甘情願的苦。

四十歲的年齡,其實是人生的一個轉折,半生已過,前半生只是人生的一塊墊腳石,後半生才是真正的精彩。


鄭老師的教育


未到40但快奔四了,看到這個問題,確實無奈也有感慨。為什麼這麼說呢?

年少的我,風風火火,總是想吃就吃,想喝就喝。現在卻要為年少的我買單;年少時只有我想不想做。沒有該不該做。現在呢?我想到的總是該不該做,而不是想不想做;

中年的我繼續嚮往詩與遠方,只是父母步履已蹣跚,孩子還未成年,需要我不停的努力,去打拼去爭取!

窘迫,無奈,委屈,不服氣,中年人的精神世界在隨時崩塌,中年的必經之路。




華姐與小孫


非常認同這名話。作家梁秋實說:四十開始生活,不算晚,問題在“生活”二字如何詮釋。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才剛剛開始!人生的苦,才剛剛開始!不是嗎?

是不是有那麼一天,一回頭,猛然發現,冒出了一撮白髮,新添了幾條皺紋。痛惜自己的時候,再看看身後,柴米油鹽,樣樣都是錢,興許,還有車貸房貸,都在等著自己。常常感覺力不從心,但依舊咬牙堅持,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其實,人到中年,總是有那麼一些事,讓自己心頭一驚!比方說,同齡的某某,病的不輕,甚至病入膏肓,已經駕鶴西去了。除了痛心,都為自己捏一把汗。

其實,人到中年,總有那麼一些時刻,把自己當成是小夥子,繼續煎熬著。多少人,人到中年依舊一事無成,還不得不和一群小夥子並肩奮鬥,明明是大叔阿姨級別的人,但不能認輸。誰不是為了生活,苦苦支撐。

真正的人生,從四十歲開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因為內心不迷茫,開始的腳步會慢一些,但更穩重一些,也更難一些,還不得不要“開始”。

愛情真正開始了。七年之癢,十年之痛,當戀愛的感覺消失了,留下來的是平平淡淡的日子,每天都是簡單重複,連卿卿我我的想法,都淡了,甚至都沒有心情了。自己說的話,對方都不懂,甚至是一堆的埋怨。四十歲,是愛情真正的開始,是否可以陪伴到最後,需要經受考驗。多少愛情,走散了,一起走過了風風雨雨,但一起走不過平平淡淡。

金錢真正開始了。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萬萬不能的。人到中年,沒有錢,寸步難行。一家人,老老小小,不都在指望你的錢。青年的時候,父母會照應一下,自己也沒有負擔,“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四十歲的人,多半是成家了,孩子也大了,要錢的地方,多了。

理想真正開始了。曾經兜兜轉轉了很多回,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青春是用來奮鬥的,更是用來找方向的。在校園的時候,想當科學家、教育家、航天員,後來,再回憶起來,那時候是自己“說大話”。等自己闖蕩了一番,被折騰夠嗆了,就明白了到底要做什麼,人生到底是怎麼回事。

煩惱真正開始了。每天忙忙碌碌,混跡江湖,還要顧及各種人情,哪有不煩惱。每天想著一堆的事情,都說要放下,就心安了。但很多事,放不下,變成了心靈的傷疤。有的煩惱,都讓自己徹夜不眠。

別以為人到中年,就算完事。

當你四十歲的時候,似乎是人生到了一個高度,但安靜下來想一想,原來自己依舊是社會底層人物,哪有什麼高度可言。真正成功的大人物,很少。

好吧,繼續折騰去吧。“好戲在後頭”,只要努力過,多少會有一些收穫。

當你站在四十歲的起點,反思自己,找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走下去,即便再苦再難,都不能停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